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2噬菌体在贝类食源性病毒检测中过程质控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徐蕾蕊 魏海燕 +7 位作者 马丹 汪琦 张西萌 李丹 付溥博 刘莉 魏咏新 曾静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84-1590,共7页
目的研究MS2噬菌体作为过程质控品在贝类食源性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双层琼脂培养法制备MS2噬菌体悬液,计算效价;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验其稳定性;比较3种RNA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确定M S2噬菌体的最适添... 目的研究MS2噬菌体作为过程质控品在贝类食源性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双层琼脂培养法制备MS2噬菌体悬液,计算效价;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验其稳定性;比较3种RNA提取方法的提取效率,确定M S2噬菌体的最适添加量范围;分析M S2噬菌体添加对贝类食源性病毒检测的影响。结果稳定性研究表明-20℃和-80℃28 d MS2噬菌体(悬液的效价浓度为7.13×1011pfu/m L)时RNA含量无明显变化[t=0.464,P=0.653(-20℃);t=0.602,P=0.561(-80℃)]。MS2噬菌体最适添加量范围为7.13×108~7.13×107pfu/m L。在最适添加范围内,试剂盒方法和Trizol裂解结合磁珠纯化方法回收率均>1%。2种阳性样品均被检出,其Ct值比较接近,M S2噬菌体对贝类食源性病毒检测无影响(t=0.170,P=0.873)。结论M S2噬菌体可作为贝类食源性病毒qRT-PCR检测的过程质控品,是监控假阴性结果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2噬菌体 过程质控品 食源性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 贝类
原文传递
草莓中诺如病毒不同洗脱和富集方法的评估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飞 李慧莹 +2 位作者 靳淼 段招军 程露阳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4-100,共7页
评估一种快速和敏感富集草莓中诺如病毒的方法,为病毒性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支持。以鼠诺如病毒-1(MNV-1)为模式病毒,考察Tralk洗脱液、TGBE洗脱液和NaOH洗脱液对MNV-1的洗脱效果,检测5%、10%和15%PEG6000/0.3M NaCl对MNV-1的富集效... 评估一种快速和敏感富集草莓中诺如病毒的方法,为病毒性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支持。以鼠诺如病毒-1(MNV-1)为模式病毒,考察Tralk洗脱液、TGBE洗脱液和NaOH洗脱液对MNV-1的洗脱效果,检测5%、10%和15%PEG6000/0.3M NaCl对MNV-1的富集效果,评估优化后方法对草莓中诺如病毒的富集效果和超滤二次浓缩对诺如病毒富集效果影响。结果表明TGBE缓冲液洗脱效果优于Tralk洗脱液和NaOH洗脱液;10%PEG6000/0.3M NaCl与15%PEG6000/0.3M NaCl对MNV-1的富集效果相同,且二者的富集效果均高于5%PEG6000/0.3M NaCl;该优化方法可在7h内完成草莓中诺如病毒的富集,诺如病毒的回收率最高可达44.04%,超滤二次浓缩后,诺如病毒的检测限达到102基因拷贝数/10g草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病毒 诺如病毒 聚乙二醇6000 超滤
原文传递
基于受体捕获诺如病毒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慧莹 王飞 +3 位作者 王大鹏 靳森 程露阳 段招军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目的评价新型感染性诺如病毒检测方法原位捕获反转录实时定量PCR(In situ capture 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ISC-RT-qPCR)的特异性,并将其应用于新鲜草莓中诺如病毒的检测。方法以诺... 目的评价新型感染性诺如病毒检测方法原位捕获反转录实时定量PCR(In situ capture 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ISC-RT-qPCR)的特异性,并将其应用于新鲜草莓中诺如病毒的检测。方法以诺如病毒GⅡ组不同基因型和不同浓度的临床粪便标本评价ISC-RT-qPCR方法的特异性。此外,利用ISC-RT-qPCR方法对以GⅡ组诺如病毒人工污染新鲜草莓样本进行检测。结果ISC-RT-qPCR可特异性检测所有GⅡ诺如病毒8种基因型临床腹泻样本;与传统RT-qPCR相比,检测的Ct值并未随着诺如病毒滴度的降低而升高。人工污染新鲜草莓的ISC-RT-qPCR检测限为1.36基因组拷贝数。结论ISC-RT-qPCR是一种可用于临床腹泻样本和草莓中GⅡ组感染性诺如病毒的检测方法,为食品中诺如病毒的检测与监测提供了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病毒 诺如病毒 原位捕获反转录实时定量PCR 草莓
原文传递
宁波市食源性腹泻患者中3种相关病毒的检测与分型
4
作者 叶硕 周伟艳 +3 位作者 高红 倪红霞 谢蕾 徐景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301-1304,共4页
目的了解腹泻患者中食源性相关病毒感染情况与流行特征,为防控病毒性胃肠炎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 129份食源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核酸;用NSP4和VP1基因对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流行... 目的了解腹泻患者中食源性相关病毒感染情况与流行特征,为防控病毒性胃肠炎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 129份食源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核酸;用NSP4和VP1基因对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流行株分别测序。结果检出轮状病毒核酸52份,阳性率为2.44%,以A组感染为主;检出诺如病毒核酸113份,阳性率为5.31%,以Ⅱ型为主。VP1基因将诺如病毒分为GⅠ.2、GⅡ.6和GⅡ.17 3个型;A组轮状病毒均带NSP4毒力基因。全年均可检出病毒,秋冬季是发病高峰;全人群均可检出,5岁~及其以下年龄组的阳性率高于18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发现A组轮状病毒和GⅡ.17型诺如病毒是本市病毒性胃肠炎主要流行病原。病原感染途径多样、带毒者多、人群普遍易感、全年均可检出,本市人群随时有暴发疫情的可能。应加强关注,强化检测,以减少疾病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胃肠炎 食源性病毒 检测与测序 流行分析
原文传递
江苏省部分地区716例食源性疾病病毒感染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单云峰 童晶 +3 位作者 崔仑标 吴涛 郑东宇 唐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13期2195-2197,共3页
目的监测和评价江苏地区食源性疾病常见病毒感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控制和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3年2月江苏省徐州、常州、南京3市哨点医院相关食源性疾病患者的肛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轮状病毒... 目的监测和评价江苏地区食源性疾病常见病毒感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控制和早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3年2月江苏省徐州、常州、南京3市哨点医院相关食源性疾病患者的肛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轮状病毒、星状病毒、杯状病毒和腺病毒。结果共计716份肛拭子标本,病毒检测阳性173例,阳性率为24.16%。其中轮状病毒占检出病毒阳性数的50.29%(87/173),杯状病毒占26.59%(46/173),星状病毒占13.29%(23/173),腺病毒占9.83%(17/173)。上述病毒感染均以<2岁婴幼儿为主。不同月份病毒检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月份最高,达34.38%。结论江苏省徐州、常州、南京3市食源性疾病感染的主要病毒为轮状病毒,同时也应重视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及腺病毒等感染在食源性疾病中的致病作用。建议提高健康儿童相关疫苗的覆盖率,加强食源性病毒的监测,阻止疾病的传播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病毒 监测
原文传递
F_0F_1-ATPase生物传感器检测食品中食源性诺如病毒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捷 许美玲 +9 位作者 王璇 王煜 刘岩 王小晋 张丽 张慧媛 顾德周 王佩荣 陈广全 乐加昌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16-120,共5页
应用分子马达生物传感技术,建立食品中诺如病毒特异性快速检测方法。以嗜热菌中提取的载色体(chromatophore)为材料,根据诺如病毒ORF1和ORF2连接处的高度保守区设计探针,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将诺如病毒探针连接在F0F1-ATPase的ε亚基... 应用分子马达生物传感技术,建立食品中诺如病毒特异性快速检测方法。以嗜热菌中提取的载色体(chromatophore)为材料,根据诺如病毒ORF1和ORF2连接处的高度保守区设计探针,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将诺如病毒探针连接在F0F1-ATPase的ε亚基上构建生物传感器。提取病毒RNA并将其与生物传感器结合的同时启动ATP合成,比较其荧光强度的差别,对样品中的RNA进行检测。建立并优化了F0F1-ATPase生物传感技术检测食源性诺如病毒的方法。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12个含诺如病毒样品均能检出,3个不含诺如病毒样品均未检出,无假阴性或假阳性情况出现。该方法可在1 h内完成检测,检测灵敏度在RNA水平上达到0.005 ng/m L。所建立的分子马达生物传感技术可以较好的检测食品中的诺如病毒,并为其他病毒的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病毒 诺如病毒 分子马达生物传感器 快速检测
下载PDF
食源性病毒及其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嫚 《农产品加工(下)》 2007年第9期56-59,共4页
食源性病毒是危害食品安全的重要因子,是指以食物为载体,导致人类患病的病毒(包括以粪-口途径传播的病毒和以畜产品为载体传播的病毒)。重点介绍了常见的食源性病毒:诺瓦克病毒(Noroviruses,NoV)、甲肝病毒(hepatitis A viruses,HAV)和... 食源性病毒是危害食品安全的重要因子,是指以食物为载体,导致人类患病的病毒(包括以粪-口途径传播的病毒和以畜产品为载体传播的病毒)。重点介绍了常见的食源性病毒:诺瓦克病毒(Noroviruses,NoV)、甲肝病毒(hepatitis A viruses,HAV)和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生物学特点和流行病学特征。阐述了食品食源性病毒污染的来源、传播途径及其稳定性,同时从农业、食品加工业、餐饮业、政府和消费者多个不同的角度提出食源性病毒的预防控制措施,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病毒 食品安全 预防控制
下载PDF
Natural bioactive substances for the control of food-borne viruses and contaminants in food
8
作者 Yao Pan Zeyuan Deng Fereidoon Shahidi 《Food Production, Processing and Nutrition》 2020年第1期261-279,共19页
Food-borne viruses and contaminants,as an important global food safety problem,are caused by chemical,microbiological,zoonotic,and other risk factors that represent a health hazard.Natural bioactive substances,origina... Food-borne viruses and contaminants,as an important global food safety problem,are caused by chemical,microbiological,zoonotic,and other risk factors that represent a health hazard.Natural bioactive substances,originating from plants,animals,or microorganisms,might offer the possibility of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foodborne diseases.In this contribution,the common bioactive substances such as polyphenols,essential oils,proteins,and polysaccharides which are effectiv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food-borne viruses and contaminants are discussed.Meanwhile,the preventive effects of natural bioactive substances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food protection are discussed and detailed.The application and potential effects of natural bioactive substances i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for food-borne diseases is also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d-borne virus food contamination Natural bioactive substances food safe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