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
作者 王晓梅 曹稳根 《宿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05-107,41,共4页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多种植物中广泛分布的多酚化合物。由于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已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肿瘤、抗癌、抗菌、抗病毒、抗炎免疫、抗衰老等药理学作用的...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在多种植物中广泛分布的多酚化合物。由于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已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肿瘤、抗癌、抗菌、抗病毒、抗炎免疫、抗衰老等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药理作用
下载PDF
苦荞麦麸皮中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肖诗明 张忠 +1 位作者 李勇 曾继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6-158,共3页
采用乙醇溶液浸提、水溶液浸提、乙醇抽提三种方法提取苦荞麦麸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乙醇溶液浸提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A3B2C2D2,即用10倍75%乙醇在70~75℃下浸提4h;水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最佳提取组合为A3B3C3,即用20倍... 采用乙醇溶液浸提、水溶液浸提、乙醇抽提三种方法提取苦荞麦麸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乙醇溶液浸提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A3B2C2D2,即用10倍75%乙醇在70~75℃下浸提4h;水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最佳提取组合为A3B3C3,即用20倍水量在70~75℃下浸提6h。乙醇溶液抽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95%的乙醇回流抽提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麦 麸皮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工艺
下载PDF
超声提取杜仲叶中黄酮类物质工艺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郭孝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61,共3页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探讨了超声提取杜仲叶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提取主要通过空化作用实现,它可使杜仲叶中细胞壁破裂,加速细胞中总黄酮类物质直接向溶剂中溶解,以便快速完全地提取.采用体积比为40%、料液比1∶6...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探讨了超声提取杜仲叶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提取主要通过空化作用实现,它可使杜仲叶中细胞壁破裂,加速细胞中总黄酮类物质直接向溶剂中溶解,以便快速完全地提取.采用体积比为40%、料液比1∶60的乙醇浸泡24 h,再用超声提取45 min,杜仲叶中总黄酮类物质的提出率可达25.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提取 杜仲叶 总黄酮类物质
下载PDF
绿豆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定量测定 被引量:29
4
作者 卫莉 钟秀珍 +1 位作者 张宝才 杨海涛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8-62,共5页
用正交实验探讨了绿豆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 .研究结果表明 :在 70℃下用6倍于绿豆皮重体积 3 0 %的乙醇回流提取 2次 ,每次 2 h,绿豆皮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效果最好 .样品用 Al( NO3 ) 3 比色法于 51 0 nm下测定 ,芦丁为标准计... 用正交实验探讨了绿豆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 .研究结果表明 :在 70℃下用6倍于绿豆皮重体积 3 0 %的乙醇回流提取 2次 ,每次 2 h,绿豆皮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效果最好 .样品用 Al( NO3 ) 3 比色法于 51 0 nm下测定 ,芦丁为标准计算含量 ,得到绿豆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含量为 1 .45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测定 提取 绿豆皮 有机溶剂浸提 乙醇
下载PDF
杜仲叶中总黄酮物质超声提取的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郭孝武 吉晓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984-1987,共4页
采用醇提法、超声提取法探讨了从杜仲叶中提取总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超声提取效果最好。其最佳条件是:用浓度为40%、按料液比1∶60的比例的乙醇浸泡24h,再用超声提取45min,其杜仲叶中总黄酮... 采用醇提法、超声提取法探讨了从杜仲叶中提取总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超声提取效果最好。其最佳条件是:用浓度为40%、按料液比1∶60的比例的乙醇浸泡24h,再用超声提取45min,其杜仲叶中总黄酮类物质的提出率可达25.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提取 杜仲叶 总黄酮类物质
下载PDF
3种苦竹竹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永峰 黄成林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6-60,共5页
以芦丁为标准样,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和分析了3种苦竹属竹笋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从黄山市采集的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鲜笋中总黄酮含量为4.003 mg.g-1,且鲜笋经过冷水浸泡24 h后,笋内黄酮含量减少了77.3%。由黄酮类... 以芦丁为标准样,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和分析了3种苦竹属竹笋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从黄山市采集的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鲜笋中总黄酮含量为4.003 mg.g-1,且鲜笋经过冷水浸泡24 h后,笋内黄酮含量减少了77.3%。由黄酮类化合物味苦可证明苦竹笋的苦味与黄酮有关,建议人们食用苦竹笋最好不要用水浸泡,以有利于人们对黄酮类化合物的获取。同时从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同一产地的苦竹竹笋中黄酮的含量远高于衢县苦竹、斑苦竹,反映了苦竹属不同种竹笋之间黄酮含量的差异。而采于广德的苦竹竹笋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于采于黄山市的,说明气候与土壤等条件对苦竹竹笋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竹 竹笋 分光光度法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桂花C4H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曾祥玲 郑日如 +1 位作者 罗靖 王彩云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5-537,共13页
利用转录组测序获得的表达序列信息,结合RACE技术,从桂花(Osmanthus fragrans)花瓣中克隆到两个参与苯丙烷代谢第2步反应的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基因。其ORF全长分别为1 518 bp和1 611 bp,各自编码505和536个氨基酸,命名为OfC4H1和O... 利用转录组测序获得的表达序列信息,结合RACE技术,从桂花(Osmanthus fragrans)花瓣中克隆到两个参与苯丙烷代谢第2步反应的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基因。其ORF全长分别为1 518 bp和1 611 bp,各自编码505和536个氨基酸,命名为OfC4H1和Of C4H2(登录号分别为KR861466、KF254842)。系统进化树表明,OfC4H1与矮牵牛中的PhC4H1、PhC4H2等C4H蛋白聚为一类,属于ClassⅠ类型;OfC4H2与金银花中的LjC4H等属于ClassⅡ类型。进一步的C4H蛋白序列多重比较发现,OfC4H1和OfC4H2蛋白具有该基因家族特有的保守结构域,在这些保守结构域中存在区别两类C4H蛋白的典型特征。利用Real-time PCR比较分析了OfC4H1和OfC4H2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显示,Of C4H1在花瓣中的表达量最高;OfC4H2在花瓣中的表达量较低,在花梗、雌蕊和幼叶等组织中表达量较高。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6xHN-C4Hs,转化Transetta(DE3)大肠杆菌并诱导表达的结果表明,目的蛋白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顺利表达,而且与预期大小一致,但因溶解度较低无法进行酶活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 肉桂酸4–羟基化酶 黄酮类化合物 原核表达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Phytochemical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epidermal glands extract of Christella parasitica (L.) H. Lev. 被引量:14
8
作者 Paul Raj K Irudayaraj V +1 位作者 Johnson M Patric Raja D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1年第1期8-11,共4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morphology,biochemistry and bioactivity of the epidermal glands of the glandular morphotype of Christella parasitica(C.parasitica)(L.) H.Lev.Methods: Morphological studies on epidermal glands we... Objective:To study the morphology,biochemistry and bioactivity of the epidermal glands of the glandular morphotype of Christella parasitica(C.parasitica)(L.) H.Lev.Methods: Morphological studies on epidermal glands were earned out by using light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To prepare the extract,the shade-dried fronds of glandular morphotype were soaked in acetone.For antibacterial studies paper disc method was followed by using various pathogenic bacteria.Results:Detailed micromorphological,phytochemical and bioactivity studies on a medicinal fern C.parasitica(L.) H.Lev.showed its inlraspecific variation in antibacterial activity.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the epidermal glands was the key factor fo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n the morphovariants of this species.The epidermal glands were orange-coloured,stalked and elongated ones of about 84.2μm×45μm,and distributed on the undersurface of cosla,coslules and veins in croziers,young and mature leaves.Frequency of glands varied from 15/cm on costa in mature leaves to 140/cm on costules in croziers.The acetone extract of the glands showe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nd also toxic effect against mosquito larvae and tadpoles of frog.Preliminary phytochemical analysis and HPLC studies of the gland extract showed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kinds of terpenoids,alkaloids,tannins,saponins and flavonoids in it.Conclusions: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epidermal glands of the glandular morphotype of C. parasitica(L.) H.Lev.have several bioactive compounds and such rare moiphovariant should be conserved in nature.The next step is to isolate the pure compounds and to screen the bioactivity of individual compounds of the epidermal gl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DERMAL GLANDS Christella parasitica Bioactivity PHYTOCHEMICAL ACTIVITY Anti-bacterial ACTIVITY Morphology Biochemistry Glandular MORPHOTYPE Light microscope Shade-dried frond Bioactive compound Morphovariant Preliminary PHYTOCHEMICAL analysis Gland EXTRACT flavonoid
下载PDF
小米枣黄酮、多糖及其复配物体外抗氧化性评价 被引量:14
9
作者 吴小燕 王仁才 +1 位作者 石浩 刘琼 《中南药学》 CAS 2016年第10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评价小米枣黄酮、多糖及其复配物在体外的抗氧化性能。方法以湖南衡南小米枣为材料,通过测定小米枣黄酮、多糖及其复配物在体外还原力,清除羟基、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的能力,并以VC为阳性对照的方法来探讨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强弱... 目的评价小米枣黄酮、多糖及其复配物在体外的抗氧化性能。方法以湖南衡南小米枣为材料,通过测定小米枣黄酮、多糖及其复配物在体外还原力,清除羟基、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的能力,并以VC为阳性对照的方法来探讨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强弱。结果小米枣黄酮、多糖及其复配物的还原力、对OH、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的清除力都与浓度呈明显量效关系,三者在体外抗氧化能力大小为黄酮>复配物>多糖,均弱于VC。小米枣黄酮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大小为:超氧阴离子>DPPH>OH。结论衡南小米枣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性能,为其开发成相关的抗氧化性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枣 黄酮 多糖 复配物 维生素C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广西甜茶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吴柳春 黄桂华 《中国药事》 CAS 2008年第7期572-573,602,共3页
建立广西甜茶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HPLC定量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甲醇-0.4%磷酸(52:4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70nm,柱温40℃。槲皮素和山奈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310-1.2780μg及0.1918-1.1... 建立广西甜茶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HPLC定量方法。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甲醇-0.4%磷酸(52:4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70nm,柱温40℃。槲皮素和山奈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310-1.2780μg及0.1918-1.1511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RSD=1.6%)和97.8%(RSD=1.2%)。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甜茶中黄酮成分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甜茶 黄酮化合物 槲皮素 山奈酚
下载PDF
食醋抗氧化作用和降血脂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晶晶 陈继承 +1 位作者 陈启和 何国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86-388,共3页
食醋作为一种传统调味品,不仅营养成分丰富,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具有缓解疲劳、调节血糖及脂质代谢、抗氧化等功效。本文主要对醋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和降血脂作用进行综述,对醋中主要功效成分进行了归纳,并展望了其在降血脂功能食品中... 食醋作为一种传统调味品,不仅营养成分丰富,还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具有缓解疲劳、调节血糖及脂质代谢、抗氧化等功效。本文主要对醋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和降血脂作用进行综述,对醋中主要功效成分进行了归纳,并展望了其在降血脂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 降血脂 黄酮类化合物 多酚类化合物
下载PDF
荷叶奶茶研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龚吉军 李忠海 +1 位作者 钟海雁 安志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73,共3页
通过正交试验,对荷叶浸提条件、荷叶奶茶的配方以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荷叶最佳浸提条件为料水比30,温度80℃,时间20min;奶茶的最佳配方为脱脂奶粉4%,荷叶汤40%,蜂蜜2%;最佳的复合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15%,低甲氧基... 通过正交试验,对荷叶浸提条件、荷叶奶茶的配方以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荷叶最佳浸提条件为料水比30,温度80℃,时间20min;奶茶的最佳配方为脱脂奶粉4%,荷叶汤40%,蜂蜜2%;最佳的复合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0.15%,低甲氧基果胶(LMP)0.12%,藻酸丙二醇酯(PGA)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黄酮类化合物 生产工艺 稳定性 奶茶
下载PDF
红枣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荣飞 刘晓宇 《农产品加工(下)》 2010年第7期73-75,共3页
红枣是我国的特产,营养价值丰富,素有"营养保健丸"与"木本粮食"之美誉。介绍了红枣中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和生理功能,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这对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红枣多糖和黄酮将起到积极... 红枣是我国的特产,营养价值丰富,素有"营养保健丸"与"木本粮食"之美誉。介绍了红枣中多糖和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和生理功能,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这对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红枣多糖和黄酮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多糖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桑椹成熟过程中部分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殷浩 佟万红 +4 位作者 王振江 李勇 刘刚 黄盖群 危玲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6-1110,共5页
以10个果桑品种为材料,检测成熟桑椹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桑椹中的3种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选择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的红果2号和蜀椹1号为材料,自盛花期后采样检测桑椹发育成熟过程鲜... 以10个果桑品种为材料,检测成熟桑椹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桑椹中的3种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选择活性成分含量较高的红果2号和蜀椹1号为材料,自盛花期后采样检测桑椹发育成熟过程鲜果肉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红果2号和蜀椹1号盛花期后第3天的果肉中,DNJ质量分数分别为0.074 1%和0.072 5%,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DNJ含量逐渐降低,2个品种盛花期后第31天果肉中的DNJ含量比第3天的样品分别下降了49.80%和58.90%;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红果2号和蜀椹1号果肉中的总多糖含量逐渐增加,至盛花期后第27天达到最大,总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9.572%和10.276%;随着桑椹的发育成熟,红果2号和蜀椹1号果肉中的总黄酮含量呈现双峰变化,盛花期后第11天和第27天,果肉中总黄酮的含量达到峰值,质量分数分别为0.313%、0.444%和0.264%、0.326%。另检测红果2号和蜀椹1号成熟桑子中的DNJ含量远远高于果肉中的含量,但总黄酮含量却远远低于果肉中的含量,且未检测到多糖。依据检测结果初步认为,盛花期后第27天的桑椹是生产药食两用桑椹食品的优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 1-脱氧野尻霉素 多糖 黄酮类化合物 动态变化
下载PDF
新会柑皮中抗白血病主要成分的鉴定 被引量:8
15
作者 蔡葵花 文剑明 +1 位作者 袁显忠 张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270-1273,共4页
本实验采用GC/MS分离、鉴定新会柑皮抗小鼠髓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提取物中的5种成分,即化合物I为4',5,6,7,8-五甲氧基黄酮,化合物Ⅱ为4',5,7,8-四甲氧基黄酮,化合物Ⅲ为5-羟基,3’,4’,6,... 本实验采用GC/MS分离、鉴定新会柑皮抗小鼠髓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提取物中的5种成分,即化合物I为4',5,6,7,8-五甲氧基黄酮,化合物Ⅱ为4',5,7,8-四甲氧基黄酮,化合物Ⅲ为5-羟基,3’,4’,6,7,8-五甲氧基黄酮,化合物Ⅳ为3’,4’,5,6,7,8-六甲氧基黄酮,化合物V为3’,4’,5,7,8-五甲氧基黄酮。这与PMR谱和UV谱分析相符。其中化合物Ⅰ、Ⅲ、Ⅳ抑制白细胞生长 50%所需的浓度分别为 2.9,2.5,2.8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皮 黄酮 抗白血病药 白血病治疗
下载PDF
高车前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春林 王健 +1 位作者 戈悦欣 杨明潇 《宜春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17-20,共4页
高车前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许多传统中药中,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突变、抗惊厥、抗骨质疏松、抗肿瘤和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通过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高车前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 高车前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许多传统中药中,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突变、抗惊厥、抗骨质疏松、抗肿瘤和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近年来,通过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高车前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文章就高车前素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为今后高车前素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车前素 黄酮化合物 药理活性
下载PDF
天然产物二氢杨梅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谢蓉蓉 孙福强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470-474,共5页
二氢杨梅素是藤茶中存在的一种重要的活性物质,为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感染、抗氧化、调节血脂和血糖以及免疫力等多种药理功效,具有研究开发潜力。本文对二氢杨梅素的来源、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测定方法及生物活性等方面... 二氢杨梅素是藤茶中存在的一种重要的活性物质,为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感染、抗氧化、调节血脂和血糖以及免疫力等多种药理功效,具有研究开发潜力。本文对二氢杨梅素的来源、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测定方法及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其深入研究及全面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黄酮类化合物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芦丁的生物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兰柱 胡红莲 +4 位作者 管晓轩 张昆仑 孟迪 魏晓玲 孙满吉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2年第5期68-73,86,共7页
芦丁别称芸香苷、V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不仅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和促生长等诸多生物学功能,而且具有安全、低毒、无生物性残留等特性,具有开发为饲用替抗产品的潜力。对芦丁的理化性质、提取方法、体... 芦丁别称芸香苷、V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不仅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和促生长等诸多生物学功能,而且具有安全、低毒、无生物性残留等特性,具有开发为饲用替抗产品的潜力。对芦丁的理化性质、提取方法、体内代谢吸收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畜牧生产中替抗产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抗炎 抗氧化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基于DFT方法研究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靖丽 权彦 +2 位作者 闫浩 张光辉 孟庆华 《当代化工》 CAS 2020年第10期2163-2166,2170,共5页
基于密度泛函(DFT)方法研究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对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素和异甘草苷4种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及其相应的自由基进行了理论计算。分别在气相和溶剂中获得了4种化合物及其相应自由基的最优几何结构、NBO电荷、BD... 基于密度泛函(DFT)方法研究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对甘草素、甘草苷、异甘草素和异甘草苷4种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及其相应的自由基进行了理论计算。分别在气相和溶剂中获得了4种化合物及其相应自由基的最优几何结构、NBO电荷、BDE和IP等量子化学参数。计算结果显示:4种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异甘草素、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苷,与实验活性顺序一致,并且4种化合物中C7位是自由基反应的最大可能活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黄酮类化合物 抗氧化活性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槲皮素对大鼠肝酪蛋白激酶Ⅱ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康铁邦 黄才 梁念慈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322-326,共5页
槲皮素(Quercetin,Que)为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酪蛋白激酶Ⅱ(CKⅡ)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及血小板的活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依次采用DEAE-纤维素和肝素-Sepharose4B层析法部分纯... 槲皮素(Quercetin,Que)为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酪蛋白激酶Ⅱ(CKⅡ)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及血小板的活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依次采用DEAE-纤维素和肝素-Sepharose4B层析法部分纯化了大鼠肝CKⅡ;发现槲皮素对CKⅡ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其IC_(50)为12.2μmol/L;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表明:Que对CKⅡ的抑制作用与酪蛋白呈竞争性,而与ATP呈非竞争性抑制.这可能是槲皮素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又一机制,也可能与槲皮素抑制癌细胞DNA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药理学 抑制作用 酪蛋白激酶I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