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的“食之虑”——粮食、食品安全和转基因问题 被引量:3
1
作者 范可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50,共10页
当代中国的食之虑归结为三: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转基因问题。围绕着三种食之虑产生的社会现象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粮食安全关乎发展、民生、国防,主要是为国家的焦虑,因此是重要社会政策的核心所在。食品安全的焦虑来自民间,事关健康与... 当代中国的食之虑归结为三: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转基因问题。围绕着三种食之虑产生的社会现象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粮食安全关乎发展、民生、国防,主要是为国家的焦虑,因此是重要社会政策的核心所在。食品安全的焦虑来自民间,事关健康与社会和谐。对转基因的焦虑来自社会各界,但对转基因是否有安全隐患却缺乏共识。国家从粮食安全的焦虑出发,无疑支持转基因作物的研发,但有些反对转基因者则将之视为资本的入侵和帝国主义的阴谋。不同时代的食之虑的形态不同,而信任则是三种食之虑所引发的现象的深层系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之虑” 焦虑 粮食安全 食品安全 转基因 信任
原文传递
食物处理烹饪方式对儿童饮食关注和偏食影响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剑锋 李格茹 +2 位作者 翁苏赞 宋冬梅 杨红春 《人类工效学》 2020年第3期26-33,共8页
目的探讨食物处理形状、烹饪方式和摆放方式这三种条件对儿童饮食关注和偏好的影响。方法以儿童成长中最常见的白菜和马铃薯为例,招募5-6岁儿童20名,实验室环境下,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分析浏览不同食物图片时的眼动情况。结果(1)炒和煮两... 目的探讨食物处理形状、烹饪方式和摆放方式这三种条件对儿童饮食关注和偏好的影响。方法以儿童成长中最常见的白菜和马铃薯为例,招募5-6岁儿童20名,实验室环境下,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分析浏览不同食物图片时的眼动情况。结果(1)炒和煮两种不同的食物处理烹饪方式对被试浏览食物图片时的首次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影响不显著,但儿童在现实生活中会倾向于“炒”这一烹饪方式。(2)切块、切片和切丝三种不同的食物处理方式对被试浏览食物图片时的首次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影响显著。(3)食物摆放方式的不同对被试浏览食物图片时的首次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影响极其显著。结论不同的食物处理烹饪方式对学龄前儿童饮食关注和偏好存在影响,炒的烹饪方式、碎丁状的食物处理形状及富有趣味造型的食物摆放形状对儿童的食欲激发有良好效果,可以作为家庭中及幼儿园为儿童准备食物时的一种较好的选择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程 视觉搜索 消费行为 幼儿园 烹饪方式 儿童 食物关注 偏食 眼动研究 营养保健
下载PDF
消费者食品安全关注度对进口食品消费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彭振东 谢清心 《食品工业》 CAS 2022年第3期313-317,共5页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发消费者对日常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递增。相较于农村居民而言,城镇居民因不具备食物生产的条件,从而需要寻找其他相对安全的食品来替代涉事食品,进口食品成为一种可能的替代品。结合2019...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发消费者对日常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递增。相较于农村居民而言,城镇居民因不具备食物生产的条件,从而需要寻找其他相对安全的食品来替代涉事食品,进口食品成为一种可能的替代品。结合2019年的消费者调研数据,以消费者对国内10项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了解程度表示食品安全关注度,采用Logit模型探究其对消费者进口食品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食品安全关注度对消费者购买进口食品的行为存在一定影响,食品安全关注度越高的消费者过去1个月中购买过进口食品的概率越大,过去1年平均每月花费在进口食品上的费用也越高,但这种影响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呈现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关注度 进口食品 消费 食品安全事件 LOGIT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