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0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胡娟 陈慕琳 +2 位作者 张艺琼 龚芋交 孔雅茹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6-214,共9页
基于地理学视角,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湖北省673项国家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的空间结构、时间演变及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中总体呈现"四峰三谷"的变化特点,即在石器时期... 基于地理学视角,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湖北省673项国家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的空间结构、时间演变及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中总体呈现"四峰三谷"的变化特点,即在石器时期、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隋唐至宋朝时期、明清时期发展兴盛,而在商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元朝时期发展缓慢;湖北省非遗十大类型的数量结构表现为四级,整体空间分布为凝聚型,呈现出"四团两带"的"人"字型空间结构,鄂西南及鄂东南是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密集区,恩施、武汉、宜昌三个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湖北省国家级非遗呈现以武汉及周边地区和宜昌为核心的"双核"结构,省级非遗则表现出以武汉及周边地区为中心的"单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传承 传统手工艺 戏剧与舞蹈 民俗 湖北省
原文传递
“都市诗人”张岱的为人与为文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平原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7-86,共10页
“都市诗人”张岱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大家。他的散文所表现出的“空灵之气”,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他的“自叙”文体 ,可谓是“自嘲”的艺术 ,“自嘲”中仍有对自我“真性情”的坚持与夸耀 ,并非如有的论者所说有“忏悔”之意。作为文明... “都市诗人”张岱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大家。他的散文所表现出的“空灵之气”,只可意会而难以言传。他的“自叙”文体 ,可谓是“自嘲”的艺术 ,“自嘲”中仍有对自我“真性情”的坚持与夸耀 ,并非如有的论者所说有“忏悔”之意。作为文明象征的都市生活及其艺术表现 ,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而张岱对于民俗文化和都市风情的理解与把握胜过史书与方志。张岱文章之妙 ,还在于有所寄托 ,他将“一肚皮不平之气”和“书史、山水、机械”等糅合在一起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张岱散文看似平淡 ,实则有绚烂作底 ;他擅长在散文中写人 ,注重细节 ,三言两语足以传世 ,这种笔墨功夫 ,源于《世说新语》,又得益于张岱“好说书 ,好梨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 自嘲 民俗 寄托 平淡
下载PDF
放宽法律的视野:民俗习惯在我国审判中运用的现状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董淳锷 陈胜蓝 《西部法学评论》 2008年第6期26-35,共10页
"制度"视野中的习俗、习惯、惯例与民间法、习惯法是近年来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我国若干省市区县的实地调研资料为基础,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民俗习惯在审判实践中运用的原因、部门... "制度"视野中的习俗、习惯、惯例与民间法、习惯法是近年来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我国若干省市区县的实地调研资料为基础,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民俗习惯在审判实践中运用的原因、部门法领域和其它非诉讼场景;其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法官们在审判实践中运用民俗习惯的操作阶段、操作程序和操作技巧等特点;最后从实体法、程序法和法官个人经验等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审判实践中法官运用民俗习惯进行审判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习惯 惯例 审判实践
下载PDF
民俗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莉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5年第7期10-11,共2页
民俗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个亮点。发展民族旅游业应做到:自觉地执行民俗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原则;旅游开发商应注意保护民俗文化;注重民俗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原则。
关键词 民俗旅游 发展 分析
下载PDF
民俗渗透下的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特色探析——以贵州屯堡聚落为例 被引量:18
5
作者 耿虹 周舟 《华中建筑》 2010年第6期96-99,共4页
该文以贵州屯堡聚落为研究对象,从民俗物质、精神双层次剖析,探析其影响下的公共空间特色。首先分类概述屯堡的民俗特点,再从四个方面展现其渗透下的公共空间特色。其具体包括:公共空间对于民俗活动的承载、民俗中特定元素在公共空间中... 该文以贵州屯堡聚落为研究对象,从民俗物质、精神双层次剖析,探析其影响下的公共空间特色。首先分类概述屯堡的民俗特点,再从四个方面展现其渗透下的公共空间特色。其具体包括:公共空间对于民俗活动的承载、民俗中特定元素在公共空间中得以同质性的展现、公共空间内的民俗景观和民俗背后的文化根源下的公共空间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传统聚落 公共空间 贵州屯堡
下载PDF
侗族大歌研究50年(下) 被引量:9
6
作者 张中笑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3年第3期40-50,共11页
运用梳理、归纳的方法,将50年(1953—2002)间国内、外研究侗族大歌的成果,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进行概览性描述,其内容包括论侗族大歌的起源、音乐形态(调式、和声、多声手法、艺术特征等)以及从音乐民俗学、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比较... 运用梳理、归纳的方法,将50年(1953—2002)间国内、外研究侗族大歌的成果,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进行概览性描述,其内容包括论侗族大歌的起源、音乐形态(调式、和声、多声手法、艺术特征等)以及从音乐民俗学、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比较音乐学、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侗族大歌进行研究的重要文章综述,充分地显示了侗族大歌在中国多声部民歌研究中的独特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大歌 专题研究 起源 形态 民俗 传承
下载PDF
张力与裂变:地方性视野中的庙会文化及其转型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建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31-137,共7页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的表现形式,庙会在本质上是宗教精神、区域特色、生活习惯、人文传承和经济活动等地方性元素融合的产物。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庙会反映了一种神圣与世俗的融合,表达了特定地区居民群体的情感诉求。历史上,通过对某种仪...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的表现形式,庙会在本质上是宗教精神、区域特色、生活习惯、人文传承和经济活动等地方性元素融合的产物。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庙会反映了一种神圣与世俗的融合,表达了特定地区居民群体的情感诉求。历史上,通过对某种仪式的不断重复与改进,庙会得以融入到一定区域的社会生活和群体心理之中,并深刻地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地方性的品格。今天,在现代性的文化力量和解读方式的推动下,在神圣与世俗的张力作用下,庙会的文化角色发生了现代性的裂变。中国传统庙会已经表现出了一种崭新的文化角色和形像,其中的"地方性"品格也面临着全球性文化力量的解构和多元对话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会 地方性 现代性 角色转型
下载PDF
国家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鄢慧丽 王雅茜 +1 位作者 熊浩 张小浩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109,共9页
基于空间地理学视角,利用ArcGIS 10.2软件,借助地理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核密度、莫兰指数、最邻近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指标,对全国4批次共245项国家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空间分异成因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空间地理学视角,利用ArcGIS 10.2软件,借助地理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核密度、莫兰指数、最邻近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指标,对全国4批次共245项国家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空间分异成因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全国民俗类非遗项目在空间分布上整体为凝聚型,呈聚集分布态势,不均衡性较强,主要集中在桂黔滇、晋浙青等地区;从类别上看,全国民俗类非遗项目结构与数量差异显著,主要以岁时节令和文化空间类为主;从省域上看,形成了2个高密度聚集区、3个次密度聚集区以及若干小聚集区,2个高核区分别为京津冀和桂贵渝地区;从批次上看,民俗类非遗项目在时序空间分布上差异化特征明显;从整体上看,民俗类非遗项目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民俗类非遗空间分异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影响的结果,山地和丘陵等特殊地形地貌相比平原更易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民俗
下载PDF
两汉时期之相人术与汉代社会 被引量:9
9
作者 汝企和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44,共5页
汉代相人术对先秦既有继承,又育发展,其中两项最重要的发展则是相面术中流年部位与带普遍性的相手纹方法的出现。汉以前尚无相工。汉代相人者上至皇帝、下至囚徒,遍布各阶层,而被相者多为位尊者,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社会原因。汉代... 汉代相人术对先秦既有继承,又育发展,其中两项最重要的发展则是相面术中流年部位与带普遍性的相手纹方法的出现。汉以前尚无相工。汉代相人者上至皇帝、下至囚徒,遍布各阶层,而被相者多为位尊者,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社会原因。汉代相人术比较流行,对汉代社会发生了种种影响,对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结构也产生了比一般民俗更为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相人术 民俗 思维方式
下载PDF
甘肃省少数民族民俗活动中养生健身行为与“校本化”课程建设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任涵 王润平 张建华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36-37,75,共3页
根植于少数民族宗教民俗活动中的养生健身行为,本身是一种资源。将这种有形无形的民族资源合理改造,具体化后作为课程资源融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体系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化”教材,不但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促进... 根植于少数民族宗教民俗活动中的养生健身行为,本身是一种资源。将这种有形无形的民族资源合理改造,具体化后作为课程资源融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体系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化”教材,不但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促进本民族青少儿身心的发展,同时对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少数民族 民俗 养生健身行为 校本化课程
下载PDF
我国民俗旅游商品需求特征分析与创新开发路径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德刚 魏有广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75-77,共3页
民俗旅游商品是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在招徕旅游者、增加目的地居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民俗旅游商品的开发在旅游产品体系中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在现代旅游发展过程中,民俗旅游商品的创新性开发... 民俗旅游商品是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在招徕旅游者、增加目的地居民收入、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民俗旅游商品的开发在旅游产品体系中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在现代旅游发展过程中,民俗旅游商品的创新性开发更是滞后。本文从民俗旅游商品的需求特征分析入手,对民俗旅游商品创新开发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旅游商品 创新 开发
下载PDF
体育强国建设中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林顺治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前,我国正进入建设体育强国新的发展阶段,这对我国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阐述了体育强国的概念、内容,探讨了建设体育强国对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启示;分析了传统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基础环境破坏、生存方式变异、传承式... 目前,我国正进入建设体育强国新的发展阶段,这对我国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阐述了体育强国的概念、内容,探讨了建设体育强国对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启示;分析了传统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基础环境破坏、生存方式变异、传承式微、文化影响力缺失等困境;提出了建设体育强国视角下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策略:体育强国是目标,营造适合的基础环境;经济是基础,完善体育管理体制;"以人为本"是宗旨,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全球化"是趋势,建构中华体育新文化;教育是根本,让民俗体育真正步入学校体育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国 民俗体育 文化 发展 中国
下载PDF
侗族传统社会外部控制诸方式 被引量:6
13
作者 廖君湘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7-73,共7页
大多数民族社会都会注重在成员个体因素之外寻求外在力量来控制个体的社会行为。通过设立某些组织、机构,制定规则、法律,充分利用社会舆论、民俗和习惯法的力量,引导或强迫社会个体遵守社会规范。借助这些外在力量控制社会成员的行为... 大多数民族社会都会注重在成员个体因素之外寻求外在力量来控制个体的社会行为。通过设立某些组织、机构,制定规则、法律,充分利用社会舆论、民俗和习惯法的力量,引导或强迫社会个体遵守社会规范。借助这些外在力量控制社会成员的行为即为社会的外部控制。侗族传统社会外在控制诸方式主要有社会组织控制、社会舆论控制、风俗习惯控制和习惯法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社会组织 社会舆论 风俗习惯 习惯法 外部控制方式
原文传递
重视农业科技推广中的民俗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新然 杨萍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1-474,共4页
民俗在现代生产、生活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对农业科技推广的作用与影响也是广泛和深刻的。从推广目标和对象的确定、推广内容与方式的选择,到推广过程的组织与实施,再到推广效率、效果的产生与评价,无不受到各种民俗因素的影响和制... 民俗在现代生产、生活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对农业科技推广的作用与影响也是广泛和深刻的。从推广目标和对象的确定、推广内容与方式的选择,到推广过程的组织与实施,再到推广效率、效果的产生与评价,无不受到各种民俗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注意尊重和研究民俗因素的影响,将直接导致农业推广项目的低效和不可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科技推广 民俗
下载PDF
论民俗习惯之民商法法源地位 被引量:9
15
作者 厉尽国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82,共7页
从区分法律规范与法律渊源的角度,民俗习惯可以定位为一种民商法法源。因社会变迁以及地域差异而出现法律漏洞时,民俗习惯具有补充强制法以维护正常秩序之功能,这是其作为法源的主要法理依据。民俗习惯作为法源的效力依据,在法有明文规... 从区分法律规范与法律渊源的角度,民俗习惯可以定位为一种民商法法源。因社会变迁以及地域差异而出现法律漏洞时,民俗习惯具有补充强制法以维护正常秩序之功能,这是其作为法源的主要法理依据。民俗习惯作为法源的效力依据,在法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来自于成文法规则,而当法无明文规定时则通过公序良俗等基本原则得以体现。作为法源的民俗习惯,其形成和有效适用需要具备特定的条件,同时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中,还必须严格考量其与其他民商事法源的效力位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习惯 民商法 法源地位 法理依据 效力依据
下载PDF
新闻报道中的民俗传播及其功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葛苑菲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52-54,共3页
在大众传播时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共生共荣,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介的民俗传播来实现的。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媒体新闻报道中的民俗传播,将民俗生活变迁与传媒结合起来,来揭示媒介环境中的大众传媒与民俗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民俗 传播 功能
下载PDF
元代江南社会、文化及民族习俗的流变——以蒙古、色目人的移民对江南社会的影响为中心 被引量:5
17
作者 潘清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9-136,共8页
江南素来被认为是理学的重地、传统文化的堡垒,但这并不是说其文化的形成是单一的。大一统的元代是江南文化获取异质因素从而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蒙古民族在进入中原以前,已经具备相当的文化属性,统一中原后,出于政治的需要和文化... 江南素来被认为是理学的重地、传统文化的堡垒,但这并不是说其文化的形成是单一的。大一统的元代是江南文化获取异质因素从而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蒙古民族在进入中原以前,已经具备相当的文化属性,统一中原后,出于政治的需要和文化本位主义的考虑,在现行的政策中很好地保存了蒙古民族和其他东迁的色目人的民族性。因为各种因素迁入江南的蒙古、色目人和汉族人共同杂居,蒙古、色目文化与江南文化全面接触,给江南文化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样式和更加丰富的内容。江南的礼俗文化对蒙古、色目人也产生了全面的影响。在文化的接触中,民族的界限渐渐消失,整个江南文化呈现出新的局面。这一时期江南文化的发展,给明清江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江南 文化 民俗 移民 影响
原文传递
湛江傩舞的传承困境与保护策略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培科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69-172,共4页
由于傩文化传承人的相继谢世、多元生活的冲击、经济发展的影响、人们对傩舞认知的偏差和心灵归宿的弱化等,湛江傩舞濒临失传的境地。应把傩舞置放于生态环境、文化特性、地域民风民俗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中,从战略高度开展对湛江傩舞的整... 由于傩文化传承人的相继谢世、多元生活的冲击、经济发展的影响、人们对傩舞认知的偏差和心灵归宿的弱化等,湛江傩舞濒临失传的境地。应把傩舞置放于生态环境、文化特性、地域民风民俗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中,从战略高度开展对湛江傩舞的整体性保护,包括:保护原生态舞蹈及其依凭的祠堂文化,建造傩文化博物馆,维护傩舞知识产权,借用数字技术做好傩舞资料记录整理工作,积极开展傩舞的网络传播,校地合作编写本土傩舞教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傩舞 原生态舞蹈 民俗
下载PDF
民族民俗文化展示中的文化协商——以广西宾阳炮龙节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颜姿 《怀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12期16-18,共3页
在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的今天,许多旅游目的地都在进行着民族民俗文化的展示。文化展示中涉及到包括游客、当地居民、政府、民间组织及文化精英各活动参与方的文化协商。试图以个案分析为基点,探析文化展示参与各方之间如何... 在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的今天,许多旅游目的地都在进行着民族民俗文化的展示。文化展示中涉及到包括游客、当地居民、政府、民间组织及文化精英各活动参与方的文化协商。试图以个案分析为基点,探析文化展示参与各方之间如何进行文化协商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民俗 文化展示 文化协商 炮龙节 广西宾阳
下载PDF
浅析戏曲的民俗传承——以山西雁北一带的民间戏曲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钱建华 王鹏龙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8-50,共3页
岁时民俗与礼仪民俗是民间戏曲孕育发展的土壤。本文以雁北一带流行或曾经流行的民间戏曲为例,从传承的角度分析了雁北戏曲与民俗的关系,探讨在这块土地上民俗事项的存在状况对戏曲传承产生的重要影响,认为戏曲的保护与传承,不是保护传... 岁时民俗与礼仪民俗是民间戏曲孕育发展的土壤。本文以雁北一带流行或曾经流行的民间戏曲为例,从传承的角度分析了雁北戏曲与民俗的关系,探讨在这块土地上民俗事项的存在状况对戏曲传承产生的重要影响,认为戏曲的保护与传承,不是保护传承人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戏曲生存的民俗土壤也应是保护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北 戏曲民俗 传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