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体育的本质及其异化 被引量:6
1
作者 项贤明 《教育研究与实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共11页
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体育,其本质是人开发和提升自身基本生命力量的活动。体育具有原始的丰富性和综合性,它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之一,并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成果提供现实的载体。在马克思主义教育... 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体育,其本质是人开发和提升自身基本生命力量的活动。体育具有原始的丰富性和综合性,它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之一,并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成果提供现实的载体。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五育”理论中,体育与其他教育活动是密切联系且有机统一的。体育运动的商品化带来了体育的异化,致使人在体育过程中丧失了主体地位,进而导致了体育过程中人自身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体育也从人发展自身的活动异化为压迫甚至摧残人的活动。异化的体育必然导致人的片面发展。恢复和坚守人在体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克服体育异化的根本路径;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迫使学生达到某项运动标准,而是引导学生爱上体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学校体育 五育 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学
原文传递
基于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被引量:3
2
作者 覃兵 唐文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23年第1期34-39,共6页
五育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势,基于五育融合理念构建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厘清五育融合的内涵是构建新型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前提。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全过程评价为外在形式,以重视评价整体育人价值的发... 五育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势,基于五育融合理念构建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厘清五育融合的内涵是构建新型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前提。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全过程评价为外在形式,以重视评价整体育人价值的发挥为精神内核是促进五育融合的教学评价样态。以五育融合为导向、以师生生命成长为价值追求、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主要内容、以五育融通为评价标准是构建五育融合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课堂教学评价 全面发展 全过程评价
下载PDF
学习贯彻新修订教育法努力开创教育事业新局面——《教育法》修订学习研讨会观点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秦惠民 覃云云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1年第3期5-15,共11页
202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修订通过并施行。此次教育法修订具有重大意义,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2021新版教育法丰富了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凸显了教育事业的重要地位,明确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增加了教育内容的... 202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修订通过并施行。此次教育法修订具有重大意义,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举措。2021新版教育法丰富了教育事业的指导思想,凸显了教育事业的重要地位,明确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增加了教育内容的文化内涵,回应了教育公平的时代要求,体现了教育基本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为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修订 教育方针 劳动教育 五育并举
下载PDF
基于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重构:样态、理念与实施 被引量:37
4
作者 魏善春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1年第3期91-100,共10页
构建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需要对课堂及徜徉在其中的师生生命样态有美好的憧憬,基于有机生成、鲜活且富于美感、师生生命整全发展的课堂愿景尝试进行课程与教学的逆向探索。遵循秩序化的五育融合节奏,树立五育融合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学... 构建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需要对课堂及徜徉在其中的师生生命样态有美好的憧憬,基于有机生成、鲜活且富于美感、师生生命整全发展的课堂愿景尝试进行课程与教学的逆向探索。遵循秩序化的五育融合节奏,树立五育融合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学及评价观并把握其内核;实施“整合·融通”的课程,在学科基础及拓展类课程中尝试不同的五育融合形式及内涵,实现学科价值与育人价值的互融共生;强化“互动·体验”式教学并提升教师的五育融合意识及自觉;在学生“受之于人”及“受之于事物”的教育过程中构建“跨界·协同”的脱域的五育共同体,为学生提供能够促进其生命成长、滋养其心灵的完整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课堂教学 生命整全发展 五育共同体
下载PDF
“五育融合”的时代价值及其教学实现 被引量:35
5
作者 李森 郑岚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1,共8页
“五育融合”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整体生成,是“五育并举”政策推动下的理论提升。对学生层面育人价值、学科层面教学价值以及社会层面发展价值的追求,构建起了“五育融合”的时代价值体系。促进“五育融合”的价值在教... “五育融合”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整体生成,是“五育并举”政策推动下的理论提升。对学生层面育人价值、学科层面教学价值以及社会层面发展价值的追求,构建起了“五育融合”的时代价值体系。促进“五育融合”的价值在教学中实现,需要从目标、内容、主体、环境四个方面推动由观念到行为的整体转变。它具体包括从国家、地方、学校三方着力,树立起正确的五育融通式教学基本理念;把握五育融通式课程结构体系的价值定位与侧重点,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多维结构;发展好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多元主体的融合育人能力;注重学校能力建设、搭建五育融合效果评价体系和采用五育融通式教学实践策略,营造出良好的五育融通式教学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全面发展 个性成长 立德树人 教学实现
下载PDF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问题 被引量:26
6
作者 孙杰远 《中国远程教育》 2023年第6期1-10,共10页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重大论题正式提出和中国教育现代化在新时代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研究新时代已经来临。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研究的起点必然是厘清其理论性质、基本内涵、本质要求和实践逻辑等基本问题。理论性质上,中国式教育现...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重大论题正式提出和中国教育现代化在新时代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研究新时代已经来临。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研究的起点必然是厘清其理论性质、基本内涵、本质要求和实践逻辑等基本问题。理论性质上,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映射,是关于中国教育现代化成就的理论判断,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最新成果。在基本内涵上,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具有世界教育现代化共性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特性,是满足巨大规模人口教育需求、赋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教育现代化。在本质要求上,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是教育高质量发展、充满教育民主性、创造人类教育文明新形态的教育现代化。在实践逻辑上,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以人民需求为逻辑起点,以教育评价为实践导向,以中国式教师队伍现代化为支撑,以五育融合为实践方式,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实践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数字化转型 五育融合
原文传递
“五育融合”课堂教学实践:经验、障碍与路向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鑫 鞠玉翠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92,共8页
“五育融合”课堂实践作为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回应,是现代教育应对时代之变、关照教育主体、反思异化教育生态的新举措。“五育融合”理念体现了对自然的、生命的、整体的、共生的育人... “五育融合”课堂实践作为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回应,是现代教育应对时代之变、关照教育主体、反思异化教育生态的新举措。“五育融合”理念体现了对自然的、生命的、整体的、共生的育人价值的追求。目前,“五育融合”课堂教学实践在实验区内已经初见成效,并形成了生成性“五育融合”课堂模式、“五育融合”教研共同体、基于学科的“五育融合”课堂等可迁移性经验。但“五育融合”课堂教学实践也遇到一些障碍,表现为“牵强附会”“纸上谈兵”“顾此失彼”等倾向。为不断接近“五育融合”课堂的“自然而然”之境的追求,特提出现阶段的突破路向:第一,破除“五育”的常识性窄化;第二,警惕“五育融合”的平均化用力;第三,创设真实情境带动“五育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五育并举” 融合育人 课堂教学
下载PDF
“五育融合”引领下教学变革的价值定位、认识逻辑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23
8
作者 赵鑫 吕寒雪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20,共9页
“五育融合”是新时代教育思维的新方式和教育实践的新范式,其引领下的教学变革旨在促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而融合的发展。这一价值定位要求教学以“五育间性”为根基,遵循由“渗透”到“互联”、至“互育”... “五育融合”是新时代教育思维的新方式和教育实践的新范式,其引领下的教学变革旨在促进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而融合的发展。这一价值定位要求教学以“五育间性”为根基,遵循由“渗透”到“互联”、至“互育”、达“合育”的认识逻辑,由“源”及“流”地推动五育在教学活动中的渐进融合。通过建构融合化教学目标、勾勒融合育人的应然框架,统整融成型教学资源、强化融合育人的有力支撑,采用融通性教学方式、提升融合育人的实践品质,落实融入式教学评价、实现融合育人的深度覆盖等举措打造五育融合式教学体系,可以确保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五育的融合育人效应,达成“五育融合”与教学变革的双向滋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教学变革 高质量育人
下载PDF
论指向“五育融合”的学科教学 被引量:21
9
作者 朱宁波 王志勇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43,共9页
“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要真正转化为实然的日常教育实践,关键在于教师教学理念、决策与行为的转变。基于“合价值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指向“五育融合”的教学是指教师为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整体发展的育人理想,基于教学目... “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要真正转化为实然的日常教育实践,关键在于教师教学理念、决策与行为的转变。基于“合价值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指向“五育融合”的教学是指教师为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整体发展的育人理想,基于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围绕一定的学科内容展开组织实施并进行合理教学评价的实践活动。在全面、整体育人的价值引领下,“依托学科”“通过学科”“在学科之中”进行的“五育融合”教学具备以下三种基本特征:学科内深度性、学科间融通性、实践中渗透性。从教学的发生机制来看,指向“五育融合”的教学面临三方面的现实困境:浅表化教学思维方式、孤立化教材处理方式、标准化教学评价方式。可通过“深度性”的教学思维方式、“统整性”的教材处理方式、“真实性”的教学评价方式等教学实践路径来达成“五育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学科教学 深度性 统整性 真实性
下载PDF
论课堂教学中五育融合的学科立场 被引量:19
10
作者 罗祖兵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53,共9页
“五育融合”的提出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巨大变化,但当前学者在讨论五育融合时似乎只强调“五”和“融合”而忽视了“育”,失去了学科立场,由此导致他们提出的五育融合陷入过悬、过全、过深的困境,如此将很难充分发挥五育融合的教育价值。... “五育融合”的提出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巨大变化,但当前学者在讨论五育融合时似乎只强调“五”和“融合”而忽视了“育”,失去了学科立场,由此导致他们提出的五育融合陷入过悬、过全、过深的困境,如此将很难充分发挥五育融合的教育价值。学科立场是各育或各学科存在的基础,是其发挥特有育人价值的前提;各育只有基于学科立场才能实现深度育人,才能真正实现融合。五育融合若要坚守学科立场,需从“狭义融合”转向“广义融合”,从“无心融合”走向“向心融合”,从“知能融合”偏向“情思融合”,从“形式融合”趋向“实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课堂教学 学科立场
下载PDF
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学的逻辑审视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杜尚荣 林鑫虹 游春蓉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7-84,共8页
五育融合是新时期践行五育并举的新样态,也是新时代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从五育融合角度重新审视教学逻辑,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立德树人的教学本质和规律,提高育人质量。通过透视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学的逻辑,存在着以整全发展为逻辑起点、以... 五育融合是新时期践行五育并举的新样态,也是新时代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从五育融合角度重新审视教学逻辑,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立德树人的教学本质和规律,提高育人质量。通过透视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学的逻辑,存在着以整全发展为逻辑起点、以核心素养为逻辑内核、以立德树人为逻辑旨归、以生命幸福为逻辑延展的基本意蕴。教学系统力量主要涉及源动力、外推力、内动力,由此构建起五育融合视域下教学的逻辑结构,其协同推进五育融合式的教学实践。实践中可通过唤醒教学主体自觉育人、交融教学要素、衔接全域式教学场域、创生教学文化等来实现五育融合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五育并举 教学逻辑 逻辑阐释 逻辑结构 逻辑路向
下载PDF
中小学课程思政的内涵、逻辑依据和实践策略 被引量:13
12
作者 殷世东 余萍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5-91,共7页
课程思政是学校课程育人的中国表达和中国特色的育人方式。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旨在坚持立德树人,将各门课程与德育课同向同行,达成五育融合的文化自觉,从而形成五育并举的教学行为自觉。中小学课程思政的价值取向指向立德树人、必备品... 课程思政是学校课程育人的中国表达和中国特色的育人方式。中小学课程思政建设旨在坚持立德树人,将各门课程与德育课同向同行,达成五育融合的文化自觉,从而形成五育并举的教学行为自觉。中小学课程思政的价值取向指向立德树人、必备品格和五育并举,其逻辑依据是教学教育性的逻辑、五育融合的逻辑和全面发展的逻辑。为此,中小学课程目标设计指向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必备品格;课程内容设计指向五育融合,培养学生关键能力;课程实施过程指向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课程评价设计指向课程思政,形成课程育人自觉等,从而实现育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五育融合 五育并举
下载PDF
教学中“五育融合”的限度及其超越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郭超华 闫守轩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27,共7页
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已成为新时代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五育融合”并不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且五育之间的融合是有限度的。就教学目标而言,“五育融合”更适合情感类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不太适合知识类教学目标的... 从“五育并举”到“五育融合”已成为新时代推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五育融合”并不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且五育之间的融合是有限度的。就教学目标而言,“五育融合”更适合情感类教学目标的达成而不太适合知识类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教学内容而言,“五育融合”更适合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而不太适合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就教学方式而言,“五育融合”更适合开放性教学而不太适合预设性教学。教学中“五育融合”的实现应树立“扬长式”的融合教育理念,设计富有“节奏性”的五育内容,倡导“默会式”的融合范式,建构“欣赏性”的融合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五育融合式教学 全面发展
下载PDF
人工智能教育与课程教学创新 被引量:12
14
作者 桑新民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9-77,共9页
人工智能在课程与教学这两个教育创新主战场的应用,需要开展技术与教育两种不同话语体系的深层次对话,在中小学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课程教学中闯出一条新路,同时在各学科课程教学的智能化创新中改变工业文明造就的“三中心”教育模式和... 人工智能在课程与教学这两个教育创新主战场的应用,需要开展技术与教育两种不同话语体系的深层次对话,在中小学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课程教学中闯出一条新路,同时在各学科课程教学的智能化创新中改变工业文明造就的“三中心”教育模式和课程教学体系,提高师生的智能素养,创建“团队化人机共生学习模式细胞结构”,探索增强智能学习新生态。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在对人类智力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文明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课程教学创新 深度学习 智能素养 五育融合
下载PDF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意蕴辨读与行动路向——基于“五育融合”的视角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飞 吴晓楠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27,94,共7页
20世纪后半叶,以跨学科教学促进学科间知识的统整,实现课程的综合化,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21世纪以来,推进与实施跨学科教学也成为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关键抓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更是赋予了... 20世纪后半叶,以跨学科教学促进学科间知识的统整,实现课程的综合化,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21世纪以来,推进与实施跨学科教学也成为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关键抓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更是赋予了“跨学科主题教学”促进五育融合、落实核心素养、带动课程综合化、提升教学育人效力等多种重要使命和功能。要实现“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的要求,就需要明确新时期“跨学科主题教学”必须基于五育融合的大背景和大方向,积极响应核心素养的新要求,主动追求学科跨界融合和动态生成,并通过构建“T-TRACE”实施模型,在五育融合的总体目标导向下有机整合主题、资源、活动、情境和评价等各要素,以实现“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科学推进与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教学 五育融合 核心素养 T-TRACE模型
下载PDF
“五育并举”视野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群 贾彦琪 刘永奇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0-66,共7页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支撑。应在“五育并举”视野下对其育人价值进行系统审视,充分把握其继承性与时代性统一、独特性与复杂性兼备、整体性与融通性协同的基本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探寻劳动教育课程构建的基本方向与要...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支撑。应在“五育并举”视野下对其育人价值进行系统审视,充分把握其继承性与时代性统一、独特性与复杂性兼备、整体性与融通性协同的基本特点,并以此为出发点探寻劳动教育课程构建的基本方向与要求。做到以全面发展为引领,深化拓展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以劳动形态为依托,整体设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以必修课程为基础,系统搭建劳动教育课程结构;以实践参与为路径,有效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以素养提升为导向,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机制等。对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整体优化,确保其多重育人价值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课程体系 五育并举 育人价值
下载PDF
"五育融合"的生成逻辑与运行机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池夏冰 冯铁山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22年第4期61-71,共11页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开启了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征程,"五育融合"为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五育融合"的提出可以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中找到逻辑基础。构成"五育融合"机制的...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开启了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征程,"五育融合"为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五育融合"的提出可以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中找到逻辑基础。构成"五育融合"机制的要素既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的学习者、教育者和教育媒介,也包括教育系统外部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在空间维度上,"五育融合"的运行机制表现为教育媒介共生共建、教育者分工协作、教育系统外部协同育人。在时间维度上,"五育融合"的运行机制表现为树立"融合发展"理念、制订整体工作方案、实施多元融合模式、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四个连续性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生成逻辑 运行机制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必要性、可行性与行动路径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伊 任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94,100,共8页
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既是践行五育融合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素养落地的重要措施。研究结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分析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逻辑,试图探索体育跨学科活动的历史渊源并把握... 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既是践行五育融合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素养落地的重要措施。研究结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分析体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逻辑,试图探索体育跨学科活动的历史渊源并把握当前趋势。研究发现:体育的跨学科教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过三种主要的实践形式;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在扎根于本国经验的同时吸纳国外先进思想,如今将跨学科主题学习明确作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组成部分,当前和未来的各类发展也为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据此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学习的行动路径:应当坚持先立后通的基本逻辑,提升体育运动技能是高效推行跨学科活动的保证;应明确体育学科的主体责任,注重活动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还要融汇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让体育的跨学科活动撬动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 跨学科主题学习 素养导向 五育融合
下载PDF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学校课程统整:现实考察与理性省思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晨 王洪席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9-86,共8页
课程统整对五育融合的“落地”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五育融合为课程统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根据五育融合的程度和课程统整的向度,学校课程统整方式可以分为育内统整、育间统整、跨育统整及超育统整,通过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统整... 课程统整对五育融合的“落地”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五育融合为课程统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根据五育融合的程度和课程统整的向度,学校课程统整方式可以分为育内统整、育间统整、跨育统整及超育统整,通过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统整方式,最终实现学科课程体系向融合型课程体系的过渡与转变。但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学校课程统整任重而道远,需要回归课程统整的本体之思、深化课程统整的认知之功、明晰课程统整的价值之维、增强课程统整的实践之用,方可真正形成德智体美劳协同育人的课程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学校课程统整
下载PDF
“五育融合”理念下高校加强劳动教育对策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丽 胡泊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0-47,共8页
“五育融合”理念是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成果之一,加强劳动教育是在深刻的现实背景下提出的重要教育战略举措,然而长时间以来,我国高校在劳动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现实困境。高校劳动教育要以“五育融合”为出发点,引导大学生树立... “五育融合”理念是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成果之一,加强劳动教育是在深刻的现实背景下提出的重要教育战略举措,然而长时间以来,我国高校在劳动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现实困境。高校劳动教育要以“五育融合”为出发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重塑“五育”中劳动教育的价值地位,打造高质量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德、智、体、美、劳“五育”融通的教育体系,推进劳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与建设,形成劳动教育共生化良序系统,实现劳动实践育人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劳动教育 现实困厄 实践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