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刺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肩部疼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73
1
作者 汪军 崔晓 +5 位作者 倪欢欢 黄春水 周翠侠 吴佶 史骏超 吴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4-298,共5页
目的:比较浮刺、西药口服及中药局部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肩部疼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第Ⅰ期)患者随机分为浮刺组、西药组、中药局部熏蒸组,每组30例。浮刺组寻找患者患肩明显压痛点2个,在每一个压痛点... 目的:比较浮刺、西药口服及中药局部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肩部疼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第Ⅰ期)患者随机分为浮刺组、西药组、中药局部熏蒸组,每组30例。浮刺组寻找患者患肩明显压痛点2个,在每一个压痛点的下方80~100mm处作为浮刺进针部位;西药组口服莫比可7.5mg;中药局部熏蒸组采用活血舒筋中药局部熏蒸。3组患者均接受康复训练,浮刺治疗、西药口服、中药局部熏蒸、康复训练分别每日1次,共治疗观察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高岸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疼痛评定部分对3组患者肩部疼痛治疗前后动态改变情况进行测评;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动态改变进行评价。结果:浮刺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肩部疼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优于西药口服及中药局部熏蒸治疗(均P<0.01);中药局部熏蒸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肩部疼痛改善优于西药口服(均P<0.01);中药局部熏蒸与西药口服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者疗效相当。结论:浮刺治疗可以及时、有效缓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肩部疼痛,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肩部疼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优于西药口服及中药局部熏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遗症 肩手综合征 肩部疼痛 浮刺 莫比可 熏蒸
原文传递
浮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永红 刘初容 +1 位作者 梁鲁波 张新斐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5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源性头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浮针组(34例)、常规针刺组(34例)。常规针刺组取风池、合谷、天柱、肩井、太冲和足临泣等。浮针组主要针对斜方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和枕下肌群等存在的激...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源性头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浮针组(34例)、常规针刺组(34例)。常规针刺组取风池、合谷、天柱、肩井、太冲和足临泣等。浮针组主要针对斜方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和枕下肌群等存在的激痛点进行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内扫散,同时结合肌肉抗阻。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共计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头痛持续时间、头痛频率、头痛程度、颈部症状阳性率以及两组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头痛持续时间、头痛频率、头痛程度数字评分、颈部症状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浮针组各项评分改善均优于针刺组(均P<0.05);浮针组总有效率为100%(34/34),针刺组为76.5%(26/34),浮针组疗效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浮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头痛症状及颈部功能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浮针 针刺疗法 激痛点
下载PDF
针灸治疗哮喘临床选穴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田伟 杨楠 杨涛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针灸治疗哮喘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CNKI和VIP数据库,检索词为"哮喘"分别与"针灸""针刺""艾灸""电针""腹针""眼针""三棱针""芒针&... 目的:探讨临床针灸治疗哮喘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CNKI和VIP数据库,检索词为"哮喘"分别与"针灸""针刺""艾灸""电针""腹针""眼针""三棱针""芒针""皮肤针""皮内针""耳穴或耳针""头针""腕踝针""浮针""火针""敷贴""埋线""腧穴注射或水针""磁疗""拔罐""刮痧"等针灸方法进行组合检索。结果:针灸治疗哮喘应用频次最多的为膀胱经穴位,以五脏俞穴为主,其中肺俞、肾俞、脾俞应用频次较多。结论:目前临床上针灸治疗哮喘所选取的穴位以肺俞、定喘、大椎最为常见,经络主要集中在膀胱经、任脉和经外奇穴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针灸治疗 艾灸 电针 腹针 眼针 三棱针 芒针 皮肤针 皮内针 耳穴 耳针 头针 腕踝针 浮针 火针 敷贴埋线 腧穴注射 水针 磁疗 拔罐 刮痧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浮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洪涛 王志超 +2 位作者 孙晓伟 王波 彭宇飞 《中医药信息》 2021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浮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82例K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浮...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浮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82例K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浮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WOMAC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WOMAC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浮针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寄生汤 浮针 膝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浮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5
作者 周昭辉 庄礼兴 +5 位作者 郎建英 陈振虎 江钢辉 李艳慧 徐展琼 廖穆熙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观察浮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浮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经过14 d治疗后,采用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 【目的】观察浮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浮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经过14 d治疗后,采用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上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和简化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进行评价,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14 d后,2组患者上肢的损伤程度、疼痛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运动功能等均有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好转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86.8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并发症 肩手综合征 针灸疗法 浮针 康复训练
原文传递
浮针联合短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咚咚 张明明 李岩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第2期41-45,共5页
目的:观察短刺夹脊穴配合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组60例、联合针刺组60例。传统针刺组予以传统针刺干预;联合针刺组予以短刺夹脊穴配合浮针干预。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4 d,疗程为4周,2... 目的:观察短刺夹脊穴配合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组60例、联合针刺组60例。传统针刺组予以传统针刺干预;联合针刺组予以短刺夹脊穴配合浮针干预。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4 d,疗程为4周,2个月后进行随访。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表(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对比临床疗效差异,并对2个月后随访症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联合针刺组优于传统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针刺组与传统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定方面,传统针刺组和联合针刺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4%(39/57)和98.3%(5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短刺夹脊穴配合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腰椎疼痛程度,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刺 浮针 夹脊穴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浮针结合董氏奇穴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马瑀彤 刘征 《中医药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45-49,共5页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结合董氏奇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取浮针疗法结合董氏奇穴毫针针刺治疗,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结合董氏奇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取浮针疗法结合董氏奇穴毫针针刺治疗,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JOA评价量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中医症候积分,并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18/20),对照组为65%(13/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JOA评价量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中医症候积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结合董氏奇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上确为有效方法,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观察 腰间盘突出症 浮针 董氏奇穴
下载PDF
张家维教授分期论治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澍欣 赵玮璇 +2 位作者 钱桂凤 郭翠萍 林国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77-880,共4页
张家维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从医50余年,对脑病的治疗有独特的经验。张老善用皮部理论指导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他在精研《黄帝内经》中古针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针法及新材料,推陈出新,针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不同分期的不同特点提出,Ⅰ... 张家维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从医50余年,对脑病的治疗有独特的经验。张老善用皮部理论指导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他在精研《黄帝内经》中古针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针法及新材料,推陈出新,针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不同分期的不同特点提出,Ⅰ期患者运用浮刺埋线,Ⅱ期患者运用挑治疗法和透刺疗法,Ⅲ期患者运用岭南火针和透刺埋线,配合常规针刺及康复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肩手综合征 张家维 浮刺 埋线 挑治 火针 透刺
原文传递
浮针结合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3
9
作者 付高勇 周文学 +1 位作者 李明波 喻勇 《中国康复》 2011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观察浮针结合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A组选择肩部活动时的疼痛点用浮针治疗,2 d 1次;B组选择喙突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等处用小针刀剥离粘连,6 d 1次;C组在给予小针刀治疗后... 目的:观察浮针结合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A组选择肩部活动时的疼痛点用浮针治疗,2 d 1次;B组选择喙突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等处用小针刀剥离粘连,6 d 1次;C组在给予小针刀治疗后的第2天加用浮针治疗。3组治疗前后均采用VAS疼痛评分,肩ROM测定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4 d,3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差值比较,C组>B组>A组(均P<0.05)。肩关节ROM测评,与治疗前比较3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0.01),C组高于A、B组(P<0.01)。临床疗效比较,C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B组(71.3%、90.0%与13.3%、71.3%,6.7%、70.0%,P<0.05,0.01)。结论:3种治疗方法对肩周炎均有较好疗效,小针刀对机体的刺激作用强于浮针,而浮针结合小针刀治疗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浮针 小针刀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浮针配合运动康复疗法治疗粘连型肩周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侯建鹏 公维治 +2 位作者 徐西林 刘鹏 张燕丽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3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浮针配合运动康复手法对粘连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20年1月—2021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粘连型肩周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中... 目的:探讨浮针配合运动康复手法对粘连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20年1月—2021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粘连型肩周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中2例因恐惧针刺,未坚持治疗,对照组中1例脱落失访,因此,最终纳入观察的病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浮针配合运动康复疗法,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VAS评分、Fugl-Meyer评分、Constant-Murley和肩关节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并采用电子肢体角度尺测量肩关节前屈、外展和后伸的角度。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35/38),对照组治愈为74.36%(29/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下降,Fugl-Meyer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VAS评分、Fugl-Meyer评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得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前屈、外展和后伸角度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前屈、外展和后伸角度改善得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浮针配合运动康复手法能够明显改善粘连型肩周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 运动康复疗法 肩周炎 粘连型
下载PDF
浮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叶水林 黄怀 +1 位作者 古菁 张旭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223-225,共3页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2组,2组均有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使用浮针疗法,对照组使用传统电针法,治疗为每周连续治疗5 d,休息2 d,3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组神经...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2组,2组均有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使用浮针疗法,对照组使用传统电针法,治疗为每周连续治疗5 d,休息2 d,3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浮针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传统电针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评分(SH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方面浮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浮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其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电针组。结论: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对照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基于经筋理论浅析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被引量:5
12
作者 石力 周振坤 姜敏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922-1925,共4页
认为由于尿道和膀胱支托结构损伤或松弛所致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当属“经筋病”范畴,病机为“经筋失养,弛纵不收”,可分为虚实两种情况。虚主要指气虚,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实主要指热邪、瘀血。故提出“濡养经筋,调筋摄泉”的治疗... 认为由于尿道和膀胱支托结构损伤或松弛所致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当属“经筋病”范畴,病机为“经筋失养,弛纵不收”,可分为虚实两种情况。虚主要指气虚,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实主要指热邪、瘀血。故提出“濡养经筋,调筋摄泉”的治疗原则,以经筋刺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经筋刺法包括浮针、圆利针、透刺法、芒针刺法等。取穴以下腹部、腰骶部及下肢部位为多,如气海、关元、八髎穴等,重视以痛为腧。基于经筋理论,可为针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经筋 针刺治疗 浮针
原文传递
Mulligan手法联合浮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建梅 任勇 苏靖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10期28-32,共5页
目的:探究Mulligan手法联合浮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温江区中医医院针灸科7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联合组41例患者采用Mulligan手法联合浮针治疗,对照组37例患者仅采用Mu... 目的:探究Mulligan手法联合浮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温江区中医医院针灸科7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联合组41例患者采用Mulligan手法联合浮针治疗,对照组37例患者仅采用Mulligan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和治疗前后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FS-CSA)、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C反应蛋白(CRP)与血沉(ESR)。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SCV以及椎动脉、基底动脉Vm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S-CSA、椎动脉、基底动脉的RI、CRP和ESR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Mulligan手法联合浮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疗效,可以改善供血循环,抑制炎症,缓解患者疼痛眩晕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ligan手法 浮针 椎动脉型 颈椎病
下载PDF
浮针联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咏梅 赵玲 +1 位作者 亓秀娟 李健杰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2期2988-2989,共2页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浮针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浮针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8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联合电针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浮针 电针
下载PDF
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曼洁 宁风风 +2 位作者 李建婷 赵明华 唐纯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2174-2179,共6页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B)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评分[包括躯体功能评分(FDIP)和社会生活功能评分(FDIS)]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FDIP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FDIP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DIS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FDIS评分方面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73.3%(22/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顽固性面瘫,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面部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生活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 田七口服液 穴位注射 顽固性面瘫 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 面部残疾指数量表
原文传递
多功能套针浮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玮 陈英华 +7 位作者 王浩宇 秦瑞琦 苗悦 吴琳 苏晓庆 李俊峰 侯国文 杨建宇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7期150-153,共4页
目的:评价多功能套针浮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多功能套针浮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均治疗7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两... 目的:评价多功能套针浮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多功能套针浮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均治疗7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腰椎功能活动(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及生存质量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于治疗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P<0.05)。JOA评分、VAS评分、SF-36评分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有变化(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功能套针浮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急性期 多功能套针 浮刺 针刺
下载PDF
浮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鹏 薛剑 +3 位作者 黄昕 肖飞 毕海洋 于楠楠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2053-2059,共7页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浮针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面肌痉...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浮针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面肌痉挛强度与频度分级的变化情况,以及面神经F波运动潜伏期、波幅及面神经传导速度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面肌痉挛强度分级与面肌痉挛频度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F波时相及波幅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F波时相及波幅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健侧面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患侧面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患侧面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各维度评分方面均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WHOQOL-BREF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对照组为70.00%(21/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侧面神经传导速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 原发性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强度分级 面肌痉挛频度分级 WHOQOL-BREF评分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网状Meta分析
18
作者 李绪杰 王真 +2 位作者 韩秋玥 陈少宗 万红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9期2752-2757,共6页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以评价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以评价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8月15日。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运用Rev Man5.4和Stata1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文献31篇,涉及13种干预措施,共计2 330例患者,其中观察组1 120例,对照组1 210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干预措施疗效概率从高到低排序为:火针联合刺络拔罐(0.903)>浮针联合火针(0.799)>电针联合围刺(0.72)>围刺联合刺络拔罐(0.619)>浮针联合刺络拔罐(0.602)>电针联合刺络拔罐(0.591)>浮针(0.518)>电针联合浮针(0.484)>火针(0.477)>刺络拔罐(0.467)>围刺(0.206)>电针(0.092)>常规西药(0.023)。结论: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一定优势,火针联合刺络拔罐疗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火针 电针 浮针 围刺 刺络拔罐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总有效率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浮针疗法结合温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湛志婧 苏美意 +3 位作者 康健 曾密 刁远明 贺振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24-2627,共4页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结合温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浮针温针灸组,每组33例。浮针温针灸组采用浮针结合温针灸治疗,温针灸组采用单纯温针灸治疗,浮针治疗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温针灸治疗每日...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结合温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浮针温针灸组,每组33例。浮针温针灸组采用浮针结合温针灸治疗,温针灸组采用单纯温针灸治疗,浮针治疗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温针灸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分别选择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和治疗后30 d评定各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和疼痛评分。结果:浮针温针灸组愈显率81.8%(27/33),显著优于温针灸组的50%(16/32);两组症状积分、疼痛评分在治疗结束后均显著改善(P<0.01),并且浮针温针灸组在症状及疼痛改善方面显著优于温针灸组(P<0.05),且在随访1个月内仍保持较好疗效。结论:浮针配合温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优于温针灸,且长期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疗法 温针灸 腰背肌筋膜炎
下载PDF
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英华 孙玮 +4 位作者 李俊峰 秦瑞琦 苗悦 孙兴华 侯国文 《中医药信息》 2021年第2期40-44,共5页
目的:评价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在临床中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期间,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采用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治疗,... 目的:评价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在临床中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期间,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治疗组采用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均治疗2周。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并应用WOMAC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且于治疗结束3个月后观察其膝骨性关节炎疼痛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7%(51/56),对照组为76.79%(43/5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WOMAC各项积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VAS评分较治疗后明显下降,WOMAC各项积分及总分较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后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功能套针浮刺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且疗效显著、作用稳定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多功能套针 浮刺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