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磁力控制湍流边界层分离圆柱绕流场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尹纪富 尤云祥 +1 位作者 李巍 胡天群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6-220,共15页
在亚临界区高雷诺数Re=1.4×105下,采用脱体涡模拟结合湍流分离的方法对弱电解质中电磁力作用下湍流边界层分离圆柱绕流场及其升(阻)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电磁力可以提高圆柱体湍流边界层内的流体动能,延缓圆柱体... 在亚临界区高雷诺数Re=1.4×105下,采用脱体涡模拟结合湍流分离的方法对弱电解质中电磁力作用下湍流边界层分离圆柱绕流场及其升(阻)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电磁力可以提高圆柱体湍流边界层内的流体动能,延缓圆柱体湍流边界层的流动分离,减弱圆柱体湍流绕流场中在流向和展向上大尺度漩涡的强度,减小圆柱体阻力时均值及其升力脉动幅值.当电磁力作用参数大于某个临界值后,湍流边界层流动分离消失,在圆柱体尾部产生射流现象,从而电磁力对圆柱体产生净推力作用,出现负阻力现象,而且升力脉动幅值接近于零,出现圆柱体升力消失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绕流 湍流分离 电磁力 流动控制
原文传递
脊状结构表面圆柱绕流的流体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伟 宋保维 +1 位作者 毛昭勇 张婷颖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7-111,132,共6页
通过构造脊状结构表面,采用非定常数值计算方法,对圆柱表面的绕流场及其水动力特性进行数值计算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构参数h和θ的脊状结构对圆柱绕流的控制作用均不同,最佳的结构参数分别是h=2 mm和θ=10°;在一定雷诺数条件下... 通过构造脊状结构表面,采用非定常数值计算方法,对圆柱表面的绕流场及其水动力特性进行数值计算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构参数h和θ的脊状结构对圆柱绕流的控制作用均不同,最佳的结构参数分别是h=2 mm和θ=10°;在一定雷诺数条件下,脊状结构表面既可以减小圆柱表面阻力,又可以有效控制圆柱的脉动升力并延缓边界层的分离;随着雷诺数的增大,脊状结构对圆柱绕流的控制效果会减弱.计算条件下的最优控制效果为:阻力系数最大减少32.56%,升力系数最大减少65.41%,因此提出的脊状结构表面的方案对于控制圆柱表面绕流造成的疲劳损伤或破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绕流 数值研究 脊状结构 流动控制 流体特性
原文传递
电磁力控制翼型绕流分离的增升减阻效率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耀慧 栗保明 +1 位作者 潘绪超 刘怡昕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421,共8页
电磁力可有效对流体流动进行控制,增升减阻,抑制流动分离,制约其推广应用的瓶颈为控制效率问题.为提高其控制效率,基于翼型绕流的电磁力控制,对电磁力增升减阻的控制效率问题进行数值研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导电磁力控制能耗的比,基... 电磁力可有效对流体流动进行控制,增升减阻,抑制流动分离,制约其推广应用的瓶颈为控制效率问题.为提高其控制效率,基于翼型绕流的电磁力控制,对电磁力增升减阻的控制效率问题进行数值研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推导电磁力控制能耗的比,基于升力和阻力计算节省能量.定义电磁力的控制效率为能量节省与电磁力控制所需能耗的比值,研究不同工况下电磁力增升减阻的控制效率.发现在控制开始阶段,电磁力能量主要消耗在增加边界层流体的动能上,电磁力控制效率非常低,但电磁力控制效率会随着电磁力工作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电磁力控制效率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加呈指数下降;通过增加电磁力激活板的输入能量可增强电磁力的控制效果,但无法明显增加其控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力 翼型绕流 流动控制 控制效率
下载PDF
滤网对汽轮机高压调节阀气动性能影响的模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钟主海 孙奇 +1 位作者 田朝阳 杨长柱 《发电设备》 2023年第1期13-17,共5页
亚临界机组汽轮机普遍采用带环形滤网的高压调节阀,其气动性能试验测试与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滤网的存在显著提高了阀内流场分布的对称性,减小了阀碟在来流方向与垂直来流两个方向上的受力,削弱了阀座下游偏斜流场的回流强度,阀座出... 亚临界机组汽轮机普遍采用带环形滤网的高压调节阀,其气动性能试验测试与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滤网的存在显著提高了阀内流场分布的对称性,减小了阀碟在来流方向与垂直来流两个方向上的受力,削弱了阀座下游偏斜流场的回流强度,阀座出口流场的均匀性也显著提高。滤网不仅对来流具有整流作用,而且有效控制了阀腔内的绕流。合理的滤网尺寸设计对阀门流量系数和总压损失系数的影响很小,并且可显著提高流场的稳定性。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的对比,表明采用多孔介质模型进行模拟的精度可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机组 汽轮机 调节阀 滤网 整流 控制绕流
下载PDF
有限长波浪形圆柱绕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6
5
作者 赵桂欣 桂洪斌 王晓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3-170,共8页
为研究一端固定在壁面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的有限长波浪形圆柱的减阻抑振效果,对有限长波浪形圆柱进行了计算.首先,采用大涡模拟数值模型的方法,对雷诺数为3900时的有限长直圆柱和不同波长、波幅组合后的12种有限长波浪形圆柱进行了计算;... 为研究一端固定在壁面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的有限长波浪形圆柱的减阻抑振效果,对有限长波浪形圆柱进行了计算.首先,采用大涡模拟数值模型的方法,对雷诺数为3900时的有限长直圆柱和不同波长、波幅组合后的12种有限长波浪形圆柱进行了计算;其次,针对计算结果进行后处理,得到并比较了不同组合形式下的有限长波浪形圆柱的升、阻力系数大小,结合升、阻力大小分析其减阻抑振效果;最后,对减阻抑振效果较好的组合形式进行流场分析并研究了有限长波浪形圆柱的减阻抑振机理.研究表明:在12种波浪形圆柱组合形式中,大多数组合形式都能减小圆柱受到的升力系数均方根值,起到抑振作用,减阻效果最好的组合形式阻力系数均值减小可达5.36%;有限长直圆柱与有限长波浪形圆柱周围有相似的流动特征,但波浪形圆柱由于马鞍面和节点面的存在,使流体在圆柱展向产生交互,削弱了圆柱后方尾涡的发展,从而起到减阻抑振的作用.所得结果可对有限长波浪形圆柱的减阻抑振效果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对研究有限长波浪形圆柱的减阻抑振机理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绕流 有限长 波浪形圆柱 减阻 振动控制
下载PDF
非定常绕流主动控制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汪健生 田永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784-3790,共7页
为抑制圆体后尾流区涡脱落,降低流动阻力;在主圆柱体后方以上下对称方式各设置一旋转小圆柱体,以此实现对流场的控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采用此控制策略下的二维非稳态圆柱绕流尾流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考察了Re=200时,附属小圆柱... 为抑制圆体后尾流区涡脱落,降低流动阻力;在主圆柱体后方以上下对称方式各设置一旋转小圆柱体,以此实现对流场的控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采用此控制策略下的二维非稳态圆柱绕流尾流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考察了Re=200时,附属小圆柱旋转速度α及旋转方向对主圆柱尾流流动特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上部小圆柱顺时针旋转、下部小圆柱逆时针旋转时,可以抑制涡脱落并降低流动阻力;当α=2.4时即可实现对主圆柱体尾流区涡脱落的抑制效果;同时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得到较大幅度降低,圆柱绕流的尾流流动特性被完全改变,有效控制了尾流区的不稳定性;而当上部小圆柱逆时针旋转、下部小圆柱顺时针旋转时,会导致尾流涡量增强,阻力及升力系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绕流 主动控制 压力系数 附属圆柱
下载PDF
水下相关组件单棒转移机械手的轨迹规划与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斌 陈建文 +1 位作者 冷慧玲 祝沛桢 《机械工程师》 2022年第7期101-105,共5页
针对核电厂相关组件水下缩容工艺过程中单棒的水下转移问题,规划了单棒转移机械手末端的运动轨迹,设计了机械手的控制系统,以保证单棒稳定、可靠转移。建立了单棒转移机械手的正、逆运动学模型,分析了转移单棒时的水对单棒的作用力,并... 针对核电厂相关组件水下缩容工艺过程中单棒的水下转移问题,规划了单棒转移机械手末端的运动轨迹,设计了机械手的控制系统,以保证单棒稳定、可靠转移。建立了单棒转移机械手的正、逆运动学模型,分析了转移单棒时的水对单棒的作用力,并推导了其力学模型,针对机械手末端运动的平稳性要求,使用了贝塞尔曲线进行机械手末端轨迹规划,并设计了带绕流阻力补偿的PD控制算法。通过对机械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控制系统性能和机械手末端轨迹规划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容 机器人轨迹规划 圆柱绕流 机器人运动控制
下载PDF
翼型绕流的洛伦兹力控制机理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耀慧 董祥瑞 +3 位作者 陈志华 张辉 栗保明 范宝春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6-285,共10页
在翼型上翼面壁面附近流场中形成的流向洛伦兹力,可提升翼型的升力减小阻力,然而制约其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是极为低下的控制效率,为提高洛伦兹力的控制效率,需研究其控制机理.以翼型绕流的洛伦兹力控制为例,利用双时间步Roe格式及水槽... 在翼型上翼面壁面附近流场中形成的流向洛伦兹力,可提升翼型的升力减小阻力,然而制约其推广应用的主要瓶颈是极为低下的控制效率,为提高洛伦兹力的控制效率,需研究其控制机理.以翼型绕流的洛伦兹力控制为例,利用双时间步Roe格式及水槽对其进行数值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洛伦兹力的控制效果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加而下降,升力增幅和阻力减幅与来流速度大小呈反比关系,但升力增加和阻力减小的规律不变,都是升力先急剧增加随后缓慢增加,而阻力先急剧减小然后再缓慢增加,基本原因为升力和阻力先受洛伦兹力推力的影响而分别增加和减小,随后洛伦兹力作用增加翼面壁面摩擦力,导致升力减小和阻力增加,流向洛伦兹力还导致翼型壁面压力下降,增加翼型升力和压差阻力;壁面摩擦力导致的升力降幅比壁面压力变化导致的升力增幅小,壁面压力变化起主导作用;洛伦兹力推力对阻力的降幅比压差阻力的增幅大,洛伦兹力推力起主导作用,因此阻力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 洛伦兹力 翼型绕流 流体控制
原文传递
亚临界雷诺数下电磁力控制圆柱体绕流场特性的脱体涡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尹纪富 李巍 +1 位作者 尤云祥 胡天群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5-506,共12页
该文利用Maxwell方程直接数值计算表面包覆电极与磁极圆柱体产生的电磁力分布,将其加入到动量方程中,采用脱体涡模拟(DES)方法,在亚临界雷诺数4(Re 5 10)下,对电磁力作用下圆柱体在弱电解质中的绕流场结构及其升阻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 该文利用Maxwell方程直接数值计算表面包覆电极与磁极圆柱体产生的电磁力分布,将其加入到动量方程中,采用脱体涡模拟(DES)方法,在亚临界雷诺数4(Re 5 10)下,对电磁力作用下圆柱体在弱电解质中的绕流场结构及其升阻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结果显示:电磁力可以增大圆柱体近壁面的流体动能,延缓流动分离,减弱绕流场的三维效应;同时电磁力还可以显著减小圆柱体阻力,抑制其阻力与升力脉动幅值,而且随着电磁力作用参数的增加,圆柱体平均阻力及其升力系数均方值均呈指数衰减特征。研究表明,在亚临界雷诺数下,电磁力可以有效地改善圆柱体绕流场结构,达到减小其阻力并抑制其升阻力脉动幅值之目的,因此是圆柱型结构一种有效流动的控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绕流 流动控制 电磁力 亚临界雷诺数
原文传递
亚临界区雷诺数下圆柱绕流场电磁力控制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纪富 尤云祥 李巍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0,共10页
在亚临界区雷诺数下,采用脱体涡模拟方法对弱电解质中电磁力作用下圆柱绕流场及其升阻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电磁力可以提高圆柱体边界层内的流体动能,延缓圆柱体近壁面流动分离,减弱绕流场中流向和展向大尺度涡的强度... 在亚临界区雷诺数下,采用脱体涡模拟方法对弱电解质中电磁力作用下圆柱绕流场及其升阻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电磁力可以提高圆柱体边界层内的流体动能,延缓圆柱体近壁面流动分离,减弱绕流场中流向和展向大尺度涡的强度,减小圆柱体阻力及其升力脉动幅值;当电磁力作用参数大于某个临界值后,流动分离角消失,在圆柱体尾部产生射流现象,电磁力产生净推力作用,出现负阻力现象,而且升力脉动幅值显著减小且接近于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区雷诺数 圆柱绕流 电磁力 流动控制
下载PDF
基于ADINA有限元软件的圆柱绕流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远征 王微微 《港工技术》 2012年第6期1-4,共4页
利用ADINA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基于N-S控制方程的圆柱绕流三维数学模型,模拟不可压缩粘性流体中单个固定圆柱的绕流问题,计算不同雷诺数(Re)条件下圆柱绕流的压力系数、升阻力系数和Strouhal数等相关参数。通过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 利用ADINA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基于N-S控制方程的圆柱绕流三维数学模型,模拟不可压缩粘性流体中单个固定圆柱的绕流问题,计算不同雷诺数(Re)条件下圆柱绕流的压力系数、升阻力系数和Strouhal数等相关参数。通过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对该数学模型进行验证,进一步分析在大雷诺数条件下圆柱绕流的三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INA有限元软件 圆柱绕流 三维数值模拟 N—S控制方程 模型验证
下载PDF
临界区雷诺数下翼型流场电磁力控制的脱体涡模拟
12
作者 张光林 尤云祥 +4 位作者 胡天群 赵良明 王磊 周友明 陈虹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1-320,共10页
利用Maxwell方程直接数值计算表面包覆电极与磁极翼型产生的三维Lorentz力分布,将其加入到流体控制方程的动量方程中,采用脱体涡模拟方法对临界区雷诺数下受Lorentz力作用下翼型绕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电磁力作用系数和攻角对翼... 利用Maxwell方程直接数值计算表面包覆电极与磁极翼型产生的三维Lorentz力分布,将其加入到流体控制方程的动量方程中,采用脱体涡模拟方法对临界区雷诺数下受Lorentz力作用下翼型绕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电磁力作用系数和攻角对翼型绕流场结构及其升阻力系数的影响机理和规律。结果表明,Lorentz力可以有效地改善翼型周围的流场结构,达到减阻、增升、消涡以及延缓和抑制其失速的目的,因此是翼型的一种有效流动控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绕流 电磁力 流动控制 脱体涡模拟
原文传递
电磁力控制圆柱体三维绕流场的脱体涡模拟
13
作者 尹纪富 尤云祥 +1 位作者 李巍 胡天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4-251,259,共9页
利用Maxwell方程组直接数值计算表面包覆电极与磁极圆柱体产生的电磁力分布,将其加入到动量方程中,采用脱体涡模拟(DES)方法,在雷诺数Re=3 900时,对电磁力作用下圆柱体在弱电解质中的绕流场结构及其升阻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结... 利用Maxwell方程组直接数值计算表面包覆电极与磁极圆柱体产生的电磁力分布,将其加入到动量方程中,采用脱体涡模拟(DES)方法,在雷诺数Re=3 900时,对电磁力作用下圆柱体在弱电解质中的绕流场结构及其升阻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电磁力作用可提高圆柱体边界层内的流体动能,抑制流动分离的产生,减弱圆柱绕流场的三维特性,在电磁力作用参数达到某个临界值后,在圆柱体后方产生射流现象;同时,随着电磁力作用参数的增大,圆柱体压差阻力及其总阻力减小,但摩擦阻力增大,而且电磁力的作用还可以显著减小升力脉动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绕流 电磁力 流动控制 脱体涡模拟
下载PDF
亚临界区雷诺数下电磁力控制圆柱绕流场特性研究(英文)
14
作者 尹纪富 尤云祥 +1 位作者 李巍 胡天群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31-1444,共14页
采用脱体涡模拟方法对弱电解质中电磁力作用下圆柱绕流场及其升阻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亚临界区雷诺数下电磁力可以提高圆柱体边界层内的流体动能,延缓圆柱体近壁面流动分离,减弱绕流场中流向和展向大尺度涡的强... 采用脱体涡模拟方法对弱电解质中电磁力作用下圆柱绕流场及其升阻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亚临界区雷诺数下电磁力可以提高圆柱体边界层内的流体动能,延缓圆柱体近壁面流动分离,减弱绕流场中流向和展向大尺度涡的强度,减小圆柱体阻力及其升力脉动幅值;当电磁力作用参数大于某个临界值后,流动分离角消失,在圆柱体尾部产生射流现象,电磁力产生净推力作用,出现负阻力现象,而且升力脉动幅值显著减小且接近于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区雷诺数 圆柱绕流 电磁力 流动控制 DES数值模拟
下载PDF
电磁力控制潜艇近水面兴波绕流流场的数值研究
15
作者 纪延亮 周本谋 黄亚冬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7-396,共10页
文章基于VOF方法,对Froude数(Fr)等于0.2时近水面不同潜深的潜艇绕流流场结构进行了仿真,主要研究了不同潜深的兴波特性及水下绕流艇身周围的流场结构特点。结果表明,接近水面时,艇身周围的流场结构受到兴波的影响而变得更加复杂,潜艇... 文章基于VOF方法,对Froude数(Fr)等于0.2时近水面不同潜深的潜艇绕流流场结构进行了仿真,主要研究了不同潜深的兴波特性及水下绕流艇身周围的流场结构特点。结果表明,接近水面时,艇身周围的流场结构受到兴波的影响而变得更加复杂,潜艇阻力和各方向力的扰动有明显增加。使用流向电磁力对潜艇头部和指挥台进行控制,加力后潜艇绕流流场结构发生改变,随着电磁力作用系数的增大,阻力显著下降,同时各方向力的扰动被抑制,整体稳定性有所提高。最后对头部和指挥台进行独立控制,对比结果表明头部控制在减阻减振方面的效果要好于指挥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艇绕流 近水面兴波 电磁力控制 减阻减振
下载PDF
附面层抽吸位置对翼型绕流分离控制的影响
16
作者 张旺龙 谭俊杰 +1 位作者 陈志华 任登凤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0-715,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抽吸作用位置对翼型绕流分离控制效果的影响,采用HLLC格式和双时间步长LU-SGS隐式算法对二维可压N-S方程进行数值求解,数值模拟了雷诺数Re为6 000时,NACA0012翼型在上翼面抽吸控制下的翼型绕流流场。研究了抽吸区域位置对... 为了深入研究抽吸作用位置对翼型绕流分离控制效果的影响,采用HLLC格式和双时间步长LU-SGS隐式算法对二维可压N-S方程进行数值求解,数值模拟了雷诺数Re为6 000时,NACA0012翼型在上翼面抽吸控制下的翼型绕流流场。研究了抽吸区域位置对翼型流动分离和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抽吸系数下,合理的抽吸位置是有效改善翼型气动性能的重要因素,并且不同抽吸位置的作用机制不同。对于以开式分离为特征的NACA0012翼型绕流,其合理抽吸区域位于翼型前缘分离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面层 抽吸位置 翼型绕流 分离控制
下载PDF
吸气条件对圆柱非定常分离流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南茜 Sun,YG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88-294,共7页
本文根据二维可压非定常N-S方程,用基于BeamandWarming及Ste-ger的方法,在圆柱绕流出现周期性分离后,施加吸气条件,研究吸气对于圆柱非定常绕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恰当的区域施加恰当的吸气条件,可... 本文根据二维可压非定常N-S方程,用基于BeamandWarming及Ste-ger的方法,在圆柱绕流出现周期性分离后,施加吸气条件,研究吸气对于圆柱非定常绕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恰当的区域施加恰当的吸气条件,可以希望通过减小压差阻力来减小总阻力,吸气还有抑制尾迹中非对称流动的作用,从而使圆柱所受的垂直于来流方向的升力的变化幅度减小,变化频率减小。但是吸气会增加摩擦阻力,过份的吸气会导致摩阻增长太多,从而使得圆柱的总阻力不会减小反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绕流 非定常分离流 吸气条件
下载PDF
振荡射流控制方柱绕流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景子枫 王万波 温新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8,157,共12页
为研究振荡射流对方柱绕流的流动控制效果,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分别测量了不同动量系数下布置于前驻点和后驻点的振荡射流控制的方柱绕流流场,并对测得的流场进行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 为研究振荡射流对方柱绕流的流动控制效果,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分别测量了不同动量系数下布置于前驻点和后驻点的振荡射流控制的方柱绕流流场,并对测得的流场进行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研究表明:两种布置方式下振荡射流与流场的作用方式不同,均可有效控制方柱绕流流场,且存在着使控制效果达到最佳的动量系数。当位于前驻点的振荡射流动量系数为0.309时,方柱下游流场形态明显改变,尾涡长度减小约50%,湍动能和雷诺剪切应力分别减小约71%和62%,POD模态表明尾涡呈反对称脱落模式;当位于后驻点的振荡射流动量系数为0.174时,尾涡基本消失,此时尾流场湍动能和雷诺剪切应力分别减小32%和67%,POD模态表明尾涡改变为对称脱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柱绕流 流动控制 PIV测量 振荡射流 本征正交分解
原文传递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近壁圆柱绕流控制
19
作者 王强 王伯福 刘宇陆 《气体物理》 2023年第2期56-65,共10页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方法(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采用一对施加在圆柱表面的质量流量为零的射流,对Re=200,400,间隙比G/D=0.5,0.7,1.0,1.5,2.0的近壁圆柱进行主动流动控制研究。通过DRL方法获得不同参数下的射流控制策略与相应...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方法(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采用一对施加在圆柱表面的质量流量为零的射流,对Re=200,400,间隙比G/D=0.5,0.7,1.0,1.5,2.0的近壁圆柱进行主动流动控制研究。通过DRL方法获得不同参数下的射流控制策略与相应控制效果,并讨论了不同射流位置(90°,270°)、(90°,320°)、(90°,360°)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Reynolds数、间隙比和射流位置都对控制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射流位置为(90°,270°)时通过DRL控制可以有效降低阻力系数及其波动,控制后的圆柱尾迹被拉长且圆柱前后压差降低。射流位置为(90°,320°)和(90°,360°)的控制效果相似,都能使平均阻力系数有所降低,但控制位置的不对称性导致控制后的阻力系数波动较大。Reynolds数和间隙比的增大会增加控制射流的质量流量水平,在相同条件下,使用(90°,270°)的射流位置可以用相同的质量流量得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壁圆柱绕流 流动控制 减阻 间隙比 射流位置
下载PDF
吸气作用下圆柱涡激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汤爱平 陶仕博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7-101,共5页
为研究吸气对圆柱涡激振动的控制效果,采用吸气控制方式,选取不同的来流风速、吸气速度和吸气角度进行风洞试验.通过在风洞中使用质量阻尼系统使圆柱发生涡激振动,并对比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定常吸气对涡激振动临界风速、涡激振动锁... 为研究吸气对圆柱涡激振动的控制效果,采用吸气控制方式,选取不同的来流风速、吸气速度和吸气角度进行风洞试验.通过在风洞中使用质量阻尼系统使圆柱发生涡激振动,并对比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定常吸气对涡激振动临界风速、涡激振动锁定区间长度以及降涡激振动的幅值都有影响;当吸气角度为0°,45°或180°时,吸气对涡激振动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当吸气角度为90°或135°时,控制效果最显著;吸气系数对控制效果也有一定影响.通过分析圆柱表面风压特性可知:吸气控制对流场既有稳定作用,又有扰动作用.当吸气流量比较小时,稳定作用占主导;随着吸气量增大,扰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绕流 涡激振动 流动控制 定常吸气 风洞试验 风压分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