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佛教文化景观感知心理刍议——五蕴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文廷 林建群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98-102,共5页
五蕴为佛教文化中表述人、心理与环境关系较为重要的概念。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从限定的五蕴视角,对佛教文化景观和感知主体在其中的感知重新进行研究。着重从心理系统的功能与作用过程,研究人在佛教文化景观中得到的... 五蕴为佛教文化中表述人、心理与环境关系较为重要的概念。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从限定的五蕴视角,对佛教文化景观和感知主体在其中的感知重新进行研究。着重从心理系统的功能与作用过程,研究人在佛教文化景观中得到的信息、感受、认知,以及能动、理解的五种聚合,也对佛教文化景观进行了解读与分析。强调佛教文化景观感知和景观的独特价值与意义。也为其他文化景观感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感知心理 作用力 时间材料 佛教 五蕴
下载PDF
基于佛家五蕴学说的心智主体五层次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春晖 冯成志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0-1016,共7页
人工智能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对系统的心理学理论提出了潜在而强烈的需求。佛教被认为是系统的东方心理学体系,其中五蕴体系是其核心框架,对于人工智能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揭示人工智能系统的功能细节,本研究提出一个辅助... 人工智能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对系统的心理学理论提出了潜在而强烈的需求。佛教被认为是系统的东方心理学体系,其中五蕴体系是其核心框架,对于人工智能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揭示人工智能系统的功能细节,本研究提出一个辅助性的五层次心智主体模型,据此对五蕴进行逐一分析,最终得出一份心智主体的功能清单,最终说明:五蕴体系不仅能描述人类心智结构,同时也能为人工智能的构建提供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佛教 五蕴 心智主体 心智系统
下载PDF
Emptiness (Sunyata) for Caring the Self in the Middle Path: Reinvestigating the Middle Path Philosophy of Ngggrjuna
3
作者 Mathew Varghese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2年第5期347-361,共15页
Classical Indian Buddhist philosopher Nfigfirjuna is known for his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Buddha's teachings, the philosophy of Middle Path (Mfidhyamika). Notably he had introduc... Classical Indian Buddhist philosopher Nfigfirjuna is known for his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Buddha's teachings, the philosophy of Middle Path (Mfidhyamika). Notably he had introduced the unique concept of "emptiness" (gnyata) to explain the Middle Path philosophy: the philosophical meaning of "emptiness" is dependent co-arising of various elements that support the worldly experienc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this concept is used in explaining the subjectivity of a human person and how it is used for interpreting the unique process of human existence. The discussions on subjectivity are imprecise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But Ngrjuna's philosophy enables us to explain subjectivity conclusively, without it having to be explained using metaphysical positions. Sunyata may introduce a new definition for the concept of non-self: not for negating the self but for caring self from the problems of life by making it centered in the Middle Path (madhyama-pratipat), where one may naturally be able to use his wisdom (prajh) as the guiding principle: not mere knowledge (na). Sanyat is understood using fourfold (catus.kot.i) logical analysis, not twofold analysis employed normally by other philosophers. Here, the Buddhist notion of self as the co-dependent evolution process of five aggregates (pahcaskandhas) is reinterpreted using the unique method of tetralemma (catus.kot. i). This critique explores the Western philosophy's conceptions on "human reasoning, "logocentrism," and the objective analytical method of modern science." After careful cross examination of the rival philosophical positions, it reasons out why the "rationale of nature" is always superior to "human reasoning" and "logocentr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dom subjectivity Middle Path co-dependent co-arising five aggregates LOGOCENTRISM
下载PDF
论《俱舍论》对“无我”理论的再诠释
4
作者 杨勇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6-20,共5页
"无我"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是契入佛教哲学的关键。世亲在《俱舍论》中分别从五蕴观、因缘观等方面对"无我"思想作了严密、全面的论证,并形成了一套从微观到宏观,从理论到方法的立体有机的"无我"理论... "无我"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是契入佛教哲学的关键。世亲在《俱舍论》中分别从五蕴观、因缘观等方面对"无我"思想作了严密、全面的论证,并形成了一套从微观到宏观,从理论到方法的立体有机的"无我"理论体系。这为研究者深入"无我"理论提供了便捷的入口,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俱舍论 世亲 五蕴 因缘 业力
下载PDF
机器能否拥有意识——机器意识研究及其意向性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昌乐 刘江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1,共9页
对机器意识的研究,是人工智能哲学领域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按照研究目标与内容的不同,可将机器意识的研究分为五种类别:面向感知意识实现的(MC-P)、面向具体特性意识实现的(MC-C)、面向机制意识实现的(MC-A)、面向自我意识实现的(M... 对机器意识的研究,是人工智能哲学领域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按照研究目标与内容的不同,可将机器意识的研究分为五种类别:面向感知意识实现的(MC-P)、面向具体特性意识实现的(MC-C)、面向机制意识实现的(MC-A)、面向自我意识实现的(MC-S)和面向感受意识实现的(MC-Q)。人工智能哲学和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前四类的机器意识研究是切实可行的,而MC-Q的研究则面临着许多争议。援引佛教唯识论的五蕴学说对意识活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前四类的机器意识都具有意向性,而MC-Q则不具有意向性。对于机器意识的研究与开发,应该搁置有争论的主观体验方面的实现研究,围绕意向性意识能力,采用仿脑与量子计算思想相结合的策略,来开发具有一定意向能力的机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哲学 机器意识 五蕴学说 意向性
下载PDF
陕西省“十二五”经济增长的预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红霞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0年第10期86-90,共5页
"十二五"规划在即,经济增长率及经济总量预测是制定规划目标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根据陕西省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国民经济核算历史数据,运用小波多分辨分析-ARMA和灰色GM(1,1)的预测方法,分别对陕西省2010-2015年的经济增长率和... "十二五"规划在即,经济增长率及经济总量预测是制定规划目标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根据陕西省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国民经济核算历史数据,运用小波多分辨分析-ARMA和灰色GM(1,1)的预测方法,分别对陕西省2010-2015年的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总量进行了预测研究,为陕西省设定"十二五"经济增长的动态目标值提供基础性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五”规划 经济增长率 经济总量
下载PDF
略述身心五蕴在思想行为上的表现形式
7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2010年第3期38-47,共10页
关键词 思想行为 表现形式 身心五蕴 中国
下载PDF
梁启超的中道思想
8
作者 杨红军 《肇庆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9-42,60,共5页
为了对治外道种种邪见,佛陀讲出种种中道,中道思想一直是印度佛教史和中国佛教史的思想中心。梁启超的中道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十二因缘和五蕴缘起观念的独到解读上,这种缘起观是中道思想的根基。梁氏认为因缘观是如实观察世界和人生的... 为了对治外道种种邪见,佛陀讲出种种中道,中道思想一直是印度佛教史和中国佛教史的思想中心。梁启超的中道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十二因缘和五蕴缘起观念的独到解读上,这种缘起观是中道思想的根基。梁氏认为因缘观是如实观察世界和人生的根本出发点,人们由于不明因缘,一直在痛苦中轮回。"十二因缘"说明了异时的因果关系,"五蕴"说明了共时的依存关系,两者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万事万物"空无自性"的真相。破除有无断常偏见,而进入非有非无,非常非断的中道实相,人通过中道修行可以进入理想的涅槃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中道 十二因缘 五蕴无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