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叠合板增强型拼缝传力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运林 丁克伟 +2 位作者 叶献国 尹万云 种迅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46,64,共5页
提出一种预制叠合板增强型拼缝连接方式,通过对1块不带拼缝和5块不同配置方式的叠合板试件的静载试验,观察叠合板试件从裂缝开始出现到破坏状态的全过程,并对试件在各级荷载下挠度、抗弯承载力变化及塑性铰开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 提出一种预制叠合板增强型拼缝连接方式,通过对1块不带拼缝和5块不同配置方式的叠合板试件的静载试验,观察叠合板试件从裂缝开始出现到破坏状态的全过程,并对试件在各级荷载下挠度、抗弯承载力变化及塑性铰开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增强型拼缝连接,叠合板刚度得到提高,挠度均有所减小;承载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13.3%~25.2%);裂缝不再最先出现在拼缝处,达到破坏标志(裂缝达到1.5mm)时,板最大裂缝处未出现塑性铰;采用增强型拼缝可以实现预制叠合板的双向受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向叠合式楼板应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板 拼缝连接 传力性能
原文传递
3-PRC并联机器人机构运动和力传递性能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斌兴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9-31,共3页
以3平移自由度3-PRC并联机器人机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机构的运动方程;基于速度与力可操作椭球,建立运动与力各向同性评价指标,度量机构在操作空间给定位置处运动与力的传递性能;以速度和力方向可操作度为评价指标,度量机构在操作空间沿... 以3平移自由度3-PRC并联机器人机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机构的运动方程;基于速度与力可操作椭球,建立运动与力各向同性评价指标,度量机构在操作空间给定位置处运动与力的传递性能;以速度和力方向可操作度为评价指标,度量机构在操作空间沿指定方向运动与力的传递能力。结果表明,3-PRC并联机器人机构在操作空间具有良好的运动与力的传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运动传递性能 力传递性能
下载PDF
宋式二级燕尾榫特殊结构的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建省 高如欣 +1 位作者 杨端 何佳欣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45-51,共7页
为了更好地分析燕尾榫结构的力学性能,建立了二折线多参数力学结构,并进行了适用于木结构的力学分析试验.然后,根据力学平衡与变形协调关系公式,提出了燕尾榫节点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燕尾榫的变形主要集中在榫头与卯口的接触处,当单... 为了更好地分析燕尾榫结构的力学性能,建立了二折线多参数力学结构,并进行了适用于木结构的力学分析试验.然后,根据力学平衡与变形协调关系公式,提出了燕尾榫节点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燕尾榫的变形主要集中在榫头与卯口的接触处,当单向载荷变大时,其弯矩也变大,容易对接触面造成损伤.荷载-位移曲线和极限荷载-竖向荷载曲线显示,当竖向荷载增加时,极限荷载也随之增加;当极限载荷达到屈服临界点时,位移的增加量变小并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式木结构 燕尾榫 传力机理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新型6-PSS微操作机器人的静力分析基础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金振林 高峰 《机械传动》 CSCD 2001年第2期11-12,15,共3页
微操作机器人的静力分析对其结构设计和驱动器的选择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一种新型并联微操作机器人的结构布局特点 ,基于推导出的力输入输出关系矩阵的奇异分解 ,对其静力和力矩传递性能及其与结构几何参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 微操作机器人的静力分析对其结构设计和驱动器的选择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一种新型并联微操作机器人的结构布局特点 ,基于推导出的力输入输出关系矩阵的奇异分解 ,对其静力和力矩传递性能及其与结构几何参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微操作机器人的静力和力矩传递性能可以分别用两个圆球直观表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操作机器人 并联结构 力矩传递性 静力分析 MEMS
下载PDF
新型并联机床的力/运动传递各向同性性能及其分布 被引量:3
5
作者 金振林 高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49,共3页
以并联机器人机构为原型的并联机床 ,其力 /运动传递各向同性性能是随其运动平台的位姿变化而变化的。本文应用并联机器人机构学理论 ,提出基于 6 -SPS并联三维平台机构的新型 6自由度并联机床的力 /运动传递各向同性性能评价指标 ,并... 以并联机器人机构为原型的并联机床 ,其力 /运动传递各向同性性能是随其运动平台的位姿变化而变化的。本文应用并联机器人机构学理论 ,提出基于 6 -SPS并联三维平台机构的新型 6自由度并联机床的力 /运动传递各向同性性能评价指标 ,并给出这些指标在定位姿工作空间内的分布情况 ,这对该结构形式的并联机床的设计及其任务规划和控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床 并联三维平台机构 力/运动传递各向同性 数控机床
下载PDF
单自由度平面六杆手指机构解域综合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建友 蔡营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67-373,共7页
为适应机器人手指多用途、多尺寸的设计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单自由度平面六杆机构解域的手指机构设计综合方法。根据平面六杆机构4个给定的运动位置可得到无穷多机构解,将这些机构解表示在一个平面域上,该域称为解域。本文给定平面六杆机... 为适应机器人手指多用途、多尺寸的设计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单自由度平面六杆机构解域的手指机构设计综合方法。根据平面六杆机构4个给定的运动位置可得到无穷多机构解,将这些机构解表示在一个平面域上,该域称为解域。本文给定平面六杆机构的4个运动位置,限制待求铰链点的坐标范围,通过给出的铰链点曲线求解方法,得到铰链点解曲线和可行段,对可行段进行分段,得到解域,在此基础上,引入力传递性能指标K,限定其范围,对解域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得到新的可行解域,并得到K在解域上的分布规律,最终可在新解域中选择满足全部条件的机构作为机构解。K值的引入使得所得的机构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解域上的每一点均为满足要求的平面六杆机构,可根据设计的目的(如仿生手指、康复手指等)选择不同的机构进行手指的设计。从新可行解域中选择一个机构设计手指样机,该样机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域 手指 平面六杆机构 力传递性能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