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1篇文章
< 1 2 1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早中生代从印支期碰撞构造体系向燕山期俯冲构造体系转换的形变记录 被引量:328
1
作者 张岳桥 徐先兵 +1 位作者 贾东 舒良树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4-247,共14页
华南地区中生代动力体制经历了从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但对这种动力体制转换发生的时间和产生的地质效应则存在不同的认识。通过分析华南印支—早燕山构造层(D—J1-2)广泛发育的褶皱构造,识别了早中生代两个世代褶皱构... 华南地区中生代动力体制经历了从特提斯构造域向滨太平洋构造域的转换,但对这种动力体制转换发生的时间和产生的地质效应则存在不同的认识。通过分析华南印支—早燕山构造层(D—J1-2)广泛发育的褶皱构造,识别了早中生代两个世代褶皱构造的横跨叠加型式,发现早期近东西向褶皱构造具有南北成带、晚期NNE向褶皱构造具有东西分区的区域展布特征。基于地层接触关系和早中生代岩浆岩和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统计分析,认为这两组叠加褶皱构造清楚地记录了华南早中生代两期挤压事件,近东西向褶皱是对印支早期华南地块南北边缘碰撞造山事件的远程响应,NNE向褶皱则起源于燕山早期((170±5)Ma)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大陆之下低角度俯冲作用,两者发生转换的时代在中晚侏罗世之交。伴随这两期构造挤压而产生的地壳增厚分别诱发了华夏地块三叠纪和晚侏罗世地壳深熔作用和岩浆侵入活动。华南两组叠加褶皱构造的识别为进一步探讨早中生代从碰撞动力构造体系向俯冲动力构造体系转换提供了关键的构造地质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块 叠加褶皱 印支期碰撞褶皱体系 早燕山期俯冲褶皱系统 构造动力体制转换
下载PDF
华南中生代构造转换和古太平洋俯冲启动 被引量:66
2
作者 李三忠 臧艺博 +6 位作者 王鹏程 索艳慧 李玺瑶 刘鑫 周在征 刘晓光 王倩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3-225,共13页
长期的华南地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是古太平洋俯冲作用于华南的地质记录不是很清晰,尚存争论。一派认为始于二叠纪,另一派认为中生代。本文试图通过华南中生代EW向特提斯构造域和NE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转换过程及转换时间入... 长期的华南地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是古太平洋俯冲作用于华南的地质记录不是很清晰,尚存争论。一派认为始于二叠纪,另一派认为中生代。本文试图通过华南中生代EW向特提斯构造域和NE向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转换过程及转换时间入手,探讨古太平洋俯冲启动。雪峰山地区早侏罗世地层以及侏罗纪类磨拉石建造呈NE或NNE向展布,燕山期主要发育2期褶皱变形,早期褶皱轴向为NE—NNE向,晚期为NNE或近南北向的隔槽式褶皱;而印支期也发育2期褶皱变形,D1期为EW—NEE向,D2期为NNE向的紧闭褶皱。这些都说明晚三叠世雪峰山地区已经从EW向特提斯构造域向NE—NNE向太平洋构造域的构造方向转换。而南岭地区,以及更南部的南海北部海域,构造转换时间相对较晚,为早—中侏罗世。综合前人的测年数据,德兴斑岩型铜矿三个含矿斑岩体形成于大约172 Ma,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所形成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成矿物质来源于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与地幔楔发生混染,推测与该时期古太平洋板块的平板俯冲、板片撕裂、拆沉和俯冲后撤一系列过程密切相关。同期,华南东南部发育了NE—NNE向、NW向和近EW向三组断裂,其中白垩纪(135~100 Ma)华南NE—NNE向的走滑断裂强烈活动,从东向西依次为:滨海断裂、长乐—南澳断裂、政和—大埔、邵武—河源—阳江断裂、吴川—四会断裂和合浦—北流断裂,主要表现为右旋走滑作用,在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一系列的拉分盆地,并非典型的"盆岭构造"。根据群速度和S波速度层析成像,华南地块总体上从西向东地壳的厚度整体上逐渐减薄;华南地块东部发生两次壳幔相互作用,对应两次岩石圈拆沉,这两次拆沉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第一次拆沉为古太平洋板块平板俯冲时板片撕裂所致,第二次拆沉为俯冲板片俯冲后撤和高角度俯冲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块 构造体制转换 褶皱 古太平洋板块 走滑断裂作用 拉分盆地 拆沉
下载PDF
贵州东南部的地质构造与金矿床的关系 被引量:56
3
作者 卢焕章 王中刚 +5 位作者 吴学益 陈文益 朱笑青 郭迪江 胡瑞忠 MOUSSA Keita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105,i006,共9页
本文研究了贵州东南部的天柱、锦屏和黎平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该区金矿床特征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认为区内北部和南部相距数十公里的两条近东西向的基底剪切断裂带构成了本区地堑式的构造格局。由于这两条东西向剪切断裂的剪切作用 ... 本文研究了贵州东南部的天柱、锦屏和黎平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该区金矿床特征及其与地质构造的关系。认为区内北部和南部相距数十公里的两条近东西向的基底剪切断裂带构成了本区地堑式的构造格局。由于这两条东西向剪切断裂的剪切作用 ,形成了本区以北东向为主的褶皱和剪切带。北东向褶皱和剪切带构造是在加里东期形成的 ,同时也发生了绿片岩相的变质作用。在背斜形成的同时或稍后剪切作用开始发生 ,剪切作用继承着北东向 ,形成了若干条与褶皱轴平行或相交的剪切带。成矿流体沿着剪切带上升 ,一方面在剪切带中沉淀出穿层产出的不整合破碎带型金矿体 ,即透镜状含金石英脉 ;同时大部分充填到由背斜和剪切作用形成的层间裂隙或层间破碎带中 ,从而形成赋存于浊积岩的顺层产出的层状含金石英脉金矿床。这种类型的含金石英脉 ,无论在品位(多数可见明金 )、储量和产量方面均很有前景 ,并且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因为这在国内还是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含金石英脉 剪切带 褶皱 背斜 剪切作用 形成 地质构造 破碎带 地堑
下载PDF
Endoscopic Kyoto classif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gastric cancer risk diagnosis 被引量:53
4
作者 Osamu Toyoshima Toshihiro Nishizawa Kazuhiko Koik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0年第5期466-477,共12页
Recent advances in endoscopic technology allow detailed observation of the gastric mucosa.Today,endoscopy is used in the diagnosis of gastritis to determine the presence/abs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infecti... Recent advances in endoscopic technology allow detailed observation of the gastric mucosa.Today,endoscopy is used in the diagnosis of gastritis to determine the presence/abs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infection and evaluate gastric cancer risk.In 2013,the Japan Gastroenterological Endoscopy Society advocated the Kyoto classification,a new grading system for endoscopic gastritis.The Kyoto classification organized endoscopic findings related to H.pylori infection.The Kyoto classification score is the sum of scores for five endoscopic findings(atrophy,intestinal metaplasia,enlarged folds,nodularity,and diffuse redness with or without regular arrangement of collecting venules)and ranges from 0 to 8.Atrophy,intestinal metaplasia,enlarged folds,and nodularity contribute to gastric cancer risk.Diffuse redness and regular arrangement of collecting venules are related to H.pylori infection status.In subjects without a history of H.pylori eradication,the infection rates in those with Kyoto scores of 0,1,and≥2 were 1.5%,45%,and 82%,respectively.A Kyoto classification score of 0 indicates no H.pylori infection.A Kyoto classification score of 2 or more indicates H.pylori infection.Kyoto classification scores of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gastric cancer were 4.8 and 3.8,respectively.A Kyoto classification score of 4 or more might indicate gastric cancer ri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cancer Helicobacter pylori Endoscopy Kyoto classification Atrophy Intestinal metaplasia Enlarged fold NODULARITY Diffuse redness Regular arrangement of collecting venules
下载PDF
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控制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53
5
作者 何俊 陈新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1-7,13,共8页
初步分析了各类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对各类构造带发生的典型突出实例做了统计.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控制作用的研究,一百多年来多是定性的分析和统计研究,而定量化的研究还处在初步尝试阶段.指出在定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初步分析了各类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对各类构造带发生的典型突出实例做了统计.地质构造对煤与瓦斯突出控制作用的研究,一百多年来多是定性的分析和统计研究,而定量化的研究还处在初步尝试阶段.指出在定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导开展对地质构造控制煤与瓦斯突出发生作用机理的定量化研究,深入分析构造应力场、煤岩破裂场和瓦斯运移场耦合演化动力学规律是该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断层 褶皱 地质构造
下载PDF
淮北宿临矿区构造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48
6
作者 琚宜文 王桂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6-289,共4页
宿临矿区是淮北煤田的主要赋煤地带。自石炭二叠纪以来,该区经受了多次构造活动。在早期形成的徐淮拗陷基础上主要发育有东西向及北北东向的断裂,这些断裂共同构成了矿区的基本构造格架。断块内褶皱多为开阔短轴褶皱,并发育有次一级的... 宿临矿区是淮北煤田的主要赋煤地带。自石炭二叠纪以来,该区经受了多次构造活动。在早期形成的徐淮拗陷基础上主要发育有东西向及北北东向的断裂,这些断裂共同构成了矿区的基本构造格架。断块内褶皱多为开阔短轴褶皱,并发育有次一级的北东向断层及层滑构造等。岩浆岩的侵入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区内地球物理场特征(场值及分布)也正证实了矿区内构造展布及演化的综合特征。而这种构造演化与华北板块南缘和东缘的两条板缘构造活动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构造特征 演化 地球物理场 煤田
下载PDF
沁水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游离气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6
7
作者 李月 林玉祥 于腾飞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1-487,共7页
应用平衡剖面法和埋藏史分析法,对沁水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游离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构造演化对游离气藏的作用,建立了沁水盆地游离气聚集模式图。燕山期,在地壳上升的过程中,先期形成的煤层气通过裂缝游离出来在顶板砂岩的低应... 应用平衡剖面法和埋藏史分析法,对沁水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游离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构造演化对游离气藏的作用,建立了沁水盆地游离气聚集模式图。燕山期,在地壳上升的过程中,先期形成的煤层气通过裂缝游离出来在顶板砂岩的低应力区聚集,富集在褶皱的翼部。到了喜山期,由于应力方向的改变,对先期形成的褶皱进行了轻微的改造,使得先期富集的游离气发生再次运移,聚集的部位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是总体仍然以远离断裂的中高部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游离气 褶皱 构造演化
下载PDF
雪峰陆内构造系统燕山期构造变形特征和动力学 被引量:36
8
作者 刘恩山 李三忠 +3 位作者 金宠 戴黎明 刘博 张国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74,共12页
通过分析雪峰陆内构造系统燕山期褶皱-断裂的构造特征和时空演化,得出研究区雪峰山西侧构造样式具有明显的块断效应,各次级构造单元的边界断裂对构造样式具有强烈的控制作用。时序上,燕山期有两期褶皱变形,早期褶皱轴向总体为NE向,晚期... 通过分析雪峰陆内构造系统燕山期褶皱-断裂的构造特征和时空演化,得出研究区雪峰山西侧构造样式具有明显的块断效应,各次级构造单元的边界断裂对构造样式具有强烈的控制作用。时序上,燕山期有两期褶皱变形,早期褶皱轴向总体为NE向,晚期褶皱轴向为S—N向或NNE向;动力学上,雪峰陆内构造系统在NW—SE向的缩短作用下,其中的雪峰山隆升带的前寒武纪基底垂向推挤隆升,且不同块体平面上表现为复杂的走滑逃逸:以怀化-新晃断裂为界,以南的块体向SW向挤出。结合古太平洋板块在燕山期的俯冲规律,古太平洋板块NW向和W向的两次俯冲可能控制了燕山期两幕褶皱和逆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山 陆内构造 挤出构造 褶皱 华南
下载PDF
压性构造对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以贵州普定地区为例 被引量:34
9
作者 阎长虹 王玉英 +5 位作者 罗国煜 陈明珠 詹启伟 陈喜 郭军辉 郑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笔者等在贵州普定进行野外水文地质调查时发现,这一地区向斜轴部有地下河和溶洞发育,有的沿较大规模的压性断层带发育,其走向与褶皱轴线或压性断层走向一致,对此做了一些探讨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岩层变形逐渐加大... 笔者等在贵州普定进行野外水文地质调查时发现,这一地区向斜轴部有地下河和溶洞发育,有的沿较大规模的压性断层带发育,其走向与褶皱轴线或压性断层走向一致,对此做了一些探讨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岩层变形逐渐加大,继而形成构造形迹—向斜构造,同时伴随发育的压性断裂,在其轴部局部应力场作用下,上部继续受压,下部转为拉张,且产生放射状张裂隙;而规模大的压性断层,如逆断层等,其断层带受强烈挤压破碎,具有隔水作用,断层上盘的拖曳褶皱使岩层中张裂隙发育。该类张性裂隙有利于地下水的赋存、径流和岩溶发育。这是对传统地质构造控制岩溶认识的一个完善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 褶皱 压性断裂 岩溶地下水 贵州 普定
下载PDF
湘西沅麻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区域地质背景 被引量:31
10
作者 柏道远 姜文 +1 位作者 钟响 熊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51-1875,共25页
沅麻盆地是叠加在雪峰造山带中段的一个中生代大规模陆相盆地,盆地中新生代断裂、褶皱发育特征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构造剖面测制、野外路线调查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沅麻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格架、褶皱和断裂的发育特征、变... 沅麻盆地是叠加在雪峰造山带中段的一个中生代大规模陆相盆地,盆地中新生代断裂、褶皱发育特征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构造剖面测制、野外路线调查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沅麻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格架、褶皱和断裂的发育特征、变形序列、时代及区域构造背景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和进展。(1)NNE-NE向正断裂、逆断裂和平缓褶皱(主要为向斜)组成沅麻盆地的主体构造格架,同时发育其他多组不同方向、性质的褶皱和断裂。盆地西部和中部大部以正断裂为主,形成复杂的堑-垒构造格局,褶皱变形强度低;盆地东缘因区域怀化—沅陵断裂带控制而变形强烈,以多为东倾、少量西倾的逆断裂为主,常伴有倒转紧闭褶皱。(2)中三叠世以来沅麻盆地经历多期构造变形事件:1中三叠世晚期印支运动中受区域NW—NWW向挤压而形成NE—NNE向褶皱和逆断裂;2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期间受区域SN向挤压,形成EW向褶皱和膝折;3中侏罗世晚期早燕山运动中受区域NWW—近EW向挤压,形成盆地东缘上三叠统—中侏罗统卷入的SN向和NNE向褶皱和逆断裂;4早白垩世区域NW-SE向伸展作用下形成不同规模的NE—NNE向正断裂;5晚白垩世在区域SN向伸展体制下形成EW向正断裂;6古近纪中晚期受区域NE向挤压,形成卷入白垩系及先期地层的NW向褶皱、NW向逆断裂、NEE—NE向左行走滑(或兼逆冲)断裂、NNE向右行走滑断裂、NEE向与NNE向共轭剪节理等;7古近纪末—新近纪初在区域NW向挤压下,形成最新卷入地层为白垩系的NE向褶皱、NE-NNE向逆断裂、SN向逆断裂。上述多期变形中以早白垩世NW-SE伸展形成的正断裂和古近纪末—新近纪初NW-SE向挤压形成的褶皱和逆断裂最为重要,其次为中侏罗世晚期NWW—近EW向挤压下形成的褶皱和逆断裂。(3)前人提出的沅麻盆地东部及东侧外围地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沅麻盆地 褶皱 断裂 构造格架 变形期次 构造背景 “飞来峰”
下载PDF
湘东南印支期褶皱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30
11
作者 柏道远 王先辉 +2 位作者 马铁球 张晓阳 陈必河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06年第4期50-57,共8页
湘东南地区以王仙岭-坪石一线为界,分为东部隆起区和西部坳陷区,分别发育两种不同类型和成因的印支期褶皱。东部隆起区大面积出露前泥盆纪褶皱基底并发育隔槽式褶皱,由泥盆纪跳马涧组与褶皱基底间的不整合界面所显示,表明褶皱基底参与... 湘东南地区以王仙岭-坪石一线为界,分为东部隆起区和西部坳陷区,分别发育两种不同类型和成因的印支期褶皱。东部隆起区大面积出露前泥盆纪褶皱基底并发育隔槽式褶皱,由泥盆纪跳马涧组与褶皱基底间的不整合界面所显示,表明褶皱基底参与了褶皱作用;露头显示褶皱过程中盖层未沿不整合界面产生明显滑脱。基于上述事实,认为隔槽式褶皱形成于基底(厚皮式)横向收缩与压扁作用,并从理论上论证了隔槽式褶皱不可能是盖层沿基底滑脱的产物,修正了前人的薄皮式观点。西部坳陷区主要出露中泥盆世—中三叠世地层并发育类侏罗山式褶皱,褶皱具有波长小且大小不一、垂向上不协调等特征,并伴生大量走向断裂,说明褶皱受不同层位软弱层顺层滑脱作用控制,其深层机制与区域断裂逆冲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 特征 机制 印支期 湘东南
下载PDF
利用构造恢复原理制作古构造演化图 被引量:25
12
作者 马如辉 王安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6,共3页
利用构造恢复原理,提出用“构造恢复法”来研究川西地区(复杂构造地区)的构造演化,它是一种新的构造演化分析方法,其原理是模拟地层沉积演化过程的逆过程,通过“去断层恢复”、“去褶皱恢复”、“去压实恢复”等方法,将目的层构造形态... 利用构造恢复原理,提出用“构造恢复法”来研究川西地区(复杂构造地区)的构造演化,它是一种新的构造演化分析方法,其原理是模拟地层沉积演化过程的逆过程,通过“去断层恢复”、“去褶皱恢复”、“去压实恢复”等方法,将目的层构造形态逐渐恢复到刚沉积时的构造形态,从而得到不同地质时期目的层的“古构造图”。用该方法制作的古构造图成图精度有较大提高,在复杂构造地区也能较好地进行构造演化分析,并且在川西地区须家河组须二段储层构造演化分析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恢复 演化 古构造图 断层 褶皱 压实
下载PDF
湘中盆地西部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27
13
作者 柏道远 贾宝华 +3 位作者 王先辉 彭云益 贾朋远 凌跃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91-1802,共12页
湘中盆地中部的大乘山-龙山EW向隆起将湘中盆地分为涟源和邵阳两个次级凹陷。湘中盆地西部上古生界盖层中主体构造为NE—NNE向褶皱和逆断裂,前人认为其变形与向北西的逆冲推覆有关。本文对湘中盆地西部进行了多条构造剖面调查,结果表明... 湘中盆地中部的大乘山-龙山EW向隆起将湘中盆地分为涟源和邵阳两个次级凹陷。湘中盆地西部上古生界盖层中主体构造为NE—NNE向褶皱和逆断裂,前人认为其变形与向北西的逆冲推覆有关。本文对湘中盆地西部进行了多条构造剖面调查,结果表明:涟源凹陷西部上古生界褶皱轴面大多直立、部分斜歪;走向逆断裂及斜歪褶皱轴面大多倾向NW,少量倾向SE。大乘山背斜为一轴面倾向NWW的倒转背斜,背斜核部及两翼发育大量以NWW倾向为主的逆断裂,背斜内长安组劈理均倾向NWW。邵阳凹陷西部上古生界中走向逆断裂和倒转与斜歪褶皱轴面总体倾向NWW,局部反冲构造带断裂倾向SEE。湘中盆地盖层变形主要受控于盖层底部不整合界面及石炭纪测水组煤系地层的滑脱,部分断裂切入加里东褶皱基底。上述各次级构造单元变形特征表明湘中盆地西部逆冲推覆的总体方向为SE,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NW。研究表明湘中盆地NE—NNE向褶皱和逆断裂形成于中三叠世晚期的印支运动和中侏罗世晚期的早燕山运动。分析认为湘中盆地西部向SE逆冲,与雪峰造山带东缘向SE逆冲及城步-新化岩石圈断裂向NW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 断裂 逆冲方向 成因机制 湘中盆地西部
下载PDF
大巴山西北缘叠加褶皱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忠义 董树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23-936,共14页
大巴山晚侏罗纪叠加褶皱可能是世界上区域规模或填图规模最典型的褶皱叠加构造之一,具有完美的干涉图像。作者在两期褶皱近乎正交的大巴山西北缘开展1/万填图和构造分析,重点研究露头尺度上的横跨褶皱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厘定了晚三... 大巴山晚侏罗纪叠加褶皱可能是世界上区域规模或填图规模最典型的褶皱叠加构造之一,具有完美的干涉图像。作者在两期褶皱近乎正交的大巴山西北缘开展1/万填图和构造分析,重点研究露头尺度上的横跨褶皱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厘定了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两期构造运动及其两期褶皱变形,确定地壳浅层发育的纵弯褶皱机制,在三维几何形态研究基础上,特别是根据同褶皱层间滑动线理的几何学和运动学及其相互配置关系,基于叠加褶皱力学作用方式和变形干涉图像将区内叠加褶皱划分为3类10种基本样式。研究表明晚侏罗世近南北—北北西向褶皱(F2)近垂直地跨过晚三叠世近东西—北东向褶皱(F1),是大巴山地区最主要的定型构造,构成大巴山晚侏罗纪弧形前陆褶皱山系主体;而北西向褶皱(F3)与近南北—北北西向褶皱(F2)在其中—西部以小的角度相交,总体具非共轴的旋转应变特征,并主要表现为并置或重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褶皱 干涉类型 纵弯褶皱 层滑线理 变形机制 晚侏罗纪 大巴山
下载PDF
构造模式与煤层气井产能的关系——以晋城煤区为例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梦溪 刘庆昌 +1 位作者 张建国 王立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13,共4页
随着山西省晋城煤层气区煤层气商业化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煤层气井积累的数据越来越丰富,为研究不同构造模式下煤层气井的产能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支持。为了分析各种构造模式对煤层气井作业的影响及其与产能的关系,将该区构造模式大致分... 随着山西省晋城煤层气区煤层气商业化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煤层气井积累的数据越来越丰富,为研究不同构造模式下煤层气井的产能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支持。为了分析各种构造模式对煤层气井作业的影响及其与产能的关系,将该区构造模式大致分为断层构造、褶皱构造和陷落柱构造3类,结合煤层气井的生产数据和地质资料,对不同构造模式下煤层气井的产能情况进行了总结;最后,分析了煤层气水平井与小构造的关系,提出了水平井布井的基本原则,即水平井排采井筒应位于构造低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樊庄区块 构造模式 煤层气 气井产能 断层 褶皱 陷落柱 水平井 煤层水
下载PDF
折叠自行车设计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程宪春 朱志伟 孙淑红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1-163,共3页
简述了自行车的发展及现状,分析了在我国发展折叠自行车的可行性及重要性。基于对国内外自行车发展趋势的理解和认识,介绍了一款人性化、合理化的折叠自行车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 自行车 折叠 设计 工业设计
下载PDF
羌塘盆地褶皱变形特征、定型时间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22
17
作者 李亚林 王成善 黄继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3-289,296,共8页
羌塘盆地是青藏高原面积最大、勘探前景最好的盆地。盆地地表褶皱构造主要发育于侏罗系构造层中,呈带状展布,以东西向和北西西向直立水平褶皱为主,并构成类隔挡式组合样式。褶皱变形受挤压、走滑作用和基底构造多种构造机制制约,盆地南... 羌塘盆地是青藏高原面积最大、勘探前景最好的盆地。盆地地表褶皱构造主要发育于侏罗系构造层中,呈带状展布,以东西向和北西西向直立水平褶皱为主,并构成类隔挡式组合样式。褶皱变形受挤压、走滑作用和基底构造多种构造机制制约,盆地南北缝合带造山作用控制了盆地褶皱形态、样式和空间分布规律,是褶皱变形的主要动力学因素。侏罗系构造层中大型背斜形成于侏罗纪末—早白垩世,与盆地主力烃源岩油气生成和运聚时空配置关系较好,为油气有利圈闭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聚集 褶皱 羌塘盆地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讲座(四) 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法——穴位埋线的新方法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杨才德 包金莲 +9 位作者 李玉琴 龚旺梅 田瑞瑞 宋建成 于灵芝 程涛 魏兵 高政政 侯玉玲 周承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4期67-68,共2页
科技发展为穴位埋线注入了新的活力,埋线的方法随着针具的创新而创新,也随着线体的更新换代而变化,"一次性套管针"为代表的埋线方法均可适用于羊肠线、胶原蛋白线、PGLA线,但是羊肠线、胶原蛋白线逐渐被性能更优的PGA或者PGL... 科技发展为穴位埋线注入了新的活力,埋线的方法随着针具的创新而创新,也随着线体的更新换代而变化,"一次性套管针"为代表的埋线方法均可适用于羊肠线、胶原蛋白线、PGLA线,但是羊肠线、胶原蛋白线逐渐被性能更优的PGA或者PGLA线替代是历史的大趋势,"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法"也必将成为临床操作的主要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线方法 线体对折 旋转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Evolutionary Models of the Qiongxi Structures,Southwestern Sichuan Basin,China:Evidence from Seismic Interpretation and Geomorphology 被引量:17
19
作者 JIA Qiupeng JIA Dong +5 位作者 LUO Liang CHEN Zhuxin LI Yiquan DENG Fei SUN Shengsi LI Haib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期372-385,共14页
Fold terminations are key features in the study of compressional fault-related folds. Such terminations could be due to loss of displacement on the thrust fault or/and forming a lateral or oblique ramp. Thus, high-qua... Fold terminations are key features in the study of compressional fault-related folds. Such terminations could be due to loss of displacement on the thrust fault or/and forming a lateral or oblique ramp. Thus, high-quality seismic data would help unambiguously define which mechanism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termination of a given fault-related fold. The Qiongxi and Qiongxinan structures in the Sichuan Basin, China are examples of natural fault-propagation folds that possess a northern termination and a structural saddle between them. The folds/fault geometry and along-strike displacement variations are constrained by the industry 3-D seismic volume. We interpret that the plunge of the fold near the northern termination and the structural saddle are due to the loss of displacement along strike. The fault geometry associated with the northern termination changes from a flat-ramp at the crest of the Qiongxinan structure, where displacement is the greatest, to simply a ramp near the northern tip of the Qiongxi structure, without forming a lateral or oblique ramp. In this study, we also use the drainage pattern, embryonic structure preserved in the crest of the Qiongxinan structure and the assumption that displacement along a fault is proportional to the duration of thrusting to propose a model for the lateral propagation of the Qiongxinan and Qiongxi structures. Specifically, we suggest that the structure first initiated as an isolated fault ramp within brittle units. With increased shortening, the fault grows to link with lower detachments in weaker shale units to create a hybridized fault-propagation fold. Our model suggests a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the lateral propagation history of the Qiongxinan and Qiongxi structures, and also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confirming the activity of the previous Pingluoba structure in the southwestern Sichuan Basin in the late Cenozo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lt-propagation fold fold termination embryonic structure drainage pattern SICHUAN
下载PDF
高密度采集技术在西部煤炭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20
作者 赵镨 武喜尊 《中国煤炭地质》 2008年第6期11-14,17,共5页
结合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承担的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依托工程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的概念、技术特点和优势。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与常规三维地震技术相比,具有高覆... 结合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承担的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依托工程的研究成果,介绍了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的概念、技术特点和优势。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与常规三维地震技术相比,具有高覆盖次数、小空间采样间隔、宽(全)方位角、均匀炮检距道集等特点,在资料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容易接收并保护宽频数据,实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实例说明小网格和高覆盖次数可有效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地震反射波的连续性,提高小构造的检测能力。根据多个依托工程的实施情况,提出了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对设备及野外采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 覆盖次数 采样间隔 小网格 分辨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