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火山喷发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洪洲 任锦章 曲家志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73-277,共5页
从反映五大连池老黑山、火烧山火山喷发方式的几个事实入手,通过与当代著名的裂隙式喷发火山——新托尔巴奇克火山对比,探讨老黑山、火烧山的喷发方式,说明它们先经由裂隙式喷发,而后转为中心式喷发。
关键词 火山 喷发方式 裂隙式喷发 老黑山 五大连池
下载PDF
春风油田排66块火成岩储层成因模式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33,共9页
排66块石炭系火成岩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有利储层发育规律和分布模式认识不清。为实现油藏有效动用,有必要开展储层成因模式的分析,指导油藏开发。基于岩芯、成像和分析化验资料,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确定本区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安... 排66块石炭系火成岩岩性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有利储层发育规律和分布模式认识不清。为实现油藏有效动用,有必要开展储层成因模式的分析,指导油藏开发。基于岩芯、成像和分析化验资料,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确定本区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安山岩和凝灰岩,主要的储集空间包括溶蚀孔洞、裂缝,原生孔隙发育程度弱,无法独自形成有效储层。通过对3种储层类型分布规律的研究,建立了本区火成岩储层的成因模式:岩性控制了储层的范围、构造运动是裂缝形成的直接原因、成岩作用塑造现今储层的发育规律,缝洞储层一般沿断层带分布,在纵向上受控于有利成岩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石炭系 溶蚀孔洞 裂隙式喷发 基质
下载PDF
梨树断陷双龙地区火山发育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 被引量:1
3
作者 朴勇信 刘长利 +1 位作者 朱建伟 李烨 《世界地质》 CAS 2016年第2期480-486,共7页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双龙地区白垩系火石岭组发育中心式和裂隙式两种喷发型火山,其在发育规模、油气成藏等方面存在不同。中心式喷发型火山活动剧烈,持续时间长,火山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岩性从基性火山岩逐渐向中性火山岩转变;裂隙式喷发...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双龙地区白垩系火石岭组发育中心式和裂隙式两种喷发型火山,其在发育规模、油气成藏等方面存在不同。中心式喷发型火山活动剧烈,持续时间长,火山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岩性从基性火山岩逐渐向中性火山岩转变;裂隙式喷发型火山活动弱,持续时间短,火山岩分布面积小,厚度薄,岩性主要为中性火山岩。中心式喷发型火山与湖盆水体相邻,形成火山-湖泊沉积环境,火山岩、砂砾岩、深湖-半深湖泥岩交替沉积,使得中心式喷发型火山发育区的火石岭组具有良好的生、储、盖条件,并形成自生自储型生储盖组合方式;裂隙式喷发型火山远离湖盆水体,火山岩的分布与深湖相泥岩没有直接接触,加之储层物性差,因此裂隙式喷发型火山发育区的火石岭组油气成藏条件差。通过对研究区钻井、试油、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西部中心式喷发型火山发育区是火石岭组有利的勘探区域,其烃源岩为深湖-半深湖泥岩,储集体包括火山碎屑岩、砂砾岩和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和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龙地区 火石岭组 中心式喷发型火山 裂隙式喷发型火山 油气成藏
下载PDF
地震储层学在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以乌夏地区为例 被引量:7
4
作者 许多年 潘建国 +3 位作者 陈永波 黄林军 王斌 王彦军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3期5-8,共4页
应用地震储层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地区二叠系火山岩进行了研究。首先,明确了此类火山岩(熔结角砾凝灰岩)是裂隙式火山喷发的产物,其分布主要受早期火山口和火山喷发前古地貌的控制,储集空间以气孔为主;其次,采... 应用地震储层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地区二叠系火山岩进行了研究。首先,明确了此类火山岩(熔结角砾凝灰岩)是裂隙式火山喷发的产物,其分布主要受早期火山口和火山喷发前古地貌的控制,储集空间以气孔为主;其次,采用本征值相干分析和古地貌恢复技术明确了火山口及喷发前古地貌特征;最后,综合利用测井、物探技术,对火山岩的有利岩性进行预测,形成了裂隙式喷发火山岩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储层学 火山岩 裂隙式喷发模式 正演模型 储层预测 乌夏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沙三段火成岩成因及储集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胡振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49,114,共4页
为进一步拓展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沙三段火成岩勘探空间,充分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岩石化学分析和地震及测井等方法,深入开展东部凹陷沙三段火成岩的成因及储集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沙三段火成岩体发育,沿断裂呈串... 为进一步拓展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沙三段火成岩勘探空间,充分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岩石化学分析和地震及测井等方法,深入开展东部凹陷沙三段火成岩的成因及储集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辽河坳陷东部凹陷沙三段火成岩体发育,沿断裂呈串珠状分布,多期叠加;岩石类型主要有熔岩、脉岩和火山碎屑岩3大类;火山喷发模式属于裂隙式喷发,岩体主要分布在断层下降盘,岩相分为爆发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其中爆发相是火成岩勘探的有利相带;主干断裂控制火成岩体形成;储集性能主要受构造裂缝、岩性和岩相控制,属裂缝—孔隙型储层。综合评价认为,研究区火成岩体具有平面分布广、纵向多期次叠加的特点,与深部优质烃源岩侧向接触,是形成复式油气藏的有利地区,也是开展深层火成岩勘探的重点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体 串珠状分布 多期叠加 裂隙式喷发 成因机制 储集性能 辽河坳陷
下载PDF
黄河口凹陷缓坡带东营组溢流相分布特征研究及钻井工程应用意义
6
作者 邓津辉 谭忠健 +1 位作者 张向前 曹军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2-280,共9页
黄河口凹陷缓坡带东营组广泛发育以溢流相玄武岩和凝灰岩为主的火成岩,此类岩石较为坚硬,钻进时易出现钻速低、井漏、井塌等问题,对钻井工程影响较大。综合利用录井、测井资料对东营组一段和二段火山喷发旋回和期次进行识别和划分,并结... 黄河口凹陷缓坡带东营组广泛发育以溢流相玄武岩和凝灰岩为主的火成岩,此类岩石较为坚硬,钻进时易出现钻速低、井漏、井塌等问题,对钻井工程影响较大。综合利用录井、测井资料对东营组一段和二段火山喷发旋回和期次进行识别和划分,并结合地震资料对BZ34-9火山溢流相进行精细刻画。研究表明:研究区火成岩主要分布于BZ34-9和KL4-2构造区的共轭走滑断裂带,以裂隙式火山喷发为主;东营组一段和二段可识别和划分6个喷发旋回16个喷发期次;东二下段早期和东一段早、晚期喷发旋回规模较小,东二下段晚期和东二上段早、晚期喷发旋回规模较大,反映了火山活动由弱增强再逐步减弱的发育过程。进一步,在复杂断层、地层模型构建的基础上,结合构造应力场模拟,预测地层力学薄弱带或裂缝发育特征,为开发井轨迹优化以及钻具、钻井参数、钻井液优选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凹陷 东营组 火成岩 喷发旋回 期次 裂隙式火山喷发 钻井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