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足重建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前足畸形 被引量:1
1
作者 夏依买尔旦·买买提 阿不来提·阿不拉 蔡飞宇 《新疆医学》 2020年第5期488-490,共3页
目的前足重建术(第1跖趾关节融合+2-5跖骨头切除手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前足畸形的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2008年12月-2016年3月采用前足重建手术治疗19例(24足)伴有前足畸形和疼痛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男性5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8岁(45... 目的前足重建术(第1跖趾关节融合+2-5跖骨头切除手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前足畸形的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2008年12月-2016年3月采用前足重建手术治疗19例(24足)伴有前足畸形和疼痛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男性5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8岁(45-72岁)。双足同时手术5例,单足手术14例。第1跖趾关节融合使用钢板或螺钉固定,2-5跖趾关节使用1.2 mm直径克氏针固定4周。锤状趾行趾间关节成形或融合。结果随访19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5个月(5-37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Maryland评分系统对手术前后前足功能进行评价,术前为56.3±8.9,术后为88.1±7.6。术后与术前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足重建术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足重建术 类风湿关节炎 前足畸形 疗效
下载PDF
类风湿足2~5跖骨截骨术与跖趾松解术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芮泽 刘洋 +3 位作者 韩锦学 李雪飞 王志伟 丁晓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145-2149,共5页
[目的]比较在第1跖趾融合的基础上,2~5跖骨头Weil截骨与跖趾松解治疗中晚期类风湿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0年7月手术治疗36例类风湿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在第1跖趾融合的基础上,16... [目的]比较在第1跖趾融合的基础上,2~5跖骨头Weil截骨与跖趾松解治疗中晚期类风湿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0年7月手术治疗36例类风湿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在第1跖趾融合的基础上,16例行跖骨头Weil手术(截骨组),20例行跖趾关节松解术(松解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切口愈合、住院时间和下地行走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截骨组治疗费用显著高于松解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15.23±2.36)个月。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均显著显著减小(P<0.05),而AOFAS、Maryland评分显著增加(P<0.05);截骨组抓地力显著改善(P<0.05),而松解组抓地力无显著变化(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VAS、AOFAS、Maryland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截骨组跖趾关节主动活动抓地力显著优于松解组(P<0.05)。影像方面,两组术后HVA角、IMA角均显著减小(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HVA角、IMA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第1跖趾融合的基础上,2~5跖骨头Weil截骨与跖趾松解均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相比之下,截骨组跖趾抓地力优于松解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前足畸形 第1跖趾融合 Weil截骨术 关节松解术
原文传递
类风湿前足畸形第5跖骨头是否切除成形的临床对比研究
3
作者 唐润 杨杰 +3 位作者 梁晓军 李毅 王军虎 刘承义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58-264,共7页
目的:比较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前足畸形重建术第5跖骨头切除成形与不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76足)女性RA致前足中重度畸形患者,依据第5跖趾关节退变情况,行RA前足重建第5... 目的:比较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前足畸形重建术第5跖骨头切除成形与不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76足)女性RA致前足中重度畸形患者,依据第5跖趾关节退变情况,行RA前足重建第5跖骨头保留或切除术,分为第5跖骨头保留组(保留组)和第5跖骨头切除组(切除组)。保留组24例,年龄47~81(60.37±8.60)岁;病程13~22(19.00±3.06)年;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1~28(23.53±2.47)kg·m-2;中度拇外翻畸形6例(6足),重度拇外翻畸形18例(30足);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第2-4跖趾关节成形及第5跖趾关节清理术治疗。切除组26例,年龄30~80(58.53±13.70)岁;病程8~25(17.94±3.92)年;BMI为20~28(24.60±2.03)kg·m-2;中度拇外翻畸形4例(4足),重度拇外翻畸形22例(36足);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2-5跖趾关节跖骨头切除成形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s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metatarsals,IMAFS),第1-5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s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fifth metatarsals,IMAFF)变化情况,并采用日本足踝外科协会(Japanese Society for Surgery of Foot,JSSF)评价临床疗效。结果:50例均获得随访,切除组随访时间为14~46(25.30±8.83)个月;保留组随访时间为12~48(24.30±11.12)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JSSF评分、HVA、IMAFS、IMAFF分别由术前的(45.09±3.35)分、(38.90±13.67)°、(12.88±1.72)°、(32.50±2.99)°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81.60±3.27)分、(15.40±0.96)°、(9.06±2.27)°、(22.20±1.98)°(P<0.05);保留组分别由(47.09±3.96)分、(43.30±12.65)°、(13.99±3.13)°、(33.20±6.14)°改善至(83.10±3.66)分、(15.20±1.54)°、(8.99±1.02)°、(24.70±1.88)°。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前足畸形 关节融合 关节成形术
下载PDF
跖趾关节融合联合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老年类风湿前足畸形的短期疗效研究
4
作者 宋铁楠 赵德源 +2 位作者 佟勇剑 宋波 徐刚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究跖趾关节融合联合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老年类风湿前足畸形的短期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类风湿前足畸形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跖趾关节融合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对患者进行一年随访... 目的:探究跖趾关节融合联合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老年类风湿前足畸形的短期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类风湿前足畸形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跖趾关节融合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对患者进行一年随访,观察患者术前术后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变化情况,记录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足底压力情况、疼痛评分(VAS)、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患者的HVA、IMA均降低,疼痛、功能、足趾力线及AOFAS总分均升高,足底各部分压力均减小,VAS评分降低,BBS评分和MBI评分均升高,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术前升高。随访期间,92例患者中出现1例术后第1跖趾关节骨不连,3例切口延迟愈合,未发生伤口感染、足趾坏死、复发、形成跖底胼胝等情况。结论:跖趾关节融合联合跖趾关节成形术对老年类风湿前足畸形患者短期疗效显著,可以降低患者的HVA和IMA,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减轻足底压力,提高生活质量,能够有效地改善老年类风湿前足畸形患者的结构和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趾关节融合术 跖趾关节成形术 老年类风湿 前足畸形
原文传递
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老年类风湿前足畸形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旭 杜斌 孙光权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第2~5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老年类风湿前足畸形的疗效。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第2~5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老年类风湿前足畸形30例(48足),年龄60~77岁,平均(65.17±5.48)岁,... 目的探讨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第2~5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老年类风湿前足畸形的疗效。方法自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第2~5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老年类风湿前足畸形30例(48足),年龄60~77岁,平均(65.17±5.48)岁,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术前与末次随访相对应的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角(IMA)、VAS疼痛评分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前足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全部病人术后随访成功,随访时间8~48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切口均为一期愈合,跖趾关节骨不愈合2足。患足术前、术后的AOFAS评分、VAS评分、HVA、IM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第1跖趾关节融合联合第2~5跖趾关节成形术可以有效矫正老年类风湿前足畸形,缓解疼痛,恢复前足功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前足畸形 关节融合 关节成形术
下载PDF
手术治疗类风湿足前足畸形中期随访结果
6
作者 杨波 郭艾 +1 位作者 鲁英 喻飞 《中国医刊》 CAS 2011年第6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类风湿足前足畸形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7例(12足)类风湿关节炎前足畸形的患者进行矫形手术,根据畸形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价。结果本组7例12足手术全部成功,无手...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类风湿足前足畸形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7例(12足)类风湿关节炎前足畸形的患者进行矫形手术,根据畸形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价。结果本组7例12足手术全部成功,无手术并发症。经过平均45个月随访,术后临床效果满意,影像学改善明显。结论对类风湿关节炎前足畸形患者通过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矫形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前足畸形 跖骨头切除 矫形手术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前足畸形重建手术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8
7
作者 段小军 杨柳 +1 位作者 戴刚 彭旭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前足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8月,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联合第2~5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前足畸形女性患者。年龄56~71岁,平均62岁。病程5~30年,平均16年。患者均...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前足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8月,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联合第2~5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前足畸形女性患者。年龄56~71岁,平均62岁。病程5~30年,平均16年。患者均表现为双足外翻,第2~5趾合并锤状趾或槌状趾畸形,其中5足合并第2跖趾关节半脱位。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改良标准评分为(36.9±6.4)分。术前负重位X线片测量,第1跖趾关节外翻角度(46±5)°,第1、2跖骨间夹角(12±2)°。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3~4个月X线片复查示第1跖趾关节达骨性融合。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年,平均2.9年。患者跛行步态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行走时足部疼痛明显缓解。术后3个月X线片测量第1跖趾关节外翻角度为(17±4)°,第1、2跖骨间夹角为(11±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根据AOFAS改良标准评分为(85.3±5.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1,P=0.001)。1例于术后4年前足转移性跖骨痛复发,继续随访中未作特殊处理。结论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联合第2~5跖趾关节成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前足畸形,可获得较好外翻矫形,重塑前足负重面,有效缓解行走时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前足畸形 关节融合 截骨手术 重建手术
原文传递
第一跖趾关节成形术与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比较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刚 李兵兵 +2 位作者 陈封明 任鹏 刘玉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236-24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第一跖趾关节切除成形术与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比较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Ovid、MEDLINE、CBM、EMbase、WanFang Data、The 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1期)以及康健循证医学知识仓库,查找第一... 目的系统评价第一跖趾关节切除成形术与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比较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Ovid、MEDLINE、CBM、EMbase、WanFang Data、The 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1期)以及康健循证医学知识仓库,查找第一跖趾关节切除成形术与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比较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截至2012年2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个RCT,共计206例患者(269只足),其中第一跖趾关节切除成形术组98例(130只足),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组108例(139只足)。Meta分析结果显示: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在穿鞋、外观的评分方面优于第一跖趾关节切除成形术,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穿鞋:MD=0.88,95%CI(1.55,0.22),P=0.01;外观:MD=5.04,95%CI(8.94,1.14),P<0.000 01];但两者在患者满意度、转移性病损、疼痛、日常及体育活动和拇趾区承重压力的评分方面,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治疗类风湿前足畸形疗效优于第一跖趾关节切除成形术。受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和可能存在发表偏倚的影响,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跖趾关节切除成形术 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 类风湿前足畸形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畸形 被引量:9
9
作者 高宪斌 蔡水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6期762-762,共1页
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科采用Scarf截骨术治疗17例中重度拇外翻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7例(26足),男2例(3足),女15例(23足),年龄21~65岁。
关键词 拇外翻 前足畸形 Scarf截骨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