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幼儿园艺术教育中长沙民间歌谣艺术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及其策略 |
张卫民
曾虹
刘贺佳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
2011 |
6
|
|
2
|
《荀子·成相》篇名新探 |
邹朝斌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3
|
宋代民谣传播与社会政治变革 |
田志光
孙朋朋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4
|
解读歌谣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 |
朱晓燕
宋兰安
|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 |
2
|
|
5
|
为苦、为爱、为生命而歌——民间歌谣的文学人类学解读 |
孙正国
|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2
|
|
6
|
反“伤痕”写作的叙事风格、语言及其他——评王尧的《民谣》 |
王顺天
|
《写作》
|
2023 |
0 |
|
7
|
普希金童话诗的故事学分析 |
陈建
|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9 |
1
|
|
8
|
论侗族民间叙事歌的社会记忆——以《珠郎娘美》为中心 |
梁宏信
|
《怀化学院学报》
|
2014 |
1
|
|
9
|
托于歌谣以喻意 藉于传唱以教化 论说唱文学之祖——荀子《成相篇》 |
黎传绪
|
《南昌高专学报》
|
2003 |
0 |
|
10
|
河洛文化视野下民间歌谣的艺术特色 |
余艳
|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1
|
《说岳全传》“说本”来源和乾隆成书说新证 |
李琳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12
|
河阳山歌的生成与地方文化重构 |
赵梦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3
|
主题、韵律、传承——傣族与壮族民间歌谣比较 |
李斯颖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4
|
略论彝族歌谣语言的文化蕴涵 |
王雪婷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5
|
罗泊河次方言苗语歌谣韵律结构特点探析 |
吴正彪
肖莉
|
《铜仁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6
|
文化视野下的苏吴民歌腔韵特征 |
方露娜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7
|
论江南清乐及乐府诗的属性及与曲词发生的起源关系 |
木斋
焦宝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