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荧光法筛查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文斌 陈涵强 +4 位作者 王旌 赵红 林秀凤 林枫 张洪华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8-510,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法筛查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中的实用性。方法新生儿出生72 h后采足跟血,滴在规定的滤纸上,采用荧光法测定G6PD活性水平,同时与荧光斑点法、G6P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酸(6PGD)比值法进行比较。并且检测3 706... 目的探讨荧光法筛查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中的实用性。方法新生儿出生72 h后采足跟血,滴在规定的滤纸上,采用荧光法测定G6PD活性水平,同时与荧光斑点法、G6P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酸(6PGD)比值法进行比较。并且检测3 706例新生儿G6PD正常水平及筛查临界值(cut off值)。结果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0.52 U/gHb,批内平均变异系数(CV)为9.8%,批间平均CV为11.1%,高、中、低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为96.4%。实验结果与目前国内筛查使用的荧光斑点法的符合率为97.5%,和G6PD/6PGD比值法的符合率为100%。筛查cut off值建议定为2.7 U/gHb。结论荧光法适用于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荧光分析法 新生儿筛查
下载PDF
四川省新生儿G6PD缺乏症筛查切值的探讨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钰 欧明才 +4 位作者 胡琦 周婧瑶 陈雪莲 杨丽涓 苏星月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第3期337-341,共5页
目的分析四川片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分布水平,制定适宜的切值。方法对四川省新筛中心开展四项筛查片区的各市县2014年至2016年12月206 420例新生儿G6PD水平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百分位数法确定切值。结果新生儿筛查的G6PD... 目的分析四川片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分布水平,制定适宜的切值。方法对四川省新筛中心开展四项筛查片区的各市县2014年至2016年12月206 420例新生儿G6PD水平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采用百分位数法确定切值。结果新生儿筛查的G6PD检测水平呈偏态分布;不同性别、体重及孕周的G6PD亦有显著性差异(性别:χ~2=253.754,P<0.05,体重:χ~2=297.288,P<0.05,孕周:χ~2=649.618,P<0.05);根据稳健回归统计发现,孕周与G6PD的相关性最好(B=-0.883,P=0),故分析考虑增设早产儿因素,但分析表明增设早产儿切值,除增加假阳性率外,无任何意义,故仅设一个切值即可。G6PD缺乏症在四川片区的总发病率为1.20%,其中男婴为2.2%,女婴为0.17%。结论四川地区的G6PD缺乏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建议筛查切值统一定为3.4IU/gHb,以减少假阳性率和召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新生儿筛查 切值 荧光法
下载PDF
基于非标记核酸适配体荧光法检测灌溉水中汞离子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楠 陈佳祎 +2 位作者 陆安祥 栾云霞 卢静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03-1207,共5页
该文利用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和可以嵌入双螺旋脱氧核糖核酸中的荧光染料PicoGreen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汞离子的荧光分析方法。通过荧光信号强度来测定汞离子浓度,并获得了汞离子浓度的对数和荧光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 该文利用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和可以嵌入双螺旋脱氧核糖核酸中的荧光染料PicoGreen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汞离子的荧光分析方法。通过荧光信号强度来测定汞离子浓度,并获得了汞离子浓度的对数和荧光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1~100μg/mL,检出限达到0.38 ng/mL。在As^(3+)、Pb^(2+)、Cd^(2+)、Cr^(2+)、K^(+)等干扰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同时,在灌溉水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回收率为95.2%~97.9%,相对标准偏差为2.3%~4.0%。该方法利用核酸适配体和荧光染料实现了对汞离子的痕量检测,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配体 快速检测 荧光法 PICOGREEN
下载PDF
基于T-Hg^(2+)-T结构的Hg^(2+)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周悦 宋丹 +3 位作者 刘佳瑶 徐文娟 龙峰 朱安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5-370,共16页
Hg^(2+)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引发多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实现对Hg^(2+)的快速灵敏检测十分必要.传统的Hg^(2+)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基于T-Hg^(2+)-T结构的汞离子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特异性、高稳定性的优势,近些年得到广泛研究... Hg^(2+)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引发多种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实现对Hg^(2+)的快速灵敏检测十分必要.传统的Hg^(2+)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基于T-Hg^(2+)-T结构的汞离子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特异性、高稳定性的优势,近些年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T-Hg^(2+)-T结构的概念和特点,并从荧光型、比色型和电化学型3个方面综述了基于T-Hg^(2+)-T结构的汞离子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汞离子 T-Hg^(2+)-T 荧光分析 电化学分析
下载PDF
荧光标记分析及其在中药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隆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83-384,共2页
论述了荧光分析原理及中药材的荧光特性。
关键词 荧光分析 中药材 应用 鉴定
下载PDF
茜素红-硼酸配合物双重光谱响应测定微量铜离子 被引量:2
6
作者 廖文生 吴芳英 吴宇梅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共4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Cu^2+与茜素红(ARS)-H3BO3配合物间的相互作用。Cu^2+使ARS-H3BO3配合物在587nm处的荧光猝灭,并且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色。研究结果显示:Cu^2+对ARS的强结合能力使ARS-H3BO3配合物分...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Cu^2+与茜素红(ARS)-H3BO3配合物间的相互作用。Cu^2+使ARS-H3BO3配合物在587nm处的荧光猝灭,并且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色。研究结果显示:Cu^2+对ARS的强结合能力使ARS-H3BO3配合物分解,同时形成ARS-Cu^2+配合物,致使体系的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均发生明显变化。Cu^2+浓度在1.0×10^-6~2.4×10^-5mol/L范围内,体系荧光强度变化与Cu^2+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1.01×10^-7mol/L。该方法用于废水中Cu^2+的测定,回收率为95.5%~1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ARS-H3BO3配合物 荧光分析法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人凝血因子7a核酸适配体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罗钰 王腾飞 +2 位作者 李文静 王金娥 裴仁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68-1074,共7页
人凝血因子7a(FVIIa)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核心因子,检测参与凝血过程的FVIIa及针对FVIIa开发安全有效和经济的凝血剂和抗凝血剂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 人凝血因子7a(FVIIa)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核心因子,检测参与凝血过程的FVIIa及针对FVIIa开发安全有效和经济的凝血剂和抗凝血剂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采用酸纤维素膜法,通过11轮筛选成功分离出FVIIa的DNA适配体,并模拟了其二级结构。此适配体与FVIIa蛋白结合的表观解离常数为102nmol/L。同时,基于所获得的高亲和力适配体,建立了基于适配体的荧光检测方法。本方法简单高效,对FVIIa蛋白的定量检测范围达到30~80nmol/L,为人凝血因子7a的检测提供了一条新途径。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适配体的荧光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此适配体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7a 适配体 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 筛选 荧光检测
下载PDF
间接荧光抗体法快速诊断海兰褐蛋鸡J亚群禽白血病的研究 被引量:49
8
作者 徐镔蕊 董卫星 +6 位作者 何召庆 冯小宇 余春明 张丽 任艳丽 L F LEE Mao-xiang LI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9,共3页
某地区海兰褐蛋鸡发生肿瘤性传染病 ,经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检查 ,在肝、脾、肾、卵巢、输卵管、肺、骨髓、腺胃、肠道等可见胞浆内充满球形嗜酸性颗粒的骨髓瘤细胞 ,呈灶状或弥漫性的分布。该变化是禽骨髓细胞瘤病病理学的特征性变化 ,具... 某地区海兰褐蛋鸡发生肿瘤性传染病 ,经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检查 ,在肝、脾、肾、卵巢、输卵管、肺、骨髓、腺胃、肠道等可见胞浆内充满球形嗜酸性颗粒的骨髓瘤细胞 ,呈灶状或弥漫性的分布。该变化是禽骨髓细胞瘤病病理学的特征性变化 ,具有证病意义。经用特异性抗 J亚群白血病病毒囊膜蛋白 gp85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 ,在病料组织切片上检出病毒抗原 ,从而确诊为蛋鸡 J亚群禽白血病。本研究是尝试用间接荧光抗体法来快速诊断该病。采用特异性抗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囊膜蛋白 gp85单克隆抗体对组织触片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检测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抗原。在骨髓、食管、肌肉、输卵管、肾都出现了范围广而且很明亮的荧光 ;肝、肺、脾的荧光较为明亮 ;心脏的荧光较弱 ,但清晰可见。表明在病料组织中存在特异性病毒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蛋鸡 J亚群禽白血病 间接荧光试验 单克隆抗体 抗体检测
下载PDF
定量检测降钙素原的方法学评价 被引量:18
9
作者 吴金斌 郑若洋 欧嘉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6期780-782,共3页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荧光法与电化学发光法用以定量检测降钙素原(PCT)的分析性能,并探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为合理选择PCT的检测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酶联免疫荧光法采用mini VIDAS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简称mini VIDAS),电...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荧光法与电化学发光法用以定量检测降钙素原(PCT)的分析性能,并探讨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为合理选择PCT的检测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酶联免疫荧光法采用mini VIDAS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简称mini VIDAS),电化学发光法采用Cobas E41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简称Cobas E411)。测定相应配套低、高值质控品,计算日内和日间精密度;测定相应试剂非同批号的定值标准品观察偏倚程度,分析和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 mini VIDAS检测PCT低值和高值质控品的日内精密度分别为2.02%、1.83%,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59%、3.09%;Cobas E411检测的日内精密度分别为1.30%、0.87%,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33%、3.06%。mini VIDAS检测PCT低值和高值定值标准品的偏倚分别为2.98%、-1.97%;Cobas E411的偏倚分别为5.26%、0.90%。两种方法的PC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者的相关性(r=0.993)和一致性(Kappa=0.76)良好。结论两种方法定量检测PCT的分析性能都能满足实验室要求,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酶联免疫荧光法 电化学发光法 定量 分析性能 相关性 一致性
下载PDF
EB病毒急性感染的实验室血清学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龙彦 刘畅 +2 位作者 孙媛媛 赵晓涛 王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2-584,587,共4页
目的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测定EB病毒衣壳抗原Ig M(EBV-VCA Ig M)的结果进行方法学评价,并与酶联荧光分析法(EL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诊断EB病毒(EBV)急性感染的效能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10月... 目的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测定EB病毒衣壳抗原Ig M(EBV-VCA Ig M)的结果进行方法学评价,并与酶联荧光分析法(EL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诊断EB病毒(EBV)急性感染的效能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不明原因发热患者142例,对受试者使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抽取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采用CLIA、ELFA和ELISA检测EBV-VCA Ig M,比较3种方法诊断EBV急性感染的价值;并对CLIA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 CLIA低、中和高值(分别为25.8、81.8、184.4 U/ml)血清标本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5.7%、3.9%和2.6%,批间CV分别为11.4%、5.4%和4.2%。理论值与实测值间的回归方程为Y=0.090 4+1.005 2X,相关系数r=0.998(P〈0.001),回收率为95.3%~104.8%;当标本中血红蛋白水平达8 g/L,三酰甘油达30 000 mg/L时,均不干扰CLIA。CLIA诊断EBV急性感染的灵敏度为94.2%,特异度为91.1%,Youden's指数为0.853;ELFA诊断EBV急性感染的灵敏度为82.7%,特异度为88.9%,Youden's指数为0.716,;ELISA诊断EBV急性感染的灵敏度为80.8%,特异度为91.1%,Youden's指数为0.719。CLIA诊断EBV急性感染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2〔SE=0.021,95%CI(0.920,1.004)〕;ELFA诊断EBV急性感染的AUC为0.960〔SE=0.015,95%CI(0.911,0.990)〕;ELISA诊断EBV急性感染的AUC为0.882〔SE=0.031,95%CI(0.823,0.942)〕。ROC曲线显示,CLIA诊断EBV急性感染的最佳诊断界值为41 U/ml,灵敏度为96.2%,特异度为99.7%,Youden's指数为0.959。结论 CLIA是目前测定EBV-VCA Ig M较灵敏的定量检测方法,优于ELFA和ELISA,适用于临床EBV感染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感染 发光测定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酶联荧光分析法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抗核抗体检测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1
作者 董敏 周厚清 +1 位作者 吴瑾滨 陈碧婷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374-375,共2页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的阳性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120例HBV感染者、82名正常对照者的ANA。结果 120例HBV感染者中ANA阳性率为3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2%);HBV感染组...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的阳性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120例HBV感染者、82名正常对照者的ANA。结果 120例HBV感染者中ANA阳性率为3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2%);HBV感染组的ANA以低滴度(1∶100)为主,占58.3%;ANA荧光模式以颗粒型(41.7%)最为常见。结论 HBV感染可诱导以低滴度为主的ANA,其在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中有一定的意义,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 间接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艰难梭菌腹泻及实验室诊断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春莹 康梅 +3 位作者 何超 陈知行 马莹 谢轶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12年第2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艰难梭菌A&B毒素测定在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艰难梭菌毒素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02/08收集的155份住院腹泻患者大便标本,采用VIDAS艰难梭菌A&B毒素检测试剂盒进行毒素检测。根据A&B毒素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艰难梭菌A&B毒素测定在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艰难梭菌毒素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02/08收集的155份住院腹泻患者大便标本,采用VIDAS艰难梭菌A&B毒素检测试剂盒进行毒素检测。根据A&B毒素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艰难梭菌毒素检测阳性(CDAB阳性)组、艰难梭菌毒素检测灰区组和艰难梭菌毒素检测阴性组。对3组的实验室检测数据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包括大便常规、血常规、生化检测以及粪便镜下微生物学检查,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使用抗生素与预后情况等。结果共检测了155例腹泻患者的大便标本,其中艰难梭菌A&B毒素阳性17例(10.97%),可疑6例(3.87%)。155例腹泻患者分为艰难梭菌毒素阳性、可疑和阴性3组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比较分析,大便隐血试验在阳性组和阴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7)。3组病患的临床资料分析显示,抗真菌药物和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可能是引起艰难梭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艰难梭菌A&B毒素检测技术成熟并已商品化,该方法快速、简单、特异性高,可以作为艰难梭菌临床感染的辅助诊断指标。大便隐血试验可提示艰难梭菌感染,但不具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艰难梭菌 毒素 酶联荧光测定(ELFA)
原文传递
聚合酶链反应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宏伟 王家璧 +2 位作者 刘跃华 王晓峰 郑占才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7-169,共3页
沙眼衣原体所致泌尿生殖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对110例患者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与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比较二者在临床检测中的优缺点。PCR引物为主要外膜蛋白基因片段,阳性65例(591%),... 沙眼衣原体所致泌尿生殖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对110例患者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与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比较二者在临床检测中的优缺点。PCR引物为主要外膜蛋白基因片段,阳性65例(591%),阴性45例(409%)。DFA阳性43例(391%),阴性67例(609%),PCR和DFA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程长短对PCR阳性率无明显影响(P>005),病程长短对DFA阳性率有显著影响(P<001),病程长者DFA阳性率低。PCR特别适用于临床中病程长且DFA阴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聚合酶链反应 直接免疫荧光法
原文传递
两种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狂犬病病毒滴度的验证
14
作者 于鹏程 陶晓燕 +5 位作者 刘淑清 刘茜 张明慧 沈立萍 毕胜利 朱武洋 《中国疫苗和免疫》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2,共5页
目的对检测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滴度的荧光灶单位(Fluorescent focus unit,FFU)法和半数荧光灶数量(50%fluorescent focus infectious dose,FFD50)法两种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验证。方法应用FFU法和FFD50法检测RABV不同毒株滴度... 目的对检测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滴度的荧光灶单位(Fluorescent focus unit,FFU)法和半数荧光灶数量(50%fluorescent focus infectious dose,FFD50)法两种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验证。方法应用FFU法和FFD50法检测RABV不同毒株滴度,计算FFU值和FFD50值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验证可靠性(精密度和稳定性);与标准的小鼠脑内滴定法测定的半数致死量(50%lethal dose,LD50)值进行比较,验证准确性和线性范围。结果日间精密度和中间精密度验证显示,FFU法和FFD50法测定的CVS-11 RABV毒株滴度FFU值和FFD50值的CV均<30%;稳定性验证显示,在改变细胞-病毒孵育时间、丙酮固定时间和染色时间后,两种方法测定的CVS-11毒株滴度FFU值和FFD50值的CV均<30%。准确性验证显示,FFU法和FFD50法测定的CVS-11、SC16、GD1、QH2 RABV毒株滴度FFU值和FFD50值与小鼠脑内滴定法测定的LD50值均接近;病毒稀释倍数在5-1至5-7范围内,FFU和FFD50与其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350x+7.391(R2=0.991)和y=-1.453x+8.285(R2=0.980)。结论FFU法和FFD50法检测RABV滴度均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替代小鼠脑内滴定法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直接免疫荧光法 荧光灶单位 半数荧光灶数量 可靠性 准确性
原文传递
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卢银平 董继华 +1 位作者 曹伟 刘朝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6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活动性人巨细胞病毒(hum an cytom egalovirus,HCMV)感染与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关系。方法采集反复自然流产孕妇和正常产前体检孕妇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血浆,分别用免疫荧光... 目的探讨活动性人巨细胞病毒(hum an cytom egalovirus,HCMV)感染与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的关系。方法采集反复自然流产孕妇和正常产前体检孕妇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血浆,分别用免疫荧光法和实时定量PCR检测HCMV pp65抗原和HCMV DNA,并比较2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65例RSA患者HCMV pp65抗原有20例阳性,阳性率30.8%,50例正常体检孕妇HCMV pp65抗原有4例阳性,阳性率8.0%,2组孕妇HCMV活动性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χ2=8.87,P<0.01)。孕妇HCMV pp65抗原阳性率升高,孕妇流产几率增加(χ2=7.53,P<0.01)。免疫荧光法和实时定量PCR有较好的一致性(92.3%)。结论反复自然流产孕妇HCMV活动性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HCMV pp65抗原检测也许可作为RSA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自然流产 巨细胞病毒 PP65抗原 免疫荧光 定量PCR
下载PDF
pGEX载体表达马立克氏病病毒囊膜糖蛋白gI基因的最佳条件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家波 崔治中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67-572,共6页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扩增出马立克氏病病毒特超强毒 (vv +MDV) 648株囊膜糖蛋白gI基因 ,并将该基因按正确的阅读框 (ORF)克隆到表达性载体质粒pGEX 6P 1中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基因的下游。重组质粒 (pGEX gI)经氯化钙转化宿主菌...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扩增出马立克氏病病毒特超强毒 (vv +MDV) 648株囊膜糖蛋白gI基因 ,并将该基因按正确的阅读框 (ORF)克隆到表达性载体质粒pGEX 6P 1中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基因的下游。重组质粒 (pGEX gI)经氯化钙转化宿主菌BL2 1 ;通过建立重组菌生长时间与OD60 0 值间的关系曲线 ,以及对诱导时间、诱导温度、IPTG浓度等条件的摸索 ,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判定GST gI融合蛋白的最佳表达条件 ,并经蛋白质印迹试验 (WesternBlotting)对表达产物进行了验证。将表达产物免疫小鼠 ,所得抗血清能与MDV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 (CEF)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FA)中 ,呈较强的细胞膜荧光着色。实验结果表明 :IPTG的最佳浓度为 0 2~ 0 5mmol L ;最适的诱导时期为重组菌生长对数中期 ;温度对表达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病毒 GI基因 融合蛋白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蛋白质印迹试验 pGEX载体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新型蛋白质芯片与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过敏原特异性IgE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路雪艳 王晶 张春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为确认新型过敏原特异性Ig E抗体检测试剂盒(芯片法)的可信度,将芯片法与荧光酶联免疫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芯片法运用荧光免疫吸附分析的原理,针对6种过敏原的特异性Ig E进行检测,并对比与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阳性一致率、... 目的:为确认新型过敏原特异性Ig E抗体检测试剂盒(芯片法)的可信度,将芯片法与荧光酶联免疫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芯片法运用荧光免疫吸附分析的原理,针对6种过敏原的特异性Ig E进行检测,并对比与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的阳性一致率、阴性一致率、整体一致率,探讨kappa值。共有456例样本用于对比分析。结果:芯片法所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屋尘螨88.6%、猫毛皮屑92.9%、鸡蛋白92.5%、虾91.5%、蚌99.3%、蟹92.2%;而荧光酶联免疫法的阳性率分别为屋尘螨88.6%、猫毛皮屑92.9%、鸡蛋白92.5%、虾85.2%、蚌93.1%、蟹92.2%。6种过敏原的kappa值分别为屋尘螨1.000、猫皮屑1.000、鸡蛋白1.000、虾0.695、蚌0.172与蟹1.000。对于4种常见过敏原屋尘螨、猫皮屑、鸡蛋白与蟹,芯片法与荧光酶联免疫法的测定结果完全一致。虾与蚌的检测一致性偏低,可能因为阴性样本数偏低、检测值位于阈值附近及芯片法敏感度较高所导致。结论:芯片法与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变应原特异性Ig E具有高度一致性,芯片法的检测结果敏感性高,是临床上过敏原特异性Ig E检测的可靠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原特异性Ig E 蛋白质芯片 荧光酶联免疫法
下载PDF
中国人群中甲型肝炎总抗体水平及其免疫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方辉 孙芾 +2 位作者 林宏 王厚芳 于俊峰 《江西医学检验》 2003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研究我国健康人群中甲型肝炎总抗体水平及其免疫性,以便更好地做好甲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BioMerieux)公司miniVIDAS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检测296例来我院移民体检的健康人甲型肝炎总抗体水平,分析其阳性率。结果... 目的研究我国健康人群中甲型肝炎总抗体水平及其免疫性,以便更好地做好甲型肝炎的防治工作。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BioMerieux)公司miniVIDAS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检测296例来我院移民体检的健康人甲型肝炎总抗体水平,分析其阳性率。结果296例标本中,218例HAV总抗体浓度≥20IU/L,阳性率为73.6%;其中有134例>400IU/L,占阳性人数的61.5%,占总人数的45.3%。结果分析显示,老年组中HAV总抗体水平阳性率最高,达91.4%,成人组次之,为74.9%,少儿组阳性率最低,为49.2%。结论我国健康人群中曾获得HAV感染的比率非常高,大多数人都产生了很高浓度的特异性抗体,接受了甲肝病毒被动免疫。此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其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 甲肝总抗体 免疫荧光实验 阳性率
下载PDF
乳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检测与基因分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军 张驰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6,共3页
通过检验各类乳制品收集了大量乳源性金葡菌菌株,应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法对菌株的肠毒素进行检测分析,并进一步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肠毒素基因进行分型。结果表明,乳源性金葡菌肠毒素的检出率与基因型分布均呈现一定显著特征,应用酶联... 通过检验各类乳制品收集了大量乳源性金葡菌菌株,应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法对菌株的肠毒素进行检测分析,并进一步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肠毒素基因进行分型。结果表明,乳源性金葡菌肠毒素的检出率与基因型分布均呈现一定显著特征,应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法与荧光定量PCR法对肠毒素的检测结果总体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酶联荧光免疫 荧光定量PCR 基因分型
下载PDF
低血清培养PK-15细胞及其增殖猪圆环病毒2型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瑞永 管宇 +4 位作者 吴信明 梅建国 姚春阳 沈志强 雷连成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20,共5页
依次采用含60、30、20、10mL/L血清浓度的低血清培养基驯化PK-15细胞,并给驯化好的细胞上接种猪圆环病毒2型(PCV-2),以确定PCV-2在该培养体系下的生长情况。结果用含60、30、20mL/L血清浓度的低血清培养基各进行3代次驯化,PK-15细胞能... 依次采用含60、30、20、10mL/L血清浓度的低血清培养基驯化PK-15细胞,并给驯化好的细胞上接种猪圆环病毒2型(PCV-2),以确定PCV-2在该培养体系下的生长情况。结果用含60、30、20mL/L血清浓度的低血清培养基各进行3代次驯化,PK-15细胞能完全适应且生长状态良好;当血清浓度降至10mL/L时,传代1次细胞无法保持良好状态,细胞出现贴壁较差、生长停滞等现象。各血清浓度培养体系中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在细胞培养的0、24、48、72、96h各组细胞密度与常规培养的对照组差别不明显。因此用该低血清培养体系培养PK-15细胞时,血清最低添加量为20mL/L。用该体系培养的PK-15细胞接种PCV-2后,通过荧光抗体染色测定病毒滴度。结果显示,低血清培养的PCV-2病毒滴度为10^(6.5)TCID_(50)/mL,与常规条件培养的PCV-2对照(病毒滴度为10^(6.375 )TCID_(50)/mL)差别不明显,表明该体系可用于PCV-2的增殖。表明研究建立了PK-15细胞低血清培养PCV-2体系,为PCV-2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15细胞 低血清培养基 猪圆环病毒2型 增殖 间接免疫荧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