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涡流空气分级机内流场分析与转笼结构改进 被引量:19
1
作者 杨庆良 刘家祥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3,共5页
应用F luent软件建立传统涡流空气分级机三维模型并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同时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对分级机内流场进行测量。研究表明:当进口风速一定时,存在一个临界转笼转速使得环形区及转笼叶片间流场分布最均匀,分级性能好。... 应用F luent软件建立传统涡流空气分级机三维模型并对其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同时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对分级机内流场进行测量。研究表明:当进口风速一定时,存在一个临界转笼转速使得环形区及转笼叶片间流场分布最均匀,分级性能好。改进转笼结构并进行模拟分析,新结构转笼的叶片设计成流线型,减少了气流与叶片的碰撞。模拟结果表明:与传统涡流空气分级机相比,环形区内速度分布得到了改善,新结构转笼叶片间旋涡趋势减弱,分级机内分级力场优于传统转笼。特别是转笼高速旋转时,结构改进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空气分级机 流场特性 数值模拟 流场测量 新结构转笼
下载PDF
翼尖涡流场特性及其控制 被引量:16
2
作者 顾蕴松 程克明 郑新军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6-451,共6页
大型运输飞机的尾涡系是诱发后继小型飞机空难的重要原因,需要有效的涡控制装置来削弱其强度。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了翼型为NACA23016的矩形半机翼模型翼尖尾涡流动结构和控制方法。应用七孔探针空间流场定量测试技术研究了翼尖涡的流动结... 大型运输飞机的尾涡系是诱发后继小型飞机空难的重要原因,需要有效的涡控制装置来削弱其强度。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了翼型为NACA23016的矩形半机翼模型翼尖尾涡流动结构和控制方法。应用七孔探针空间流场定量测试技术研究了翼尖涡的流动结构,给出了翼尖尾涡在下游两倍弦长距离内的速度和压力场分布随迎角变化的规律。在机翼翼梢布置不同组合方式的翼梢涡扩散器,来控制翼尖涡。研究结果表明,正负90°和60°安装角的双翼梢涡扩散器可将翼尖涡涡核的静压增加60%以上。其旋涡强度削弱机理为:翼梢涡扩散器将集中的翼尖涡破碎分成两个或多个强度更弱的旋涡。在流体粘性的作用下,旋涡能量耗散更快,可有效地削弱翼尖尾涡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尖涡 涡控制 翼梢涡扩散器 流场测量 七孔探针
下载PDF
大迎角细长体侧向力的比例控制 被引量:17
3
作者 顾蕴松 明晓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6-750,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大迎角细长旋成体侧向力的比例控制技术。通过在细长旋成体头部施加非定常小扰动,可以对细长旋成体非对称背涡的非对称程度进行比例控制。风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以很小的能量输入将大小和方向随机变化的侧向... 介绍了一种新的大迎角细长旋成体侧向力的比例控制技术。通过在细长旋成体头部施加非定常小扰动,可以对细长旋成体非对称背涡的非对称程度进行比例控制。风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以很小的能量输入将大小和方向随机变化的侧向力加以精确控制;不仅可以控制侧向力的方向,也可以连续改变侧向力的大小,使其变成有利于飞行控制的气动力和力矩,达到变不利为有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涡控制 侧向力控制 非定常扰动 细长旋成体 大迎角 流场测量 粒子图像激光测速仪
下载PDF
大迎角细长体非对称空间流场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顾蕴松 明晓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共6页
应用七孔探针定量流场测试技术,在低速风洞中通过定量测试细长旋成体背风区三维空间流场,研究了零侧滑条件下细长旋成体在典型大迎角情况下(迎角为55°)背风区附体和离体涡系的空间演化规律,加深了对细长旋成体背风区不对称涡系空... 应用七孔探针定量流场测试技术,在低速风洞中通过定量测试细长旋成体背风区三维空间流场,研究了零侧滑条件下细长旋成体在典型大迎角情况下(迎角为55°)背风区附体和离体涡系的空间演化规律,加深了对细长旋成体背风区不对称涡系空间结构的认识。解释了截面侧向力沿模型体轴分布为幅值递减波形的形成机制。给出了有、无头部小扰动片及小扰动片非定常摆动控制三种情况下的细长体背风区不同的多涡空间结构。细长旋成体背风区横截面的涡量和总压分布测量结果表明在模型头部固定小扰动片可以改变非对称涡的非对称特性,但不能使非对称涡变为对称涡,而在头部非定常小扰动的控制下模型背风区流动呈现对称涡的流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长体 大迎角 试验研究 流场特性 对称空间 细长旋成体 空间结构 非对称涡 小扰动 测试技术 七孔探针 空间流场 定量测试 低速风洞 演化规律 形成机制 摆动控制 分布测量 非定常 风区 不对称 模型体 侧向力 头部 横截面
下载PDF
涡流空气分级机内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与测量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庆良 刘家祥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7,共4页
为了清楚地认识涡流空气分级机内部流场分布,文中利用Fluent软件建立分级机的三维模型,对其内部三维旋转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不同工况下分级机内部流场分布。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对转笼叶片间流场进行测量,应用测量结果... 为了清楚地认识涡流空气分级机内部流场分布,文中利用Fluent软件建立分级机的三维模型,对其内部三维旋转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不同工况下分级机内部流场分布。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DV)对转笼叶片间流场进行测量,应用测量结果来验证模拟计算结果,模拟结果与测量结果吻合。研究表明,在一定的进口风速下,当环形区靠近叶片处气流切向速度与转笼外缘切向速度相近时,存在一个临界转速使得叶片间流场最稳定,分级机分级效果最好。这为改进涡流空气分级机操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空气分级机 数值模拟 流场测量 临界转速
下载PDF
斜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非定常流场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斌斌 程克明 顾蕴松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30,共4页
设计了平直和倾斜单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应用非接触粒子图像激光测速技术(PIV)对出口附近的非定常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两种激励器产生的合成射流的瞬态和时均流动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斜出口和常规平直出口激励器流场结构存在明显... 设计了平直和倾斜单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应用非接触粒子图像激光测速技术(PIV)对出口附近的非定常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两种激励器产生的合成射流的瞬态和时均流动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斜出口和常规平直出口激励器流场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右斜出口激励器仅在出口左侧边缘形成集中旋涡,在右侧形成附壁射流,补充激励器内部质量的空气来自于尖锐出口左侧,时均流场呈现沿壁面的横向输运特性,其流动特性十分有利于进行边界层分离流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射流 流场测量 PIV 流动控制 流场特性
下载PDF
SOME NEW DATA AND FORMULAS FOR RESISTANCE FLOW IN FLUVIAL OPEN CHANNELS 被引量:2
7
作者 YANG Sheng-fa HU Jiang +2 位作者 LI Dan-xun WANG Xing-kui GUO Yakun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4期527-534,共8页
Flow resistance in fluvial open channels, especially in steep gravel-bed channels, still presents challenges to researchers and engineers. This article presents some new data from both the flume experiments and field ... Flow resistance in fluvial open channels, especially in steep gravel-bed channels, still presents challenges to researchers and engineers. This article presents some new data from both the flume experiments and field measurements. Data analysis using the divided hydraulic radius approach shows that the relative roughness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bed form resistance. A new set of formulas that incorporate the relative roughness are proposed. As compared with several existing formulas, the proposed formulas can be used to better estimate the bed form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 channel flow flow resistance relative roughness steep gravel-bed flume experiments field measurements
原文传递
零质量射流激励器内外流动特性的PIV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顾蕴松 李斌斌 程克明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22,38,共5页
设计了腔体透明的电磁式零质量射流激励器。采用非接触式瞬态流场测试技术,对激励器腔体内部和外部的流场进行了定量测量。研究了激励驱动信号频率变化对射流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0Hz为射流的共振频率,可以产生最强的射流。比较和... 设计了腔体透明的电磁式零质量射流激励器。采用非接触式瞬态流场测试技术,对激励器腔体内部和外部的流场进行了定量测量。研究了激励驱动信号频率变化对射流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0Hz为射流的共振频率,可以产生最强的射流。比较和分析了共振频率下零质量射流平均和瞬态流场特性。同时观察到,在激励周期的'吸入'阶段,周围气体向激励器腔体内向补充,腔体内部也会产生反方向的'零质量射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质量射流 激励器 流场特性 流场测试 PIV
下载PDF
PIV技术在某驳船模型强迫横摇水动力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晓强 刘怀西 +1 位作者 马山 郭春雨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56,共8页
[目的]为研究船舶横摇过程中粘流场细节以提高横摇阻尼数值模拟精度,[方法]开展了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在静水强迫横摇水动力测试中的应用研究。首先,采用自制的强迫横摇装置在水池中开展某驳船在不同摇幅和振荡周期下船舶横摇水动力... [目的]为研究船舶横摇过程中粘流场细节以提高横摇阻尼数值模拟精度,[方法]开展了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在静水强迫横摇水动力测试中的应用研究。首先,采用自制的强迫横摇装置在水池中开展某驳船在不同摇幅和振荡周期下船舶横摇水动力与舭部流场的同步测试。观测舭部粘流场在船体振荡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横摇阻尼系数随摇幅和周期的变化规律。然后,将模型试验测试结果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结果表明,CFD预报船舶横摇整体阻尼系数精度较好,但预报的局部流场细节与模型试验测试结果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需在模型试验技术和CFD预报技术上开展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 CFD 横摇运动 横摇阻尼系数 流场测量
下载PDF
等离子体诱导圆锥前体流场的PIV测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冲 李华星 +2 位作者 孟宣市 罗时钧 刘锋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8-312,329-330,共5页
在封闭光学玻璃箱体内,应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20°顶角圆锥附近的静止大气进行了定常和脉冲循环控制,对等离子体诱导的圆锥截面绕流速度场进行了二维PIV测量,在定常控制和脉冲循环控制下,比较分析了最大绕流速度及最大轴向涡量... 在封闭光学玻璃箱体内,应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20°顶角圆锥附近的静止大气进行了定常和脉冲循环控制,对等离子体诱导的圆锥截面绕流速度场进行了二维PIV测量,在定常控制和脉冲循环控制下,比较分析了最大绕流速度及最大轴向涡量,研究了脉冲频率和电压对上述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存在一个交流电压阈值(Vp-p≈14.0 kV),当电压高于这个阈值后,相对于定常控制模式,脉冲循环控制下沿90°方位角径向线上分布的时间平均切向速度和轴向涡量迅速增加;在脉冲循环控制控制下,动量传递主要表现为分离涡的形成而不是气流的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图像测速 圆锥体 等离子体主动流动控制 脉冲循环 流场测量
下载PDF
Contribution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Motorcyclists’ Speed Prediction Equations for Two-Lane Rural Roads
11
作者 Panagiotis V. Lemonakis Nikolaos E. Eliou +1 位作者 George N. Botzoris Theodoros E. Karakasidis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2013年第3期204-213,共10页
The calculation of speed prediction equations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numerous researches in the past. The majority of them present models to predict free-flow speed in terms of the road geometry at the curved road se... The calculation of speed prediction equations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numerous researches in the past. The majority of them present models to predict free-flow speed in terms of the road geometry at the curved road sections and more specifically in terms of the radiuses of the curves. Common characteristic is that none of them approaches the speed behavior of motorcycles since they are excluded from the datasets of the various studies. Instead, the models usually predict operating speed for other vehicle types such as passenger cars, vans, pickups and trucks. The present paper aims to cover this gap by developing speed prediction equations for motorcycles. For this purpose a new methodology is proposed while field measure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obtain an adequate dataset of free-flow speeds along the curved sections of three different two lane rural roads. The aforementioned field measurements were conducted by two participants incorporating various road conditions (e.g. light conditions, experience level, familiarity with the routes). The ultimate target was the development of speed prediction equations by calculating the optimum regression curves between the curve radius’ and the corresponding velocities for the different road conditions. The research revealed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could be used as a very useful tool to investigate motorcyclists’ behavior at curved road sections. Moreover it was feasible to draw conclusions correlating the speed adjustment with the various driv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torcyclists’ Behavior Regression CURVES CURVATURE Free-flow SPEED SPEED EQUATIONS field measurements
下载PDF
聚光镜场和风环境耦合作用机理研究
12
作者 黄湘 王志峰 +2 位作者 宫博 吴治永 白凤武 《科技资讯》 2016年第4期171-172,共2页
综合现场实测、风洞实验和数值有限元模拟方法,开展了电站聚光镜场和近地面风环境相互耦合作用机理研究。进行了聚光器场的风场实时监测,分析获得镜场近地面的风速剖面、湍流度剖面、湍流强度、湍流积分尺度、湍流风速谱和峰值因子等参... 综合现场实测、风洞实验和数值有限元模拟方法,开展了电站聚光镜场和近地面风环境相互耦合作用机理研究。进行了聚光器场的风场实时监测,分析获得镜场近地面的风速剖面、湍流度剖面、湍流强度、湍流积分尺度、湍流风速谱和峰值因子等参数,总结聚光器场的强季风场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聚光器风荷载边界条件的原型实测和风洞实验,获得强季风作用下的聚光器脉动风压分布规律和特征,获得脉动风压功率谱密度,进而获得聚光器的风荷载边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光镜场 风场 现场实测 风洞实验 数值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崔宝玉 魏德洲 +1 位作者 翟庆祥 张思瑶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4-897,共4页
在PIV实验验证的基础上,利用RSM雷诺应力模型和VOF两相流模型对50 mm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进行了系统的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旋流器内静压从器壁至中心逐渐下降,静压为0处即为空气柱边界,空气柱内为负压,空气柱的存在增加了分级过程的能... 在PIV实验验证的基础上,利用RSM雷诺应力模型和VOF两相流模型对50 mm水力旋流器内部流场进行了系统的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旋流器内静压从器壁至中心逐渐下降,静压为0处即为空气柱边界,空气柱内为负压,空气柱的存在增加了分级过程的能量消耗;旋流器内切向速度分布符合组合涡特征,内部为强制涡运动,外部为半自由涡运动;零速包络面是轴向速度方向发生改变的转折面,其上部为柱形,下部为锥形,柱形段直径约为溢流管的2.3倍;在外旋流区域径向速度方向从旋流器器壁指向中心,内旋流区域存在方向相反、位置相对的径向速度,空气柱内径向速度基本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数值模拟 PIV流场测试 压力分布 速度分布
下载PDF
旋流器内空气柱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8
14
作者 崔宝玉 魏德洲 +1 位作者 李明阳 FENG Yu-qing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43-1346,1351,共5页
利用CFD方法,基于RSM雷诺应力模型和VOF多相流模型对旋流器内空气柱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t≈0.7 s,空气柱基本成型,且最终结果与PIV测试结果一致.旋流器内空气柱的空气是从沉砂口吸入并从溢流口排出.在沉砂管上端,空气柱发生大幅度... 利用CFD方法,基于RSM雷诺应力模型和VOF多相流模型对旋流器内空气柱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t≈0.7 s,空气柱基本成型,且最终结果与PIV测试结果一致.旋流器内空气柱的空气是从沉砂口吸入并从溢流口排出.在沉砂管上端,空气柱发生大幅度的径向偏摆;空气柱进入溢流管后,产生"喉结"状突起.空气柱确实消耗了一部分不必要的能量,但并不对流场造成明显的额外扰动.给矿速度的变化对空气柱的直径几乎没有影响,而旋流器结构参数的变化,如沉砂口直径、溢流口直径、锥角等,对空气柱直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空气柱 数值模拟 PIV流场测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型双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的流场特征研究
15
作者 吕为 顾蕴松 程克明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91,共4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应用非接触粒子图像激光测速技术(PIV),测试了激励器出口的流场特性,包括瞬态和时均流动结构。结果表明,相比常规合成射流激励器,新型激励器一侧出口呈现为明显抽吸作用,另一侧出口流动带有合成射... 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应用非接触粒子图像激光测速技术(PIV),测试了激励器出口的流场特性,包括瞬态和时均流动结构。结果表明,相比常规合成射流激励器,新型激励器一侧出口呈现为明显抽吸作用,另一侧出口流动带有合成射流流场特征,在出口下游得到一股放大了的单方向射流。新型合成射流激励器单侧出口的抽吸作用,在常规激励器基础上形成新的流体'微泵'工作机制,不仅放大了合成射流能量大小,同时实现了不同区域内流体的'定向输运',其外流场特性更加有利于边界层分离、射流矢量偏转等主动流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射流 激励器 流场特征 PIV流场测量 流动控制
下载PDF
复杂流场的超声-激光测量原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长乐 宋宙模 +1 位作者 张彬乾 尚志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8期749-754,共6页
本文从复杂流场—旋涡场参量的超声—激光测试方法的需要出发,论述了超声波产生的声相位光栅对激光产生的偏转效应.并研制了适用于产生空气超声相位光栅的大功率高频超声换能器、位移灵敏接收器、数字相位差测定仪等设备,采用了超声发... 本文从复杂流场—旋涡场参量的超声—激光测试方法的需要出发,论述了超声波产生的声相位光栅对激光产生的偏转效应.并研制了适用于产生空气超声相位光栅的大功率高频超声换能器、位移灵敏接收器、数字相位差测定仪等设备,采用了超声发射的匹配技术等,从而获得了明显的空气超声-激光偏转效应,并且测定了两光束的偏转时间差.本文的结果为利用超声-激光的空气声光偏转效应测量空气旋涡流场参量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光偏转 流场测量 激光应用 流体流动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对于火炮驻退机湍流速度场的测量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利民 叶莉华 +1 位作者 贺安之 闫大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1998年第6期29-30,共2页
驻退机是反后坐装置中控制火炮后坐规律的关键部件。测试驻退机湍流速度场的目的是逐步揭示驻退机内湍流流场的结构和特点,为驻退机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传统的测试方法是用传感器测量液体速度,其主要缺点是干扰流场、耗... 驻退机是反后坐装置中控制火炮后坐规律的关键部件。测试驻退机湍流速度场的目的是逐步揭示驻退机内湍流流场的结构和特点,为驻退机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传统的测试方法是用传感器测量液体速度,其主要缺点是干扰流场、耗资高、风险大、周期长。基于此,采取了先进的LDV测试手段,对湍流流场进行测量,其测量精度比其它方法有着明显的优越性。测试结果揭示了驻退机内湍流流场的结构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退机 激光多普勒 湍流速度场 测量 火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