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秧歌剧:被政治所改造的民间 |
文贵良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2
|
|
2
|
新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七十年 |
毛巧晖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9 |
12
|
|
3
|
民间法研究的使命 |
胡平仁
陈思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4
|
从革命话语到“人民”话语:1919年—1949年民间文学的发展衍化 |
毛巧晖
|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5
|
论民间艺术“雅化”转向及其文化逻辑 |
张娜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7
|
|
6
|
乡村日常生活与帝国经略政治——关于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的几点思考 |
张新民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7
|
民间艺术精英的分化及其话语权的崛起与失落——关于山西浮山剪纸创作群体现状的反思 |
王会莹
|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8
|
论《苏尔诗海》中的印度民间话语建构——以“乌陀送信”组诗考察为例 |
王靖
|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
2023 |
0 |
|
9
|
民间立场、政治话语与国家认同——以红色歌曲《东方红》的成型与传播为考察中心 |
牛宏程
段友文
|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
2023 |
0 |
|
10
|
未完成的女性意识萌芽《路得记》的寡妇叙事及其文化内涵 |
黄杭西
|
《中东研究》
|
2023 |
0 |
|
11
|
风雨60年:从文学抗日到抗日文学 |
房福贤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2
|
外交话语中的民俗语言英译 |
霍跃红
蒋瑞函
|
《当代外语研究》
|
2023 |
0 |
|
13
|
科尔沁民歌分类与民间演唱的差异及反思 |
颜铁军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19 |
3
|
|
14
|
主流话语的生活化表达——《三里湾》话语类型与文本构成分析 |
雍青
|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15
|
交互·交锋·交融——亚文化视阈下的网络话语权 |
章雄
|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2
|
|
16
|
敞亮与遮蔽——论《我们夫妇之间》的话语叙述策略 |
曹金合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09 |
0 |
|
17
|
民间的飞升——评林白《万物花开》的民间世界 |
赵庆超
|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6 |
2
|
|
18
|
主流话语与民间话语的互动与融合——遵义《红军坟的故事》叙述 |
刘丽
|
《教育文化论坛》
|
2012 |
2
|
|
19
|
莫言小说中的民间性探微 |
杨阳
|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9 |
1
|
|
20
|
多元话语的迎合——对《红旗谱》受宠的一种解释 |
储一鹏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