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tual effects between a gliding arc discharge and a premixed flame
1
作者 Jiajian ZHU Le LI +2 位作者 Yifu TIAN Minggang WAN Mingbo SUN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40-149,共10页
Mutual effects between a gliding arc(GA)discharge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a premixed CH_(4)/air flame we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Effects of the flame on the GA were studied using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s of... Mutual effects between a gliding arc(GA)discharge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and a premixed CH_(4)/air flame we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Effects of the flame on the GA were studied using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s of the current,the voltage,and the instantaneous images of the plasma columns.The GA in the flame has a thicker and more diffusive plasma column,and it is more frequently ignited at a smaller breakdown voltage than that in the air.The GA extension velocity and the gliding velocity in the flame are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 air.The electrode voltage drop of the GA discharge in the flame is about 160 V,whereas that in the air is about 220 V.Compared with the GA in the air,the different features of the GA in the flame can be explained by high-temperature,weakly ionized,and species-abundant environment that are generated by the premixed CH_(4)/air flame.Effects of the gliding arc discharge on the premixed flames were demonstrated using planar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of hydroxyl radicals(OH)and formaldehyde(CH_(2)O).OH and CH_(2)O can be formed in the CH_(4)/air mixture in the presence of the GA due to kinetic effects,and the increase of OH and CH_(2)O shows the great potential of the GA for combustion enhanc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ding arc premixed flame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plasma-assisted combustion mutual effects planar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plif)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f hypervapotron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heat flux 被引量:1
2
作者 HUANG ShengHong WANG WeiRong +1 位作者 WANG ZongWei SONG YunTao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1期222-227,共6页
In the light of the needs to develop high-performance heat transfer component for nation-level large-scale scientific projects of China,a hypervapotron experimental platform with supply of heat flux 1 10 MW m-2 was es... In the light of the needs to develop high-performance heat transfer component for nation-level large-scale scientific projects of China,a hypervapotron experimental platform with supply of heat flux 1 10 MW m-2 was established.With this platform,the multiphas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phenomena on the surface of triangular fin when the subcooled water flowed through were observed and measured with the 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PLIF) and high-speed photography techniques.The temperature contour on the slice plane of fin symmetry was measured and the heat flux contour was processed based on gradient computation.It is confirmed that:1) PLIF with high-speed photography is very powerful technique to investigate the multiphase flow of hypervapotron quantitatively;2) evaporation is the primary way in heat transfer mechanism of hypervapotron flow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heat flux.The techniques and results obtained will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in the R&D of hypervapotron technology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VAPOTRON subcooled boiling high-speed photography 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plif
原文传递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Fuel Spray Characteristics of Pressure-Swirl Atomizer and Air-Blast Atomizer 被引量:1
3
作者 WANG Kaixing FAN Xiongjie +3 位作者 LIU Fuqiang LIU Cunxi LU Haitao XU Ga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2期729-741,共13页
In this work,the effects of fuel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 drops on the flow field and spray characteristics of a pressure-swirl atomizer were discussed using the Particle Imaging Velocimetry(PIV),Planar Laser Induced... In this work,the effects of fuel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 drops on the flow field and spray characteristics of a pressure-swirl atomizer were discussed using the Particle Imaging Velocimetry(PIV),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PLIF)and Laser Particle Size Analyzer(LPSA)methods.Then the air-blast atomizer was selected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of initial atomization and flow field.The effect of fuel-air ratio on the air-blast atomizer were also considered,where the fuel-air ratio was varied by adjusting mass flow rate of the air and fuel 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ray angle of the pressure-swirl atomizer increases first and changes a little after the pressure drop higher than 0.5 MPa.However,more fuel concentrate on the central region,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increase of the proportion of small droplets with lower centrifugal force.The fuel temperature can improve the spray angle only in lower pressure drop,and it has a little effect under higher pressure drops.In addition,the fuel pressure drop has an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fuel distribution and flow field near the nozzle exit compared with the downstream.For the air-blast atomizer,the spray angle increases compared with the pressure-swirl atomizer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swirl air.Furthermore,the spray angle decreases with the air mass rate increasing,and it increases with the fuel mass rate increasing.The distribution of velocity and droplet near the nozzle exit is influenced by the air mass rate,and the fuel mass rate mainly affects the distribution in the downstream.The fuel accumulates in the annular area below the nozzle,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t changes little with the development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sure-swirl atomizer air-blast atomizer spray characteristic Particle Imaging Velocimetry(PIV) Plana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plif)
原文传递
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用于快速液液微观混合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骆培成 程易 +2 位作者 汪展文 金涌 杨万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288-2293,共6页
建立了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液液微观混合过程的实验方法,在无干扰流场条件下,研究了毫米尺度流道内、错流接触的两股液膜的时空混合行为,以可视化的手段揭示了液液微观混合过程的二维瞬态浓度场,发现了液膜快速错流接触后形成的有序... 建立了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研究液液微观混合过程的实验方法,在无干扰流场条件下,研究了毫米尺度流道内、错流接触的两股液膜的时空混合行为,以可视化的手段揭示了液液微观混合过程的二维瞬态浓度场,发现了液膜快速错流接触后形成的有序波形涡结构,涡的尺度大小为1~2mm,涡的发展过程是影响两股流体混合的主要因素.同时建立了混合过程的定量表征方法,用混合液膜中组分的离析度(intensityofsegregation,IOS)定量描述了混合过程所达到的程度,获得了不同液膜流速下液液混合过程IOS值随着液体流动方向的变化趋势图,并分析了两股液膜之间的速率比以及混合液膜的Reynolds数对混合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混合 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 无干扰流场测试技术 波形涡 离析度
下载PDF
OH在火焰中浓度分布图像及与温度关系的PLIF和CARS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建荣 陈立红 +2 位作者 俞刚 杨仕润 张新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4,共4页
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测量了平面火焰炉、狭缝火焰炉的单脉冲激光诱导OH荧光。由平面荧光图可得到氢氧基相对浓度分布和它的宽度。对扩散火焰,高温区在OH带内侧;OH带的外侧则是火焰的边界,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光... 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测量了平面火焰炉、狭缝火焰炉的单脉冲激光诱导OH荧光。由平面荧光图可得到氢氧基相对浓度分布和它的宽度。对扩散火焰,高温区在OH带内侧;OH带的外侧则是火焰的边界,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光谱(CARS)的测量结果对此提出了有力的佐证。湍流火焰的PLIF图则清晰地显示出火焰面的不规则性。氢氧基的PLIF图像是研究火焰结构和流场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氢氧基 火焰 plif CARS
下载PDF
超音速燃烧室氢氧基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测量 被引量:9
6
作者 杨仕润 赵建荣 +1 位作者 俞刚 张新宇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2,32,共4页
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PLIF)技术测量了氢 /空气和煤油 /空气超音速燃烧室氢氧基的荧光以及背景辐射光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 ,PLIF是鉴别对燃烧性能起关键作用的燃料 /空气混合过程的有效手段 ,发现在超音速燃烧室中PLIF氢氧基主要集中... 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PLIF)技术测量了氢 /空气和煤油 /空气超音速燃烧室氢氧基的荧光以及背景辐射光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 ,PLIF是鉴别对燃烧性能起关键作用的燃料 /空气混合过程的有效手段 ,发现在超音速燃烧室中PLIF氢氧基主要集中在凹腔区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超音速燃烧 氢氧基 凹腔
下载PDF
瞬态流场定量测量中平面激光诱导荧光图像的降噪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晟 张振荣 +3 位作者 邵珺 李国华 胡志云 叶景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58-1864,共7页
研究并评价了单幅荧光图像的降噪方法,以便真实、有效地获得用于瞬态流场测量的荧光图像的流场参数。分析了单幅荧光图像中的噪声来源,根据对双线测温信息提取的影响程度,确定米散射强噪声作为主要的滤波对象。分析了不同数字滤波方法... 研究并评价了单幅荧光图像的降噪方法,以便真实、有效地获得用于瞬态流场测量的荧光图像的流场参数。分析了单幅荧光图像中的噪声来源,根据对双线测温信息提取的影响程度,确定米散射强噪声作为主要的滤波对象。分析了不同数字滤波方法的适用范围,并对丙酮荧光显示的流场图像进行了降噪处理。通过检查荧光图像与滤波处理图像的差值图像中含有荧光图像结构信息的程度评价了降噪效果。比较表明,形态学开运算图像重构滤波方法对荧光图像中米散射强噪声去除效果较好,并可较好地保护图像中原有荧光信息的细节。采用形态学开运算图像重构滤波方法对Q2(11)线与P1(7)线激励甲烷/空气预混火焰获得的荧光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了较为平滑的二维温度分布,测量温度在2 000K左右。结果表明,形态学滤波方法在瞬态流场定量测量的PLIF图像降噪处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图像 降噪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定量测量 灰度形态学图像重构 差值图像
下载PDF
超声速气流中液体横向射流的破碎特性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锋 吕付国 +3 位作者 罗卫东 赵凯 王昌胜 熊溢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56-2362,共7页
为了研究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液体燃料雾化掺混特性,确定影响雾化的关键因素以实现高效燃烧,在超燃冷态雾化实验平台,以纹影法为主,同时辅助以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和基于向前散射原理的颗粒直径测量技术,分别对横向射流航... 为了研究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内液体燃料雾化掺混特性,确定影响雾化的关键因素以实现高效燃烧,在超燃冷态雾化实验平台,以纹影法为主,同时辅助以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和基于向前散射原理的颗粒直径测量技术,分别对横向射流航空煤油RP-3和水在超声速气流中的流场波系结构、射流穿透深度和诱导弓形激波强度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射流雾化掺混特性进行了数理分析.结果表明:定义的无量纲参数能够定性分析两种液体横向射流在超音速流场中的变化规律,并得到与实验结果一致的结论;在动压比1.0-3.3范围内,射流穿透深度和诱导弓形激波强度随着动压比和射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表面张力和黏度对超声速射流掺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 横向射流 纹影法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 雾化
下载PDF
梯形断面水槽中横向扩散系数的实验 被引量:7
9
作者 李玲 李玉梁 陈嘉范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124-1126,1152,共4页
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梯形断面明渠水流中污染物质混合输移,对斜边边坡分别为2.5:1和4:1的梯形断面水槽中物质的横向扩散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测量了水槽中水流的流场和... 为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梯形断面明渠水流中污染物质混合输移,对斜边边坡分别为2.5:1和4:1的梯形断面水槽中物质的横向扩散系数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测量了水槽中水流的流场和污染物质扩散输移的浓度场,得到了梯形断面水槽中物质的横向扩散系数。研究表明:梯形断面水槽中的横向扩散系数是相应的矩形断面的1.2倍,污染物质进入水槽中所形成的污染带宽是矩形断面的1.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建筑物 梯形断面水槽 横向扩散系数 污染物质扩散 污染带宽 粒子图像测速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原文传递
贫燃预混旋流火焰PIV和OH-PLIF瞬态同步测量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俊 涂晓波 +3 位作者 陈爽 李玉栋 王林森 齐新华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46-2055,共10页
为了研究贫燃预混旋流火焰流场与火焰结构特性,设计了强受限预混旋流燃烧器,搭建了PIV(粒子图像测速)和OH-PLIF(平面激光诱导荧光)瞬态同步测量系统。针对典型贫燃工况开展了瞬态同步测量研究,获得了多个截面的瞬态和时均流场速度和OH... 为了研究贫燃预混旋流火焰流场与火焰结构特性,设计了强受限预混旋流燃烧器,搭建了PIV(粒子图像测速)和OH-PLIF(平面激光诱导荧光)瞬态同步测量系统。针对典型贫燃工况开展了瞬态同步测量研究,获得了多个截面的瞬态和时均流场速度和OH分布信息。研究表明:低当量比不稳定燃烧工况下,伴随着角涡回火现象,燃烧室底部角落存在明显火焰反应区;由于旋流拉扯效应导致OH分布结构边缘产生褶皱,并出现多个OH"孤岛";旋流火焰外沿位于喷嘴射流的内侧剪切层;增加当量比,火焰流场结构与反应区分布与低当量比类似,但燃烧更稳定,火焰高度有所增加;内部回流区的经典双涡结构分裂为多个旋涡,存在旋涡进动、破碎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流场结构 火焰反应区 贫燃预混 瞬态同步 粒子图像测速(PIV)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
原文传递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在超声速燃烧火焰结构可视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戈 李韵 +3 位作者 万明罡 朱家健 杨揖心 孙明波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0-77,共8页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能够高时空分辨成像火焰结构并用于研究超声速燃烧机理。利用OH-PLIF与CH-PLIF技术研究了超声速燃烧的火焰结构。其中,利用OH-PLIF技术对燃烧室中3个展向截面与2个流向截面的凹腔稳定火焰反应区结构进行成像...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能够高时空分辨成像火焰结构并用于研究超声速燃烧机理。利用OH-PLIF与CH-PLIF技术研究了超声速燃烧的火焰结构。其中,利用OH-PLIF技术对燃烧室中3个展向截面与2个流向截面的凹腔稳定火焰反应区结构进行成像,利用CH-PLIF技术观测凹腔火焰放热区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全局当量比较低时燃烧主要发生在凹腔中,OH沿中轴线对称分布;高当量比时火焰位置更高,OH主要沿燃烧室两侧壁面分布;CH所存在的超声速燃烧放热区呈现高度褶皱和破碎结构,放热区分布在比反应区更窄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超声速燃烧 火焰结构 湍流火焰
下载PDF
某型航空发动机用离心喷嘴燃油空间分布特性试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存喜 刘富强 +2 位作者 毛艳辉 穆勇 徐纲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3-791,共9页
建立了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用于燃油分布特性测量的试验装置及其校正方法,并验证了校正方法的有效性.PLIF和平面激光散射(PLS)方法的燃油分布特性测量结果表明PLS方法对直径小于50μm的液滴存在非线性效应使小液滴集中区燃油分布测... 建立了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用于燃油分布特性测量的试验装置及其校正方法,并验证了校正方法的有效性.PLIF和平面激光散射(PLS)方法的燃油分布特性测量结果表明PLS方法对直径小于50μm的液滴存在非线性效应使小液滴集中区燃油分布测量结果偏大,PLIF方法适合燃油分布特性测量.利用PLIF方法从喷雾锥角、燃油周向分布不均匀度和分布指数等方面综合评价燃油空间分布特性.偏心和尺寸大小不等的凹槽等分布不均匀的表现形式表明:造成燃油分布不均匀的因素包括喷嘴内部通道表面粗糙度、喷射孔圆度和零件之间的同轴度.利用PLIF方法研究雾锥在供油压差分别为0.14,0.25,2.5MPa时雾锥沿喷射方向的发展过程,液滴随雾锥发展逐渐从环形集中区分散到整个雾锥横截面,并且液滴分散过程随供油压差增加而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喷嘴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周向分布 分布指数 雾化特性
原文传递
凹腔结构对超声速燃烧室中横向燃料喷流流动与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耿辉 周进 +1 位作者 翟振辰 陈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9-606,共8页
在超声速燃烧室的壁面上安装具有不同长深比、深度以及后壁倾角的凹腔,在凹腔上游壁面横向喷注燃料射流。分别利用掺有丙酮蒸气的氦气和氢气模拟不燃烧和燃烧两种情况下的横向燃料喷流,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分别对流场中不同截面上... 在超声速燃烧室的壁面上安装具有不同长深比、深度以及后壁倾角的凹腔,在凹腔上游壁面横向喷注燃料射流。分别利用掺有丙酮蒸气的氦气和氢气模拟不燃烧和燃烧两种情况下的横向燃料喷流,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分别对流场中不同截面上的丙酮和氢氧基进行成像,同时对不燃烧情况下的喷流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发现:凹腔结构主要通过影响由凹腔后壁高压区向凹腔前壁传播高压扰动的行为来影响凹腔内部的静压分布,从而影响燃料的流动过程;凹腔长深比减小、深度或后壁倾角增大都有助于高压扰动的前传,导致燃料不易向凹腔内部偏转以及进入凹腔的燃料质量减少;凹腔长深比和深度的增加可增大凹腔内低速回流区的范围,有助于增强凹腔内部的燃烧以及火焰稳定能力;凹腔后壁倾角对燃料燃烧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 凹腔结构^+ 横向燃料喷流^+ 超音速燃烧 火焰稳定性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下载PDF
H_2含量和湍流强度对典型烟煤合成气火焰结构影响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勇 王智化 +4 位作者 杨丽 朱燕群 翁武斌 周俊虎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8-33,共6页
针对典型烟煤合成气湍流预混火焰,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测量燃烧中间产物OH自由基分布,研究H2含量和湍流强度对实际合成气火焰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2对合成气火焰中OH生成具有正向促进作用,H2含量高的合成气在实际燃烧中更容... 针对典型烟煤合成气湍流预混火焰,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测量燃烧中间产物OH自由基分布,研究H2含量和湍流强度对实际合成气火焰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2对合成气火焰中OH生成具有正向促进作用,H2含量高的合成气在实际燃烧中更容易稳定着火,且燃烧速度更快,有利于合成气充分燃烧。湍流强度的增加使合成气火焰锋面的皱褶程度增大,且使火焰中OH自由基增多,强化了合成气燃烧。合成气湍流火焰的脉动特性受H2含量的影响不大,主要与湍流强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湍流预混火焰 火焰结构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下载PDF
合成气扩散燃烧的OH-PLIF测量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培卿 臧述升 +1 位作者 葛冰 田寅申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42-847,共6页
为了解中低热值合成气在燃气轮机燃烧室中的燃烧特性,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法,对模型燃烧室内CH4和具有不同C-H比的合成气旋流扩散火焰开展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H4与合成气火焰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火焰形状,瞬态OH-PLIF图像揭示... 为了解中低热值合成气在燃气轮机燃烧室中的燃烧特性,利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法,对模型燃烧室内CH4和具有不同C-H比的合成气旋流扩散火焰开展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H4与合成气火焰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火焰形状,瞬态OH-PLIF图像揭示了它们具有湍流火焰的共同特征,且火焰都稳定在喷嘴出口位置.相比之下,CH4燃烧更加稳定,通过对火焰核心反应区域的定量分析还发现,C-H比越高,合成气火焰的稳定性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扩散燃烧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燃烧不稳定性 旋流燃烧
原文传递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实验中激励激光的光束整形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振荣 王晟 +4 位作者 李国华 赵新艳 叶景峰 胡志云 叶锡生 《中国光学》 EI CAS 2013年第3期359-364,共6页
分析了激励激光光强分布对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实验中荧光强度的影响。基于柱面微透镜列阵设计了一套激光片状光束匀滑整形系统,并根据PLIF实验的具体要求,通过光线追迹方法优化了系统参数。建立了片状光束整形实验系统,对染料激光... 分析了激励激光光强分布对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实验中荧光强度的影响。基于柱面微透镜列阵设计了一套激光片状光束匀滑整形系统,并根据PLIF实验的具体要求,通过光线追迹方法优化了系统参数。建立了片状光束整形实验系统,对染料激光进行了匀滑整形,获得了不均匀性<4%的均匀片状光束,满足了PLIF实验所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PLIF实验系统,获得了酒精灯火焰和CH4/air预混火焰中OH的二维荧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束整形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柱面微透镜列阵 片状光束
下载PDF
基于双色PLIF的推进剂燃烧场定量测温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逯勇旭 邓琥 +2 位作者 武志翔 孔锤锐 尚丽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143,共4页
在燃烧学研究领域中,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可以有效鉴别组分类型,获取火焰中微量组分的二维平面成像以及通过分子振动能级的分布测量温度。本文基于双色PLIF技术搭建PLIF测温实验系统,以推进剂燃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H基中的Q_(2)(... 在燃烧学研究领域中,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可以有效鉴别组分类型,获取火焰中微量组分的二维平面成像以及通过分子振动能级的分布测量温度。本文基于双色PLIF技术搭建PLIF测温实验系统,以推进剂燃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H基中的Q_(2)(11)与P_(1)(7)2条谱线开展双色PLIF技术测温实验,结合采集到的—OH基荧光图像,获取推进剂火焰二维温度场分布。通过火焰二维温度场分布情况与热电偶的测温结果进行对比及误差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双色PLIF测温技术的测温误差为12.2 K,不确定度小于5%。该方法具有非接触、高灵敏度等特性,适用于稳态燃烧场温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OH基 二维温度场 推进剂
下载PDF
PLIF技术及其在反应堆热工水力研究中的应用
18
作者 谭思超 魏天一 +3 位作者 于晓勇 谢冠辉 李旭鹏 田瑞峰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反应堆工程研究团队(HEU-NUREL)长期致力于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的探索及其在反应堆热工水力研究中的应用。PLIF技术作为非侵入式先进测量手段,可实现物理场全平面的定性和定量测量,为数值模型验证提供基准实验... 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反应堆工程研究团队(HEU-NUREL)长期致力于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技术的探索及其在反应堆热工水力研究中的应用。PLIF技术作为非侵入式先进测量手段,可实现物理场全平面的定性和定量测量,为数值模型验证提供基准实验数据。本文全面展示HEU-NUREL基于PLIF技术在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研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进展,重点介绍应用PLIF技术在浓度测量、温度场分析、两相分布及技术探索等方面的实践路径和测量效果,阐述PLIF技术及相关方法在热工水力不同领域的技术特点和独特贡献,旨在促进PLIF技术更好地服务反应堆系统设计与安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 热工水力 浓度场 温度场 两相分布
原文传递
基于透明土的水力梯度对渗流侵蚀影响试验研究
19
作者 梁越 何慧汝 +2 位作者 许彬 张鑫强 冉裕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6,共7页
为探究水力梯度对土体内部渗流侵蚀的影响规律,利用熔融石英砂作为透明土材料,以十五号白油与正十二烷按一定比例配置孔隙溶液,采用自研的PIV-PLIF(粒子图像测速-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渗流侵蚀试验系统研究了水力梯度对渗流侵蚀过程中孔隙... 为探究水力梯度对土体内部渗流侵蚀的影响规律,利用熔融石英砂作为透明土材料,以十五号白油与正十二烷按一定比例配置孔隙溶液,采用自研的PIV-PLIF(粒子图像测速-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渗流侵蚀试验系统研究了水力梯度对渗流侵蚀过程中孔隙溶液流速分布以及细颗粒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力梯度的增大,示踪粒子流速也随之增大且不规则运动现象加剧,直到试样发生破坏流速才趋于稳定;同一水力梯度下,宏观流速略大于微观流速,两者之间的差距也随水力梯度的增大而不断缩小;当水力梯度达到临界水力梯度时,骨架颗粒中的细颗粒开始流失,渗透系数也开始发生变化,继续提升水头会使细颗粒大量流失而导致渗流通道不断发展扩大,最终达到破坏临界水力梯度,试样发生渗透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侵蚀 水力梯度 透明土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if) 粒子图像测速(PIV)
下载PDF
岛屿尾流近区浓度的分布特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梁东方 李玉梁 +1 位作者 江春波 李云生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17-120,共4页
对岛屿尾流近区的污染物混合输移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PL IF)技术 ,在恒定来流中 ,分别对圆柱和正弦形状岛屿后 7倍岛屿半宽度范围内的浓度场进行了测量。分析了长时间平均浓度场、脉动浓度场、最大浓度场和尾流浓度... 对岛屿尾流近区的污染物混合输移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PL IF)技术 ,在恒定来流中 ,分别对圆柱和正弦形状岛屿后 7倍岛屿半宽度范围内的浓度场进行了测量。分析了长时间平均浓度场、脉动浓度场、最大浓度场和尾流浓度断面半宽度的沿程变化规律和大尺度旋涡的存在对尾流区污染物混合输移的影响。结果显示 ,在同样来流条件及排放浓度下 ,正弦形岛屿近区尾流内积聚的污染物浓度大于圆柱形岛屿近区尾流内的浓度 ;基于平均浓度场和脉动浓度场而得到的尾流浓度半宽度大致相同 ,在实验范围内是线性发展的。本研究不仅是环境水力学学科发展的需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流 浓度场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 污染物混合传输 水污染 环境水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