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蒙皮对缝检测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严成 黄翔 +1 位作者 李泷杲 李栋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10期70-74,78,共6页
针对传统蒙皮对缝检测方法误差大、效率低等问题以及二维激光对缝检测的缺陷,采用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蒙皮对缝的检测方法并开发出相应软件。提出了蒙皮对缝三维点云数据的去噪、临界点识别及提取方法,根据蒙皮对缝间隙阶差对气动外... 针对传统蒙皮对缝检测方法误差大、效率低等问题以及二维激光对缝检测的缺陷,采用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蒙皮对缝的检测方法并开发出相应软件。提出了蒙皮对缝三维点云数据的去噪、临界点识别及提取方法,根据蒙皮对缝间隙阶差对气动外形的影响,分析其实际几何结构,与理论结构对比,提炼出了计算蒙皮对缝间隙阶差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对试验模拟件对缝的检测,验证了其计算精度。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可行,与二维激光检测相比精度和重复精度更高,间隙测量精度达到0.04mm,阶差测量精度达到0.02mm,可以满足蒙皮对缝检测需求,为分析间隙阶差对装配质量的影响提供数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 蒙皮对缝 间隙阶差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剪切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挖补修理层合板试验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蓝元沛 徐吉峰 杜奎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3-808,共6页
为了确定剪切载荷作用下含非穿透损伤复合材料挖补修理层合板的破坏模式和抗剪切能力,进行了复合材料挖补修理层合板的剪切试验,并与未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挖补修理后的层合板具有较高的强度恢复率,且不... 为了确定剪切载荷作用下含非穿透损伤复合材料挖补修理层合板的破坏模式和抗剪切能力,进行了复合材料挖补修理层合板的剪切试验,并与未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挖补修理后的层合板具有较高的强度恢复率,且不影响层合板的后屈曲承载能力。同时,建立了剪切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挖补修理层合板的有限元分析(FEA)模型,复合材料母板和补片采用了三维Hashin准则来判定材料失效,母板层与层之间采用零厚度界面单元以有效模拟剪切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母板上、下子板之间的分层。该模型得到的破坏模式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由于挖补修理的设计与工艺复杂性,理论模拟的破坏载荷与试验结果虽不能完全吻合,但其最大15%左右的差异能够满足修理设计的需要。以上结果说明,该模型对剪切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挖补修理层合板的破坏模式和破坏载荷能够进行工程适用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挖补修理 剪切载荷 有限元分析 失效模式
原文传递
蜂窝夹层修理结构的弯曲性能试验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郭霞 关志东 +3 位作者 刘遂 孔娇月 晏冬秀 乔柳平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87-194,共8页
采用四点弯加载方式研究分析了含损伤蜂窝夹层修理结构的弯曲性能,该夹层结构由碳纤维增强的聚合物面板和蜂窝芯子组成。进一步分析了挖补斜度、挖补方式、损伤程度、修理设备和修理材料对修理板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修理板的破坏... 采用四点弯加载方式研究分析了含损伤蜂窝夹层修理结构的弯曲性能,该夹层结构由碳纤维增强的聚合物面板和蜂窝芯子组成。进一步分析了挖补斜度、挖补方式、损伤程度、修理设备和修理材料对修理板弯曲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修理板的破坏模式可分为补片边缘折断、补片中面折断和胶层破坏三种,相同破坏模式修理板的名义弯曲强度相近,其中前两种破坏模式修理板的名义弯曲强度与完好板相近,而第三种破坏模式修理板的名义弯曲强度相对较低。所有修理板的名义弯曲强度恢复率基本处于95%以上,同时修理后抗弯刚度也满足修理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夹层结构 挖补修理 弯曲强度 破坏模式 修理设备 挖补斜度 阶梯修理 强度恢复率
原文传递
浅析机械密封在石化行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国豪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40-42,1,共3页
当前机械密封发展趋于稳定成熟,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应用也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文章对机械密封工作原理、技术要领、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就机械密封的可靠性、使用寿命、维护成本等进行探讨,并且列举了不同原因导致的机械密封失效... 当前机械密封发展趋于稳定成熟,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应用也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文章对机械密封工作原理、技术要领、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就机械密封的可靠性、使用寿命、维护成本等进行探讨,并且列举了不同原因导致的机械密封失效的结果及分析。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探讨机械密封在其失效后需要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失效 冲洗方式
下载PDF
修理工艺对边缘封闭蜂窝夹层结构弯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郭霞 关志东 +3 位作者 刘遂 晏冬秀 刘卫平 孙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7-31,36,共6页
采用四点弯加载方式研究含损伤的边缘封闭蜂窝夹层结构修理后的弯曲性能,同时分析损伤直径、损伤类型和修理设备对修理板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修理板的抗弯强度恢复率基本处于90%以上;热压罐固化比热补仪固化效果稍好;胶接质... 采用四点弯加载方式研究含损伤的边缘封闭蜂窝夹层结构修理后的弯曲性能,同时分析损伤直径、损伤类型和修理设备对修理板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修理板的抗弯强度恢复率基本处于90%以上;热压罐固化比热补仪固化效果稍好;胶接质量好的前提下,损伤大小对修理效果没有影响,然而损伤越严重,对胶接质量的要求就越高;修理后结构中央的抗弯强度恢复率比结构边缘损伤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夹层结构 挖补修理 抗弯强度 破坏模式 强度恢复率
下载PDF
改良脉冲式冲管在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臧逗 蒋思琼 钟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6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脉冲式冲管对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病房需静脉留置治疗的新生儿102例,随机分成2 m L注射器改良脉冲式冲管组(观察组)和5 m L注射器传统脉冲式冲管组(对照组)。观察2组新生儿冲管时... 目的探讨改良脉冲式冲管对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病房需静脉留置治疗的新生儿102例,随机分成2 m L注射器改良脉冲式冲管组(观察组)和5 m L注射器传统脉冲式冲管组(对照组)。观察2组新生儿冲管时的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新生儿疼痛评分(面部表情、哭闹、上肢动作、下肢动作、觉醒状态)、冲管后5 min和10 min的心率变化和留置针并发症(液体渗漏和静脉炎)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m L注射器改良脉冲式冲管法能有效缓解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疼痛,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管方式 新生儿 外周静脉留置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城市暴雨径流初期冲刷现象识别模式 被引量:13
7
作者 何强 王书敏 +2 位作者 艾海男 王振涛 颜文涛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432-2439,共8页
有关城市暴雨径流初期冲刷现象(FEE)的评估方法迄今为止饱受争议,针对传统初期冲刷现象评估方法存在的弊端,提出了用最优分割模式(OSM)进行初期冲刷现象识别.两场暴雨(2009-8-3和2010-7-31)径流的案例分析表明:应用最优分割模式识别初... 有关城市暴雨径流初期冲刷现象(FEE)的评估方法迄今为止饱受争议,针对传统初期冲刷现象评估方法存在的弊端,提出了用最优分割模式(OSM)进行初期冲刷现象识别.两场暴雨(2009-8-3和2010-7-31)径流的案例分析表明:应用最优分割模式识别初期冲刷现象,对于无坡度的混凝土道路径流,平均初期径流控制量为6mm,而传统方法按照80/30(初期30%的暴雨径流携带了80%的污染负荷)标准无法识别初期冲刷现象,按照50/25标准评估的初期径流控制量为5mm;对于平均坡度为2.3%的大尺度城市流域,最优分割模式识别的初期径流控制量为2.7mm,而传统方法无法判断实际存在的中期冲刷现象.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表明,分段数k、控制污染物的选取均会对初期径流控制量的判断结果产生影响.最优分割模式能够克服传统方法判断标准不一致,不能直接获取需要控制的初期径流量,无法识别中后期冲刷现象的缺点,作为初期冲刷现象新识别模式的初步探索,研究结果可为初期冲刷现象的科学判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径流 初期冲刷现象 识别 模式
原文传递
高强钢平齐式端板连接节点火灾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强旭红 石志伟 +3 位作者 赵国栋 姜旭 宋杰 任楚超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21,共13页
火灾后,钢构件残余应力和变形的重新分布,导致钢结构整体在火灾后可能比火灾高温作用下更加危险.节点对钢结构整体安全性至关重要,为研究高强钢平齐式端板连接节点火灾后的力学性能,采用稳态试验方法对经历550℃的火灾高温并冷却至常温... 火灾后,钢构件残余应力和变形的重新分布,导致钢结构整体在火灾后可能比火灾高温作用下更加危险.节点对钢结构整体安全性至关重要,为研究高强钢平齐式端板连接节点火灾后的力学性能,采用稳态试验方法对经历550℃的火灾高温并冷却至常温的7个端板连接节点进行试验,得到节点火灾后的变形状态、弯矩-转角关系曲线以及失效模式等.同时,将试验结果与普通钢端板连接节点过火后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此外,将试验结果同现行欧洲钢结构设计规范Eurocode3中相应条文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节点设计,与采用较厚普通钢端板的节点相比,采用较薄高强钢端板的节点可实现相同的节点失效模式、相近的剩余承载力以及更高的(至少是相当的)节点转动能力;同时,欧洲钢结构规范Eurocode3中有关节点塑性抗弯承载力的条文适用于高强钢平齐式端板连接节点火灾后塑性抗弯承载力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平齐式端板连接节点 火灾后 试验研究 力学性能 失效模式
下载PDF
考虑力组合效应的钢框架端板连接力学行为 被引量:1
9
作者 梁刚 郭宏超 +1 位作者 刘云贺 杨迪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105,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力组合效应对平齐端板连接力学行为的影响,采用ABAQUS程序建立不同受力情况下连接的非线性简化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国内外典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此通过考虑8种力组合因素的影响,分析了2种不同钢... 为研究不同力组合效应对平齐端板连接力学行为的影响,采用ABAQUS程序建立不同受力情况下连接的非线性简化有限元模型,通过与国内外典型试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此通过考虑8种力组合因素的影响,分析了2种不同钢等级的梁柱节点力学行为,进一步讨论了EC3 Part 1-8规范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简化有限元模型在弯矩-转角曲线、破坏形态、初始刚度和塑性抗力等方面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框架梁轴力对节点的力学行为影响显著,当轴拉力为20%的框架梁轴向塑性抗力N_(pl)时,高强钢节点的刚度和强度分别降低68%和52%;当轴压力为-20%N_(pl)时,刚度和强度分别增加89%和42%。此外节点的滞回耗能能力、破坏模式以及分类属性与梁轴力水平密切相关。对于高强钢梁柱平齐端板节点,EC3规范对框架梁轴压力的限值仍过于保守。研究结果对于提高结构的抗倒塌能力和组合力作用下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平齐端板连接 高强钢 有限元方法 力学性能 破坏模式 弯矩和轴力
下载PDF
昌平调蓄池设计及除沙工艺研究
10
作者 毛伟华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1年第7期145-149,共5页
对调蓄池的基本原理、作用、主要类型与布置方式、构造设计等作简要介绍,对调蓄池在运行过程中为防止底部沉积泥沙主要采用的冲洗系统模式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调蓄池工艺设计及去除底部沉积泥沙的研究过程。
关键词 调蓄池 设计 底部沉积泥沙 冲洗系统模式
下载PDF
高强钢平端板连接滞回性能模拟方法
11
作者 孙飞飞 唐志明 +1 位作者 孙密 李国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29-1436,共8页
为了满足高强钢平端板连接的滞回性能精细化分析和简化分析需求,分别基于实体单元和零长度单元进行了模拟方法研究.基于实体单元进行了隐式分析和显式分析模拟.在隐式分析滞回模拟中存在无法收敛问题;在显式分析模型中改进加载步设置规... 为了满足高强钢平端板连接的滞回性能精细化分析和简化分析需求,分别基于实体单元和零长度单元进行了模拟方法研究.基于实体单元进行了隐式分析和显式分析模拟.在隐式分析滞回模拟中存在无法收敛问题;在显式分析模型中改进加载步设置规则,采用每个幅值设置单独加载步的方法,解决了同一加载步有多个加载幅值时的误差过大问题.针对零长度单元,提出了修正四折线模型以考虑对于高强钢平端板连接转动能力预测不可忽略的螺栓弯曲变形和梁翼缘转动两个因素;通过卸载刚度损伤指标取值体现高强钢连接和普通钢连接损伤退化规律的差异性并建立了基于Pinching4模型的简化分析模型.同时,平端板连接的数值模拟表明简化分析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滞回曲线中的滑移效应和捏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端板连接 高强钢 显式分析 修正四折线模型 简化分析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