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化环境下洪涝风险演变特征与城市韧性提升策略 被引量:76
1
作者 程晓陶 刘昌军 +2 位作者 李昌志 俞茜 李娜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7-768,778,共13页
在全球气候变暖与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极端暴雨洪涝发生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在增大,同时洪涝威胁对象、致灾机理、成灾模式、损失构成与风险特性均在发生显著变化。本文基于郑州“7.20”特大暴雨水灾的实地调研与典型案例的剖析,阐述当... 在全球气候变暖与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极端暴雨洪涝发生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在增大,同时洪涝威胁对象、致灾机理、成灾模式、损失构成与风险特性均在发生显著变化。本文基于郑州“7.20”特大暴雨水灾的实地调研与典型案例的剖析,阐述当代社会洪涝风险连锁性、突变性、传递性的演变机理与趋向,结合国际社会与水共存、韧性提升的理念与实践,探讨变化环境下与新时代基本国情相适宜的洪涝灾害防治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应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极端暴雨洪涝灾害,需以流域为单元做好综合治水的统筹规划;韧性城市只有建成不怕淹的城市,才有利于实现人水和谐的目标;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现实条件下,完善与健全洪涝灾害风险管理与应急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不仅在于保障安全,而且要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快速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环境 极端暴雨 洪涝风险 灾害管理 韧性城市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时空演变及其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32
2
作者 贺山峰 梁爽 +1 位作者 吴绍洪 郭浩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88-1999,共12页
洪涝灾害是长三角地区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开展长三角地区城市洪涝灾害韧性研究,可为加快该地区韧性城市建设、实现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运用强制确定法、熵值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从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环境四个维度对2... 洪涝灾害是长三角地区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开展长三角地区城市洪涝灾害韧性研究,可为加快该地区韧性城市建设、实现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运用强制确定法、熵值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从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和环境四个维度对2008~2018年长三角地区27个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时间序列上,长三角地区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城市韧性指数均值从0.2565增加到0.3542;城市间韧性指数差异程度有所增大,韧性水平处于非均衡化发展阶段。(2)空间格局上,长三角地区各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水平存在明显分异,呈现“中心-外围”韧性递减的分布特征;各韧性等级城市数量结构从以上海为核心的单核分布模式向以上海-南京-苏州-杭州为核心的橄榄型分布模式演变。(3)空间关系方面,除2009年外,长三角地区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指数均具有正向的空间自相关性,但全局莫兰系数偏低,空间集聚效应不明显,并且经历了“分散-集中-分散”的变化过程;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指数局部空间集聚现象显著的城市数量约占20%,其中“低-低”集聚类型区持续占据主导地位,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洪涝灾害 韧性评价 空间自相关
原文传递
区域水灾恢复力及水灾风险管理研究——以湖南省洞庭湖区为例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婧 方伟华 +3 位作者 葛怡 王静爱 芦星月 史培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61,共6页
近年来灾害恢复力研究在领域的拓展和定义的延伸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灾害恢复力作为系统的一个有价值的属性,与风险、脆弱性和适应性一起成为当前灾害综合管理和减灾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目前灾害恢复力研究仍停留在理论和概念层面,... 近年来灾害恢复力研究在领域的拓展和定义的延伸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灾害恢复力作为系统的一个有价值的属性,与风险、脆弱性和适应性一起成为当前灾害综合管理和减灾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目前灾害恢复力研究仍停留在理论和概念层面,鲜有深入的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开展。为进一步理解水灾恢复力的内涵和实质,为区域恢复力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作者在原有对灾害恢复力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开展了以湖南省洞庭湖区为例的洪水高风险区水灾恢复力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提出了由自然维、经济维、组织维、社会维组成的四维区域水灾恢复力概念模型,然后细致分析了区域水灾恢复力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初步的区域水灾恢复力评估模型。最后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洞庭湖区区域水灾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政府的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灾 灾害恢复力 风险管理 减灾 洞庭湖区 湖南省 中国
下载PDF
基于VIKOR方法的广东省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估 被引量:21
4
作者 周铭毅 尚志海 +2 位作者 蔡灼芬 黄晓萱 杜士强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6-212,共7页
在全球变暖和城市化的共同影响下,城市洪涝灾害频发,韧性评估是城市灾害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管理四个维度的基础上,选取15个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估指标,采用熵权法和VIKOR方法构建评估模型,对广东省21个地... 在全球变暖和城市化的共同影响下,城市洪涝灾害频发,韧性评估是城市灾害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在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管理四个维度的基础上,选取15个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估指标,采用熵权法和VIKOR方法构建评估模型,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洪涝灾害韧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广东省洪涝灾害韧性等级分布主要从珠江口两岸城市向四周降低,韧性等级最高的为深圳市,韧性等级最低的为清远市;灾害韧性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集聚,其中高-高聚类的城市分布在珠三角地区,而低-低聚类的城市分布在粤北地区;从灾害韧性在灾前、灾中和灾后的变化情况来看,深圳市、清远市、韶关市和揭阳市的变化幅度最小。根据城市灾害韧性敏感性分析提出优化建议,研究结果可以推动城市韧性水平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KOR方法 城市洪涝灾害 韧性 广东省
下载PDF
南京老旧社区居民洪涝韧性及影响因素——以鼓楼区为例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轶 刘涛 +4 位作者 陈睿山 代西涛 徐杜江南 王子柔 温佳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72,85,共7页
建设气候适应型社区越来越受到关注,老旧社区作为典型的社区类型,发掘社区洪涝韧性影响因素十分必要。选取南京鼓楼区8个老旧社区,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区洪涝韧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社区自然条件、社会资... 建设气候适应型社区越来越受到关注,老旧社区作为典型的社区类型,发掘社区洪涝韧性影响因素十分必要。选取南京鼓楼区8个老旧社区,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区洪涝韧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社区自然条件、社会资本、周边设施可及度和社区建设对社区韧性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地势高、排水通畅、植被覆盖好、住房质量、防水涂料、较好的邻里关系等均有助于加强社区韧性;社会因子与社区韧性之间存在相关性,但相关性较低,积水抽排迅速对社区韧性的贡献最高,社会因子与社区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显著,软性的社会因子会反过来影响硬性的社区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社区 洪涝灾害 韧性 结构方程模型(SEM) 南京鼓楼区
下载PDF
基于DEMATEL的区域洪涝灾害恢复力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巢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鸿鹄 程先富 +2 位作者 戴梦琴 王祥 康海迪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77-1583,共7页
影响洪涝灾害恢复力的因素众多且相互关联,识别和区分这些影响因素,找到因素间互相影响程度和因果关系,对于明确洪涝灾害恢复力关键因素,快速找到需要改善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灾害恢复力的内涵,从自然维、社会维、经济维、技... 影响洪涝灾害恢复力的因素众多且相互关联,识别和区分这些影响因素,找到因素间互相影响程度和因果关系,对于明确洪涝灾害恢复力关键因素,快速找到需要改善的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灾害恢复力的内涵,从自然维、社会维、经济维、技术维、管理维5个维度构建区域洪涝灾害恢复力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应用DEMATEL方法分析区域洪涝灾害恢复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以巢湖流域为例凝练出适合该区域的洪涝灾害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一级指标中自然维、经济维对其他因素影响最为显著,二级指标中政府财政支撑能力、土地因子、地形因子对其他影响因素的影响最大;而一级指标中经济维和社会维与其他因素关系最为密切,二级指标中政府财政支撑能力、区域经济实力、土地因子处于核心的位置。从整体影响输出上看,一级指标中原因因素共有2个,分别为自然维、经济维,且以经济维为最,二级指标中原因因素有11个,涉及五个维度,包括所有自然维中因素,并以地形因子、政府财政支撑能力、灾害政策法规为重。一级指标中结果因素有3个,分别为管理维、技术维、社会维;二级指标中共有12个,以管理维中的因素为主,相比于原因因素,通过改善结果因素可以更直接的提高区域洪涝灾害恢复力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恢复力 评价指标体系 DEMATEL 因素识别 巢湖流域
原文传递
区域洪涝灾害恢复力时空演变研究——以巢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孙鸿鹄 程先富 +1 位作者 陈翼翔 张媛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84-1394,共11页
提高自然灾害恢复力是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总结自然灾害恢复力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管理等5个维度对其的影响,构建巢湖流域洪涝灾害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ANP分析方法求得非独立指... 提高自然灾害恢复力是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总结自然灾害恢复力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管理等5个维度对其的影响,构建巢湖流域洪涝灾害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ANP分析方法求得非独立指标间的权重,评价巢湖流域洪涝灾害恢复力,进而分析2000-2010年之间巢湖流域洪涝灾害恢复力时空演变规律,以期为提高巢湖流域洪涝灾害恢复力水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巢湖流域大部分地区洪涝灾害恢复力指数都在增长,但增长速率存在不同地区、不同维度上的明显差异;从流域平均水平来看,10 a间巢湖流域洪涝灾害恢复力指数在增长,其中自然维的指数是下降的,其他维度的指数为增长,并且对巢湖流域洪涝灾害恢复力增长正向影响最大的是经济维影响因子,而自然维的影响因子对恢复力增长起到了负向作用;2000-2010年巢湖流域洪涝灾害各等级恢复力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但其他地区与合肥市辖区恢复力的差距在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恢复力 时空演变 ANP 巢湖流域
原文传递
综合理解韧性治理视角下的城市社区洪涝灾害韧性及分析框架
8
作者 孔锋 米胤瑜 王一飞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5,共8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频发重发的洪涝灾害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该文首先从洪涝灾害治理的转变出发,深入探讨了从传统的洪涝风险管理向洪涝风险治理转变的深层含义,并概述了韧性城市发展的关键特征。接着,文章对韧性概念... 气候变化背景下频发重发的洪涝灾害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该文首先从洪涝灾害治理的转变出发,深入探讨了从传统的洪涝风险管理向洪涝风险治理转变的深层含义,并概述了韧性城市发展的关键特征。接着,文章对韧性概念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对比分析了不同韧性理论及其侧重点。在城市韧性多学科视角下,提出了城市洪涝灾害韧性的主要特征与核心内涵,并回顾了相关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社区韧性评价的主要聚焦点。再次,论述了城市社区在面对洪涝灾害时的稳健性、适应性和可转换性特征。最后,从韧性治理的角度,构建了“制度-网络-能力”的分析框架,并详细阐释了城市社区洪涝灾害韧性分析的五个维度:制度韧性、组织韧性、社会韧性、基础设施韧性和技术韧性,以及这些维度之间的内容特征和逻辑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韧性 脆弱性 社区洪涝灾害治理 气候变化 灾害治理的复杂性 工程韧性 生态韧性 演进韧性
湖北省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志鼎 万山涛 +2 位作者 李小龙 董亿 李广聪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0,共10页
洪涝灾害是湖北省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开展湖北省城市洪涝灾害韧性研究,可加快该地区韧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湖北省1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21年为研究期,从压力、状态、响应等维度构建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价... 洪涝灾害是湖北省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开展湖北省城市洪涝灾害韧性研究,可加快该地区韧性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以湖北省1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2021年为研究期,从压力、状态、响应等维度构建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CRITIC-熵权组合赋权法分析其洪涝灾害韧性时空演变,并利用空间自相关法分析其洪涝灾害韧性空间集聚特征,再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湖北省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指数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增幅达34.82%;②城市洪涝灾害韧性的空间分布主要呈现为“西高东低”和以武汉为高值向外递减,城市洪涝灾害韧性的空间集聚效应较强;③城市洪涝灾害韧性的空间分异性为多因素共同作用。其中,人口暴露程度、地形起伏情况、地表陡缓程度、医疗保障能力为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城市防洪减灾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韧性 CRITIC法 熵权法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Flood Resilience Building in Thailand: Assessing Progress and the Effect of Leadership 被引量:2
10
作者 Somporn Khunwishit Chanisada Choosuk Gary Webb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1期44-54,共11页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has become a global strategy for making cities more resilien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yogo Framework for Action in 2005. The question that still challenges emergency management scholars...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has become a global strategy for making cities more resilien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yogo Framework for Action in 2005. The question that still challenges emergency management scholars and professionals, however, is what contributes to the progress of resilience building. Previous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disaster resilience can be attributable to multiple factors, including leadership. But the specific abilities that help leaders promote resilience have not yet been examined empirically.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using the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 10 Essentials for Making Cities Resilient as guidelines, we assessed the progress of flood resilience building in Thailand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local government leaders' abilities. Our research showed that, since the flood disaster in 2011, municipalities in Thailand have made moderate progress in flood resilience building. The results of a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disaster resilience leadership abilities have ha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rogress of flood resilience building. Our findings underscore the role of leadership in making cities more resilient and shed light on how local government leaders can contribute to the progress ofdisaster risk reduction. We also outline the academic implications and practical contributions of our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aster management disaster resilience leadership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flood resilience building Thailand
原文传递
基于博弈论和后悔理论的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价:以西安市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尹志国 牛发阳 汤辉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7,共14页
【目的】为缩小单一赋权方法结果差异性,解决评价过程专家规避后悔心理造成评价结果失真的问题,采用博弈论和后悔理论评价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方法】从城市洪涝灾害韧性属性和韧性维度2个方面构建22个评价指标;运用博弈论集合OWA(Order... 【目的】为缩小单一赋权方法结果差异性,解决评价过程专家规避后悔心理造成评价结果失真的问题,采用博弈论和后悔理论评价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方法】从城市洪涝灾害韧性属性和韧性维度2个方面构建22个评价指标;运用博弈论集合OWA(Ordered Weighted Average operator)算子和改进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法,充分考虑主客观因素对权重的作用,得到指标综合权重;引入有限理性的后悔理论,通过构建效用值、后悔-欣喜值、感知效用值矩阵评价西安市主城区洪涝灾害韧性等级,并将评价结果与模糊层次分析法、OWA算子和后悔理论法,改进CRITIC和后悔理论法、后悔理论4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采用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结果】结果表明:西安市主城区洪涝灾害韧性评价值为4.62,韧性等级为Ⅲ级,属于中等韧性。其中灞桥区为Ⅳ级,新城区和未央区为Ⅲ级,碑林区、莲湖区和雁塔区为Ⅱ级,呈现东北区域韧性强于西南区域的特点。【结论】根据博弈论赋权结果可知:透水面积占比、汛期单日最大降雨量、互联网覆盖率、排水管网密度、主城区道路易积水点数量和植被覆盖率6个指标是影响西安市主城区洪涝灾害韧性的主要指标,为城市洪涝灾害韧性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韧性评价 OWA算子 改进CRITIC 博弈论 后悔理论 城市内涝 降水
下载PDF
农业洪涝灾害受灾体脆弱性、恢复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晶云 谷洪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519-522,共4页
中国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范围、损失程度近年来急剧上升,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造成直接冲击与巨大毁损。恢复力作为描述人类自身响应和发挥主体能力、积极抵御和适应外界变化的指标,与受灾体脆弱性一起构... 中国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范围、损失程度近年来急剧上升,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造成直接冲击与巨大毁损。恢复力作为描述人类自身响应和发挥主体能力、积极抵御和适应外界变化的指标,与受灾体脆弱性一起构成灾害管理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对农业洪涝灾害受灾体脆弱性及灾后恢复力概念进行新的定义,分析二者紧密相连又互为影响的关系,并详细分析阐述气候条件、水系分布、地貌特征、土壤与植被覆盖状况、耕地面积与结构和水土流失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农户收入、劳动力数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与密度、水利设施状况、农户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等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政府组织管理、社会援助等因素对农业洪涝灾害受灾体脆弱性、恢复力的影响,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灾减灾 洪涝灾害 农业 受灾体 脆弱性 恢复力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的河南省洪涝灾害综合承灾力评价
13
作者 程书波 李冲 刘玉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8-55,共8页
为提升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以河南省为例,构建涵盖防灾、抗灾、救灾和恢复能力的洪涝灾害综合承灾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熵组合赋权法和综合评价法评估河南省洪涝灾害综合承灾力。结果表明:1)河南省洪涝灾害综合承灾力呈现一定的规... 为提升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以河南省为例,构建涵盖防灾、抗灾、救灾和恢复能力的洪涝灾害综合承灾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熵组合赋权法和综合评价法评估河南省洪涝灾害综合承灾力。结果表明:1)河南省洪涝灾害综合承灾力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综合承灾能力、救灾能力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整体上豫中>豫西南>豫东北>豫东>豫东南≥豫西北。中等及以上综合承灾力区域占总面积的66.67%,中等以下区域占总面积的33.33%。豫南的防灾能力最强,豫北和豫中的防灾能力较弱;豫西南—东北一线抗灾能力较强,豫西北和东南地区较弱;恢复能力基本上由豫西北向豫东南递减。2)从各市(示范区)承灾力情况看,信阳市防灾能力最强,济源示范区的防灾、抗灾能力最弱;郑州市抗灾、救灾和恢复能力最强,三门峡市的救灾能力最弱,驻马店市的恢复能力最弱。河南省洪涝灾害综合承灾力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需要制定合理的策略来提升洪涝灾害综合承灾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综合承灾力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河南省
下载PDF
基于有序加权平均算子和后悔理论的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价
14
作者 李亚敏 张楠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6-62,共7页
针对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价过程主观性强、未考虑决策者有限理性和后悔规避的心理行为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的难题,提出基于有序加权平均算子和后悔理论的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价方法。首先,结合韧性城市概念,从抵抗能力、预警能力、适应能力... 针对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价过程主观性强、未考虑决策者有限理性和后悔规避的心理行为导致评价结果失真的难题,提出基于有序加权平均算子和后悔理论的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价方法。首先,结合韧性城市概念,从抵抗能力、预警能力、适应能力、恢复能力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利用有序加权平均算子将专家极端决策值分布到权重较低位置,通过组合权重的形式求得指标权重,弱化主观偏好极端评价值对权重的影响;然后,考虑专家决策时后悔心理行为特征,构建效用值矩阵、后悔-欣喜值矩阵和感知效用矩阵,得出城市洪涝灾害韧性评价值;最后,将其运用在河南省洪涝灾害韧性评价中,并将计算结果与其他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均认为河南省洪涝灾害韧性等级为Ⅲ级,提出的方法评价结果精度更高、更贴近实际情况。此外,各地级市韧性等级差异较大,分布不均,整体呈现西南部城市韧性等级高于东北部城市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灾害 韧性评价 有序加权平均算子 后悔理论 河南省
下载PDF
典型城镇山洪灾害影响与防控韧性提升路径——以黎川县为例
15
作者 邓卫斌 《长江技术经济》 2024年第5期19-23,30,共6页
城区范围是防洪减灾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提升城区山洪灾害应对能力,以江西省典型山区黎川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洪水调查、沿河居民户房屋高程调查和河道断面测量等,评价其现状防洪能力,建立水文与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洪水... 城区范围是防洪减灾的重中之重。为进一步提升城区山洪灾害应对能力,以江西省典型山区黎川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洪水调查、沿河居民户房屋高程调查和河道断面测量等,评价其现状防洪能力,建立水文与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对洪水影响进行评价并确定水位预警指标。提出了基于韧性理念的山洪灾害防控思路和对策,包括政府主导、多主体协同推进治理,消除短板、全方位提升抗灾能力,滨水和谐、多方面促进功能融合,立足“智慧”、数字化赋能转型升级等。研究成果可为新时代县域应对极端山洪灾害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预警 影响分析 韧性提升 对策
下载PDF
基于开源信息和SDGSAT-1夜间灯光数据的广州市洪水灾害风险与城市韧性评价
16
作者 刘金沧 董静 +2 位作者 王欢欢 吕明阳 丁翼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6-161,共6页
广州市是我国31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具有暴雨洪水多、过境洪水多、台风影响大等特点。开展洪水灾害风险和城市韧性评价研究,可为广州市建设韧性城市、完善城市现代化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本文使用开源的地理信息和统计数... 广州市是我国31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具有暴雨洪水多、过境洪水多、台风影响大等特点。开展洪水灾害风险和城市韧性评价研究,可为广州市建设韧性城市、完善城市现代化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本文使用开源的地理信息和统计数据,结合SDGSAT-1的夜间灯光数据,构建了18个洪水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赋权,形成广州市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本文还细化了18个指标对广州市2013—2022年城市韧性进行评价。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从化北部山区、从化-花都-白云流溪河附近,增城东江-增江附近,以及城区人口聚集区是相对高风险区域。另外,城市韧性显著提升,但是在调整人口结构和提高公共安全支出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害风险 SDGSAT-1 层析分析法 城市韧性 CRITIC
下载PDF
防洪视角下徽州传统村落空间规划的韧性特征解析
17
作者 方步云 《住宅产业》 2024年第8期32-34,共3页
随着世界各地极端降雨天气频发,部分徽州传统村落开始受到严重的安全问题困扰。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其中徽州传统村落体现出的古人营建智慧可对当下乡村建设起到重要借鉴意义。本文通过解读韧性相关理念,针... 随着世界各地极端降雨天气频发,部分徽州传统村落开始受到严重的安全问题困扰。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其中徽州传统村落体现出的古人营建智慧可对当下乡村建设起到重要借鉴意义。本文通过解读韧性相关理念,针对徽州传统村落的灾前、灾中、灾后三个阶段,总结归纳出徽州传统村落在灾前适应力、灾中抵抗力及灾后恢复力三个方面的空间规划的韧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传统村落 乡村振兴 洪涝灾害 韧性乡村 空间特征
下载PDF
基于情景模拟的闽三角城市群承洪适灾网络构建及规划响应策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倩雯 田健 +1 位作者 曾坚 王宁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6-889,共14页
为降低洪涝灾害的风险,基于韧性承洪的理念,构建闽三角城市群承洪适灾网络体系。在明晰既有研究不足和学科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由自然生态适灾系统和社会适灾应急系统两个层面构成的生态-社会适灾网络理论;确立了结合机器学习的洪涝灾... 为降低洪涝灾害的风险,基于韧性承洪的理念,构建闽三角城市群承洪适灾网络体系。在明晰既有研究不足和学科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由自然生态适灾系统和社会适灾应急系统两个层面构成的生态-社会适灾网络理论;确立了结合机器学习的洪涝灾害情景推演、结合成本路径计算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结合空间图形分析的疏散通道网络构建、结合定性分析的适灾规划响应策略构建4项核心技术流程。从闽三角城市群生态适灾网络和社会适灾网络的视角出发,划定适灾基底与预警范围;构建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与疏散通道网络有机结合的“生态-社会”综合适灾网络,并围绕网络构建结果,提出基于网络优化的规划响应策略。本研究丰富了城市群尺度承洪适灾网络的理论框架和构建方法,为实现洪涝灾害韧性防控和交叉学科技术融合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闽三角 城市群 适灾网络 规划响应
下载PDF
基于BES-PP模型的区域洪水灾害恢复力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博雄 许丹 +2 位作者 郭丹丹 张亮亮 王椿庆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7-74,共8页
针对区域洪水灾害恢复力评价方法较为薄弱及其驱动机制不明的问题,构建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4个维度的洪水灾害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秃鹰搜索算法改进投影寻踪模型(Projection Pursuit Model Based on Bald Eagle Search Optimizat... 针对区域洪水灾害恢复力评价方法较为薄弱及其驱动机制不明的问题,构建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4个维度的洪水灾害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秃鹰搜索算法改进投影寻踪模型(Projection Pursuit Model Based on Bald Eagle Search Optimization Algorithm,BES-PP)。基于此,利用BES-PP模型对佳木斯市2003-2020年的洪水灾害恢复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佳木斯市的恢复力水平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2006年)恢复力平稳上升但是水平较低,第二阶段(2007-2013年)恢复力水平出现明显波动,第三阶段(2014-2020年)恢复力快速上升并最终达到较高水平。为分析其驱动机制,利用BES-PP模型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经济维和自然维权重分别达到1.21168和0.93242,其平均权重分别达到0.30292和0.31081,远高于社会维和技术维。表明自然维和经济维的指标对洪水灾害恢复力具有较高程度的影响,应当重视自然及经济因素在规避洪水灾害中的重要作用。为验证BES-PP模型性能,引入了黏菌优化算法改进投影寻踪模型(Projection Pursuit Model Based on Slime Mould Algorithm,SMA-PP)和鲸鱼优化算法改进投影寻踪模型(Projection Pursuit Model Based on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P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BES-PP模型在性能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此外,采用序号总和理论分析BES-PP、SMA-PP和WOA-PP的评价结果发现,BES-PP模型的评价结果更具合理性。研究成果为佳木斯市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灾害恢复力评估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害恢复力 秃鹰搜索算法 投影寻踪 指标体系
下载PDF
水旱灾害下青岛市供水系统韧性能力评估及提升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金宁 王伟 邵志国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9-19,共11页
为评估水旱灾害下城市供水系统韧性能力,基于系统韧性与能力分析框架,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法,构建反映水源、水厂、供配水管网和用户4个供水全过程系统维度及社会、自然环境、经济、物理、组织5个城市管理系统维度的城市供水系统... 为评估水旱灾害下城市供水系统韧性能力,基于系统韧性与能力分析框架,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法,构建反映水源、水厂、供配水管网和用户4个供水全过程系统维度及社会、自然环境、经济、物理、组织5个城市管理系统维度的城市供水系统韧性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对指标进行统一赋权,采用基于云模型的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对水旱灾害下青岛市供水系统韧性能力进行评估,基于评估结果结合影响供水系统韧性能力的4个主要因素提出韧性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表明:青岛市供水系统韧性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水源生态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用户用水效率、关键供水基础设施为影响系统韧性的4个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灾害 城市供水系统 指标体系 韧性能力 云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