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播期和种植模式对冬小麦氮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余梦 谷晓博 +3 位作者 李援农 陈朋朋 杨金宇 李昱鹏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36,共10页
通过大田试验,探索不同播期[正常播(D0:10月14日)、晚播(D1:10月21日;D2:10月28日)]和种植模式[垄沟全覆膜(RM)、平作全覆膜(FM)和平作不覆膜(NM)]对冬小麦各器官干质量、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率、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和产量的影响,为适... 通过大田试验,探索不同播期[正常播(D0:10月14日)、晚播(D1:10月21日;D2:10月28日)]和种植模式[垄沟全覆膜(RM)、平作全覆膜(FM)和平作不覆膜(NM)]对冬小麦各器官干质量、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率、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和产量的影响,为适当安排播期以应对农时过紧、秋雨延迟以及气候变化,实现我国冬小麦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适当推迟播期(D1)总体上可以增加冬小麦开花期叶片、茎的干质量,开花期和成熟期叶片的氮素积累量,叶片的氮素转运率(55.4%)及氮素对籽粒的贡献率(104.2%),但降低了穗粒数、有效穗数和产量。同一播期下,与NM处理相比,RM和FM处理总体上增加了冬小麦植株各时期干质量,改善了穗部性状,提高了产量,以RM处理提高幅度更大。其中,RM处理主要提高叶片氮素积累量,FM处理增加茎氮素积累量,两者都增加了有效穗数和产量。RMD0处理冬小麦穗粒数最多,NMD0处理千粒质量最大,FMD0处理有效穗数最多,较NMD0处理增加54.4%。与NMD0处理相比,RM和FM模式下所有处理的产量均显著提高,以FMD0处理最高,提高74.9%;RMD0、RMD2、RMD1处理次之,分别提高61.3%、46.2%、44.6%。综上,正常播期采用平作全覆膜或晚播结合垄沟全覆膜种植模式均可保证冬小麦的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平作 垄作 覆膜 氮素转运 产量 冬小麦
下载PDF
麦后夏直播花生单粒精播适宜密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中旭 李秋芝 +5 位作者 尹会会 商娜 李海涛 李彤 王士红 张晗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44-47,共4页
为明确麦后夏直播花生的最佳密度,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进行,其中主处理为垄作(LZ)和平作(PZ)两种种植方式,副处理为5个单粒精播密度[(19.5~25.5)万穴/hm^2],对照采用双粒播种,密度为15.0万穴/hm^2。垄作、平作均采用覆膜双行种植。结果表明... 为明确麦后夏直播花生的最佳密度,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进行,其中主处理为垄作(LZ)和平作(PZ)两种种植方式,副处理为5个单粒精播密度[(19.5~25.5)万穴/hm^2],对照采用双粒播种,密度为15.0万穴/hm^2。垄作、平作均采用覆膜双行种植。结果表明,垄作的主茎高、侧枝长分别比平作高2.3、1.1 cm,两种种植方式的主茎高、侧枝长都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但是不同密度处理间的主茎高、侧枝长没有显著差异;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随种植密度增大而减少,垄作总分枝数、有效分枝数分别比平作多0.7、0.6条;垄作单株果数比平作多1.1个、公斤果数少52.1个,两种种植方式单株果数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减少、公斤果数随种植密度加大而呈增加趋势;垄作百果重、出米率分别比平作多31.3 g、高4.4个百分点,两种种植方式百果重、出米率随种植密度加大而降低;不同种植方式间荚果产量差异极显著,垄作平均荚果产量5 929.1kg/hm^2,比平作增产19.54%,同一种植方式不同密度处理间荚果产量也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两种种植方式均是T2(21.0万穴/hm^2)、T3(22.5万穴/hm^2)密度处理产量居前2位,比对照增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本地区花生麦后夏直播垄作覆膜、平作覆膜种植的最适宜密度范围是(21.0~22.5)万穴/hm^2,单粒精播最佳密度也为(21.0~22.5)万穴/hm^2,最佳种植方式是垄作覆膜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夏直播 单粒精播 密度 垄作 平作 覆膜
下载PDF
不同覆膜方式对饲草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杨彩英 《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第3期35-36,共2页
为了研究饲用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和平膜种植对玉米生长发育、干物质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选取了安定区广泛种植饲用玉米品种金凯5号、承3359和陕单8806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方式种植的玉米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用直尺测定玉米... 为了研究饲用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和平膜种植对玉米生长发育、干物质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选取了安定区广泛种植饲用玉米品种金凯5号、承3359和陕单8806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方式种植的玉米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用直尺测定玉米株高、称取测定单株重。结果显示:全膜双垄沟播的玉米株高、干物质含量、单株重均高于平膜种植的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播 平膜 玉米
下载PDF
水过滤用膜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晓燕 黄晨 刘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1-787,791,共8页
根据过滤分离用水处理膜的制备工艺的不同,重点介绍了三种形式的膜:平板膜、中空纤维膜以及静电纺纤维膜。平板膜因为制备工艺简单、操作便捷,最易于进行功能化改性,因此属于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种水处理膜,但是由于受到平板膜内部孔隙率... 根据过滤分离用水处理膜的制备工艺的不同,重点介绍了三种形式的膜:平板膜、中空纤维膜以及静电纺纤维膜。平板膜因为制备工艺简单、操作便捷,最易于进行功能化改性,因此属于研究最为广泛的一种水处理膜,但是由于受到平板膜内部孔隙率及孔结构的影响,其较小的过滤通量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中空纤维膜的孔结构特点类似于平板膜,但是其易于集成及器件化的特点,使其成为目前工业用膜的主要形式之一。静电纺纤维膜的产业化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然而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制备直径为微米至纳米级超细纤维的重要方法,静电纺纤维膜比表面积大、纤维直径小、空隙率高等优点使其在水过滤、气过滤方面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膜材料,研究者们都致力于对过滤膜在高效化、功能化和环境友好性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滤 平板膜 中空纤维膜 静电纺纤维膜
下载PDF
基于光强反射和压电振动的混合式结冰探测系统 被引量:3
5
作者 肖春华 王宏伟 +2 位作者 乔宝英 谢小辉 赵丹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49-456,共8页
为解决目前飞机结冰探测存在测点单一,测量不准确、探测位置不匹配的问题,基于光强反射方法研制了光纤结冰传感器,基于压电振动方法研制了平膜结冰传感器,将两者进行组合嵌入至NACA0012翼型,研制了一种适合飞机翼面、多点分布测量的混... 为解决目前飞机结冰探测存在测点单一,测量不准确、探测位置不匹配的问题,基于光强反射方法研制了光纤结冰传感器,基于压电振动方法研制了平膜结冰传感器,将两者进行组合嵌入至NACA0012翼型,研制了一种适合飞机翼面、多点分布测量的混合式结冰探测系统,并在低温冷库、结冰风洞中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多点分布测量的混合式结冰探测系统不仅能发挥光纤结冰探测和平膜结冰探测各自的优势,还能实现翼表面的结冰探测,响应时间不超过0.5 s,结冰厚度测量范围可从0.2 mm到3 mm,可靠性优于单点测量的结冰探测棒,是具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新型结冰探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冰 探测 光纤 平膜 混合式 翼面 传感器 光强
原文传递
蒸汽在扁平管内逆流流动凝结实验与理论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程通锐 杜小泽 杨立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806-4814,共9页
针对火电机组直接空冷凝汽器扁平管内蒸汽凝结换热过程,设计并搭建了水冷扁平管内可视化流动凝结实验台,开展管内凝结换热研究。建立涵盖壁面薄液膜和圆弧段液池的流动凝结分析模型,得到凝结液膜发展相关方程。特别对于壁面液膜双曲型... 针对火电机组直接空冷凝汽器扁平管内蒸汽凝结换热过程,设计并搭建了水冷扁平管内可视化流动凝结实验台,开展管内凝结换热研究。建立涵盖壁面薄液膜和圆弧段液池的流动凝结分析模型,得到凝结液膜发展相关方程。特别对于壁面液膜双曲型发展方程,考虑其对流特征和物理守恒特性,提出共轭梯度法-牛顿法-模拟退火相结合的稳态求解算法,避免传统非稳态方法的复杂性。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管内汽液两相分层流动,扁平管圆弧底部形成了液池。对应的理论分析结果更加细致地表明,管内凝结换热为分层流型,液池液膜厚度为1 mm量级,壁面液膜相比液池液膜薄很多,因而具有较高的凝结传热系数。分析结果为判断冬季低温环境运行时管内冻结起始位置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凝汽器 扁平管 实验 凝结 液膜 冻结风险
下载PDF
醋酸纤维素平板膜孔结构调控及过滤性能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远 赵晓燕 +1 位作者 贾炎 纪俊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86,共6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成孔剂,丙酮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采用溶液相转化法制备了皮层超薄且支撑层具有大量孔隙结构的醋酸纤维素(CA)非均质平板膜。对膜的纯水通量、染料截留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成孔剂,丙酮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采用溶液相转化法制备了皮层超薄且支撑层具有大量孔隙结构的醋酸纤维素(CA)非均质平板膜。对膜的纯水通量、染料截留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膜形貌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成孔剂的含量对CA平板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A质量分数8%,m(PVP)/m(CA)=23/100,V(溶剂丙酮)∶V(DMAc)=1∶1时,制备的CA膜具有200nm的皮层结构,其纯水通量可达230.75L/(m2·h),对染料截留率保持在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聚乙烯吡咯烷酮 平板膜 结构调控 过滤
下载PDF
吹风比对平板气膜冷却效率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伟 董若凌 +2 位作者 施红辉 王春娟 张晓东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45-49,共5页
为了揭示吹风比M对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规律,在M=0.5,1.0,1.5,2.0工况下对平板气膜冷却圆柱孔模型和扩散孔模型进行了流动和传热的数值模拟对比研究。计算时基于控制容积法对三维定常不可压缩N-S方程进行离散,采用SIMPLEC算法,湍流模型... 为了揭示吹风比M对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规律,在M=0.5,1.0,1.5,2.0工况下对平板气膜冷却圆柱孔模型和扩散孔模型进行了流动和传热的数值模拟对比研究。计算时基于控制容积法对三维定常不可压缩N-S方程进行离散,采用SIMPLEC算法,湍流模型选取可实现k-ε模型,壁面函数采用增强壁面函数,分析比较了壁面温度分布、速度矢量和气膜冷却效率。结果表明,随吹风比增大,射流容易脱离壁面。在孔口附近区域,对圆孔而言吹风比对冷却效率的影响不明显,而对扩散孔冷却效率随吹风比增加而提高。在射流向下游发展过程中,就扩散孔而言较大的吹风比使得射流沿流向的覆盖区域增大;就圆孔而言较大的吹风比射流出现了回流,近下游位置处的冷却效率提高而远下游处的冷却效率降低。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的孔型,冷却效率随吹风比的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圆孔的冷却效率不随吹风比单调变化,扩散孔的冷却效率随吹风比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风比 平板 气膜冷却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空冷凝汽器逆流区扁平管内蒸汽流动凝结换热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程通锐 杜小泽 杨立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26,共8页
针对空冷凝汽器扁平管内蒸汽逆流凝结流动换热过程,考虑逆流流动凝结汽液相间剪切力的反向作用,建立了包括扁平管平直壁面液膜发展段和底部圆弧段液池的理论分析模型,研究了凝结液的空间分布及凝结过程的流动换热特性。将该模型应用于... 针对空冷凝汽器扁平管内蒸汽逆流凝结流动换热过程,考虑逆流流动凝结汽液相间剪切力的反向作用,建立了包括扁平管平直壁面液膜发展段和底部圆弧段液池的理论分析模型,研究了凝结液的空间分布及凝结过程的流动换热特性。将该模型应用于冬季低温环境运行的5个典型工况,得出扁平管内凝结液膜厚度、凝结换热系数、压力损失等参数沿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扁平管的平直壁面上仅形成了一层很薄的液膜,凝结液主要向扁平管圆弧底部聚集形成液池,液池厚度是偏平管周线方向最大的液膜厚度,其位置处于空气等冷却介质温度最低的区域,因而在冬季低温环境下面临着较大冻结风险;轴向沿程凝结传热系数随着轴向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蒸汽主流流速高、壁面液膜很薄的进口区域,由于汽液相间剪切力过大引起了液膜回流。因此,可根据管内凝结液膜的空间分布,区分出冬季低温运行时不同区域发生冻结的难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凝汽器 扁平管 两相流 凝结 液膜 液池 冻结风险
下载PDF
Large Area Flat-screen Liquid Crystal Television
10
作者 SHIHongjun SHIYongji 《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y》 CAS 1998年第1期1-9,共9页
A modular flat-screen liquid crystal television display is described.The picture elements of the modules may be emissive,reflective or transmissive.The flat-screen liquid crystal television also comprised of an electr... A modular flat-screen liquid crystal television display is described.The picture elements of the modules may be emissive,reflective or transmissive.The flat-screen liquid crystal television also comprised of an electrical control circuit capable of categorizing incoming television picture signals corresponding to the modules in the array and directing the electrical signals to the drive circuits of each module according to the portion of the television picture to be reproduced by the picture elements of that module.The picture elements are preferably formed in a light modulating film composed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ersion in a polymeric binder.A color display was also produced by placing a patterned red-green-blue filter adjacent the active matrix so that each picture element could also be coordinated with the color components of a color video sig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ve Circuitry flat-screen Television Display Image Processor Light Modulating film Picture Element
下载PDF
Large Area Flat-screen Liquid Crystal Television(continued 1 )
11
作者 SHIHongjun SHIYongji 《Semiconductor Photonics and Technology》 CAS 1998年第2期67-73,共7页
A modular flat-screen liquid crystal television display is described. The picture elements of the modules may be emissive, reflective or transmissive. The flat-screen liquid crystal television also comprised of an ele... A modular flat-screen liquid crystal television display is described. The picture elements of the modules may be emissive, reflective or transmissive. The flat-screen liquid crystal television also comprised of an electrical control circuit capable of categorizing incoming television picture signals corresponding to the modules in the array and directing the electrical signals to the drive circuits of each module according to the portion of the television picture to be reproduced by the picture elements of that module. The picture elements are preferably formed in a light modulating film composed of a liquid crystal dispersion in a polymeric binder. A color display was also produced by placing a patterned red-green-blue filter adjacent the active matrix so that each picture element could also be coordinated with the color components of a color video sig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ve Circuitry flat-screen Television Display Image Processor Light Modulating film Picture Element
下载PDF
平膜加工工艺条件对聚丙烯制品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关莉 胡斌 缪江 《上海塑料》 2014年第1期34-37,共4页
利用ME 30/9100V3平膜机加工聚丙烯制品。探讨了料筒温度、冷辊温度、主机转速和牵引速度等因素对制品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ME 30/9100V3平膜机加工S 1003的最佳工艺参数。
关键词 平膜 制品性能 聚丙烯
下载PDF
塑料扁丝线密度偏差的控制
13
作者 李天瑞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1年第3期33-35,共3页
介绍了影响塑料编织布扁丝线密度偏差的质量原因,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减少扁丝线密度偏差范围的改进措施和有效的控制方法,在生产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塑料扁料 熔体流动速率 线密度偏差 模口空隙 薄膜厚度
下载PDF
玉米平作膜上精播技术研究
14
作者 王宇先 刘玉涛 +6 位作者 李敏 杨慧莹 周恩昊 马波 胡继芳 闫峰 赵蕾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期21-25,共5页
为了提高半干旱区玉米产量,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对平作膜上精播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平作膜上精播处理比常规垄作处理地温提高2~3℃,储水量增加13.13%,产量增加13.87%,水分利用率增加20.4... 为了提高半干旱区玉米产量,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对平作膜上精播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平作膜上精播处理比常规垄作处理地温提高2~3℃,储水量增加13.13%,产量增加13.87%,水分利用率增加20.40%。平作膜上精播技术能够提高耕层土壤温度,与常规垄作覆膜相比具有良好的集雨保墒效果,能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平作 覆膜 精播
下载PDF
碳化硅平板膜在电镀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15
作者 谢宝龙 陈希 +3 位作者 王旭楠 马晓蕾 王勋亮 曹军瑞 《盐科学与化工》 2021年第5期22-26,共5页
该研究针对电镀废水处理复杂、成本高等问题,将碳化硅平板膜应用于电镀废水处理。结果表明碳化硅平板膜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耐油性与耐腐蚀性,可有效降低电镀废水中的悬浮物与部分有机物,其中悬浮物的去除率高达99%,过滤效果优于其它... 该研究针对电镀废水处理复杂、成本高等问题,将碳化硅平板膜应用于电镀废水处理。结果表明碳化硅平板膜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耐油性与耐腐蚀性,可有效降低电镀废水中的悬浮物与部分有机物,其中悬浮物的去除率高达99%,过滤效果优于其它过滤手段。此外,经碳化硅平板膜预处理后,可有效降低后续处理工艺的运行压力,显著降低运行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平板膜 电镀废水 应用性能
下载PDF
有机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综述) 被引量:32
16
作者 刘彭义 唐振方 孙汪典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6-73,共8页
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 )发展的历程 ,论述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发光原理和器件结构 ,讨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 ,展望了OLED在新世纪的应用前景 .
关键词 有机发光器件 研究进展 应用前景 有机电致发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发光原理
下载PDF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研制及产品开发现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向东 杨家德 《半导体光电》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3-158,共6页
阐明了有机电致发光 (EL)显示器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机理 ,对比了无源矩阵和有源矩阵两种有机EL器件驱动方式 ,总结了有机EL器件的制作工艺。展示了现有的有机EL产品和各大研究机构的最新成果 ,并且对有机电致发光现象发现以来的专利情... 阐明了有机电致发光 (EL)显示器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机理 ,对比了无源矩阵和有源矩阵两种有机EL器件驱动方式 ,总结了有机EL器件的制作工艺。展示了现有的有机EL产品和各大研究机构的最新成果 ,并且对有机电致发光现象发现以来的专利情况做了图表式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平板显示器件 薄膜技术
下载PDF
三种微槽结构的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范春利 曲伟 +2 位作者 孙丰瑞 杨立 马同泽 《电子器件》 CAS 2003年第4期357-360,共4页
对三种微槽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充液率、工质的种类、槽道形状对微槽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深槽平板热管的最优充液率范围,证明了深槽平板热管具有更加优良的传热性能。
关键词 微型热管 微槽平板热管 电子器件 薄液膜 弯月面
下载PDF
重力对微槽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范春利 曲伟 +1 位作者 孙丰瑞 马同泽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7,共5页
系统地研究了重力对微槽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 ,分析了工作温度、冷却方式和倾角等影响因素。通过对比实验发现重力对热管的轴向液膜分布影响非常明显 ,在周向只在大充液率时有明显的影响 ,从而使得倾角较大地影响了热管的传热能力。... 系统地研究了重力对微槽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 ,分析了工作温度、冷却方式和倾角等影响因素。通过对比实验发现重力对热管的轴向液膜分布影响非常明显 ,在周向只在大充液率时有明显的影响 ,从而使得倾角较大地影响了热管的传热能力。研究表明深槽平板热管具有优良的传热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热管 电子器件 微槽平板热管 微槽道 薄液膜
下载PDF
数字化放射摄影技术的分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李志军 《医疗设备信息》 2004年第5期30-31,共2页
本文对数字化放射摄影技术的优势和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DR 直接转换和间接转换 平板探测器 闪烁体 非晶硅 非晶硒 TFT CCD 碘化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