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东北茂租大型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机制 被引量:56
1
作者 周家喜 黄智龙 +1 位作者 高建国 王涛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2-69,共8页
茂租铅锌矿床地处扬子地块西缘,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域内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大型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其工业矿体呈似层状、脉状和不规则状。热液方解石和矿石硫化物(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是主要矿物,其形成贯穿整个成矿过程。... 茂租铅锌矿床地处扬子地块西缘,是川滇黔铅锌成矿域内赋存于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大型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其工业矿体呈似层状、脉状和不规则状。热液方解石和矿石硫化物(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是主要矿物,其形成贯穿整个成矿过程。在矿床地质特征解析基础上,获得了热液方解石C-O同位素和矿石硫化物S-Pb同位素数据,结果表明热液方解石δ13 CPDB值和δ18 OSMOW值变化范围较窄,分别为-3.73‰~-1.95‰和+13.80‰~+14.95‰,在δ13 CPDB与δ18 OSMOW图上介于海相碳酸盐岩和原生碳酸岩范围间,呈弱负相关趋势,表明成矿流体中的CO2主要由海相碳酸盐岩溶解作用形成,并存在慢源和有机CO2加入;硫化物δ34SCDT值介于+13.35‰~+15.37‰,暗示成矿流体中的硫是海相硫酸盐岩热化学还原的产物,而含硫有机质热降解也有贡献;硫化物Pb同位素组成稳定,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值范围,分别为18.129~18.375,15.644~15.686和38.220~38.577,位于上地壳和造山带Pb演化线之间,落入基底岩石(昆阳群和会理群)Pb同位素组成范围内,表明成矿物质具有壳源特征,主要由基底岩石提供。综合各类地质-地球化学信息,认为茂租铅锌矿床成矿流体中不同组分来源不同,具有"多来源混合"特征,其成矿机制可以用"流体混合"模式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Pb同位素 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 流体混合 茂租大型铅锌矿床
原文传递
内蒙古甲乌拉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机制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翟德高 王建平 +4 位作者 刘家军 吴胜华 毛光剑 王守光 李玉玺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8-76,共9页
内蒙古甲乌拉大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北方重要的银多金属矿集区,该矿床属于大兴安岭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银多金属成矿带。为探讨其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机制,对矿床的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深入研究。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表明均一温度集中在... 内蒙古甲乌拉大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北方重要的银多金属矿集区,该矿床属于大兴安岭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银多金属成矿带。为探讨其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机制,对矿床的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深入研究。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表明均一温度集中在180℃~260℃,结合流体包裹体热力学公式计算得到:流体盐度范围为0.18%~12.62%,流体密度为0.637 g/cm3~0.976 g/cm3,流体压力的变化范围是0.344 MPa^16.205 MPa,成矿深度约为0.5 km^1.5 km。激光拉曼测试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属于H2O-NaCl体系。甲乌拉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的总体特征表现为中低温度、中低压力、中低盐度、低密度的流体。矿床成矿流体有两种来源:其一可能为岩浆源为主导的流体;其二可能为大气降水为主导的流体。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发生流体的混合作用。不同性质、成分流体的混合作用是导致成矿元素发生聚集、沉淀形成矿床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多金属矿床 流体包裹体 流体混合 激光拉曼 甲乌拉 内蒙古
下载PDF
基于小型电磁动力驱动器的微流道混合控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庆明 白春华 Nadine Aubry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08,共7页
对于许多微流体应用系统来说,流体的混合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研究了基于电磁流体动力混合器的微流道主动混合控制方法,建立了该微流道混合系统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在交变Lorentz驱动下,流经混合器流道的流体及其分界面在混合器... 对于许多微流体应用系统来说,流体的混合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研究了基于电磁流体动力混合器的微流道主动混合控制方法,建立了该微流道混合系统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在交变Lorentz驱动下,流经混合器流道的流体及其分界面在混合器流道内往复运动,流体界面的反复折叠与流体局部流动使流体混合,流体的横向往复运动使流体分界面反复折叠从而使流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对流体混合过程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流体混合程度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混合 微管道流动 微尺度混合 流动控制
下载PDF
Concentration Mechanism of Ore-Forming Fluid in Huize Lead-Zinc Deposits,Yunnan Province 被引量:1
4
作者 ZhangZhenliang HuangZhilong +2 位作者 RaoBing GuanTao YanZaifei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5年第2期152-159,共8页
The Huize Pb-Zn deposits of Yunnan Province, located in the south-central part of the Sichuan-Yunnan-Guizhou (SYG) Pb-Zn multimetal mineralization district (MMD), are strictly controlled by fault zones. The sources of... The Huize Pb-Zn deposits of Yunnan Province, located in the south-central part of the Sichuan-Yunnan-Guizhou (SYG) Pb-Zn multimetal mineralization district (MMD), are strictly controlled by fault zones. The sources of ore-forming fluid in the deposits have been debated for a long time. Calcite, a gangue mineral, has uniform C and O isotopes. The δ~13C_PDB and δ~18O_SMOW values vary respectively from -2.1×10^-3 to -3.5×10^-3 (mean -2.8×10^-3) and 16.7×10^-3-18.6×10^-3 (mean 17.7×10^-3). No obvious difference can be found in C and O isotopes among occurrences and elevations and even ore-bodies. Types of inclusions include those of pure liquid (L), liquid-rich gas-liquid (L+V), and three-phase ones containing a daughter mineral (S+L+V) and immiscible CO_2 with three-phases (V_CO_2+L_CO_2+L_H_2O). Their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vary from 110 to 400 ℃, and two peaks are shown. (~87Sr/~86Sr)_0 ratios of calcite in the deposits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mantle and Emeishan basalts, and sligh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Baizuo Formation, which the Huize lead-zinc deposits are found in. All of the (~87Sr/~86Sr)_0 are low relative to those in the basement rocks. Fractionation of Sr isotope did not occur in the ore-forming fluid during the precipitation of mineral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re-forming fluid is homogeneous and derived from the mixing of different fluids. Gas-liquid inclusions can be separated into two groups in 300-400 ℃ with a salinity of 5 %-6 % and 12 %-16 % NaCl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salinities of inclusions vary from 7 % to 23 % NaCl in 100-300 ℃, especially in 150-250 ℃. The formation pressures of faulted zones are (50-320)×105 Pa. The estimated pressures of the overlying rocks on the ore bodies are 574×105-640×105 Pa. The pressures of ore-forming processes would be 145×105 to 754×105 Pa. Therefore, pressure sharply reduced and boiling occurred when the ore-forming fluid flew into the fault zones. As a result, the ore-forming fluid was highly concentrated, and me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s mixing BOILING relief of pressure high grade
下载PDF
云南东川大笑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S和Pb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1
5
作者 潘萍 常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6-474,共9页
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的云南东川大笑铅锌矿床,赋存于中—新元古代昆阳群黑山组泥质白云岩中,呈脉状、透镜状或似层状产出。该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次之,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英。矿石矿物具有粒状、交代... 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的云南东川大笑铅锌矿床,赋存于中—新元古代昆阳群黑山组泥质白云岩中,呈脉状、透镜状或似层状产出。该矿床矿石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次之,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白云石和石英。矿石矿物具有粒状、交代等结构,矿石具有块状、脉状、浸染状等构造,具有后生热液成矿特征。方铅矿的δ34S值介于+6.1‰^+8.5‰,明显高于幔源岩浆硫的δ34S值(-3‰^+3‰),但位于赋矿中-新元古代变质岩/流体的δ34S值(-20‰^+20‰)范围内,所以不能排除赋矿地层的贡献。此外,与上覆震旦—二叠系沉积岩中海相硫酸盐矿物的δ34S值(+11.8‰^+28.3‰)相比,该矿床硫化物的δ34S值要明显低的多,但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能产生高达+15‰的分馏)可以形成大笑铅锌矿床硫化物的S同位素组成特征,所以也不能排除上覆地层蒸发膏岩(层)的贡献。因此,最合理的解释是该矿床成矿流体中的S由赋矿地层和上覆地层共同提供,而TSR在还原S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单颗粒方铅矿的Pb同位素比值变化较小,其206Pb/204Pb比值范围为16.5687~16.6058,207Pb/204Pb比值范围为15.4978~15.5026,208Pb/204Pb比值范围为36.3700~36.4067,位于上地壳和造山带平均铅演化线之间,落入赋矿中—新元古代昆阳群Pb同位素组成范围内,表明该矿床成矿金属Pb具有壳源特征,且主要由赋矿地层昆阳群提供。因此,大笑铅锌矿床成矿物质具有混合特征,其中赋矿地层昆阳群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金属铅和部分硫),上覆盖层沉积岩提供了部分硫,其矿床类型属于后生热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 S和Pb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流体混合 大笑铅锌矿床
下载PDF
Strontium isotopic geochemistry of Tianqiao Pb-Zn deposit, Southwest China
6
作者 DOU Song LIU Jishun ZHOU Jiaxi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31-137,共7页
Tianqiao carbonate-hosted Pb-Zn deposit, controlled by NW-trending F37 thrust fault and NW-trending Tianqiao anticline,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Sichuan-Yunnan-Guizhou(SYG) Pb-Zn metallogenic province, southw... Tianqiao carbonate-hosted Pb-Zn deposit, controlled by NW-trending F37 thrust fault and NW-trending Tianqiao anticline,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Sichuan-Yunnan-Guizhou(SYG) Pb-Zn metallogenic province, southwestern Yangtze Block, southwest China. Ore bodies in this deposit are hosted in the Devonian-Carboniferous carbonate rocks, and ore minerals include sphalerite, galena and pyrite, while the gangue minerals are dominated by calcite and dolomite. Using high–precision solid therm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TIMS), this paper reports the strontium isotopic compositions(0.7119 to 0.7167) of sulfide samples from the Tianqiao deposit in order to trace the origin of hydrothermal fluids. Compared with the country rocks, the calculated 87Sr/86Sr200 Ma values of sulfide range from 0.7118 to 0.7130,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age-corrected Devonian to Permian sedimentary rocks(0.7073 to 0.7101) and the Middle Permian Emeishan flood basalts(0.7078 to 0.7039), but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age-corrected Proterozoic basement rocks(such as the Kunyang and Huili Groups, 87Sr/86Sr200 Ma=0.7243 to 0.7288). This implies a mixed strontium source between the older basement rocks and the younger cover sequences. Together with geologic and previous isotopic evidences, we considered that the fluids' mixing is 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sulfide precipitation in the Tianqiao depos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中国西南地区 铅锌矿床 天桥 峨眉山玄武岩 基底岩石 碳酸盐岩
下载PDF
含矿流体混合反应与成矿作用的动力平衡模拟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林舸 C B ZHAO +2 位作者 王岳军 B E HOBBS 龚纪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5-282,共8页
本文在约定热液体系中成矿元素成矿速率(成矿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所含成矿元素重量的变化)的基础上,借助于物质-热-化学-成矿四重全耦合的研究思路,构建了均匀热液体系、层状热液体系、岩浆侵入热液体系下成矿元素的迁移、富集、... 本文在约定热液体系中成矿元素成矿速率(成矿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所含成矿元素重量的变化)的基础上,借助于物质-热-化学-成矿四重全耦合的研究思路,构建了均匀热液体系、层状热液体系、岩浆侵入热液体系下成矿元素的迁移、富集、溶解与沉淀作用数值模型。模拟结果表明:(1)硫化物(H_2S)和硫酸盐(SO_(42-))流体的混合反应是成矿热液体系中铅、锌、铁成矿元素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2)均匀介质、岩浆侵入或地质构造的存在,对成矿元素在成矿流体运移的速度、流线、温度分布和成矿元素的溶解与沉淀分布都有着各自的特征,不同的成矿环境或成矿背景制约了成矿元素的迁移与富集以及矿体的产出定位。暗示成矿环境及成矿速率对热液体系中成矿元素的沉淀与溶解具重要作用;成矿流体的混合反应是成矿作用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在成矿理论研究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地质构造因素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混合反应 成矿速率 动力平衡模型
下载PDF
兰坪金顶跑马坪铅锌矿床幕式流体混合成矿作用——矿石组构证据 被引量:3
8
作者 余静 薛传东 +11 位作者 杨天南 侯增谦 宋玉财 向坤 梁明娟 王红岩 廖程 唐靓 来瑞娟 杨天云露 杨献珍 刘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1-411,共21页
滇西北金顶巨型Zn-Pb矿田产于兰坪晚中生代—新生代盆地中北部,对其成矿作用机制仍存在分歧。跑马坪铅锌矿床是其北东部的一个大型隐伏矿床,由众多规模不等、呈筒柱状、大脉状及不规则囊状的矿体(群)组成。大量的地质填图及坑道观察表明... 滇西北金顶巨型Zn-Pb矿田产于兰坪晚中生代—新生代盆地中北部,对其成矿作用机制仍存在分歧。跑马坪铅锌矿床是其北东部的一个大型隐伏矿床,由众多规模不等、呈筒柱状、大脉状及不规则囊状的矿体(群)组成。大量的地质填图及坑道观察表明,该矿床的形成严格受北西向逆断层破碎带的控制,矿体就位于云龙组(Ey)砂泥岩不整合面下伏的三合洞组(T3s)碎裂状灰岩、砂结灰岩质角砾岩内;断层破碎带中的矿化更强,而旁侧的次级裂隙多被砖红色砂泥岩充填。依据矿物组合及矿石组构特点,自矿体中心向外,依次可分为致密块状富锌矿带、脉状细粒硫化物矿化带、脉状胶粒状硫化物矿化带、方解石-天青石-铁氧化物矿化带和碳酸盐化带5个矿化带,各带之间多为渐变过渡关系。显微镜、扫描电镜观测和能谱面扫描分析发现,矿石中存在代表流体混合成矿特征的环-胶状构造及包含结构等显微组构,指示富含金属离子及硫酸盐的卤水与富含还原性硫的流体在高渗透性碎裂状灰岩或灰岩质角砾岩中混合而快速沉淀成矿。因此,逆断层控制的幕式流体混合作用可能是跑马坪铅锌矿床的重要成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矿石组构 幕式流体混合作用 成矿作用过程 金顶跑马坪铅锌矿床 兰坪盆地
下载PDF
大西洋洋中脊TAG热液区硫化物铅和硫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53
9
作者 蒋少涌 杨涛 +2 位作者 李亮 赵葵东 凌洪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597-2602,共6页
位于大西洋洋中脊26.08°N的 TAG 热液区是目前己知的赋存在无沉积物覆盖的洋中脊区的一个最大的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新测得来自 ODP-158航次钻孔的9件热液硫化物的铅、硫同位素组成;2件铁锰氧化物和1件底盘玄武岩的铅同位素组成... 位于大西洋洋中脊26.08°N的 TAG 热液区是目前己知的赋存在无沉积物覆盖的洋中脊区的一个最大的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新测得来自 ODP-158航次钻孔的9件热液硫化物的铅、硫同位素组成;2件铁锰氧化物和1件底盘玄武岩的铅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矿石硫化物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 为18.2343~18.3181,^(207)pb/^(204)Ph 为15.4717~15.5061,^(208)Pb/^(204)Pb 为37.7371~37.8417;它们位于该区底盘玄武岩(^(206)Pb/^(204)Pb=18.1454,^(207)Pb/^(204)Pb=15.4572,^(208)Pb/^(204)Pb=37.6534)和近洋底铁锰氧化物(^(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 分别为18.6907~18.9264,15.5615~15.6279,38.1164~38.3687)的铅同位素组成之间。三者呈线性相关关系,说明硫化物中铅来源于地幔(玄武岩)与海水(铁锰氧化物)的两端元混合。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 为6.2‰~9.5‰,它明显高于地幔玄武岩的硫同位素组成(δ^(34)S=±0‰),也高于东太平洋海隆 EPR21°N(δ^(34)S=0.9‰~4.0‰)和大西洋洋中脊 MAR23°N(δ^(34)S=1.2‰~2.8‰)等热液活动区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这一特征反映了 TAG 热液体系中硫来源于地幔玄武岩硫与海水硫酸盐无机还原作用产生的硫的两端元混合。此,铅硫同位素研究为现代大洋底热液硫化物矿床形成过程中矿质来源及流体混合作用提供了十分有益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 硫同位素 矿质来源 流体混合作用 大洋底热液硫化物矿床
下载PDF
成矿过程中由流体混合而导致金属沉淀的研究 被引量:37
10
作者 华仁民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5-22,共8页
对成矿流体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矿床学和地球化学领域重要的前沿课题,其主要进展之一就是确认由不同性质流体的混合导致金属沉淀是矿石形成的重要方式。从流体混合过程的现代自然现象研究出发,以近年来国内外最近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岩浆... 对成矿流体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矿床学和地球化学领域重要的前沿课题,其主要进展之一就是确认由不同性质流体的混合导致金属沉淀是矿石形成的重要方式。从流体混合过程的现代自然现象研究出发,以近年来国内外最近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为重点,综述了成矿过程中几种主要的导致金属沉淀的流体混合作用,并对其主要机理─—冷却、稀释、酸碱度改变和氧化还原反应──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混合 金属沉淀 矿床学 矿化
下载PDF
LDV和CFD在流体混合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嘉骏 冯连芳 +1 位作者 王凯 顾雪萍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2-65,共4页
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 (LaserDopplerVelocimetry)测试技术和计算流体力学CFD (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方法 ,可获取搅拌槽中的速度场、浓度场等。从更微观的角度研究混合 ,对于混合设备的优化设计、放大和混合的基础理论研究... 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 (LaserDopplerVelocimetry)测试技术和计算流体力学CFD (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方法 ,可获取搅拌槽中的速度场、浓度场等。从更微观的角度研究混合 ,对于混合设备的优化设计、放大和混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混合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江西黄沙石英脉型钨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40
12
作者 王旭东 倪培 +1 位作者 袁顺达 吴胜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黄沙钨矿床是赣南地区一大型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床。本文采用"流体包裹体组合"的研究方法,对黄沙钨矿床主成矿阶段早期的黑钨矿-石英脉和晚期的硫化物-(黑钨矿)-石英脉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和拉曼探针的分析。研... 黄沙钨矿床是赣南地区一大型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床。本文采用"流体包裹体组合"的研究方法,对黄沙钨矿床主成矿阶段早期的黑钨矿-石英脉和晚期的硫化物-(黑钨矿)-石英脉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和拉曼探针的分析。研究表明,黑钨矿-石英脉中包裹体主要为水溶液包裹体和含CO2水溶液包裹体,硫化物-(黑钨矿)-石英脉中主要发育水溶液包裹体。黑钨矿-石英脉中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明显高于硫化物-(黑钨矿)-石英脉中的包裹体,但两者水溶液包裹体的盐度相差不大。激光拉曼探针测试表明,两期矿脉中水溶液包裹体的组分主要为水,在黑钨矿-石英脉中的含CO2水溶液包裹体,除CO2外,还检测到CH4和N2组分。研究表明,以CO2逸失为特征的流体不混溶作用是早期黑钨矿-石英脉含矿流体中的金属络合物分解并沉淀成矿的主要机制,晚期硫化物-(黑钨矿)-石英脉中矿质的沉淀则主要是流体的混合作用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包裹体 流体不混溶 流体混合 石英脉型钨矿床 江西黄沙
下载PDF
静态混合器的设置 被引量:26
13
作者 陆振民 徐斌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9-69,共11页
介绍了由上海化工研究院研制开发的SV,SX,SL,SH和SK五种类型国内生产的静态混合器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对工程设计选用和设置要求进行了具体说明。为方便选用,附有标准产品的型号和规格。
关键词 静态混合器 混合设备 流体混合
下载PDF
东天山马庄山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对矿床成因的制约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李新俊 刘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1-558,共8页
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 ,对马庄山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和氢、氧、硫、铅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成矿流体具有中温、中低盐度、富 H2 O、CO2 和富 Na+ 、K+ 、Cl- 离子等特征。氢、氧、硫同位素组成表明 ,成矿流体存在着两个主要来源 ... 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 ,对马庄山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和氢、氧、硫、铅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研究。成矿流体具有中温、中低盐度、富 H2 O、CO2 和富 Na+ 、K+ 、Cl- 离子等特征。氢、氧、硫同位素组成表明 ,成矿流体存在着两个主要来源 :岩浆流体和大气降水来源的加热地下水。铅同位素组成分布区间较为宽广且构成良好的线性相关 (R2≥ 0 .98) ,反映金属物质的多源性以及地壳和地幔各个储库的混合趋势。显微温度计及气体组分间的协变关系的不一致性 ,排除了去气作用存在的可能性。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综合研究表明 ,两种来源流体发生了混合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同位素 流体混合作用 金矿床 成因 去气作用
下载PDF
河南祁雨沟金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被引量:14
15
作者 齐金忠 马占荣 李莉 《黄金地质》 2004年第4期1-10,共10页
祁雨沟隐爆角砾岩金矿床产于太古宇太华群中,金矿化分为6个成矿阶段,其中第Ⅰ,Ⅲ,Ⅴ阶段石英39Ar 40Ar坪年龄分别为130 31±0 86,122 61±0 61和(109 20±0 70)Ma。对各成矿阶段石英、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 祁雨沟隐爆角砾岩金矿床产于太古宇太华群中,金矿化分为6个成矿阶段,其中第Ⅰ,Ⅲ,Ⅴ阶段石英39Ar 40Ar坪年龄分别为130 31±0 86,122 61±0 61和(109 20±0 70)Ma。对各成矿阶段石英、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化学成分、氢氧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早阶段流体为岩浆水,其后逐渐有大气降水的混合;第Ⅰ阶段高温(301 2~465 4℃)、中等盐度(9 1%~18 6%)的流体曾发生沸腾,形成较多以气相为主的包裹体;从第Ⅱ成矿阶段开始,流体沸腾减弱而出现不混溶现象;在第Ⅲ成矿阶段,不混溶作用增强,形成富CO2的低盐度流体与富H2O高盐度流体;在第Ⅳ—Ⅴ成矿阶段,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趋于增强,流体总体盐度降低。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CO2,H2S,CH4为主,含少量CO,N2,H2等,并且早阶段流体CO2含量较高,在第Ⅲ—Ⅴ成矿阶段,H2S,CH4,CO浓度增高,金属矿物大量出现。减压作用造成初始高温流体沸腾,其后温度降低以及盐析效应可能造成富CO2流体与富H2O流体的不混溶,而Au的大量沉淀则主要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流体包裹体 沸腾 不混溶 流体混合 河南
下载PDF
韧性剪切作用与深源流体演化和金矿化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12
16
作者 秦大军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8-63,共6页
流体形成演化是当前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但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的研究仍很薄弱。文章通过对流体性质的分析,探讨了地质作用过程中流体演化、韧性剪切带中流体演化与矿化的关系。提出当韧性剪切转为脆性剪切时产生的扩容,导致深源流体... 流体形成演化是当前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但构造-流体-成矿作用的研究仍很薄弱。文章通过对流体性质的分析,探讨了地质作用过程中流体演化、韧性剪切带中流体演化与矿化的关系。提出当韧性剪切转为脆性剪切时产生的扩容,导致深源流体发生骤然减压冷却,并与地壳浅部流体混合,发生与围岩的交代反应而形成热液蚀变。成矿作用发生于深源流体与上地壳流体的“混合”阶段及流体与围岩交代反应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矿化 韧性剪切作用 深源流体 耦合作用
下载PDF
二次流实现流体混沌混合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林翔 陈鹰 路甬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49-455,共7页
在加权残余法与谱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分析了扭转弯管中的二次层流,并说明了在某些情况下将诱发混沌现象.根据二次流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扭管不同截面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流体微团在该映射下的混合特性,并进行了实验... 在加权残余法与谱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分析了扭转弯管中的二次层流,并说明了在某些情况下将诱发混沌现象.根据二次流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扭管不同截面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用数值方法研究了流体微团在该映射下的混合特性,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不同的单元弯管的组合与连续扭转,可以实现流体在层流状态下的高效无切割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流动 混沌映射 流体混合 混合 混沌混合
下载PDF
云南墨江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谢桂青 胡瑞忠 +1 位作者 倪培 苏文超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3-618,共6页
本文对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主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 1 2 2~ 30 6℃ ,存在两个区间分别为 1 30~ 2 2 0℃、2 5 0~ 2 70℃ ,均一温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存在规律性变化 ,盐度主要集中在3%~8%NaCl范围... 本文对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主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 1 2 2~ 30 6℃ ,存在两个区间分别为 1 30~ 2 2 0℃、2 5 0~ 2 70℃ ,均一温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存在规律性变化 ,盐度主要集中在3%~8%NaCl范围内 ,密度为 0 .80~ 0 .95g/cm3 ,流体包裹体具有相对稳定的气液比 ,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与典型的岩浆水和大气降水不同。结合氢氧锶和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 ,认为墨江金矿成矿流体曾发生过部分地幔流体、大气降水等多种类型水不充分的混合 ,水岩反应和多种流体混合可能为墨江金矿矿质迁移沉淀主要机制。结合哀牢山金矿带成矿流体类似性和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认为墨江金矿深部可能存在有含金石英脉型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金石英脉 地球化学特征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流体混合 金矿床
下载PDF
Fluid mixing as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the Dajing Cu-Sn-Ag-Pb-Zn ore deposit,Inner Mongolia ——Fluid inclusion and stable isotope evidence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伟 李新俊 谭骏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3年第7期652-663,共12页
Dajing Cu-Sn-Ag-Pb-Zn ore deposit, i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is a fissure-filling hydrothermal ore deposit. The d D values of quartz-hosted inclusion water are centered at -100 — -130. The d 3... Dajing Cu-Sn-Ag-Pb-Zn ore deposit, i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is a fissure-filling hydrothermal ore deposit. The d D values of quartz-hosted inclusion water are centered at -100 — -130. The d 34S values of sulfide ore minerals and d 13C values of carbonate gangue minerals vary from 0.3 to 2.6 and from -2.9 to -7.0, respectively. Integrated isotopic data point to two major contributions to the mineralizing fluid that include a dominant meteoric-derived groundwater, and sulfur and carbon species from hypogene magma. Linear trends are exhibited on the gaseous H2O versus CO2 plot, and plots of CO, N2, CH4, and C2H6. It is shown by quantitative simulation that magma degassing cannot explain the linear trends. Hence, these linear trends are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mixing of CO2-rich magmatic fluid with meteoric-derived groundwater. The groundwater circulated in Paleozoic sedimentary rocks and absorbed CO, N2, CH4, C2H6 and radiogenic Ar from organic matter. Cooling effects resulting from mixing have caused the precipitation of ore miner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 mixing fluid inclusion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er stable isotope DAJING ore deposit.
原文传递
南天山萨瓦亚尔顿金矿床稀土微量元素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华勇 张莉 +1 位作者 李登峰 张增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9-166,共8页
萨瓦亚尔顿金矿位于新疆乌恰县的南天山构造带中,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第一例'穆龙套型'金矿。矿床形成于印支期,矿化与石英脉密切相关,显示了与穆龙套金矿的相似性。成矿流体演化经历了早期高温无矿化石英阶段,中期中低温... 萨瓦亚尔顿金矿位于新疆乌恰县的南天山构造带中,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第一例'穆龙套型'金矿。矿床形成于印支期,矿化与石英脉密切相关,显示了与穆龙套金矿的相似性。成矿流体演化经历了早期高温无矿化石英阶段,中期中低温矿化石英阶段,晚期低温碳酸盐脉阶段。早期无矿石英的稀土及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矿化石英。矿化石英包体中流体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较一致的轻稀土富集和Eu正异常,指示流体中较高的钙离子或相对还原环境;流体中Pb含量较高,而蚀变强烈的围岩则显示出明显的Ca和Pb流失,这表明成矿流体可能部分来源于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的蚀变流体,矿质沉淀可能与流体混合作用相关。早期石英包体中流体的稀土和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则指示早期阶段可能未发生流体混合。萨瓦亚尔顿IV号矿脉为最大矿带,其含矿石英包体中流体微量元素一般高于其它矿脉石英,可能显示较强的流体混合及成矿作用。II号矿脉在流体稀土及微量元素含量上显示与IV脉更为相似。萨瓦亚尔顿金矿稀土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围岩组分可能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之一,而流体混合则为成矿重要机制,这与前期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研究结论一致,也符合造山型金矿的一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及微量元素 成矿流体 流体成分 流体混合 造山型金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