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帛简《五行》篇与原始“五行”说 被引量:4
1
作者 田文军 李富春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17-22,共6页
帛简《五行》中的“五行”观念 ,代表了思孟学派“性善论”的早期理论形态 ;但帛简《五行》中的“五行”观念是否源于原始的“五行”学说 ,学术界很少论及。本文记述了作者对帛简《五行》篇与原始“五行”
关键词 "五行" 思孟学派 "性善论"
下载PDF
从《黄帝内经》到“五行气运”--审视城乡“皮肤”景观生成原理
2
作者 张鹏 李云龙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9期259-261,共3页
通过“五行气运”阐释自然界物质变化的5种状态,引申至城乡景观耦合形成5种景观类型,再以“皮肤”解剖结构与城乡景观的潜在相似性,将“五行气运”与城乡“皮肤”景观进行相似关系的耦合过程联结。文章主要从物质变化与“五行气运”的... 通过“五行气运”阐释自然界物质变化的5种状态,引申至城乡景观耦合形成5种景观类型,再以“皮肤”解剖结构与城乡景观的潜在相似性,将“五行气运”与城乡“皮肤”景观进行相似关系的耦合过程联结。文章主要从物质变化与“五行气运”的关联、“五行气运”与城乡景观的耦合原理、“五行气运”与城乡“皮肤”景观的耦合过程3个方面论述城乡“皮肤”景观的5种景观类型与“五行气运”中所阐释的物质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以期完善从“五行气运”角度出发,审视城乡“皮肤”景观生成原理的研究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 五行气运 皮肤 自然与文化关联性 城市景观 乡村景
下载PDF
中医五行特性术语英译标准化现状分析
3
作者 李以湉 翁海文 桑珍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6期177-180,共4页
中医药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灿烂瑰宝。作为中医学中最核心概念之一,五行学说用来说明事物整体观念,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唯物观。当前五行学说中五行特性术语的英译标准具有较大差异,本文选取1... 中医药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灿烂瑰宝。作为中医学中最核心概念之一,五行学说用来说明事物整体观念,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唯物观。当前五行学说中五行特性术语的英译标准具有较大差异,本文选取1项国内标准、2项国际标准,对五行特性术语英译标准化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引起分歧的原因,希望为今后五行特性术语英译标准达成共识提供借鉴,推进中医药国际化交流和信息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语 五行特性 英译 标准化
下载PDF
五刑起源的历史文化分析——五刑与法自然的哲思 被引量:2
4
作者 侯婉颖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85-90,99,共7页
五刑制度自产生伊始就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历朝历代所沿用。本文从其产生入手,通过纵横双向研究,分析五刑与五行的辩证关系,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纵向上,梳理了五刑自史前萌芽至西周正式确立阶段的历史;横向上,比较了历代五行对五刑的... 五刑制度自产生伊始就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历朝历代所沿用。本文从其产生入手,通过纵横双向研究,分析五刑与五行的辩证关系,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纵向上,梳理了五刑自史前萌芽至西周正式确立阶段的历史;横向上,比较了历代五行对五刑的渗透。通过史料分析与深入思考,探求以五刑为代表的中国刑法背后的自然崇拜与法自然思想,以期为今人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刑 五行 历史文化 法自然思想
下载PDF
董仲舒灾异说对后世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牛秋实 《衡水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26-29,共4页
董仲舒在《贤良三策》中讨论了自然灾害在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对政治的影响。他能成为"儒者宗",和他始推阴阳灾异有直接关系。在他的影响之下,刘向刘歆父子、眭孟、夏侯胜、京房、翼奉、谷永、李寻等经学大师,竞相效仿,都成为灾... 董仲舒在《贤良三策》中讨论了自然灾害在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对政治的影响。他能成为"儒者宗",和他始推阴阳灾异有直接关系。在他的影响之下,刘向刘歆父子、眭孟、夏侯胜、京房、翼奉、谷永、李寻等经学大师,竞相效仿,都成为灾异言政事的名家,经学的神秘化、神学化恶性发展。到西汉末年谶言、纬书的泛滥,达到了高峰。不过,董仲舒的灾异论也不是空穴来风。通过自然对我们的报复,我们也学会了人性化的自然知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迄今并没有得到科学的对待,只有人性化地对待自然,才能学会与自然相处,从自然中吸取教训,善待自然,获得人类最佳的生存空间,避免自然灾害的报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贤良三策》 《汉书》 五行 灾异 自然
下载PDF
五行与五德——管窥儒家人文思想之自然观内涵
6
作者 辛翀 武立乾 许旭峰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7-22,59,共7页
中医常以目属木,鼻属金,耳为水性而口为土,舌为火性。然《说卦》传则以“离为木,兑为口。”离卦为火性,兑卦属金性,如此则是眼为火,口为金。似与中医相悖,细究其矛盾背后实乃体用之异,眼兼木火,木为体而火为用;口兼金土,土为体而金为用... 中医常以目属木,鼻属金,耳为水性而口为土,舌为火性。然《说卦》传则以“离为木,兑为口。”离卦为火性,兑卦属金性,如此则是眼为火,口为金。似与中医相悖,细究其矛盾背后实乃体用之异,眼兼木火,木为体而火为用;口兼金土,土为体而金为用。体用之说乃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核心所在。以易学自然观综合二者,可为儒家人文学说寻一天地自然之本体依据,以体用关系出发探究五德之自然观内涵,则可管窥中国传统思想天人合一之路向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德 五行 自然观 体用
下载PDF
试论西汉新儒学理论体系的生成
7
作者 蒙鸿波 《唐都学刊》 2008年第6期39-43,共5页
为了大一统政治及时代发展的需要,董仲舒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孔孟儒学思想及法家专制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改造和发挥,构筑了西汉的新儒学理论体系,实现了思想的统一和融合,影响至为深远。在董仲舒及其新儒学理论的评价方面,... 为了大一统政治及时代发展的需要,董仲舒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孔孟儒学思想及法家专制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改造和发挥,构筑了西汉的新儒学理论体系,实现了思想的统一和融合,影响至为深远。在董仲舒及其新儒学理论的评价方面,历史误解颇多,随着历史研究的逐渐深入,应该还董仲舒及其新儒学理论体系一个较为公正的历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新儒学 阴阳五行 天人感应 专制主义 理想主义评价观
下载PDF
黄元御重视中气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探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圣华 甘密密 +2 位作者 陈烨文 谷英敏 柴可夫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19-1921,共3页
黄元御是中医学史上一代名医,其学术思想丰富,重视中气是其主要学术思想之一。然后来者对黄氏重视中气学术思想的研究仅限于探讨其中气内涵与其运用上,对黄氏重视中气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笔者尚未见相关报道。因此,笔者通过研习黄氏著作... 黄元御是中医学史上一代名医,其学术思想丰富,重视中气是其主要学术思想之一。然后来者对黄氏重视中气学术思想的研究仅限于探讨其中气内涵与其运用上,对黄氏重视中气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笔者尚未见相关报道。因此,笔者通过研习黄氏著作并结合经典论述,阐明了黄氏重视中气学术思想的理论基础有三:1黄氏秉承了古经典中医学的河图五行模式理念;2人的本土属性;3黄氏在《道德经》中悟出中气是阴阳二气升降之机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气 理论基础 河图五行模式 本土属性 黄元御
原文传递
五运六气与甲子纪元、干支纪年、气候多太极周期和民病——兼就“几大误区”一文与张年顺同志商榷 被引量:8
9
作者 陈璧羡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8-86,共9页
中医的五运六气是一门“司岁备物”的应用科学,以其准确的“司岁”统领着全球变化科学和保护医学、灾难医学。五运六气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全球变化科学,是保护中医学、灾难中医学,是人类文明中最完美的未来学教程。
关键词 五运六气 司岁备物 气候预测 全球变化科学 灾难医学 未来学
下载PDF
论以中医理论指导中药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姜青松 王庆其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175-1179,共5页
从天人合一、气与三才、阴阳五行、四气五味、药物归经、道地药材等中医学基本概念出发,并结合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论述以传统中医理论进行中药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而言:天人合一理论是中药研究的指导;气是沟通天、地、人三才,... 从天人合一、气与三才、阴阳五行、四气五味、药物归经、道地药材等中医学基本概念出发,并结合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论述以传统中医理论进行中药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而言:天人合一理论是中药研究的指导;气是沟通天、地、人三才,理解中药功能作用的关键;阴阳五行、四气五味是沟通天、地、人的必要工具;同气相求是引经报使药的内在基础;道地药材理论是药材质量动态控制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阴阳五行 四气五味 同气相求 道地药材 中医理论
原文传递
《黄帝内经》脏气法时理论的变通 被引量:6
11
作者 潘毅 《中医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926-927,932,共3页
目的:引入五行休王理论及病证相参思路,对《黄帝内经》脏气法时理论的变通进行探讨。方法:运用阅读原文、归纳、总结、分析等方法。结果:脏气法时理论的变通符合形式逻辑及临床实际。可贵之处是将"天人合一"观念落到实处,形... 目的:引入五行休王理论及病证相参思路,对《黄帝内经》脏气法时理论的变通进行探讨。方法:运用阅读原文、归纳、总结、分析等方法。结果:脏气法时理论的变通符合形式逻辑及临床实际。可贵之处是将"天人合一"观念落到实处,形成规律性认识,符合气-阴阳-五行化的天人之道。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或形式逻辑略疏,其推导方式尚存可商之处。结论:五行休王理论及病证相参思路,能在具体运用中发挥更大的指导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脏气法时 五行休王 病证相参 天人合一
下载PDF
阴阳五行说的历史与宇宙生成模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强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7-83,共7页
远在邹衍之前阴阳五行说就已经有了丰富的形态。阴阳的特殊含义在殷商以前已经出现 ,将阴阳与灾异结合在一块 ,出现在《周易》时代 ,五行可能产生于夏代 ,明确于商代 ,阴阳与五行互为发明的时间早于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取象于自然的阴阳... 远在邹衍之前阴阳五行说就已经有了丰富的形态。阴阳的特殊含义在殷商以前已经出现 ,将阴阳与灾异结合在一块 ,出现在《周易》时代 ,五行可能产生于夏代 ,明确于商代 ,阴阳与五行互为发明的时间早于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取象于自然的阴阳五行是邹衍发表其宇宙本原之生成的基础。在对儒家宇宙观的批判中 ,战国后期的邹衍提出了“裨海”、“大瀛海”等的概念 ,从而把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引向更广袤的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五行说 梁启超 自然 宇宙生成模式 儒家 宇宙观 裨海 大瀛海 五德始终二说
下载PDF
五行音乐疗法结合八段锦临床应用探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儒奇 刘磊 +1 位作者 孙国强 郑桂芝 《河南中医》 2022年第10期1510-1514,共5页
五行音乐疗法结合八段锦能调和气血,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一动一静,动静结合,体内体外俱炼;形神兼养,能使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调整人体气机之升降,顺应天地气候之变化;相互协同,和法疗疾。其临床应用虽然五脏均有所涉及,但治疗上仍以... 五行音乐疗法结合八段锦能调和气血,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一动一静,动静结合,体内体外俱炼;形神兼养,能使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调整人体气机之升降,顺应天地气候之变化;相互协同,和法疗疾。其临床应用虽然五脏均有所涉及,但治疗上仍以精神情志相关疾病为主,其余疾病涉及较少。五行音乐疗法、八段锦与五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可能是各自体系内的相对关系。五行音乐为五度相生律,采用的是三分损益法,与现代的七声调十二平均律法有所差异,而八段锦亦分为坐式与立式,因此临床治疗选用哪一种调式曲目或功法,尚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标准。施治前增加五行音乐与八段锦中医文化理论教学,使患者能加强理解,止念虑而身心契合;施治过程中坚持以古人之识见,究古人生律之序与招式基础,同时考虑患者对于曲目调式与动作招式的主观感受,并注重心意调节;愈后练而持之以调理防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音乐疗法 八段锦 阴阳平衡 动静结合 形神兼养 天人一体 和法疗疾
下载PDF
中医药子午流注和性味归经规律结合运用探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宁红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887-3891,共5页
中医理论气血运行规律分别有3个维度,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是空间横维,十二经脉走向及交接规律是空间纵维,十二经脉子午流注规律是时间维。中药性味归经原理对应也有3个维度,味是空间横维,性是空间纵维,归经是时间维。本法是结合性味归经原... 中医理论气血运行规律分别有3个维度,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是空间横维,十二经脉走向及交接规律是空间纵维,十二经脉子午流注规律是时间维。中药性味归经原理对应也有3个维度,味是空间横维,性是空间纵维,归经是时间维。本法是结合性味归经原理和子午流注规律,将中药功效从新排列。将本法结合易经三易法则探析临证标本缓急治疗,以提高治疗水平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生克 经脉走向交接 子午流注 性味归经 标本缓急
原文传递
认知识解理论关照下中医“五行特性”术语英译分析
15
作者 李以湉 桑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12-1915,共4页
翻译是一种认知过程,识解是认知翻译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解释人们在面对同一场景时产生不同语言表达方式的原因。“五行特性”作为中医五行学说最基础理论之一,得到广泛应用,而当前其术语英译不一。本文选取影响力较大的国际标准、教材... 翻译是一种认知过程,识解是认知翻译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解释人们在面对同一场景时产生不同语言表达方式的原因。“五行特性”作为中医五行学说最基础理论之一,得到广泛应用,而当前其术语英译不一。本文选取影响力较大的国际标准、教材及名家译作,基于认知翻译学的识解理论,多维度对“五行特性”术语译文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得出译文存在差异的深层原因在于译者认知机制与识解方式不同:译者基于各异的辖域与背景知识,选择各自的视角和切入点,通过突显事物不同方面进行描述,叙述同时具备详略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识解理论 五行特性术语 英译
下载PDF
楚帛书的宇宙观与古代思想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14,共5页
长沙出土楚帛书反映了湖湘先民对宇宙起源及其秩序化过程的认识。在这一宇宙观中存在道、阴阳五行与天人感应等思想,是研究先秦湖湘地区思想文化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 楚帛书 宇宙观 阴阳五行 天人感应
下载PDF
中医脏腑病证的寒热规律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伟明 王静 +4 位作者 石雪芹 李铁术 韩双双 黄颖而 曲宏达 《山东中医杂志》 2016年第8期678-681,共4页
中医临床发现脏腑病证寒热特性各不相同,对于其解释尚无定论。从中医理论本源之五运六气、标本、中气框架,深入探讨各脏腑阴阳特性的差异,从而解释各脏腑临床病证所见的差异性。结合临床中观察到的脏腑发病规律,以运气为本、三阴三阳为... 中医临床发现脏腑病证寒热特性各不相同,对于其解释尚无定论。从中医理论本源之五运六气、标本、中气框架,深入探讨各脏腑阴阳特性的差异,从而解释各脏腑临床病证所见的差异性。结合临床中观察到的脏腑发病规律,以运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的原则,独辟蹊径,提出以一阴对一阳、二阴对二阳、三阴对三阳表示标与中气对应的关系,更好地阐明标本、中气与临床脏腑发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病证 标本 中气 五运六气 寒热规律
下载PDF
“阴阳之平”与“五行变救”——董仲舒天地阴阳五行学说的生态意蕴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先亮 赵珂 《德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55-60,65,共7页
汉儒董仲舒博采儒、道、墨、法、阴阳诸家思想建构起以天、地、人、四时、阴阳、五行为主体内容的"天的哲学"体系,并在其"天的哲学"内部生发出以"天之道在生养"为主旨的"生"的哲学;以"天... 汉儒董仲舒博采儒、道、墨、法、阴阳诸家思想建构起以天、地、人、四时、阴阳、五行为主体内容的"天的哲学"体系,并在其"天的哲学"内部生发出以"天之道在生养"为主旨的"生"的哲学;以"天之道有序而时"为主旨的"时"的哲学;以"和者阴阳之平"为主旨的"和"的哲学;以"五行变救"为主旨的"顺"的哲学;以"人气调和而天地之化美"为主旨的"化"的哲学。董仲舒天地人一体互动影响的思维所包含的应时、和顺阴阳五行的自然倾向,为帮助我们消解面对当下自然生态问题所产生的困惑提供了一个合理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 五行 天人合一 生态意蕴
下载PDF
帛书《衷》篇“子曰‘五行’”段申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彬 刘永昆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79,共7页
《衷》篇载孔子论“五行”一段非常珍贵,披露后人久已不知的孔子“五行”说。这种“五行”说,一方面凸显等级人性论,另一方面具有“中和”的内涵。孔子认为,从气质方面看,人内具和外发“文”“武”“仁”“义”等五种品性,此为“五行”... 《衷》篇载孔子论“五行”一段非常珍贵,披露后人久已不知的孔子“五行”说。这种“五行”说,一方面凸显等级人性论,另一方面具有“中和”的内涵。孔子认为,从气质方面看,人内具和外发“文”“武”“仁”“义”等五种品性,此为“五行”。“五行”于人因等级类别而不同:最上等的圣人不论是未发还是已发,“五行”皆中,不需要学习。中等人“五行”有所偏,未发时不得中,已发时或过之或不及,但可以通过学习改善。孔子“五行”之论落脚于“和”,要求中等人尽全力改善自己有偏的“五行”气质,虽然不能完全达到圣人“发而皆中节”的“和”的境界,但可以最大程度地接近它,故学习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帛书《衷》篇 孔子“五行”说 等级人性论 “中和”思想
原文传递
试从阴阳五行探源方剂的气味配伍
20
作者 王华楠 邓中甲 《河南中医》 2006年第2期6-7,共2页
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认识自然与人的生命活动的核心理论,药食气味及其功能归属,对维持调整人的生命状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方剂的组成始于气味配伍,气味配伍是中医方剂调整机体阴阳、脏腑气化失常的核心。
关键词 阴阳五行理论 药食气味 方剂 气味配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