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凹槽结构对水润滑微凹槽尾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肖静 张圣东 +1 位作者 金勇 巩加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5-129,共5页
为研究仿生表面织构占比和宽度对尾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基于柔度矩阵法和润滑理论,计入内衬弹性变形,建立表面微凹槽织构水润滑尾轴承的流固耦合模型,通过试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设计矩形、圆形、等腰三角形3种不同截面形状的... 为研究仿生表面织构占比和宽度对尾轴承润滑特性的影响,基于柔度矩阵法和润滑理论,计入内衬弹性变形,建立表面微凹槽织构水润滑尾轴承的流固耦合模型,通过试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设计矩形、圆形、等腰三角形3种不同截面形状的微凹槽表面织构水润滑尾轴承,对比分析凹槽占比和宽度对尾轴承承载力和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局部凹槽尾轴承承载力和摩擦性能显著优于全局凹槽尾轴承;凹槽占比约为0.31时,矩形微凹槽尾轴承承载力达到最大值,摩擦因数达到最小值,因此在设计、使用水润滑尾轴承,尤其是赛龙内衬水润滑尾轴承时,建议凹槽占比取值为0.30~0.32,此时可获得最佳润滑性能;随凹槽宽度的增大,局部矩形凹槽尾轴承润滑效果显著优于等腰三角形和圆形凹槽尾轴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微凹槽织构 水润滑尾轴承 柔度矩阵法 流固耦合模型
下载PDF
基于DEM-SPH流固耦合的冰区船舶快速性预报
2
作者 吴捷 刘璐 +1 位作者 田于逵 季顺迎 《船舶》 2024年第1期70-83,共14页
船舶在冰区海域中航行会受到冰水环境阻力的影响,是冰区船舶快速性研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合理分析冰区船舶的快速性能,该文采用基于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 船舶在冰区海域中航行会受到冰水环境阻力的影响,是冰区船舶快速性研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为合理分析冰区船舶的快速性能,该文采用基于离散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SPH)方法的流固耦合模型模拟船舶冰区航行过程,获得不同航速下的船舶阻力和推进力,进一步计算出螺旋桨的推力、扭矩以及定速航行所需的螺旋桨转速等参数。为研究船体结构、海冰与海水之间的流固耦合作用,文中通过SPH粒子与固定粒子边界相对运动的拟合项直接计算固体与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建立船体结构、海冰与海水耦合的DEM-SPH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分别对船舶在冰区的航行阻力和推进力进行模拟,通过拟合的方式匹配航行阻力和推进力,并考虑尾部流场导致的船体阻力增额,从而预报船舶在特定航速下实现自航所需的螺旋桨转速。此外,文中还模拟了DTMB 5415船模在浮冰区和层冰区中航行的阻力和不同螺旋桨转速下的推力,对船模在不同工况下实现特定航速航行所需的螺旋桨转速进行了预报。计算结果表明:DEM-SPH耦合模型对船-冰、桨-冰作用中的流固耦合过程模拟效果出色,可完整描述船体及尾部伴流场对海冰的拖曳作用;通过文中所述阻力-推力模拟算例及强制力的拟合分析,所形成的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的船舶自航下螺旋桨转速预报,可为进一步的试验验证和工程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区船舶 DEM-SPH流固耦合 离散元方法 船体阻力 螺旋桨推力
下载PDF
卸压增透下底板定向拦截钻孔瓦斯抽采模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东 戴康 +3 位作者 孙海涛 满忠毅 李文龙 田纪辉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155-160,共6页
杜儿坪矿68311工作面在回采时下邻近层瓦斯涌入量较多,为此采用在底板打定向拦截钻孔并进行瓦斯抽采的方法。为体现工作面回采对底板造成的卸压增透以及合理设计瓦斯抽采参数,首先使用FLAC3D模拟工作面回采不同距离下的底板有效应力变化... 杜儿坪矿68311工作面在回采时下邻近层瓦斯涌入量较多,为此采用在底板打定向拦截钻孔并进行瓦斯抽采的方法。为体现工作面回采对底板造成的卸压增透以及合理设计瓦斯抽采参数,首先使用FLAC3D模拟工作面回采不同距离下的底板有效应力变化,将其转换为渗透率变化并导入至COMSOL中,再通过建立流-固耦合数学模型完成不同抽采参数下的瓦斯抽采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回采距离越大,卸压增透效果越好;钻孔层位由6 m降低至2 m,瓦斯抽采有效半径提高15.10%;钻孔直径由φ60 mm增加至φ120 mm,瓦斯抽采有效半径增加15.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涌入 定向拦截钻孔 流-固耦合数学模型 瓦斯抽采
下载PDF
R290高背压旋转压缩机极端环境下储液器热分析
4
作者 孙凝 史红艳 林杰 《制冷与空调》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以制冷剂R290为研究工质,主要分析了极端环境下旋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储液器)中产生的无效过热情况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程度。首先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建立了储液器详细的流固耦合仿真模型用于研究极端环境储液器的吸气加热情况;... 以制冷剂R290为研究工质,主要分析了极端环境下旋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储液器)中产生的无效过热情况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程度。首先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建立了储液器详细的流固耦合仿真模型用于研究极端环境储液器的吸气加热情况;其次分析了极端环境下储液器内的吸气加热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极端制热条件下储液器的吸气加热温升比极端制冷大;减小储液器内的吸气温升对压缩机性能提升明显。研究工作将为极端环境下储液器传热优化及其压缩机性能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290旋转压缩机 流固耦合模型 储液器 极端环境
下载PDF
基于活体MRI的3D流-固耦合模型分析对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彭雯佳 滕忠照 +3 位作者 江远亮 陈士跃 刘崎 陆建平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95-1202,共8页
目的:以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斑块的活体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数据为基础,建立3D完全耦合的流-固耦合(FSI)模型,探索不同组分MCA斑块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拟行介入手术治疗的12例症状性单侧MCA局限性动脉粥样硬化狭... 目的:以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斑块的活体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数据为基础,建立3D完全耦合的流-固耦合(FSI)模型,探索不同组分MCA斑块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拟行介入手术治疗的12例症状性单侧MCA局限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患者。首先,术前对MCA管壁行HR-MRI作为力学建模的形态学依据;其次,利用相位对比MRI技术和DSA引导下的测压微导管分别采集MCA狭窄前端的血流参数和血压数据作为载荷条件,并对目标血管的3D几何结构进行网格生成等前处理,导入有限元程序软件ADINA(ADINA R&D,Inc,USA)进行FSI求解;最后,从3D FSI结果中提取3个力学指标值:最大主应力(MPS)、最大主伸长比(STRETCH-P1)和最大剪应力(FMSS),分析比较不同狭窄程度和不同斑块成分的各项力学指标的差异。结果:按照狭窄率分组比较发现,轻中度狭窄组的MPS、STRETCH-P1和FMSS与重度狭窄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323、0.3872和0.1271)。分析不同斑块成分发现,含"脂质核心"斑块的层面中MPS稍高于含"纤维成分"斑块(P=0.0744),STRETCH-P1明显高于"纤维成分"斑块(P=0.0169),FMSS显著低于"纤维成分"斑块(P=0.0021)。结论:症状性MCA粥样硬化病变中,"脂质核心"斑块的主应力和主伸长比均不同程度地高于"纤维化"斑块,提示富含脂质坏死核心斑块的机械负荷较大、可能有相对较高的破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成像 斑块 流固耦合模型
下载PDF
远场水下爆炸作用下舰船设备冲击响应一体化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6
6
作者 汪玉 计晨 +1 位作者 杜志鹏 史少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0-394,共5页
提出了一种远场水下爆炸作用下舰船设备冲击响应一体化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将动态设计分析方法(DDAM)与Taylor平板理论相结合,使得对舰船设备冲击响应分析更为高效。将船体外壳看做平板,将船体各层甲板和设备看做附加在平板上的多个质量... 提出了一种远场水下爆炸作用下舰船设备冲击响应一体化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将动态设计分析方法(DDAM)与Taylor平板理论相结合,使得对舰船设备冲击响应分析更为高效。将船体外壳看做平板,将船体各层甲板和设备看做附加在平板上的多个质量,将水下爆炸冲击波看做指数衰减波,形成了一维分析模型。能够根据水下爆炸当量、爆距、舰艇吨位、总尺度、结构和设备质量与支撑刚度等参数预测舰船与设备的冲击响应。预测结果与舰船缩比模型水下爆炸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从总体上看,船体冲击响应谱的趋势和量级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舰船冲击 一体化动力学模型 DDAM方法 Taylor平板理论
原文传递
圆柱形储罐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地震响应的简化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帅 翁大根 张瑞甫 《力学季刊》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168,共8页
以Penzien集中质量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某圆柱形锚固储罐考虑桩-土-罐相互作用及罐壁柔性的简化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该桩-土-罐力学模型,分析了其自振特性及在水平基岩波激励下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得知,相比于刚性地基,... 以Penzien集中质量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某圆柱形锚固储罐考虑桩-土-罐相互作用及罐壁柔性的简化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该桩-土-罐力学模型,分析了其自振特性及在水平基岩波激励下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得知,相比于刚性地基,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储液罐对流频率几乎不变,第一阶柔性脉动频率略有减小;在动力响应方面,储液罐基底剪力和力矩最大值略有减小,但其对流分量和刚性脉动分量最大值均有增大,所以本文建议在储液罐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后储罐动力响应的有利和不利变化,从整体上把握来确保储液罐的抗震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液罐 流固耦合 柔性罐壁 桩土相互作用 集中质量模型
下载PDF
地质灾害流固耦合模型研究
8
作者 丁靖洋 《城市地质》 2018年第3期59-63,共5页
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本文推导获得了一种新的非饱和流固耦合模型,并在"京张铁路(居庸关隧道进口段)地质安全监测示范工程"项目的基础上,借助于试验区现场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对降雨入渗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本文推导获得了一种新的非饱和流固耦合模型,并在"京张铁路(居庸关隧道进口段)地质安全监测示范工程"项目的基础上,借助于试验区现场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对降雨入渗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对位移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有效饱和度增大、基质吸力减小将使土体产生较大位移,现场监测与模型研究相结合的思路是地质灾害预警的一个可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流固耦合模型 现场监测 数值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