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絮凝性微生物育种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
59
1
作者
程树培
催益斌
杨柳燕
《环境科学进展》
CSCD
1995年第1期65-69,共5页
本文从微生物絮凝性遗传学,絮凝基因分子克隆,絮凝菌种资源开发,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与絮凝剂的研制与絮凝污染物的优势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报导,同时对絮凝性微生物产生絮凝性的有关机理和条牛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絮凝基因
絮凝性微生物
生物絮凝剂
废水处理
原文传递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蔡卫权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3期54-58,共5页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从动植物分泌物或微生物中生产具有凝絮性的代谢产物,是我国《生物技术中长期发展纲要》所确立的一个主攻方向。这种生物絮凝剂的构成要素、结构、产生的条件与机理,有着独到的特性和发展优势,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条件
废水处理
生物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用多样性选择的量子粒子群双向聚类算法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佳瑜
李梁
罗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2-46,共5页
双向聚类已成为分析基因表达数据的一种重要工具,可以同时从基因和条件两个方向寻找具有相同表达波动的簇。但双向聚类是一种多目标优化的局部搜索算法,处理繁杂的基因数据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为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提出了一种多...
双向聚类已成为分析基因表达数据的一种重要工具,可以同时从基因和条件两个方向寻找具有相同表达波动的簇。但双向聚类是一种多目标优化的局部搜索算法,处理繁杂的基因数据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为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提出了一种多样性选择的量子粒子群双向聚类算法(Diversify-Optional QPSO,DOQPSO)。算法首先采用DOQPSO处理基因数据,然后用改进的FLOC算法进行贪心迭代寻找双向聚类,以求得更为理想的结果。算法通过实验仿真,并与FLOC算法和QPSO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证明DOQPSO双向聚类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且聚类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聚类
基因表达数据
量子粒子群算法
多样性选择
floc
算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活性污泥微生物解壳聚糖松江菌中菌胶团形成相关大型基因簇的鉴定和分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王晶
高娜
+3 位作者
刘双元
戴景程
刘亚琦
邱东茹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46-1953,共8页
【背景】活性污泥法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微生物菌胶团的形成在污泥通过重力沉淀实现泥水分离和污泥回用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西安北石桥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菌胶团形成菌XHY-A6,经鉴定为解壳聚糖松江...
【背景】活性污泥法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微生物菌胶团的形成在污泥通过重力沉淀实现泥水分离和污泥回用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西安北石桥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菌胶团形成菌XHY-A6,经鉴定为解壳聚糖松江菌(Mitsuaria chitosanitabida)。【目的】旨在揭示该株解壳聚糖松江菌菌胶团形成相关的基因及其菌胶团形成机制。【方法】结合分子遗传学,包括转座子插入突变技术和遗传互补分析以及基因组学方法分析与菌胶团形成相关的基因和基因簇。【结果】通过转座子插入突变技术获得了两株菌胶团形成缺陷的突变株,转座子插入位点在糖基转移酶(称为gt3)和多糖链长决定蛋白(wzz)基因内,且这两个基因位于一个与菌胶团形成相关的大型基因簇内,该基因簇内还包括与胞外多糖生物合成和分泌相关的基因、epsB2-prsK-psrR-prsT基因以及一个编码PEP-CTERM蛋白A的基因,遗传互补分析证明gt3基因、wzz基因及其下游wzc基因在菌胶团形成过程中是必需的。【结论】松江菌中菌胶团形成和调控机制极可能与活性污泥优势菌动胶菌(Zoogloea)非常相似,即由胞外多糖和PEP-CTERM家族胞外蛋白质共同介导。从武汉二郎庙、汤逊湖和深圳南山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出松江菌,这些松江菌属细菌可以用于富含几丁质和壳聚糖的市政污水和虾蟹类食品加工废水的净化和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壳聚糖松江菌
活性污泥
菌胶团形成
胞外多聚物
基因簇分析
原文传递
题名
高絮凝性微生物育种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
59
1
作者
程树培
催益斌
杨柳燕
机构
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出处
《环境科学进展》
CSCD
1995年第1期65-69,共5页
文摘
本文从微生物絮凝性遗传学,絮凝基因分子克隆,絮凝菌种资源开发,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与絮凝剂的研制与絮凝污染物的优势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报导,同时对絮凝性微生物产生絮凝性的有关机理和条牛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絮凝基因
絮凝性微生物
生物絮凝剂
废水处理
Keywords
floc
gene
floc
strains,biological
floc
culating
agent
floc
condiction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
4
2
作者
蔡卫权
机构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系
出处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3期54-58,共5页
文摘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从动植物分泌物或微生物中生产具有凝絮性的代谢产物,是我国《生物技术中长期发展纲要》所确立的一个主攻方向。这种生物絮凝剂的构成要素、结构、产生的条件与机理,有着独到的特性和发展优势,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条件
废水处理
生物技术
Keywords
floc
culant
floc
microbe
floc
gene
floc
condi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developing
trend
分类号
Q93-33 [生物学—微生物学]
X70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用多样性选择的量子粒子群双向聚类算法
被引量:
3
3
作者
陈佳瑜
李梁
罗云
机构
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2-46,共5页
基金
重庆市应用开发计划项目(No.CSTC2013yykf A40002)
文摘
双向聚类已成为分析基因表达数据的一种重要工具,可以同时从基因和条件两个方向寻找具有相同表达波动的簇。但双向聚类是一种多目标优化的局部搜索算法,处理繁杂的基因数据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为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提出了一种多样性选择的量子粒子群双向聚类算法(Diversify-Optional QPSO,DOQPSO)。算法首先采用DOQPSO处理基因数据,然后用改进的FLOC算法进行贪心迭代寻找双向聚类,以求得更为理想的结果。算法通过实验仿真,并与FLOC算法和QPSO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证明DOQPSO双向聚类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寻优能力,且聚类效果更佳。
关键词
双向聚类
基因表达数据
量子粒子群算法
多样性选择
floc
算法
Keywords
biclustering
gene
expression
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
diversified
options
Flexible
Overlapped
Biclustering(
floc
)
分类号
TP30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性污泥微生物解壳聚糖松江菌中菌胶团形成相关大型基因簇的鉴定和分析
被引量:
5
4
作者
王晶
高娜
刘双元
戴景程
刘亚琦
邱东茹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46-1953,共8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FZD-SW-219-3-2)~~
文摘
【背景】活性污泥法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微生物菌胶团的形成在污泥通过重力沉淀实现泥水分离和污泥回用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西安北石桥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菌胶团形成菌XHY-A6,经鉴定为解壳聚糖松江菌(Mitsuaria chitosanitabida)。【目的】旨在揭示该株解壳聚糖松江菌菌胶团形成相关的基因及其菌胶团形成机制。【方法】结合分子遗传学,包括转座子插入突变技术和遗传互补分析以及基因组学方法分析与菌胶团形成相关的基因和基因簇。【结果】通过转座子插入突变技术获得了两株菌胶团形成缺陷的突变株,转座子插入位点在糖基转移酶(称为gt3)和多糖链长决定蛋白(wzz)基因内,且这两个基因位于一个与菌胶团形成相关的大型基因簇内,该基因簇内还包括与胞外多糖生物合成和分泌相关的基因、epsB2-prsK-psrR-prsT基因以及一个编码PEP-CTERM蛋白A的基因,遗传互补分析证明gt3基因、wzz基因及其下游wzc基因在菌胶团形成过程中是必需的。【结论】松江菌中菌胶团形成和调控机制极可能与活性污泥优势菌动胶菌(Zoogloea)非常相似,即由胞外多糖和PEP-CTERM家族胞外蛋白质共同介导。从武汉二郎庙、汤逊湖和深圳南山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出松江菌,这些松江菌属细菌可以用于富含几丁质和壳聚糖的市政污水和虾蟹类食品加工废水的净化和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
解壳聚糖松江菌
活性污泥
菌胶团形成
胞外多聚物
基因簇分析
Keywords
Mitsuaria
chitosanitabida
Activated
sludge
floc
formation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
gene
cluster
analysis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72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絮凝性微生物育种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程树培
催益斌
杨柳燕
《环境科学进展》
CSCD
1995
59
原文传递
2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蔡卫权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采用多样性选择的量子粒子群双向聚类算法
陈佳瑜
李梁
罗云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活性污泥微生物解壳聚糖松江菌中菌胶团形成相关大型基因簇的鉴定和分析
王晶
高娜
刘双元
戴景程
刘亚琦
邱东茹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