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源性沙门氏菌分离株致病性研究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书宏 吴科敏 +2 位作者 周辰瑜 梁竞臻 韦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82-186,共5页
为研究零售鲜肉源沙门氏菌(Salmonella)优势血清型分离株的致病性及相关毒力基因的相关性,本研究分别取4种优势血清型S.derby、S.agona、S.enteritidis、S.typhimurium沙门氏菌分离株对SPF级昆明小鼠进行致病性实验,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 为研究零售鲜肉源沙门氏菌(Salmonella)优势血清型分离株的致病性及相关毒力基因的相关性,本研究分别取4种优势血清型S.derby、S.agona、S.enteritidis、S.typhimurium沙门氏菌分离株对SPF级昆明小鼠进行致病性实验,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判断4种血清型沙门氏菌的毒力,并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实验菌株中9种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不同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分离株对小鼠均有40%~70%的致死率,S.enteritidis、S.agona、S.derby对昆明小鼠的致病力相似,S.typhimurium较弱,且发现致病力的强弱与毒力岛SPI-2中的sse L基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 沙门氏菌 血清型 致病性 毒力岛基因
下载PDF
<i>Balantidium coli</i>in Pigs Regularly Slaughtered at Abattoirs of the Province of Messina: Hygienic Observations
2
作者 Filippo Giarratana Daniele Muscolino +1 位作者 Gianluca Taviano Graziella Ziino 《Open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2012年第2期77-80,共4页
Balantidium coli is a zoonotic protozoan parasite, and pork is considered the major source of Balantidium infection in humans. Transmission is direct and commonly occurs through the ingestion of water and food, especi... Balantidium coli is a zoonotic protozoan parasite, and pork is considered the major source of Balantidium infection in humans. Transmission is direct and commonly occurs through the ingestion of water and food, especially vegetables, contaminated with infectious cysts. Ingestion of meat contaminated, with faecal material during the evisceration process, can represent a potential risk of B. coli transmission.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ate of B. coli infection in pigs regularly slaughtered at abattoirs in the province of Messina (Sicily, Italy), faecal samples of 242 pigs (122 commercial hybrid and 120 Nero Siciliano pigs) were collected and evaluated by standard methods for the presence of trophozoites and/or cysts. A total of 105 of the commercial hybrid (86.06%), but only 44 of the Nero Siciliano (36.66%) pigs, were identified as positive for B. coli infect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may be linked to the type of farming employ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dborn PATHOGENS Balantidium coli NERO Siciliano PIGS Commercial Hybrid
下载PDF
我国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97
3
作者 赵怀龙 付留杰 唐功臣 《医学动物防制》 2012年第11期1212-1216,共5页
食源性疾病是我国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微生物病原是其主要诱因,而细菌又占微生物病原的主要部分。因此认识并了解我国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国内常见的几种食源性致病菌,如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单核... 食源性疾病是我国较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微生物病原是其主要诱因,而细菌又占微生物病原的主要部分。因此认识并了解我国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述了国内常见的几种食源性致病菌,如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空肠弯曲杆菌、椰毒假单胞菌等细菌的特点及发生概况、主要带菌食物,以期能够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致病菌
原文传递
控制食源性疾病是一项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被引量:20
4
作者 凌文华 朱惠莲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304-306,共3页
食源性疾病不仅可使感染者发病和造成死亡,而且还可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但人们尚未意识到其对社区健康和发展影响的重要性。因此,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尤为重要。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预防 控制
下载PDF
2016年宝鸡市1951例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9
5
作者 任婧 陈喆霄 张克俭 《职业与健康》 CAS 2017年第15期2086-2088,共3页
目的了解宝鸡市食源性疾病发病状况,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源性疾病暴发预警,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策略、降低疾病负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宝鸡市2016年报告食源性疾... 目的了解宝鸡市食源性疾病发病状况,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源性疾病暴发预警,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策略、降低疾病负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宝鸡市2016年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1 951例,其中有明确食物暴露病例占73.86%,粮食类及其制品成为食物暴露患者进食最多的食品种类。0~5岁年龄组病例在食源性疾病年龄分布中数最多;农民在职业分布中占52.08%,居第1位;进食场所分布中以家庭就餐为最多,达69.95%;诊断的疾病以急性胃肠炎最多(60.69%)。结论该监测结果反映了宝鸡市食源性疾病发生趋势,我们应以发现的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切入点,加强主动监测和健康教育,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流行病学特征
原文传递
2007年温州地区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调查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吴跃进 李小春 +4 位作者 李毅 陈慧燕 章乐怡 洪程基 王良怀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了解2007年温州地区食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空肠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香港海鸥菌的污染状况,提高温州地区食源性疾病检测、预警和控制能力,有效地预防、预测食源性疾病的暴发。... 目的了解2007年温州地区食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H7、空肠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香港海鸥菌的污染状况,提高温州地区食源性疾病检测、预警和控制能力,有效地预防、预测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方法依据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7年度工作手册进行。结果检测生鸡肉、生猪肉、生牛肉、生羊肉、散装熟肉制品、海水鱼、淡水鱼、冷菜等八大类,共检出各类病原菌74株。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总检出率为最高,检出20株,检出率达15.04%;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39株,检出率为9.75%;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菌分别检出9株和6株,检出率分别为3.77%和2.51%,未检出大肠杆菌O157∶H7、空肠弯曲菌、香港海鸥菌。结论温州地区各类食品存在一定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冷菜、海水鱼、散装熟肉制品是主要污染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污染物 食源性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副溶血性弧菌 李斯特菌 沙门菌 监测
原文传递
锦州笔架山海域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樊晓琳 张德福 +4 位作者 付绪磊 刘雪飞 孙嘉营 白凤翎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49-51,56,共4页
为了解锦州笔架山周边海域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污染状况,实验室随机采集了蓝圆鲹等共103份常见的海产品,按照GB/T 4789.7-2008及PCR方法对副溶血弧菌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随机抽检的103份样品中,检测出含副溶血弧菌的样... 为了解锦州笔架山周边海域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的污染状况,实验室随机采集了蓝圆鲹等共103份常见的海产品,按照GB/T 4789.7-2008及PCR方法对副溶血弧菌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随机抽检的103份样品中,检测出含副溶血弧菌的样品38份,检出率为37%。这表明,锦州笔架山周边海域常见海产品受副溶血弧菌污染十分严重,具有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产品 副溶血弧菌 食源性疾病 分离鉴定 流行病学调查 PCR
下载PDF
食源性和病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培养及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严峻 朱敏 +1 位作者 张俊彦 潘军航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1881-1882,共2页
目的:从食品标本、食物中毒标本和感染病人标本分离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在食品污染和病人感染中的分布状况。方法:采集生食品、食物中毒标本和医院感染病人标本,用国标方法分离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生化验证,DN... 目的:从食品标本、食物中毒标本和感染病人标本分离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在食品污染和病人感染中的分布状况。方法:采集生食品、食物中毒标本和医院感染病人标本,用国标方法分离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生化验证,DNA探针杂交确认菌株。结果:散装熟肉制品、生奶、蔬菜沙拉和生制速冻米面的污染率超过20%,超过20%的食物中毒事件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79.6%的医院分离株来自呼吸道标本。结论:在食品污染、食物中毒和呼吸道感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较大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品污染 食物中毒 感染
原文传递
51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谱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盛维立 汪道发 +1 位作者 方遒 秦阿敏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8年第1期18-19,22,共3页
目的分析1997~2006年铜陵市51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谱,为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标本种类,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结果共检测各类标本970份,检出各类病原微生物149株(检出率15.36%),其中致病性弧菌90株(霍... 目的分析1997~2006年铜陵市51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谱,为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标本种类,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结果共检测各类标本970份,检出各类病原微生物149株(检出率15.36%),其中致病性弧菌90株(霍乱弧菌9株、麦氏弧菌4株、沙鱼弧菌3株、拟态弧菌6株、副溶血性弧菌43株、溶藻弧菌18株、河弧菌1株、类志贺邻单胞菌5株、温和气单胞菌1株),占60.40%;肠道致病菌32株(致泻大肠埃希菌4株、志贺菌5株、沙门菌8株、变形杆菌15株),占21.48%;蜡样芽胞杆菌13株,占8.72%;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占1.34%;轮状病毒阳性标本(酶联法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12份,占8.05%。结论致病性弧菌在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各类病原微生物中占首位,肠道致病菌位居第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病原微生物
原文传递
攀枝花市首例食源感染菌血症病例中分离的乌撒拉茂沙门菌的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嫣 顾桂敏 +6 位作者 庞载元 杨晓蓉 雷高鹏 封正娟 沈来红 白永华 许学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13-917,共5页
目的研究四川省攀枝花市首次报道自临床食源性感染的菌血症患者血液检出的乌撒拉茂沙门菌的生物表型和流行病特征。方法通过菌株的生化、血清型、耐药型、基因型和分子型特征,及患者临床病史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本次源... 目的研究四川省攀枝花市首次报道自临床食源性感染的菌血症患者血液检出的乌撒拉茂沙门菌的生物表型和流行病特征。方法通过菌株的生化、血清型、耐药型、基因型和分子型特征,及患者临床病史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本次源于食源暴露的血流感染病例的病原菌鉴定为乌撒拉茂沙门菌,经同行验证和国内沙门菌血清型数据库比对确认为国内首次报道的人源感染性血清型,该菌株与数据库中1株水源乌撒拉茂的耐药、毒力和分子分型特征有明显差异,人源菌株的抗生素耐药性低而毒力强,水源株虽是多重耐药菌(MDR)但毒力弱,分子型聚类提示克隆间相似度较低。结论在我国不同地区发现的罕见沙门菌乌撒拉茂血清型受生态环境影响形成各自的毒力、耐药、分子克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感染 血流感染 乌撒拉茂沙门菌 多重耐药菌
下载PDF
肉鸡中铜绿假单胞菌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国平 李波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调查屠宰前肉鸡铜绿假单胞菌的携带情况,为铜绿假单胞菌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49份屠宰前肉鸡的肛拭子,并分离可疑菌株,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氧化酶实验、绿脓菌素试验和VITEK生化鉴定实验。结果从49... 目的调查屠宰前肉鸡铜绿假单胞菌的携带情况,为铜绿假单胞菌流行病学的调查和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49份屠宰前肉鸡的肛拭子,并分离可疑菌株,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氧化酶实验、绿脓菌素试验和VITEK生化鉴定实验。结果从49份屠宰前肉鸡中分离出8株可疑菌株,阳性检出率为16.3%。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8株可疑菌株均被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8株可疑菌株的生化反应结果符合铜绿假单胞菌的生化反应特点。结论健康肉鸡可携带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可作为一种食源性致病菌而危害人类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食源性致病菌 屠宰前肉鸡
原文传递
食物中毒菌多联融合毒素Hc-VT1B-SEA-VT2B-SEB的表达及免疫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宪梅 于师宇 +4 位作者 李兆辉 任洪林 卢士英 任立松 柳增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构建食物中毒菌多联融合毒素基因及重组表达载体,制备抗5种毒素的血清抗体。方法采用一定的linker序列(G-P-G-P-G)将克隆的3种食物中毒菌的5个毒素基因片段进行串联,并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2b(+)的NcoI和XhoI位点之间,构建五联... 目的构建食物中毒菌多联融合毒素基因及重组表达载体,制备抗5种毒素的血清抗体。方法采用一定的linker序列(G-P-G-P-G)将克隆的3种食物中毒菌的5个毒素基因片段进行串联,并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2b(+)的NcoI和XhoI位点之间,构建五联融合毒素基因及重组表达载体,表达产物经切胶回收初步纯化后免疫獭兔,制备抗血清,利用ELISA和琼脂扩散试验检测抗体和5种毒素反应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构建了重组融合毒素(命名为F5)Hc-VT1B-SEA-VT2B-SEB基因和重组表达载体F5-22b,且在表达宿主菌E.coliBL21中得到有效表达(9.90%),基因序列全长2937bp,编码成熟蛋白979个氨基酸,融合蛋白分子量112.369ku,测序结果与设计序列(GenBank)100%同源。表达产物经初步纯化后免疫獭兔获得抗五种毒素的血清抗体,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成功构建了融合毒素基因,获得了抗五种毒素的血清抗体,本实验结果为下一步建立食品广谱、快速免疫学检测新方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中毒菌 融合毒素 基因串联表达 抗体 免疫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