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9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性流体的制备、应用及其稳定性的解析 被引量:44
1
作者 蒋秉植 杨健美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9-78,共10页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磁性流体的特性和制备方法,重点论述了磁性流体的应用。
关键词 磁性流体 特性 制备 稳定性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中——下奥陶统断溶体储层特征及发育模式 被引量:70
2
作者 李映涛 漆立新 +6 位作者 张哨楠 云露 曹自成 韩俊 尤东华 肖红琳 肖重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70-1484,共15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在上奥陶统覆盖区的非暴露条件下,沿走滑断裂发育大量缝洞储集体。通过高精度三维地震和测井资料分析,结合钻井、录井及生产动态数据,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的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沿深大断裂带的断面发育且受溶...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在上奥陶统覆盖区的非暴露条件下,沿走滑断裂发育大量缝洞储集体。通过高精度三维地震和测井资料分析,结合钻井、录井及生产动态数据,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的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沿深大断裂带的断面发育且受溶蚀改造的大型洞穴或断面空腔,其次为断裂破碎带内的砾(粒)间缝、砾(粒)内缝、高角度构造缝以及伴生的溶蚀孔洞。储层受通源主干走滑断裂带控制,横向非均质性强,但纵向连通性好,断裂面是储层发育的有利部位。主干走滑断裂具有明显的分段性,且断裂带内部结构复杂,发育交织的多重断层核部结构,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展布。通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认为,储层最主要的改造流体以通源走滑断裂导致的上行深埋成岩-成痉流体为主,局部存在热液流体成岩改造特征。通源走滑断裂贯穿了层序界面、岩性界面以及热液流体运移界面等多套具备储层物质基础的地层,形成了顺北地区纵向连通性强,横向可延展的规模储集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地区 走滑断裂 流体特征 地球化学 储层发育模式
原文传递
液化及液化后砂土的流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53
3
作者 陈育民 刘汉龙 周云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39-1143,共5页
将液化后土体视为流体是一种较新的地震液化研究思路。根据液化后砂土变形试验结果,从流体力学的观点,分析了液化及液化后砂土的流动特性,包括应力-应变率关系和表观粘度的变化,试验中考虑了相对密度、固结压力和液化度三个参数的影响... 将液化后土体视为流体是一种较新的地震液化研究思路。根据液化后砂土变形试验结果,从流体力学的观点,分析了液化及液化后砂土的流动特性,包括应力-应变率关系和表观粘度的变化,试验中考虑了相对密度、固结压力和液化度三个参数的影响。分析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液化砂土的表观粘度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减小,是一种“剪切稀化非牛顿流体”,且在“剪切稀化”状态下可发生较大的应变。随着液化后孔压的降低,砂土的表观粘度随应变的增大而增大,随孔压比的减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 液化后 砂土 流体 流动特性 粘度
下载PDF
1.5MW双馈风力发电机内流体场分析 被引量:31
4
作者 丁树业 葛云中 +3 位作者 徐殿国 苗立杰 于兴林 孟繁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93-98,共6页
为了阐明双馈风力发电机内部流体流动特性,以一台1.5 MW双馈风力发电机为研究对象。根据电机结构及冷却方式,在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发电机多维流体与固体耦合直接求解电机温度场的求解模型。通过边界条件的施加,采用有限体积元法对... 为了阐明双馈风力发电机内部流体流动特性,以一台1.5 MW双馈风力发电机为研究对象。根据电机结构及冷却方式,在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发电机多维流体与固体耦合直接求解电机温度场的求解模型。通过边界条件的施加,采用有限体积元法对其进行了数值求解,并将温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求解方法及求解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对发电机定、转子域内冷却介质(水和空气)的速度、温升及运动迹线等流变特性进行分析,揭示了大型双馈风力发电机内部冷却介质性能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流固耦合 流体场 流变特性
下载PDF
流体混合对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金若时 张成江 +3 位作者 冯晓曦 汤超 朱强 李光耀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4-358,共5页
探讨不同类型盆地中不同来源、不同组成、不同性质的流体混合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影响。流体混合不但改变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更重要的是改变流体的化学组成,导致流体化学平衡的破坏,引起流体卸载成矿。不同构造背景下形成的盆地、流体... 探讨不同类型盆地中不同来源、不同组成、不同性质的流体混合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影响。流体混合不但改变流体的物理化学条件,更重要的是改变流体的化学组成,导致流体化学平衡的破坏,引起流体卸载成矿。不同构造背景下形成的盆地、流体特征及其对砂岩型铀矿成矿的影响不同。铀—油—煤共存盆地中,浅表层含铀氧化性流体与油气有关的有机还原性流体相互作用对铀成矿起重要的控制作用;挤压构造环境下的盆地,在形成过程中造山带流体与盆地深源流体混合对成矿的影响很大;而伸展背景下的断陷盆地或裂谷盆地,往往伴随有深部岩浆和热流体的活动,应重视热液对砂岩型铀矿的改造、叠加富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铀盆地类型 流体特征 流体混合 砂岩型铀矿
下载PDF
SF_6/N_2混合气体电击穿特性仿真及实验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鑫涛 林莘 +2 位作者 徐建源 李璐维 陈会利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42-52,共11页
通过求解两项近似Boltzmann方程,得到SF_6/N_2的放电参数,并将该参数引入流体模型。结合有限元法和通量校正传输法对SF_6/N_2的流注放电过程进行循环迭代求解,计算其击穿电压。以均匀电场中压强0.1~0.6MPa、间隙5mm为例进行数值模拟,通... 通过求解两项近似Boltzmann方程,得到SF_6/N_2的放电参数,并将该参数引入流体模型。结合有限元法和通量校正传输法对SF_6/N_2的流注放电过程进行循环迭代求解,计算其击穿电压。以均匀电场中压强0.1~0.6MPa、间隙5mm为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气体放电实验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根据计算及实验结果得到不同混合比、压强下SF_6/N_2的协同效应系数,分析采用上述计算方法研究混合气体协同效应的准确性。为更全面地反映混合气体应用条件,进一步开展压强低于0.1MPa的SF_6/N_2击穿特性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电子崩不断向前发展,放电间隙的空间电子数密度快速增长,SF_6放电过程中的空间电子数密度增长速度低于SF_6/N_2。0.1MPa下20%SF_6/80%N_2放电5ns时的电子数密度峰值达到4.6×1014m^(-3),而SF_6中该值仅为3.7×1012m^(-3)。当气压为0.1~0.6MPa时,SF_6/N_2击穿电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最大误差为9.23%,协同效应系数计算值随压强、混合比的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相符,误差均值为5%。0.02~0.08MPa下SF_6/N2击穿电压、协同效应系数随压强、混合比的变化趋势与0.1~0.6MPa下的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N2混合气体 有限元法 通量校正传输法 BOLTZMANN方程 流体模型 击穿特性 协同效应
下载PDF
致密油储层压裂液渗吸特征及水锁损害评价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博峰 张庆九 +3 位作者 陈鑫 杨震 张峰 曹东林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8-322,共5页
致密油储层压裂施工后仍会有大量的压裂液滞留在储层中,不仅会对致密油储层中的原油产生一定的渗吸驱油作用,还可能对储层造成一定的水锁损害;因此,为了确认压裂液在致密油储层中的渗吸特征和产生的水锁损害程度,文中研究了不同类型破... 致密油储层压裂施工后仍会有大量的压裂液滞留在储层中,不仅会对致密油储层中的原油产生一定的渗吸驱油作用,还可能对储层造成一定的水锁损害;因此,为了确认压裂液在致密油储层中的渗吸特征和产生的水锁损害程度,文中研究了不同类型破胶后的压裂液对目标区块致密油储层天然岩心的渗吸驱油效果,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压裂液渗吸后对岩心的水锁损害评价。渗吸实验结果表明:破胶后,3种不同类型的压裂液中,清洁压裂液的渗吸驱油效率最高(20%以上),明显高于胍胶压裂液和滑溜水压裂液;岩心的渗透率与清洁压裂液的渗吸驱油效率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存在1个最佳的渗透率范围,在此范围内渗吸驱油效率最佳;渗吸实验温度越高,清洁压裂液的渗吸驱油效率越高。水锁损害实验结果表明:清洁压裂液渗吸后岩心的水锁损害率最小(15%左右),胍胶压裂液的水锁损害率最高(40%以上),滑溜水压裂液次之(30%以上),因此,在S区块致密油储层压裂施工时,应选择渗吸驱油效率较高、水锁损害程度较低的清洁压裂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储层特征 压裂液 渗吸特征 水锁
下载PDF
螺旋通道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8
作者 林清宇 刘鹏辉 +1 位作者 冯振飞 朱礼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2931-2940,共10页
螺旋通道是提高流体传热及传质效率的重要结构,以其节省空间及易于加工的特点被广泛应用.而通道内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特性作为评价螺旋通道的重要性质,对其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螺旋通... 螺旋通道是提高流体传热及传质效率的重要结构,以其节省空间及易于加工的特点被广泛应用.而通道内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特性作为评价螺旋通道的重要性质,对其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螺旋通道的结构参数和流动工质两个方面,本文对螺旋通道内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螺旋通道结构及流动工质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具体分析了螺旋通道直径、管径、螺距、截面形状等结构参数以及流动工质种类、浓度等物性参数对其传热系数和流动阻力的影响;对比了层流及湍流状态下实验和数值模拟结论;为螺旋通道结构优化及工质选取提供了参考,并且展望了螺旋通道内流体流动及传热特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通道 结构 工质 流动特性 传热特性
原文传递
高含硫长距离集输管道腐蚀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顾锡奎 何鹏 陈思锭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8-73,共6页
高含硫气田在开发过程中,管道腐蚀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特别是长距离湿气集输管道,不同管段腐蚀程度差异很大,仅仅在管道的始末段设置腐蚀监测点很难全面有效地获得管道腐蚀的真实情况。通过对天高线B段管道流体特性模拟分析,研究影响... 高含硫气田在开发过程中,管道腐蚀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特别是长距离湿气集输管道,不同管段腐蚀程度差异很大,仅仅在管道的始末段设置腐蚀监测点很难全面有效地获得管道腐蚀的真实情况。通过对天高线B段管道流体特性模拟分析,研究影响管道腐蚀的主要因素,确定管道严重腐蚀的部位,为长距离集输管道腐蚀监测方法和位置的设置提供依据。通过与目前油气田使用比较成熟的非插入式在线腐蚀监测技术进行对比,本试验在腐蚀监测系统中增设了超声导波监测技术。1年的腐蚀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完善后的在线腐蚀监测系统使腐蚀监测信息更加全面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田 长距离集输管道 腐蚀监测 流体特征 超声导波
下载PDF
非均匀进汽时迷宫密封汽流激振动力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尧兴 李志刚 李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5-152,共8页
采用基于转子多频椭圆涡动模型和动网格技术的URANS方程求解方法,研究了动、静叶干涉作用以及级间补汽导致的非均匀进汽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叶顶迷宫密封汽流激振转子动力特性,计算分析了进汽预旋比为0.2、0.5、0.7时叶顶迷宫密封转子动力... 采用基于转子多频椭圆涡动模型和动网格技术的URANS方程求解方法,研究了动、静叶干涉作用以及级间补汽导致的非均匀进汽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叶顶迷宫密封汽流激振转子动力特性,计算分析了进汽预旋比为0.2、0.5、0.7时叶顶迷宫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系数,并与均匀进汽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迷宫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系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密封转子稳定性随进汽预旋比的增加而降低;非均匀和均匀进汽条件下迷宫密封腔室周向旋流强度和腔室压力分布的差异随进汽预旋比的增加而逐渐减小,2种进汽条件下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系数之间的差异随进汽预旋比的增加而减小;与均匀进汽相比,进汽预旋比为0.2时非均匀进汽下迷宫密封交叉刚度至少降低82.7%,交叉阻尼至少增加30.7%;进汽预旋比为0.5时非均匀进汽下迷宫密封有效阻尼仅在涡动频率为50~100 Hz时较均匀进汽低8.4%~12.4%;进汽预旋比增加至0.7时,非均匀和均匀进汽条件下迷宫密封转子动力特性系数基本相同。显然,进汽预旋比较高时进汽均匀性对迷宫密封汽流激振转子动力特性系数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宫密封 非均匀进汽 汽流激振 转子动力特性
下载PDF
有压管道系统瞬变流计算的时间步长取值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德有 郜正华 《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 2002年第2期6-11,共6页
在进行有压管道系统瞬变流计算时 ,存在一个合理选取其计算时间步长Δ t值的问题 ,即在满足计算精度要求的前提下 ,采用合适的简化处理方法 ,使得Δt值尽可能大 ,并使其简化处理的误差尽可能小 .本文探讨了Δt的合理取值范围 ,分析研究... 在进行有压管道系统瞬变流计算时 ,存在一个合理选取其计算时间步长Δ t值的问题 ,即在满足计算精度要求的前提下 ,采用合适的简化处理方法 ,使得Δt值尽可能大 ,并使其简化处理的误差尽可能小 .本文探讨了Δt的合理取值范围 ,分析研究了目前常用的Δt取值方法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更为精确、有效的Δt优化取值方法 ,最后 ,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压管道系统 瞬变流 时间步长 取值方法 特征线法 计算水力学
下载PDF
不同阶煤孔隙结构与流体特性的核磁共振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杨明 柳磊 +2 位作者 张学博 毛俊睿 柴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8,共8页
为探究煤储层结构及内部流体分布的特征,以不同区域的10组煤样为研究对象,基于饱水、离心及低场核磁共振系统,开展煤在不同状态下的低场核磁共振试验,在常规的单T_(2)截止值基础上,提出利用双T_(2)截止值,区分煤中流体的不可采出流体、... 为探究煤储层结构及内部流体分布的特征,以不同区域的10组煤样为研究对象,基于饱水、离心及低场核磁共振系统,开展煤在不同状态下的低场核磁共振试验,在常规的单T_(2)截止值基础上,提出利用双T_(2)截止值,区分煤中流体的不可采出流体、毛管束缚流体及可动流体;搭建流体饱和度的模型,研究不同阶煤的孔隙结构特征与流体特性。结果表明:随着煤阶的升高,微小孔比例逐渐增大、吸附孔孔吼占比由51.77%增至90.19%,中大孔比例逐渐减小、渗流孔孔吼占比由48.23%降为9.81%;随着煤阶的降低,孔隙之间的连通性变好,渗透率由0.03 mD增至1.88 mD。煤样的孔隙度范围为0.73%~11.50%,T_(2CI)与T_(2CII)的主要分布在0.17~2.31、0.97~15.70 ms,相应的饱和度分布在4.21%~53.33%、34.67%~66.60%、6.19%~37.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流体特性 低场核磁共振 截止值 流体饱和度
下载PDF
流线型与圆截面型拖缆的流体动力特性对拖曳系统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4
13
作者 朱克强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6期13-18,共6页
推导了某些流线或光滑圆截面缆的流体动力特性,给出的算例表示了流线型和圆缆之间的主要性能差别,算例表明使用流线型缆是有一些益处的,除了可以抑制震颤效应外,还可以在同样拖体重量下得到更大拖体深度或者同样深度下采用更高的拖... 推导了某些流线或光滑圆截面缆的流体动力特性,给出的算例表示了流线型和圆缆之间的主要性能差别,算例表明使用流线型缆是有一些益处的,除了可以抑制震颤效应外,还可以在同样拖体重量下得到更大拖体深度或者同样深度下采用更高的拖速,但也会带来一些不利之处,如使上端张力增加。一般说来,从拖体向上三分之一长度采用流线型时便可获得全部采用流线型时的一半拖曳深度;当一半缆长采用流线型化则可获得这一深度的7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动力学 缆索 流线型 圆截面型 动力特性
下载PDF
四川地热流体水文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简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倪高倩 张恒 +1 位作者 韦玉婷 胡亚召 《新能源进展》 2016年第3期184-194,共11页
四川省范围内有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两类地热资源,共划分五个地热区。从五个区采取的205组水样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184组~2H、^(18)O和61组^(14)C特征分析显示,四川省各地热区地热流体基本来自于大气降水补给,地热流体的水文地球化... 四川省范围内有沉积盆地型和隆起山地型两类地热资源,共划分五个地热区。从五个区采取的205组水样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184组~2H、^(18)O和61组^(14)C特征分析显示,四川省各地热区地热流体基本来自于大气降水补给,地热流体的水文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与其所属的热储类型和热储开放性有关。盆地型热储主要为岩溶层状热储,山地型热储主要是变质岩为主的裂隙带状热储和层状带状复合型热储。盆地型热储开放性较山地型弱,地热流体矿化度和理疗元素含量均比山地型高,易形成深埋藏的卤水,地下水平均径流时间较山地型长。本研究可为四川省地热资源未来的开发利用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地热流体 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 隆起山地型地热资源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同位素
下载PDF
钻井液连续压力波差分相移键控信号的传输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沈跃 苏义脑 +1 位作者 李林 李根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3-597,602,共6页
对随钻测量旋转阀的控制进行了逻辑分析,利用编码逻辑控制信号的积分运算及傅里叶正、逆变换,得到差分相移键控(DPSK)调制信号的函数表达式。根据通信原理,用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相移构成DPSK信号的数学模型,分析了DPSK信号的频谱特性。对... 对随钻测量旋转阀的控制进行了逻辑分析,利用编码逻辑控制信号的积分运算及傅里叶正、逆变换,得到差分相移键控(DPSK)调制信号的函数表达式。根据通信原理,用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相移构成DPSK信号的数学模型,分析了DPSK信号的频谱特性。对于水基钻井液,根据钻柱压力剖面将钻柱沿垂直方向划分为多个井段,通过对各个井段传递函数的分段描述,得到信号沿垂直钻柱分布的数值解。分析了信号传输距离、钻柱内径、载波频率、钻井液黏度及含气率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并对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数值计算表明,钻井液黏度和含气率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最大。对DPSK压力信号的井筒传输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传输特性可以分析频带传输信号的传输效率和失真度以及钻井液参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量 钻柱 钻井液 频带传输信号 差分相移键控 调制信号 传输特性 传递函数 数值计算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对盐水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夏鹏 蔡记华 +1 位作者 范志军 汪次洪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12,103,共4页
在油气井钻进过程中,井壁发生缩径和掉块往往是由于泥页岩吸水膨胀导致的.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使用纳米二氧化硅封堵泥页岩的纳米级孔喉,从而降低其渗透率、减缓水分侵入的思路.通过测试钻井液的黏度、滤失量和膨胀量,评价了纳米二氧化硅... 在油气井钻进过程中,井壁发生缩径和掉块往往是由于泥页岩吸水膨胀导致的.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使用纳米二氧化硅封堵泥页岩的纳米级孔喉,从而降低其渗透率、减缓水分侵入的思路.通过测试钻井液的黏度、滤失量和膨胀量,评价了纳米二氧化硅对盐水钻井液性能的影响.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改善钻井液性能,必须是在其抗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即需使用抗盐土配浆;浓度为1%~5%的纳米二氧化硅通过增加颗粒间的内摩擦力,既而提高了钻井液的黏度,然而纳米二氧化硅材料对于盐浓度比较敏感;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可以沉积在滤饼表面封堵滤纸孔隙,降滤失效果明显,滤失量降低率可达40.2%;其通过封堵黏土的孔隙,起到了抑制黏土吸水膨胀的作用.优选出的二氧化硅最优加量为3%,其抗盐可至12%;综合考虑滤失、膨胀量实验结果和性价比,选定3%NP+4%NaCl+SWM-B为最优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盐水钻井液 抗盐土 泥页岩地层 井壁稳定 封堵
下载PDF
动扭剪试验中砂土液化后流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汉龙 陈育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37-1541,共5页
土体在初始液化后仍然可能承受动荷载作用发生大变形。引入流体力学中的剪应变率和表观黏度的概念,对振动扭剪试验中饱和砂土液化后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中将砂土的状态分为0有效应力状态和非0有效应力状态。结果表明,砂土在0有... 土体在初始液化后仍然可能承受动荷载作用发生大变形。引入流体力学中的剪应变率和表观黏度的概念,对振动扭剪试验中饱和砂土液化后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中将砂土的状态分为0有效应力状态和非0有效应力状态。结果表明,砂土在0有效应力状态下表现出与静扭剪试验类似的"剪切稀化"非牛顿流体的特征,表观黏度随着剪应变率的增大而减小。加载周数对"剪切稀化"状态下的剪应变率幅值有影响,随着加载周数的增加,剪应变率幅值逐渐增大,而对流动曲线的形状没有影响。在非0有效应力状态下,砂土的表观黏度随应变的增大而增大,随孔压比的减小而增大,且所有的试验得到的表观黏度与孔压比具有一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液化后:空心振动扭剪试验 砂土 流体 流动特性 黏度 剪应变率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凹陷油气来源与成藏特征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碧维 徐新德 +2 位作者 吴杨瑜 游君君 雷明珠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80-992,共13页
文昌凹陷位于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的珠三坳陷,呈NE—SW走向,为一"南断北超"的新生代箕状断陷,特点是烃源岩复杂、油气类型多样且分布复杂。研究表明:类型多样的烃源岩、差异性的热演化程度、复杂的油气成藏类型,是文昌凹陷油... 文昌凹陷位于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的珠三坳陷,呈NE—SW走向,为一"南断北超"的新生代箕状断陷,特点是烃源岩复杂、油气类型多样且分布复杂。研究表明:类型多样的烃源岩、差异性的热演化程度、复杂的油气成藏类型,是文昌凹陷油气类型多样且复杂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文昌凹陷发育文昌组、恩平组"两套四类"烃源岩,即文昌组中深湖相偏腐泥型混合型、文昌组滨浅湖相偏腐殖型混合型、恩平组滨浅湖相腐殖/腐泥混合型和恩平组河沼相腐殖型烃源岩,分别具有不同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潜力,综合盆地模拟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对文昌凹陷油气的来源及其成藏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文昌B凹陷深部文昌组中深湖相偏腐泥型烃源岩生成的油气沿珠三南断裂向上垂向运移进入珠海组储层中聚集成藏,文昌19-1构造南部的W1井、W2井、W3井及北部的W4井原油均为典型的中深湖相原油;文昌19-1构造的W5井和W6井原油来源于文昌组中深湖相和滨浅湖相烃源岩的混合成因;文昌19-1构造北部的W14井恩平组原油充注时间为8.7~1 Ma,来源于文昌组滨浅湖相偏腐殖混合型烃源岩。文昌A凹陷中心区域W15井珠海组三段原油主要来源于恩平组烃源岩,油气充注时间约为4.1~0.2 Ma。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19-9构造首次在珠三南断裂带西段古近系恩平组获得商业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多源供烃、复合输导、多期运聚、复式成藏"的模式,提升了文昌组滨浅湖相偏腐殖混合型源岩作为重要烃源岩供给油气的贡献比例,开拓了新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西部 文昌凹陷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油气来源 成藏特征
原文传递
长江口北槽深水浮泥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华 阮伟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8-102,共5页
依据 2 0 0 0年 7~ 11月的实测资料 ,对北槽浮泥的发育状况、固结特性和适航容重进行研究。
关键词 长江口 北槽 深水浮泥 适航水深 流变特性 固结特性 适航容重 航道疏浚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三工河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对油气多期充注—调整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13
20
作者 赵洪 罗晓容 +6 位作者 张立宽 林会喜 许涛 胡才志 杨彬 雷裕红 路永扬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6-476,共11页
油气充注过程中形成的流体包裹体为研究成藏过程提供了依据。利用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56块三工河组含油储层样品,通过系统的流体包裹体显微鉴定、微束荧光光谱和均一温度测试等包裹体分析测试手段,结合盆地构造—热演化和烃源岩生排烃... 油气充注过程中形成的流体包裹体为研究成藏过程提供了依据。利用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56块三工河组含油储层样品,通过系统的流体包裹体显微鉴定、微束荧光光谱和均一温度测试等包裹体分析测试手段,结合盆地构造—热演化和烃源岩生排烃史模拟结果,研究了主要含油区块三工河组油气充注的期次和年代,探讨了油气充注—调整的过程。结果表明:有机包裹体主要以发黄色、蓝色、白色荧光的油包裹体为主,荧光光谱主峰波长分别对应于535-545μm、475-485μm和505-515μm等3个波长段,在成岩宿主矿物内被捕获的时序关系总体上依次变新;研究区在中晚侏罗世曾发生最早期的油气聚集,但随着晚侏罗世末的构造抬升和剥蚀,古油藏遭受破坏而形成炭质沥青;现今油气藏主要经历了2期有效油气充注,成藏时间晚于二叠系烃源岩的生烃高峰期;第一期成藏距今100-70Ma(K2),主要以莫西庄、征沙村地区的I幕发黄色荧光原油充注为标志;第二期成藏距今62-0Ma(E—Q),油气充注活动频繁且持续时间长,发黄色和蓝色、蓝色和白色荧光的烃类包裹体依次在较长的统一地质时期内叠置共存。表明各含油区块内三工河组油气藏随盆地构造演化发生了多次动态充注与调整,具有残留型、调整改造型及持续充注型等多种油气藏在空间上复合叠加的成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荧光特征 油气充注期 成藏过程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