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俄语词类活用的转喻理据 被引量:6
1
作者 蔡晖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41,47,共6页
俄语中词类活用这一语法现象的成因与人类的概念化方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名词化和形容词化体现了转喻思维对事物概念结构不同侧面的突显,前者勾画了特征符号——动词、形容词的物象特征,后者强调了物象符号——名词的特征侧面。词类之... 俄语中词类活用这一语法现象的成因与人类的概念化方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名词化和形容词化体现了转喻思维对事物概念结构不同侧面的突显,前者勾画了特征符号——动词、形容词的物象特征,后者强调了物象符号——名词的特征侧面。词类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其根源在于人的转喻认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 转喻 词类活用 名词化 形容词化
下载PDF
浅论词类活用与转类的区别 被引量:2
2
作者 滕慧群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11期10-15,共6页
词类活用与转类经常被人们认为是同一现象。实际上,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包括使动、意动、名词作状语等,把这些现象归为一类在研究或教学中加以强调能更好地说明古今语法的差异。转类是汉语运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修... 词类活用与转类经常被人们认为是同一现象。实际上,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包括使动、意动、名词作状语等,把这些现象归为一类在研究或教学中加以强调能更好地说明古今语法的差异。转类是汉语运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对其进行归类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运用这种手段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只有从语法和修辞两个角度去认识、把握词类活用和转类的概念和功能,才能更全面地认识、把握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活用 转类 古今语法差异 修辞手段
下载PDF
运用现代汉语规律突破文言文学习难点
3
作者 赵廷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18-120,共3页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差异极大,如何有效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水平是困扰众多文言文学习者的一大难题,但以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联系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借助现代汉语语法分析并掌握文言文学习中的两大难点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文言文 现代汉语 语法 词类活用 文言句式
下载PDF
网络语言新兴名动形词类转化现象分析
4
作者 王艾琳 《中国语言战略》 2016年第2期34-42,共9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语言新兴名动形词类转化现象,并与之前现代汉语中的词类转化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共同点与不同之处。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语言中词类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词类的转化更加随意。其中网络语言名词向形容词的转化符合现... 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语言新兴名动形词类转化现象,并与之前现代汉语中的词类转化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共同点与不同之处。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语言中词类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词类的转化更加随意。其中网络语言名词向形容词的转化符合现代汉语的规律,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名词转化为动词数量较多,并且出现了少数动词向形容词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词类转化 词类活用 词类界限 网络语言
下载PDF
《论语》述谓词词类活用考察
5
作者 王金芳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33-36,共4页
《论语》是研究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料。本文对《论语》中述谓词的词类活用进行了具体的考证和分析。《论语》述谓词的活用,包括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副词的活用。考察《论语》述谓词活用现象,对于掌握语言规律,更好驾驭语言很有帮助。
关键词 《论语》 述谓词 词类活用 转指化 指称
下载PDF
例谈成语中的词类活用、倒装和省略
6
作者 李宝川 《台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0-53,共4页
成语中保留着许多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古代汉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词类活用、倒装、省略等。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的活用等,倒装主要有宾语前置和介词结构前置等,省略主要有介词省略、宾语省略和谓语省略等。
关键词 成语 词类活用 倒装 省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