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1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茅台酒糟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芳香 贺国君 +3 位作者 郁建平 郁建生 时伟 张春林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2-86,共5页
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得了茅台酒糟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呈香呈味物质的最优工艺条件,通过验证性试验,确定在装料系数为0.5,萃取釜压力为30 MPa,萃取釜温度为47℃,二氧化碳泵频率为21 r/min,分离釜Ⅰ的温度为47℃,分离釜Ⅰ的压力为8 ... 以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得了茅台酒糟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呈香呈味物质的最优工艺条件,通过验证性试验,确定在装料系数为0.5,萃取釜压力为30 MPa,萃取釜温度为47℃,二氧化碳泵频率为21 r/min,分离釜Ⅰ的温度为47℃,分离釜Ⅰ的压力为8 MPa的条件下,萃取率最高,可达到18.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茅台酒糟 呈香呈味物质 工艺条件优化
下载PDF
基于感官评价和电子鼻分析不同蒸煮时间荸荠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官丽 聂辉 +4 位作者 苏可珍 黎小椿 黄双全 伍淑婕 罗杨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7,14,共8页
在感官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电子鼻技术对不同蒸煮时间荸荠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通过雷达图探究各传感器响应值的变化情况,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tion analysis,LDA)等统... 在感官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电子鼻技术对不同蒸煮时间荸荠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通过雷达图探究各传感器响应值的变化情况,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tion analysis,LDA)等统计学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感官评价结果可知,荸荠削皮蒸、煮的最佳时间均为20 min,带皮蒸、煮的最佳时间均为30 min。由电子鼻分析结果可知,荸荠挥发性特征风味成分主要为硫化物,此外还有少量的甲基类化合物、氮氧化物、芳香类化合物和有机硫化合物;与鲜荸荠相比,不同蒸煮时间荸荠的气味响应值变化明显。PCA分析表明,电子鼻对不同蒸煮时间荸荠的气味均有较好的响应;LDA分析总贡献率均大于90%,略低于PCA分析,能较好地区分不同蒸煮时间的荸荠。感官评价与雷达图、PCA和LDA分析结果相符。基于感观评价的电子鼻分析不仅比单一的感官评价更客观准确,而且可以量化评价不同蒸煮时间荸荠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对荸荠加工品质控制和日常烹饪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 感官评价 电子鼻 蒸煮时间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风味成分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5
3
作者 张杰 程伟 +1 位作者 潘天全 李娜 《酿酒》 CAS 2019年第1期29-32,共4页
特征性风味物质是区分不同香型白酒的重要依据,从浓香型白酒的主要流派及其典型风味特征,风味物质的组成、来源及其研究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对浓香型白酒中呈香呈味物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指出风味物质中的功能性因子研究、风味功能微... 特征性风味物质是区分不同香型白酒的重要依据,从浓香型白酒的主要流派及其典型风味特征,风味物质的组成、来源及其研究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对浓香型白酒中呈香呈味物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指出风味物质中的功能性因子研究、风味功能微生物研究等,将是今后浓香型白酒风味化学分析的重要方向与趋势。同时,对白酒香味成分种类及其作用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有利于白酒风味质量的稳定与提高,为白酒酿造过程中的风味化学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风味物质 酿造工艺
下载PDF
不同产地香料烟内在化学成分及致香物质分析 被引量:49
4
作者 张燕 李天飞 +4 位作者 宗会 温华东 宋玉川 杨士波 屈生彬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3年第4期12-16,共5页
收集了国内外6个产地不同等级的香料烟样品,对其内在化学成分、必需营养元素和挥发性致香物质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香料烟中总糖含量为11.71%~32.18%,烟碱含量为0.59%~1.72%,淀粉含量为4.98%~10.65%,石油醚提取物为4.85%... 收集了国内外6个产地不同等级的香料烟样品,对其内在化学成分、必需营养元素和挥发性致香物质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香料烟中总糖含量为11.71%~32.18%,烟碱含量为0.59%~1.72%,淀粉含量为4.98%~10.65%,石油醚提取物为4.85%~6.50%;香料烟中单糖含量远高于双糖,在双糖中蔗糖含量较高,调制后的烟叶中几乎不含麦芽糖;几种必需营养元素在不同产地香料烟中的含量变化范围较大,这些元素与香料烟中糖和烟碱含量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不同产地香料烟内含有的致香物质成分大体上一致,但在含量上却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烟 化学成分 致香物质 营养元素 产地
下载PDF
黄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郭翔 胡普信 +1 位作者 徐岩 赵光鳌 《酿酒科技》 2004年第5期79-81,共3页
利用现代先进的分析设备和仪器,对黄酒所含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首先,采取固相微萃取技术来分析测定挥发性物质,这是一个分析简便有效、数据较为可靠的分析方法,可比较不同黄酒中的醇、酯等成分的构成,并对这些成分... 利用现代先进的分析设备和仪器,对黄酒所含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首先,采取固相微萃取技术来分析测定挥发性物质,这是一个分析简便有效、数据较为可靠的分析方法,可比较不同黄酒中的醇、酯等成分的构成,并对这些成分进行系统的分析。其次,根据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与强度,提出黄酒醇酯比的概念和划分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物质 风味评价 挥发成分 黄酒口感
下载PDF
不同香型白酒大曲风味物质与其产品风格特征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47
6
作者 吕云怀 王莉 +1 位作者 汪地强 雷良波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2-75,共4页
对酱香大曲、浓香大曲和清香大曲中的风味物质与其产品风格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该3种大曲中,酱香大曲的风味物质最为复杂,离子丰度也最高,浓香大曲和清香大曲二者相差不是十分明显;在这些风味物质中,3种大曲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对酱香大曲、浓香大曲和清香大曲中的风味物质与其产品风格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该3种大曲中,酱香大曲的风味物质最为复杂,离子丰度也最高,浓香大曲和清香大曲二者相差不是十分明显;在这些风味物质中,3种大曲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这可能与其长期的酿造活动所形成的酿酒微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从而在大曲的生产开始就已经决定了各自产品中风味物质的体系,对其产品的风格特征的形成和强化有着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大曲 风味物质 酱香型 清香型 浓香型
下载PDF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检测黄酒风味物质 被引量:41
7
作者 黄星奕 吴梦紫 +3 位作者 马梅 郁姗姗 王沛昌 张晓瑞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71-276,226,共7页
为实现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快速无损检测,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酒龄黄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研究。黄酒样本的GC-IMS图片库显... 为实现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快速无损检测,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联用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酒龄黄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研究。黄酒样本的GC-IMS图片库显示,不同酒龄黄酒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浓度存在显著差异。采用差谱法从谱图中筛选出33个特征峰,利用其中13个数据库可查询到对应物质的特征峰进行黄酒的风味成分分析。以33个特征峰峰高作为变量,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降维,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95%,可以有效区分各组样本。分别采用线性判别(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K-最近邻分类算法(K-Nearest Neighbor,KNN)建立酒龄判别模型。结果显示,LDA方法得到的训练集和预测集识别率分别为95%和90%,KNN的判别效果较好,训练集和预测集的识别率均达到100%。这说明,GC-IMS可以有效应用于黄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检测,在食品风味物质分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技术(GC-IMS) 黄酒 风味物质 酒龄判别
下载PDF
自然发酵与人工接种发酵法发酵泡菜的品质比较 被引量:40
8
作者 陈大鹏 郑娅 +3 位作者 周芸 王晓璇 宋勇强 史立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68-372,共5页
以甘肃大宗蔬菜高原夏菜中娃娃菜的尾菜为主要腌制原料,在传统泡菜工艺腌制的基础上,以0.5%的接种量接种混合菌种(柠檬明串珠菌∶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短乳杆菌=2∶3∶1,浓度比),于20℃条件下发酵,通过测定泡菜中还原糖、总酸、氨基酸... 以甘肃大宗蔬菜高原夏菜中娃娃菜的尾菜为主要腌制原料,在传统泡菜工艺腌制的基础上,以0.5%的接种量接种混合菌种(柠檬明串珠菌∶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短乳杆菌=2∶3∶1,浓度比),于20℃条件下发酵,通过测定泡菜中还原糖、总酸、氨基酸肽氮、亚硝酸盐含量及挥发性成分对自然发酵和人工接种发酵泡菜的品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发酵过程中,两种发酵方式的还原糖、氨基酸态氮含量均逐渐降低,人工接种发酵的亚硝酸峰值为9.03 mg/kg,自然接种发酵为32.1 mg/kg,在自然发酵和人工接种发酵泡菜中,所含的风味物质主要以烯类、醇类和酯类为主,这三类主要风味物质在自然发酵中占总体香气成分的71.8%,人工接种发酵中占比65.6%。因此,与自然发酵相比,人工接种发酵可以明显地减少亚硝酸盐的含量,缩短泡菜发酵周期,自然发酵的泡菜中风味物质更加丰富,但两种发酵方式生成的风味物质已经非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酵 人工接种发酵 泡菜 亚硝酸盐 风味物质 品质
下载PDF
不同乳酸菌接种发酵泡菜风味的研究 被引量:40
9
作者 刘春燕 戴明福 +3 位作者 夏姣 周婷 沈丽雯 蒲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4-158,共5页
以新鲜红皮萝卜为原料,分别接种分离自自然发酵泡菜中的乳明串株菌、乳酸乳球菌、食窦魏斯氏、发酵乳杆菌、植物乳杆菌进行纯种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通过测定泡菜的乳酸菌菌相、总酸度、感官评价、挥发性成分及有机酸,对分离自自然发酵... 以新鲜红皮萝卜为原料,分别接种分离自自然发酵泡菜中的乳明串株菌、乳酸乳球菌、食窦魏斯氏、发酵乳杆菌、植物乳杆菌进行纯种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通过测定泡菜的乳酸菌菌相、总酸度、感官评价、挥发性成分及有机酸,对分离自自然发酵泡菜中不同乳酸菌纯种发酵泡萝卜的风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达到终点时,接种不同乳酸菌发酵的泡菜中大部分乳酸菌的活菌数相差不大,都在7.0lg CFU/m L左右,泡菜液中的乳酸菌几乎全为植物乳杆菌;大部分乳酸菌纯种发酵泡菜中总酸含量>4g/kg;不同乳酸菌发酵的泡菜挥发性成分及有机酸的种类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泡菜 纯种发酵 风味物质
下载PDF
酿酒根霉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0
作者 龙可 赵中开 +1 位作者 马莹莹 杨建刚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3-447,共5页
根霉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酿酒微生物,在糖化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显著,根霉产酶特性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纯种根霉制曲早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现今根霉在我国酒类酿造业中的作用已无可替代。本文介绍了酿酒用根霉的一些主要生长及产酶特性,并对根霉... 根霉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酿酒微生物,在糖化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显著,根霉产酶特性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纯种根霉制曲早已广泛应用于生产,现今根霉在我国酒类酿造业中的作用已无可替代。本文介绍了酿酒用根霉的一些主要生长及产酶特性,并对根霉在酿酒过程中产酒精及对酒类风味物质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霉 特性 产酒精 风味物质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1
作者 戴奕杰 李宗军 +1 位作者 田志强 孟望霓 《酿酒科技》 2018年第11期85-96,共12页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特有的蒸馏酒,其生产工艺独特,酒体风味独到,以茅台酒为典型代表而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知名度,是中国发酵食品行业的名片之一。酱香型白酒发酵的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变化主要发生在大曲制作、堆积发酵和下沙3个主要工序,...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特有的蒸馏酒,其生产工艺独特,酒体风味独到,以茅台酒为典型代表而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知名度,是中国发酵食品行业的名片之一。酱香型白酒发酵的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变化主要发生在大曲制作、堆积发酵和下沙3个主要工序,其主要工艺特点为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多轮次固态发酵、发酵周期长、贮存时间长,每一道工序在酱香白酒的生产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使酱香白酒的生产周期近1年才得以完成。独特的工艺造就其特定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生物代谢过程,这是形成酱香风味的重要物质保障。研究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及其代谢过程,对于揭示其风味形成机制、优化工艺过程控制、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等具有重要意义。对近年来关于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旨在推陈出新,进一步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多样性解析和代谢组学技术来揭示中国传统酱香白酒的生产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酿造 微生物 风味物质
下载PDF
酱香型白酒风味物质主体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2
作者 李习 方尚玲 +2 位作者 刘超 李锐利 陈茂彬 《酿酒》 CAS 2012年第3期19-23,共5页
酱香型白酒是我国特有的酒种,其风味物质主体成分的研究是白酒科研领域的热点之一。总结了产酱香风味物质的微生物种类,综述了对酱香型白酒风味物质主要成分研究的结果,并简单介绍了检测酱香型白酒风味物质的方法。
关键词 酱香型 风味物质 微生物 主体成分 检测方法
下载PDF
电子鼻在食品风味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3
作者 谢安国 王金水 +3 位作者 渠琛玲 罗莉 郭蕊 闫李慧 《农产品加工(下)》 2011年第1期71-73,87,共4页
电子鼻技术是一种风味分析的新技术,近年来在食品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介绍了电子鼻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其特点,综述了电子鼻在食品风味分析中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电子鼻在风味突出的食品方面的分析应用。
关键词 电子鼻 食品领域 风味物质 分析技术
下载PDF
古井贡酒曲中酵母的分离及其产香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范光森 许岱 +4 位作者 富志磊 许春艳 滕超 孙宝国 李秀婷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0-229,共10页
为分离筛选酿酒用功能产香酵母菌株,采用稀释涂布分离培养方法,从古井贡酒曲中分离得到6株酵母菌(Y1401,Y1501,Y1506,Y1507,Y1605,Y1801)。通过菌落形态特征、细胞显微结构、生理生化特性,结合26S 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其鉴定,... 为分离筛选酿酒用功能产香酵母菌株,采用稀释涂布分离培养方法,从古井贡酒曲中分离得到6株酵母菌(Y1401,Y1501,Y1506,Y1507,Y1605,Y1801)。通过菌落形态特征、细胞显微结构、生理生化特性,结合26S rDNA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其鉴定,确定Y1401和Y1507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Y1501、Y1506、Y1605和Y1801为扣囊复膜酵母。通过微生物学特性分析发现,Y1401具有较好的Na Cl耐受性,而Y1507能耐受14%的乙醇。除Y1801在豆芽汁产香培养基中仅产生6种风味物质外,其它酵母能产生多种风味物质,并以酯类物质最多。由此可见,筛选到的酵母在白酒酿造过程中具有增强其风味物质的应用潜力,是白酒生产中的重要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 酵母菌 分离 耐受性 风味物质
原文传递
发酵剂对发酵香肠挥发性风味物质形成的作用及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5
作者 刘英丽 杨梓妍 +6 位作者 万真 于青林 曹雅婷 蒋逸萱 李洪岩 刘洁 王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84-296,共13页
发酵香肠是指将搅碎的猪肉(或牛、羊肉等)、动物脂肪、盐、糖、发酵剂和香辛料等混合后灌进肠衣,经过微生物发酵而成的香肠制品。因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风味作为发酵香肠的重要品质属性之一,其... 发酵香肠是指将搅碎的猪肉(或牛、羊肉等)、动物脂肪、盐、糖、发酵剂和香辛料等混合后灌进肠衣,经过微生物发酵而成的香肠制品。因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风味作为发酵香肠的重要品质属性之一,其形成与发展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动密切相关。本文对发酵香肠发酵、成熟过程中风味物质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与微生物代谢相关的反应进行了概述,总结了几种主要微生物对发酵香肠风味品质形成的作用及影响机制,并对其未来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发酵香肠风味品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香肠 风味物质 微生物发酵
下载PDF
纤维素酶对大曲酒风味物质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旭晖 吴生文 张志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83,共4页
探讨了固态发酵工艺中纤维素酶对大曲酒中醛、醇、有机酸、酯等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酒醅中纤维素酶添加量为10FPU/kg(糟)时,所产酒的醛类物质、杂醇油含量最低,而四大乙酯及丙酸乙酯含量较高,对应酸的含量也高。当纤维素酶添... 探讨了固态发酵工艺中纤维素酶对大曲酒中醛、醇、有机酸、酯等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酒醅中纤维素酶添加量为10FPU/kg(糟)时,所产酒的醛类物质、杂醇油含量最低,而四大乙酯及丙酸乙酯含量较高,对应酸的含量也高。当纤维素酶添加量为30FPU/kg~50FPU/kg(糟)时,所产酒的风格突出、口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固态发酵 大曲酒 风味物质
下载PDF
植物酵素发酵特性及风味物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陈英 余雄伟 +3 位作者 龚文发 谭苗苗 李新兰 辛秀兰 《饮料工业》 2015年第2期9-12,共4页
植物酵素是以药食同源物品、蔬菜、水果、菌类等为主要物料,经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多菌复合进行发酵制成的特殊风味饮料。为了解植物酵素发酵过程中,中药发酵基质在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的转化情况,为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的质量提... 植物酵素是以药食同源物品、蔬菜、水果、菌类等为主要物料,经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多菌复合进行发酵制成的特殊风味饮料。为了解植物酵素发酵过程中,中药发酵基质在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的转化情况,为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的质量提供依据,对发酵过程中的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的数量进行检测,同时对总糖、还原糖、酸度、p H等理化指标跟踪检测分析,以及对发酵前后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互利共生,此消彼长,最终乳酸菌占优势;还原糖在发酵8~12h上升,然后下降,总糖、还原糖、酸度和p H在发酵36h均趋于稳定;中药经发酵后酯和酸的种类和含量比较明显地升高,酚类的含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 发酵 植物酵素 还原糖 风味物质
下载PDF
5种市售酿造酱油风味物质及氨基酸含量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范霞 陈荣顺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4-148,153,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电子鼻技术对5种市售酿造酱油的风味物质进行研究,并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酱油中的氨基酸组成进行比...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电子鼻技术对5种市售酿造酱油的风味物质进行研究,并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酱油中的氨基酸组成进行比较。利用HS-SPME/GC-MS技术共检测出63种香气物质,主要是醇类、酚类、酯类、醛酮类、酸类、杂环化合物及含硫化合物,这些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赋予了酱油独特的风味。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电子鼻技术可以很好地区分开5种酱油。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酱油中的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5种酿造酱油的氨基酸种类丰富,根据谷氨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可以初步判断5种酱油均添加了谷氨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酱油 风味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主成分分析 电子鼻 氨基酸
下载PDF
食品风味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芙蓉 张晓鸣 +1 位作者 佟建明 谢中国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0-172,共3页
食品风味物质对食品性质产生重要的影响,综述近几十年来食品风味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风味物质 分析技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白酒中风味物质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20
作者 陈志宏 张汆 徐有山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16,共4页
白酒是我国传统而又独具特色的蒸馏酒,也是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白酒中含有多种风味化合物,包括酯类、醇类、酮类、醛类、酸类、萜烯类、含硫化合物等,这些风味物质虽然含量很低,但风味物质的组成及含量对白酒口感和香味的贡献很大,是... 白酒是我国传统而又独具特色的蒸馏酒,也是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白酒中含有多种风味化合物,包括酯类、醇类、酮类、醛类、酸类、萜烯类、含硫化合物等,这些风味物质虽然含量很低,但风味物质的组成及含量对白酒口感和香味的贡献很大,是形成不同酒类风格的重要因素。该文主要对近年来白酒中风味物质种类、风味物质分析前处理技术、风味物质测定方法及功能性风味成分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白酒中风味物质分析与鉴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风味物质 分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