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经筋理论针刀治疗髂胫束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均玉 宋梦歌 +1 位作者 高欢欢 何海军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第4期36-41,共6页
目的:观察分析基于经筋理论针刀治疗髂胫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髂胫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结筋病灶点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痛点封闭治疗。采用VAS疼痛评分、LEFS评分和SAS评分、SAS... 目的:观察分析基于经筋理论针刀治疗髂胫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髂胫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结筋病灶点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痛点封闭治疗。采用VAS疼痛评分、LEFS评分和SAS评分、SAS评分正常率为疗效评价指标。在初次治疗后两周、6周进行临床疗效随访。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组内比较,各随访点的VAS疼痛评分、LEFS评分和S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周随访时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价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随访时治疗组的疗效评价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髂胫束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局部痛点封闭和针刀松解结筋病灶点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针刀松解在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和缓解焦虑程度方面的远期疗效更具有优势,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理论 针刀 髂胫束综合征 结筋病灶点 阿是穴
下载PDF
针刺结筋病灶点配合推拿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徐长斌 董宝强 +3 位作者 徐文嵩 王刚 林星星 王垒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筋病灶点配合推拿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针刺采用传统取穴,取双侧肾俞、大肠俞、委中及阿是穴以一次性针灸针针刺,得气后留... 目的观察针刺结筋病灶点配合推拿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针刺采用传统取穴,取双侧肾俞、大肠俞、委中及阿是穴以一次性针灸针针刺,得气后留针20 min;联合组先以推拿对腰部结筋病灶点进行放松,再以经筋针刺取腰部结筋病灶点,以一次性针灸针针刺,有针感后留针20 min。6 d为1个疗程,每2 d治疗1次,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推拿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1),联合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ODI评分均降低(P<0.01),联合组ODI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刺结筋病灶点结合推拿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明显好于常规针刺,可以明显改善疼痛状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经筋针刺 推拿 结筋病灶点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基于经筋理论针刀松解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均玉 宋梦歌 +2 位作者 何海军 李龑 刘道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6期153-156,169,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经筋理论针刀松解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20年7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三科接受保髋治疗的76例早中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 目的研究基于经筋理论针刀松解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8月至2020年7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三科接受保髋治疗的76例早中期的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在经筋理论指导下采取针刀松解髋周结筋病灶点及经筋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取经筋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后两组均进行6个月的髋关节康复训练。在治疗后3、6个月进行临床疗效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3、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低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6个月的髋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高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的髋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式均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针刀松解在减轻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方面优于推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理论 针刀 结筋病灶点 经筋推拿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髋周经筋辨证分型规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均玉 高欢欢 +2 位作者 何海军 李龑 刘道兵 《天津中医药》 CAS 2021年第8期994-998,共5页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周经筋辨证分型的规律,初步形成股骨头坏死的经筋辨证体系,为其经筋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9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循髋周足六经筋进行触诊,统计各结筋病灶点出现的频次以及所属的经筋,分析各经筋证型的分...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周经筋辨证分型的规律,初步形成股骨头坏死的经筋辨证体系,为其经筋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9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循髋周足六经筋进行触诊,统计各结筋病灶点出现的频次以及所属的经筋,分析各经筋证型的分布特征。[结果]190例患者(双侧患病169例,单侧患病21例),总计359髋,其中27髋因结筋病灶点不明显(占7.52%)无法判定经筋证型;332髋存在数量不等的结筋病灶点(占92.48%)。单一经筋证型(47.08%)与复合经筋证型(45.40%)的出现频率基本相当。最常见的单一经筋证型为足阳明经筋型(16.99%),其次依次为足三阴经筋型(15.04%)、足太阳经筋型(8.64%)和足少阳经筋型(6.41%)。在两经筋复合证型中,足阳明经筋的总出现率为21.45%,足三阴经筋的总出现率为20.34%,足太阳经筋的总出现率为17.55%,足少阳经筋的总出现率为15.88%。少见3经筋以上的复合证型(5.29%)。[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周经筋病变存在多种证型,该证型分布有着明显规律,该规律与髋周经筋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对临床运用经筋理论指导股骨头坏死的保髋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经筋理论 结筋病灶点 经筋辨证 分型规律
下载PDF
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僵硬期肩周炎的疗效及对血清5-HT、SP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亚楠 孙宏 +6 位作者 王秀珍 刘凯 梁国英 伊思锐 宋莉坤 张金朋 王喜今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9期39-44,共6页
目的:观察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僵硬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P物质(SP)的影响。方法:筛选2021年1月—2022年3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僵硬期肩周炎患者64例,按就诊顺... 目的:观察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僵硬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P物质(SP)的影响。方法:筛选2021年1月—2022年3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僵硬期肩周炎患者64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脱落2例)和治疗组(32例,脱落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刺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1次/d。治疗组患者给予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毫火针隔日1次,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1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nstant-Murley(CMS)评分、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及血清P物质(SP)、5-羟色胺(5-HT)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CMS、SF-36评分及血清SP和5-H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降低明显,CMS、SF-36升高明显,血清SP、5-HT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改善的程度更大,血清SP、5-HT水平下降更为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比较,治疗后1个月随访两组患者VAS、CMS、SF-36评分及血清SP和5-H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29/31),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23/3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针刺结筋病灶点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僵硬期肩周炎能明显减轻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并减少疼痛介质的分泌,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毫火针 结筋病灶点 动态关节松动术 僵硬期
下载PDF
经筋针刺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褚继伟 董宝强 +3 位作者 林星星 富昱 张松兴 李林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7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经筋针刺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电脑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联合组加用经筋针刺治疗。常规针刺取传统经脉穴位肾俞、大肠俞、阿是穴(腰... 目的观察经筋针刺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电脑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联合组加用经筋针刺治疗。常规针刺取传统经脉穴位肾俞、大肠俞、阿是穴(腰部压痛点)、委中穴,以一次性针灸针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经筋针刺取足三阳经筋上结筋病灶点6~8个,以一次性针灸针针刺,有针感后留针30 min。6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的VAS、ODI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VAS、OD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常规组VAS评分治疗前(6.25±0.86),治疗后(2.65±0.66),联合组VAS评分治疗前(6.26±0.81),治疗后(1.71±0.58),两组比较联合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ODI评分治疗前(30.32±6.43),治疗后(11.97±2.86),联合组ODI评分治疗前(30.54±5.95),治疗后(9.49±1.72),两组比较联合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06%(33/34),常规组的85.29%(29/34),两组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更高,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治疗,常规针刺联合经筋针刺在止痛效果和功能改善上优势明显,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常规针刺 经筋针刺 经脉 经筋 结筋病灶点 横络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经筋针刺与麦肯基疗法交替应用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美廷 董宝强 +4 位作者 王刚 徐文嵩 林星星 富昱 王垒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4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经筋针刺联合麦肯基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5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医院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78例,采用简单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联合组,每组各39例。针刺组采用单纯经筋针刺,每次... 目的观察经筋针刺联合麦肯基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5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医院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78例,采用简单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联合组,每组各39例。针刺组采用单纯经筋针刺,每次选取9~12个结筋病灶点。联合组采用经筋针刺联合麦肯基运动疗法隔天交替进行,治疗第一天采用经筋针刺,操作同针刺组,第二天采用麦肯基运动疗法。两组每天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6 d,休息1 d,两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RMDQ评分均较前降低,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经筋针刺联合麦肯基疗法在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治疗上效果显著,能极大的改善患者病痛和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经筋针刺 麦肯基疗法 结筋病灶点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针刺上下项线处结筋病灶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焦子彧 董宝强 +4 位作者 徐文嵩 王刚 林星星 富昱 王垒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6期101-104,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上下项线处结筋病灶点治疗颈性眩晕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0年12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方战区总医院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4例,采用简单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 目的观察针刺上下项线处结筋病灶点治疗颈性眩晕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0年12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北方战区总医院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4例,采用简单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刺法治疗,取颈夹脊、天柱、后溪、申脉、百会、风池等常用腧穴。观察组采用经筋针刺疗法,先对枕骨后部上下项线处进行触诊,选取6~10个结筋病灶点进行针刺。两组均针刺得气后留针15 min,隔天治疗一次,两周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眩晕障碍评分(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v Index,NDI)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治疗,两组VAS、DHI、ND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43%明显优于对照组87.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上下项线处结筋病灶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极大地改善患者眩晕及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针刺 结筋病灶点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原发骨质疏松症痛点分布与经筋理论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耿春梅 陈奇刚 +5 位作者 刘杏蓉 黄梓越 张瑾 张海金 赵永祥 周汝寿 《四川中医》 2022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寻原发骨质疏松症患者痛点分布与经筋理论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原发骨质疏松症患者经筋病灶点出现的部位和频次进行统计,并进行初步临床应用观察。结果:60例原发骨质疏松患者的结筋病灶点,足太阳经筋占比最多76.60%,其中腰部最... 目的:探寻原发骨质疏松症患者痛点分布与经筋理论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原发骨质疏松症患者经筋病灶点出现的部位和频次进行统计,并进行初步临床应用观察。结果:60例原发骨质疏松患者的结筋病灶点,足太阳经筋占比最多76.60%,其中腰部最多,占44.86%,骶部次之,占20.55%;出现率最高的依次为腰大次、环跳次、秩边次。对这些患者运用复方当归制剂结筋病灶点注射治疗,与口服阿仑膦酸钠对比,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探讨原发骨质疏松症痛点分布与经筋理论的相关性,对结筋病灶点分布规律进行总结及初步临床研究,为临床经筋辨证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骨质疏松症 经筋 痛点 结筋病灶点 足太阳经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