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味药药性理论及归经应用 被引量:58
1
作者 孙坤坤 王加锋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458-461,共4页
辛味作为五味之一,其药物作用及主治病证多样,辛能散、能行、能通、能温、能升、能润、能化。通过查阅文献,归纳出辛味药不仅归于经典所说的肺经,大部分辛味中药还归于肝经、脾胃经,亦有归入心经、肾经。在脏腑经络的基础上,探究辛味药... 辛味作为五味之一,其药物作用及主治病证多样,辛能散、能行、能通、能温、能升、能润、能化。通过查阅文献,归纳出辛味药不仅归于经典所说的肺经,大部分辛味中药还归于肝经、脾胃经,亦有归入心经、肾经。在脏腑经络的基础上,探究辛味药于脏腑归经的应用。辛味药入肺经可散表邪、行气行水行血、化痰饮、通鼻窍;辛味药入脾胃经可助脾胃之气左升右降,辛化脾胃湿浊及助脾胃祛除阴寒,恢复脾胃正常功能;辛味药入肝经则可条达肝气、疏肝解郁;辛味药入心经可开心窍、行心血;辛味药入肾经可润肾,苦燥能助肾行津液。辛味药无论入何脏腑,都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 辛味 散表邪 散结润燥 行气利水 祛寒温经 解郁活血 脏腑经络学说
下载PDF
中医四气五味理论与脏腑补泻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0
2
作者 刘晓燕 崔亚东 田合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121-124,129,共5页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临床遣方用药的根本大法。本文以《黄帝内经》为主,参考《医学启源》《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等相关著作,探讨了四气五味与脏腑补泻的关系,并系统总结了各种气味搭配对脏腑功能影响的规律... 四气五味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医临床遣方用药的根本大法。本文以《黄帝内经》为主,参考《医学启源》《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等相关著作,探讨了四气五味与脏腑补泻的关系,并系统总结了各种气味搭配对脏腑功能影响的规律。本文发现中医四气五味的补泻理论与中医脏腑的生理特性是一脉贯通的。因此,对四气、五味影响脏腑气血阴阳、气机升降等的精确把握将有助于中医临床组方回归中医理论本源思维上来,对临床疗效的提升将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气 五味 理论 脏腑 脏腑补泻 中药 运气 辅行诀
下载PDF
《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探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刘金涛 李梦琳 +5 位作者 陈子杰 王维广 陈敬文 张宁 刘珍珠 翟双庆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905-2908,共4页
文章通过考察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中五味、苦欲、补泻、脏的对象及概念,比较并分析4个概念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内涵。笔者发现五味的对象为天地之化生的精气;苦欲的对象为五脏的病理生理状态;补... 文章通过考察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中五味、苦欲、补泻、脏的对象及概念,比较并分析4个概念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内涵。笔者发现五味的对象为天地之化生的精气;苦欲的对象为五脏的病理生理状态;补泻的对象为调整气机的偏倾路径;脏为脏器,其功能为储藏天地精气的库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是基于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念而建立,其方式为阴阳五行归类思维,运用五行生克理论,根据脏自身的特性,假借中药的五味,调整人体气机升降出入方式,达到调整五脏虚实的一种药物治疗学理论。因此,厘清这一点,有利于更加深入地学习《黄帝内经》理论及其治疗体系的内涵,以及对五脏苦欲补泻的诊疗思路,明确其临床价值,对当今中医临床工作者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五味 苦欲 补泻
原文传递
“五脏苦欲补泻”用药法则在仲景经方中的体现——经方“五脏五味补泻”用药范例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宇航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295-308,共14页
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称"五脏苦欲补泻,乃用药第一义"。此用药之法,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以《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为依据,梳理《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经方"五脏五味补泻"用药范例,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称"五脏苦欲补泻,乃用药第一义"。此用药之法,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以《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为依据,梳理《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经方"五脏五味补泻"用药范例,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仲景学术,启迪临证组方用药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 经方 藏气法时论 伤寒论 金匮要略
下载PDF
基于中药药性理论的清热药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邹国发 熊成成 +3 位作者 陈艳芬 郭丽冰 陶曙红 刘家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9-234,共6页
中药药性理论主要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药药性理论相关项目各方面不同层次的探索,在实验性研究方面尤其是围绕某一药性属性的关键要素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清热药性寒凉,... 中药药性理论主要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药药性理论相关项目各方面不同层次的探索,在实验性研究方面尤其是围绕某一药性属性的关键要素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清热药性寒凉,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凉血及清虚热等功效,主要适用于外邪传里化热,或热邪直中于里,或阴虚火旺,出现以发热、舌红、脉数为主要表现的里热证,如气分实热证、湿热泻痢和黄疸、痈肿疮疡、温毒发斑、痈肿疮毒以及热病伤阴、阴虚潮热等,临床应用价值高,现代可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因其性偏寒,又常作为中药药性理论和实验研究的代表性药物。本文对近年来清热药在中药药性理论的相关研究(四气、五味、归经、毒性)作一综述,以期较全面地展示清热药的功能属性和作用机制研究现状,系统归纳总结研究方法和结果,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清热药的现代研究提供启示和参考,也促进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新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药 中药药性理论 现代研究 四气 五味 归经 毒性
原文传递
中药四性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与五味的关系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洋洋 匡海学 +4 位作者 苏发智 乔威杰 王雨 孙延平 杨炳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9-1341,共13页
中药四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成的一种临床用药经验,并经过不断发展、完善与验证,最终又指导中医临床用药。通过对四性及五味的溯本寻源,以中药四性的起源、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为主线,对四性的... 中药四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长期实践总结而成的一种临床用药经验,并经过不断发展、完善与验证,最终又指导中医临床用药。通过对四性及五味的溯本寻源,以中药四性的起源、临床应用和现代研究为主线,对四性的形成过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收载的617味中药进行“性”与“味”的统计分析,解析二者的内在关联性,有助于中药性味的应用和理解,为中药药性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性 四性 五味 溯源 临床应用价值 关联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中药涩味的形成原理及掩蔽技术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7
7
作者 林俊芝 张定堃 +1 位作者 段渠 杨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716-2721,共6页
涩味是中药的真实滋味之一,普遍存在于中药材与中成药中。由于受到五味理论的限制,中药学对于涩味一直缺乏深入的认识。初步梳理了本草文献中涩味的含义,统计了涩味的普遍性,深入阐释了涩味形成的原理与影响因素,总结了涩味随制剂过程... 涩味是中药的真实滋味之一,普遍存在于中药材与中成药中。由于受到五味理论的限制,中药学对于涩味一直缺乏深入的认识。初步梳理了本草文献中涩味的含义,统计了涩味的普遍性,深入阐释了涩味形成的原理与影响因素,总结了涩味随制剂过程链的传递规律;归纳了涩味的掩蔽方法,并对适合中药口含片特点的涩味掩蔽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深化对中药涩味的理解,促进适宜于中药特性的涩味掩蔽技术与特色辅料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涩味 中药 中成药 五味 掩味技术
原文传递
《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蕴含的中药药性理论新内容探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金锐 李凡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9-483,共5页
“汤液经法图”是商·伊尹所著《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因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转引而传承下来,被学术界称为揭开经方配伍之谜的钥匙。“汤液经法图”描绘了一幅以五脏虚实辨证和五味补泻治疗为基础的辨证论治理论,... “汤液经法图”是商·伊尹所著《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因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的转引而传承下来,被学术界称为揭开经方配伍之谜的钥匙。“汤液经法图”描绘了一幅以五脏虚实辨证和五味补泻治疗为基础的辨证论治理论,其中蕴含着许多关于中药药性的新内容和新认识。其一,“汤液经法图”打破了一对一的五味五脏配属关系,以补味、泻味和化味为框架,表达了多个药味以不同角色入五脏的关联关系。其二,“汤液经法图”描述了一种全新的五味配伍转化关系,包括辛酸化甘、咸苦化酸、甘辛化苦、酸咸化辛和苦甘化咸。这种转化关系是理解复杂药味配伍成方的关键,也得到了数学角度的初步证明。其三,“汤液经法图”还原了中药的五行属性认知体系,以五行互含定药性,对挖掘中药自然属性与功效属性的本质关联具有重要启发。其四,“汤液经法图”理论实践体系昭示了五味理论在中药药性理论中的首要地位,病成于五味之偏,治亦在五味之偏。综合以上内容,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和应用的未来发展和深度思考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液经法图 五味 中药药性 五行 辅行诀
下载PDF
贝叶斯网络在中药有效组分五味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培 李江 +1 位作者 王耘 乔延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年第5期114-117,125,共5页
目的:应用贝叶斯网络学习算法预测中药有效组分的五味。方法:基于现代药理实验数据构建中药五味的贝叶斯网络模型,获取贝叶斯网络拓扑图和条件概率表。结果:所建模型稳定可靠,可用于预测中药或中药有效组分的五味。结论:贝叶斯网络可用... 目的:应用贝叶斯网络学习算法预测中药有效组分的五味。方法:基于现代药理实验数据构建中药五味的贝叶斯网络模型,获取贝叶斯网络拓扑图和条件概率表。结果:所建模型稳定可靠,可用于预测中药或中药有效组分的五味。结论:贝叶斯网络可用于中药或中药组分五味的预测,为中药药性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对组分药性及组分配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药性 五味 数据挖掘 贝叶斯网络
下载PDF
基于分类关联规则的中药功效与药味关联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雪梅 赖新梅 +1 位作者 陈梅妹 林端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为中药药性五味理论的全面总结奠定大样本数据挖掘的基础,并为中药新资源的开发及临床用药提供五味药性判定的理论线索。方法选择《中华本草》所载8 980味中药的五味数据及关联的药物功效索引数据作为数据集,采用IBM SPSS Clementin... 目的为中药药性五味理论的全面总结奠定大样本数据挖掘的基础,并为中药新资源的开发及临床用药提供五味药性判定的理论线索。方法选择《中华本草》所载8 980味中药的五味数据及关联的药物功效索引数据作为数据集,采用IBM SPSS Clementine 14.1数据挖掘平台,选择Apriori模型挖掘分类关联规则,设置规则前件最小支持度阈值为0.5%,最小置信度阈值为80%。结果共挖掘出涉及甘、辛、苦3种药味的分类关联规则21条。具有生津止渴、补气、补阴、润肺、补肺、生津止渴&清热、润肺止咳、补气&补血、润燥、除烦、补脾益气功能的中药其药味多为"甘";具有发散风寒、解表、温中、散寒止痛功能的中药其药味多为"辛";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清热泻火、清热燥湿、化瘀止血&清热解毒、杀虫&清热解毒、止痛&清热解毒功能的中药其药味多为"苦"。结论本研究挖掘出的功效与甘、辛、苦三味之间的关联规律完全基于大量中药数据,后续还需通过各种试验多方验证以构建完整的中药药性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 中药功效 分类关联规则
下载PDF
从五脏苦欲和体用阴阳看五味补泻 被引量:13
11
作者 石濮菘 邹喆 +2 位作者 王亚红 游云 曹克刚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07-910,共4页
对于五脏补泻,经典古籍中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在五脏与五味的配属中,五脏的生理特点与五味的功能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单纯以五味分属五脏的情况进行补泻,难以形成系统而准确的补泻观。此外,代表“体”的物质基础与代表“用”的功能作用存... 对于五脏补泻,经典古籍中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在五脏与五味的配属中,五脏的生理特点与五味的功能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单纯以五味分属五脏的情况进行补泻,难以形成系统而准确的补泻观。此外,代表“体”的物质基础与代表“用”的功能作用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具备一定的阴阳属性。通过五脏苦欲、体用阴阳的不同视角,对五脏的补泻观念进行探讨,以期对五脏补泻和五味有更深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 五味 补泻 阴阳
原文传递
从《伤寒杂病论》中治疗肾病的经方诠释中药四气五味理论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宇阳 马放 占永立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66-369,共4页
四气五味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直接反映了药物的治疗作用,其主要思想是通过药物四气五味的偏性以调节阴阳,补救偏颇,诊疗疾病。通过阐述四气五味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与肾病的密切联系,分析四气五味理论在《伤寒杂病论》治疗肾病经方中... 四气五味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直接反映了药物的治疗作用,其主要思想是通过药物四气五味的偏性以调节阴阳,补救偏颇,诊疗疾病。通过阐述四气五味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与肾病的密切联系,分析四气五味理论在《伤寒杂病论》治疗肾病经方中的应用,包括四气五味单药理论治疗肾病,四气五味配伍理论如寒热协同、寒热互制、寒热互补、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辛开苦降等,以期启发肾病治疗的新思路,加深对四气五味理论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气 五味 肾病 经方 伤寒杂病论
原文传递
中药四气、五味药性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方金苗 杜武勋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66-68,共3页
中药四气、五味药性理论是中医理-法-方-药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四气、五味药性物质基础的研究必须突出中医理论整体观思想,重视四气、五味药性间的密切联系,将四气、五味分别研究与整合分析相结合,并开拓性的运用新技术、新思路... 中药四气、五味药性理论是中医理-法-方-药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对四气、五味药性物质基础的研究必须突出中医理论整体观思想,重视四气、五味药性间的密切联系,将四气、五味分别研究与整合分析相结合,并开拓性的运用新技术、新思路,才能推动研究的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四气 五味 物质基础
下载PDF
中药药味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及中药药味的标定原则与方法研究——《本草纲目》药味及药味理论考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卫 张瑞贤 李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928-4931,共4页
历代本草文献中对于中药药味的标注却别很大。《本草纲目》是中国药物学界非常有影响力的著作,研究该书对药味的标注方法和原则,探讨其优势与不足,对于药味的标注化标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草纲目》重视药味理论,采用了宋明理学的... 历代本草文献中对于中药药味的标注却别很大。《本草纲目》是中国药物学界非常有影响力的著作,研究该书对药味的标注方法和原则,探讨其优势与不足,对于药味的标注化标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草纲目》重视药味理论,采用了宋明理学的方式来阐释药味与功效的关系,但并未应用和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系统论的观念,同时该书也并未使用理论反推药味的方式标注药味。《本草纲目》在药味的标定上主要采用口尝药味的标定方式,应作为当前主流标定药味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药味理论 五味 标定方式
原文传递
中药五味文化与五行概念域的意义建构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汪鑫 吕云霞 +1 位作者 魏鲁霞 申俊龙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33-836,共4页
中药知识是中医知识概念域中的一部分,中医药知识都是嵌入在传统文化中的文化认知行为。为了研究中药五味文化的意义建构过程,文章运用意义建构理论对五味感觉融入五行文化形成的中药认识论思想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中药五味文化体现了... 中药知识是中医知识概念域中的一部分,中医药知识都是嵌入在传统文化中的文化认知行为。为了研究中药五味文化的意义建构过程,文章运用意义建构理论对五味感觉融入五行文化形成的中药认识论思想体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中药五味文化体现了中医药认识事物独特的主客交互的意义建构方式,它不仅对传统静态知识点的思维方式具有启迪,而且对现代认知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和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五味 五行概念域 文化认知 意义建构
原文传递
治疗糖尿病上市中成药处方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新则 马浩玲 +3 位作者 丁丽琴 张德芹 吴晓磊 伍明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常用中药处方规律,总结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特点。方法: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CFDA)批准上市生产的中成药数据库中,以糖尿病、消渴为关键词检索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运用SPSS19.0软件对各处方中药的用药频率、功...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常用中药处方规律,总结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特点。方法: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CFDA)批准上市生产的中成药数据库中,以糖尿病、消渴为关键词检索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运用SPSS19.0软件对各处方中药的用药频率、功效分类、四气、五味、归经频次与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国目前已上市且功能主治有明确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品种有184个,涉及中药饮片204种,其中补虚药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药性以平性、微温、寒性和微寒居多,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主归肾、肺、脾、肝经。结论:目前已上市治疗糖尿病中成药用药以补虚药和清热药为主,其次为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理气药等,反映了糖尿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因病机特点和攻补兼施的用药规律,对临床医生治疗糖尿病遣药组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四气 五味 归经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建立中药肾毒性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红杰 陈亮 +3 位作者 李天昊 詹莎 陈灵修 陈利国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1-577,共7页
目的研究四性、五味和归经与中药肾毒性的相关性,建立中药肾毒性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估。方法文献检索肾毒性中药111味、非肾毒性中药398味。记录上述中药的四性(寒、热、温、凉和平)、五味(酸、苦、甘、辛、咸、淡和涩... 目的研究四性、五味和归经与中药肾毒性的相关性,建立中药肾毒性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估。方法文献检索肾毒性中药111味、非肾毒性中药398味。记录上述中药的四性(寒、热、温、凉和平)、五味(酸、苦、甘、辛、咸、淡和涩)和归经(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和肝经),进行肾毒性中药、非肾毒性中药与其四性、五味和归经的相关性检验,相关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并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绘制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概率的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结果肾毒性中药和非肾毒性中药在四性归属有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为0.241;肾毒性中药和非肾毒性中药在五味归属有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0.210;肾毒性中药和非肾毒性中药在归经归属无相关性(P>0.05)。四性、五味两个方面12个变量因素入选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四性中的热、平和五味中的苦、甘共4个变量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预测概率分界值为0.28)。结论中药四性、五味、归经3个方面24个变量因素当中,四性、五味两个方面12个变量因素与其肾毒性具有相关性,其中四性中的热、平和五味中的苦、甘为肾毒性的影响变量。在此基础上建立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对于中药肾毒性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肾毒性预测 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 四性 五味 归经
原文传递
“香入脾”理论发微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珍珠 钱柯宏 +2 位作者 刘修超 刘雨昕 翟双庆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0-1134,共5页
“香入脾”是临床以芳香药物调理脾脏,进而治疗相关疾病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从释义、源流、应用等方面对“香入脾”理论进行探讨,认为“香入脾”源于《黄帝内经》“脾臭香”,为五臭之一,而臭是不同于味、且与味同等重要的概念,其因鼻而... “香入脾”是临床以芳香药物调理脾脏,进而治疗相关疾病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从释义、源流、应用等方面对“香入脾”理论进行探讨,认为“香入脾”源于《黄帝内经》“脾臭香”,为五臭之一,而臭是不同于味、且与味同等重要的概念,其因鼻而异,所主脏腑当为心肺;香为谷香与草木香,泛指中和美好之气。“香入脾”或为“气香归入脾”的简称,大约始于宋元之后,是《黄帝内经》中的五臭理论在后世脏腑辨证与药物药性学说及归经体系发展过程中的产物。“香入脾”的作用本质为行脾气,突出药物之“气”对于脏腑气机的作用,具有营运脾气、鼓动中焦斡旋,以及运脾化湿、促使气动湿化两方面的作用。同时,若用香太过,或使用不当,则易伤脾耗气。明确“香入脾”的理论内涵及其起源、形成和发展,对于现代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芳香药物的临床应用和脾胃相关疾病的治疗等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臭 五味 黄帝内经 芳香药
原文传递
论《辅行诀》用虚体实辨证治疗模式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怡婧 黄智斌 陈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64-1867,1900,共5页
“体”和“用”是中国古代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体”代表物质基础,“用”体现功能作用。梁之陶弘景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汤液经法》等理论指导下,立足于“守真一”的宗旨,从“体、用、化”三方面建立了新的五脏补泻之法,... “体”和“用”是中国古代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体”代表物质基础,“用”体现功能作用。梁之陶弘景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汤液经法》等理论指导下,立足于“守真一”的宗旨,从“体、用、化”三方面建立了新的五脏补泻之法,并提出了“用虚体实”的辨证治疗模式,丰富了五脏理论及临床治法。本文试从五脏“所欲”“所苦”与“体用”的关系入手,探讨“用虚体实”的辨证治疗模式,加之临床举隅强调运用五味调节五脏形质和功用之间的失衡,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 所欲 所苦 体用 五味 “用虚体实”辨证治疗模式
下载PDF
中风中医经典方药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宇 周家伟 +1 位作者 马洁 张云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分析中风经典方药归经性味,以方测证,探讨中风病因病机。方法:以庞振中主编的《古今名医名方秘方大典》为方剂来源,分析西汉至清代的中风经典方药的归经、五味和四气,并比较唐宋前和唐宋后的变化。结果:西汉至清末期间,药物以... 目的:分析中风经典方药归经性味,以方测证,探讨中风病因病机。方法:以庞振中主编的《古今名医名方秘方大典》为方剂来源,分析西汉至清代的中风经典方药的归经、五味和四气,并比较唐宋前和唐宋后的变化。结果:西汉至清末期间,药物以归脾(54.62%)、肝(51.26%)、肺(41.18%)、心(40.97%)、胃(27.94%)、肾(27.52%)经多见。五味以辛(64.29%)、甘(40.76%)、苦(40.13%)多见,四气以温性(47.69%)多见,其次寒(21.85%)、平(17.86%)性。唐宋前和唐宋后比较,在归经五味四气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中风和脾、肝、肺、心、胃、肾经有关,多用辛、甘、苦味和温性药;唐宋前后用药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经典方 归经 五味 四气 病因病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