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民俗体育的特征及其开发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盛昌繁 潘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4-118,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概括了民俗体育的内涵,归纳出我国民俗体育主要有民俗性、传承性、地域性、宗教性及集体性等显著特征,进一步提出了大力开发民俗体育资源的主张,并指明了科学化及现代化等应该是民俗体育开发的主要方向,... 运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等,概括了民俗体育的内涵,归纳出我国民俗体育主要有民俗性、传承性、地域性、宗教性及集体性等显著特征,进一步提出了大力开发民俗体育资源的主张,并指明了科学化及现代化等应该是民俗体育开发的主要方向,提出了加强科研、宣传及培训社会指导员等开发民俗体育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体育 特征 开发
下载PDF
民间融资的含义、类型及其法律特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有星 张传业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68-71,共4页
在传统概念中,民间融资容易与非法集资、地下钱庄、放高利贷等负面内容相联系,民间融资与合法、违法以及非法集资的概念之间尚存在模糊区域。科学界定民间融资的含义、类型和特征等问题,对于指导政府制定符合实际的民间融资相关规则、... 在传统概念中,民间融资容易与非法集资、地下钱庄、放高利贷等负面内容相联系,民间融资与合法、违法以及非法集资的概念之间尚存在模糊区域。科学界定民间融资的含义、类型和特征等问题,对于指导政府制定符合实际的民间融资相关规则、规范引导民间融资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融资 民间借贷 类型 法律特征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船拳的源流与特征考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国平 黄永良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44-47,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归纳以及实地考察调研等研究方法,从考古和体育文化的角度探析长三角地区海洋民俗体育船拳的主要源流及其特征,发掘地域民俗体育文化特色,分析船拳的发展现状,提出长三角地区海洋民俗体育船拳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归纳以及实地考察调研等研究方法,从考古和体育文化的角度探析长三角地区海洋民俗体育船拳的主要源流及其特征,发掘地域民俗体育文化特色,分析船拳的发展现状,提出长三角地区海洋民俗体育船拳活动的可持续发展途径,为中国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民俗体育 船拳 船文化 特征
下载PDF
清代河陇民间信仰的地域格局与边塞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智君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9-126,共8页
清代河陇民间信仰具有显著的边塞特征:其一,作为拱卫川、陕的河陇地区,民风一向以“尚武”而著称。这种尚武风气不仅体现在“关西出将”这一层面上,还体现在民众对历史上拓边戍守将领的广泛崇祀上。其二,地处中原农耕区边缘的河陇地区,... 清代河陇民间信仰具有显著的边塞特征:其一,作为拱卫川、陕的河陇地区,民风一向以“尚武”而著称。这种尚武风气不仅体现在“关西出将”这一层面上,还体现在民众对历史上拓边戍守将领的广泛崇祀上。其二,地处中原农耕区边缘的河陇地区,属农牧交错区域,一旦种植业成为主导产业,旱灾就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对水神龙王的崇祀也就成为民间信仰的核心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陇 民间信仰 边塞特征
下载PDF
从泥土到艺术——泥塑的文化属性及其审美特征探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林继富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7-21,共5页
泥塑属于元艺术,其始源性决定了它是人类艺术最古老的品种之一。泥塑不仅记录了民俗生活,而且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艺术表达空间。泥塑艺术因地域性和传承的稳定性,体现了民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经验。维护泥塑的文化差异性和审美世界的多样性... 泥塑属于元艺术,其始源性决定了它是人类艺术最古老的品种之一。泥塑不仅记录了民俗生活,而且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艺术表达空间。泥塑艺术因地域性和传承的稳定性,体现了民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经验。维护泥塑的文化差异性和审美世界的多样性,成为当代中国泥塑艺术生存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塑 元艺术 民俗生活 审美特征
下载PDF
凉山彝族民歌艺术特征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徐福梅 夏郁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6-89,共4页
四川凉山彝族聚居地区独有的地理特点、民风民俗孕育了富有"川腔蜀韵"的民歌,实现了音乐和文学的有机结合,在题材内容、节奏旋律、乐曲结构及伴奏乐曲等多个方面展现了独有的艺术魅力。凉山彝族原生态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凉山彝族聚居地区独有的地理特点、民风民俗孕育了富有"川腔蜀韵"的民歌,实现了音乐和文学的有机结合,在题材内容、节奏旋律、乐曲结构及伴奏乐曲等多个方面展现了独有的艺术魅力。凉山彝族原生态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日常生活中广大彝族群众彼此间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也是口头文学与文艺活动的有效构成形式。凉山地区的彝族百姓对民歌的感情很深,不管是走亲访友,还是重大节日,都用民歌来表露心声,全面展现彝族的气质、精神以及品格等,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因此,研究凉山彝族民歌艺术特征,对提升凉山彝族民歌艺术的认知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 彝族 民歌 艺术特征 分析
原文传递
畲族节俗舞蹈的类型与文化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郑晓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25-32,共8页
畲族现存节俗舞蹈可分为祭祀性节舞、农事庆典节舞及社交娱乐节舞。畲族舞蹈保持了较多的传统形态,舞蹈的各种社会功能仍然在起着相应的作用。这些社会功能与畲族的民间信仰、农事生活、社交娱乐等民俗活动密切相连,并很直观地凸显了畲... 畲族现存节俗舞蹈可分为祭祀性节舞、农事庆典节舞及社交娱乐节舞。畲族舞蹈保持了较多的传统形态,舞蹈的各种社会功能仍然在起着相应的作用。这些社会功能与畲族的民间信仰、农事生活、社交娱乐等民俗活动密切相连,并很直观地凸显了畲族节俗舞蹈的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舞蹈 节俗 舞蹈类型 文化特征
下载PDF
试论扬州民歌的三个特点 被引量:6
8
作者 袁野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6-50,共5页
扬州民歌具有独特的方言特色。浓浓的乡土气息,内在的人文气质和市民化的生活情趣是扬州民歌的地方特点;旋律刚柔结合,润腔与衬词衬腔的合理运用和与地方戏曲音乐的融合是扬州民歌的音乐特点;而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载歌载舞、渲染气氛... 扬州民歌具有独特的方言特色。浓浓的乡土气息,内在的人文气质和市民化的生活情趣是扬州民歌的地方特点;旋律刚柔结合,润腔与衬词衬腔的合理运用和与地方戏曲音乐的融合是扬州民歌的音乐特点;而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载歌载舞、渲染气氛和唱中夹白、形式多样是扬州民歌的演唱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 扬州 特点
下载PDF
论中国民歌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黄铨剑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75-76,共2页
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文学和音乐完美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遵循艺术的审美规律,以中国民歌特有的艺术表达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塑造鲜明艺术形象,倾诉深刻的思想,闪烁理性的光辉。
关键词 民歌 艺术特征
下载PDF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与艺术化创作的思考及实践探索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栎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8-91,共4页
民族民间舞蹈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色,是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民俗的等多种文化因素的聚合体,它的文化内涵是丰富而又博大精深的。笔者力图通过分析中国民族民间舞... 民族民间舞蹈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色,是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民俗的等多种文化因素的聚合体,它的文化内涵是丰富而又博大精深的。笔者力图通过分析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艺术特征及结合实践创作分析探究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与艺术化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间舞 文化内涵 艺术特性 艺术化走向 艺术化创作
原文传递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几何纹样形式的流变与特征 被引量:6
11
作者 梁惠娥 胥筝筝 崔荣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2-126,共5页
几何纹样作为中国传统纹样,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的民间服饰,试图结合近代中国曲折波澜的社会背景,对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几何纹样形式的流变进行探究。通过对几何纹样种类题材... 几何纹样作为中国传统纹样,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的民间服饰,试图结合近代中国曲折波澜的社会背景,对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几何纹样形式的流变进行探究。通过对几何纹样种类题材、应用形式以及装饰手法等形式的整理和分析,论证近代汉族民间服饰几何纹样形式的变迁过程,总结出其纹样形式流变的特点。同时,验证了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有大量以几何纹样为主题的服饰品,其在传承先代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族 民间服饰 几何纹样 形式 流变 特征
下载PDF
论云南现代民间绘画的艺术特点 被引量:5
12
作者 范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6-148,共3页
云南现代民间绘画具有绘画题材的民俗文化事象性、完美式的造型构图理念、随心运用的色彩、稚拙而又洒脱的装饰性等风格,即在绘画的题材、造型构图、色彩等元素和风格上,都显示了正处于发展期的地方民间艺术的特点。
关键词 云南 现代民间绘画 艺术特点
下载PDF
民间造物的文化阐释——以淮滨泥叫吹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正 《郑州师范教育》 2013年第5期75-77,共3页
泥叫吹为河南省淮滨县的民间泥塑玩具,以动物形象为主,造型洗练、刻画生动、色彩艳丽,是民间护子禳灾等吉祥观念的物化形态,体现了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融汇,与浚县泥咕咕、淮阳泥泥狗一起,构筑起中原民间泥塑的文化脉络。
关键词 泥叫吹 民间造物 艺术特色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基于随机森林的民俗体育对身体指标影响评估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佳佳 丁伟 +2 位作者 王伯伟 聂秀山 崔超然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67,共9页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传统体育项目越来越受重视.作为我国传统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体育运动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为研究民俗体育项目对健身效果的影响,组织多个对象分别进行一段时间内的角力类、竞足类和技巧类三类民俗体育运动训...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传统体育项目越来越受重视.作为我国传统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体育运动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为研究民俗体育项目对健身效果的影响,组织多个对象分别进行一段时间内的角力类、竞足类和技巧类三类民俗体育运动训练,并观察对象训练后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三方面共计32个代表性身体指标的变化情况.进一步,以身体指标变化情况作为特征表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森林算法预测不同对象在训练阶段进行民俗体育运动的种类,在过程中基于信息增益进行特征选择,从而度量不同类别民俗体育运动对各项身体指标的影响程度.将获得的不同运动对各项身体指标的影响程度与真实影响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揭示民俗体育运动与人身体机能的关联关系.此外,实验结果证明,和基准线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有更高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体育 随机森林 身体指标 数据挖掘 特征选择
下载PDF
裕固族民间文学的原型批评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人雄 樊运景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9-126,共8页
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的相关理论,探讨了裕固族民间文学的文体形式、宗教因素、时代特色、多民族文学因子等多方面的文学风貌,从而论证了裕固族民间文学不仅有中国古代操突厥语民族的文化遗传和少数民族文学的一般特征,而且伴... 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的相关理论,探讨了裕固族民间文学的文体形式、宗教因素、时代特色、多民族文学因子等多方面的文学风貌,从而论证了裕固族民间文学不仅有中国古代操突厥语民族的文化遗传和少数民族文学的一般特征,而且伴随着本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其民间文学也有着浓郁的本民族文化特色和独特的文学风格。裕固族民间文学不仅是我国宝贵文学财富,而且对研究民族文化融合现象及中国俗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裕固族 民间文学 多民族文化因子
下载PDF
论中国民间美术的现代艺术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鸣喜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60-63,共4页
中国民间美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包含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中国民间美术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既是我国传统民间文化遗产,也是世界艺术中绮丽的瑰宝。
关键词 民间美术 民族特色 精神内涵 艺术价值
下载PDF
择吉民俗之性质、特征与长期传承之原因探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道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41-147,共7页
择吉民俗源远流长,至今传承不辍。择吉民俗的基本性质是敬顺天地,按自然规律行事而非完全的封建迷信,但其中有许多迷信成分。择吉民俗具有赤裸裸的功利性、亦俗亦术的神秘性、泾渭杂陈的理论性、文化内涵丰富的全息性,以及主观与客观、... 择吉民俗源远流长,至今传承不辍。择吉民俗的基本性质是敬顺天地,按自然规律行事而非完全的封建迷信,但其中有许多迷信成分。择吉民俗具有赤裸裸的功利性、亦俗亦术的神秘性、泾渭杂陈的理论性、文化内涵丰富的全息性,以及主观与客观、科学与迷信相杂糅的复杂性等文化特性。择吉民俗之所以长期传承,有文化和心理方面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吉 民俗 性质 特征 传承 文化 心理效应
下载PDF
论原生性的民间美术——中国民间美术的现代艺术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鸣喜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2期69-72,共4页
原生性是中国民间美术造型艺术体系的重要特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丰富的精神内涵都蕴藏在民间美术里。中国民间美术所具有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艺术价值,是它能够历经千年不被历史湮没而流传下来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原生性 民间美术 造型体系 艺术价值
下载PDF
纳顿——土族的精神家园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达学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8-13,共6页
土族是由多民族融合形成在青海高原上的民族群体,并创造了自己的乡土文化。民和山川地区的土族“纳顿”会,涵盖了其宗教、民俗和艺术的各个方面,既保持了自身文化的主体精神,又成为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象征。
关键词 土族 纳顿 乡土文化 民俗宗教 艺术特色
下载PDF
陕北延川布堆文化意蕴及民俗符号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邱春婷 吴婕妤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57-64,共8页
为了促进陕北延川非遗布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针对陕北延川布堆画的视觉符号、行为符号和精神符号,剖析陕北延川布堆文化蕴含的生命群体意识,探索陕北延川布堆画承载的黄河文化和历史文化遗存。以符号学和设计学作为理论支撑,采用文献综... 为了促进陕北延川非遗布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针对陕北延川布堆画的视觉符号、行为符号和精神符号,剖析陕北延川布堆文化蕴含的生命群体意识,探索陕北延川布堆画承载的黄河文化和历史文化遗存。以符号学和设计学作为理论支撑,采用文献综述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整理陕北延川布堆画艺术特征和审美内涵。根据皮尔斯符号学划分的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剖析陕北延川布堆画的造型、色彩、纹样的表象特征及象征意义的表意内涵,剖析陕北延川布堆画的文化根源。研究表明陕北布堆画的视觉特征符合符号学理论构建,具备符号学赋予的内涵,符号学方法的构建为陕北布堆画的研究及设计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川布堆文化 皮尔斯符号学 文化意蕴 民俗符号 表象特征 表意内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