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偃龙矿区断裂构造发育规律研究
1
作者 曹东风 王长新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3期144-148,共5页
以节理、裂隙跟踪描述与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矿区节理、裂隙发育特征。通过跟踪观测的工作面,统计了龙门与常村矿断裂构造,总结了断裂构造的发育规律。研究得出,偃龙矿区内大型断裂构造与小型节理成因相同,大型断裂构造控制着小型断... 以节理、裂隙跟踪描述与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矿区节理、裂隙发育特征。通过跟踪观测的工作面,统计了龙门与常村矿断裂构造,总结了断裂构造的发育规律。研究得出,偃龙矿区内大型断裂构造与小型节理成因相同,大型断裂构造控制着小型断裂的发育程度;主要发育北北东至北东、北西、北西西3组高角度剪节理和断裂(多为正断层);大型断裂与小型节理存在约20°偏角;断裂与节理的优势发育方向略有不同,不同地层的优势方向剪节理也略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偃龙矿区 裂隙跟踪 节理分析 断裂构造 发育规律
下载PDF
全风化千枚岩、红黏土及其改良土裂隙演化规律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秀绍 赵林浩 +3 位作者 陈子溪 饶江龙 耿大新 莫林利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3-334,共12页
为了充分利用全风化千枚岩与红黏土作为路基填料,设计了红黏土与全风化千枚岩干质量比分别为0∶5、1∶4、2∶3、3∶2、4∶1、5∶0,石灰掺量分别为0、3%、5%和8%的组合改良方案,开展了环刀试样干湿循环试验;为了定量描述裂隙的发育状况,... 为了充分利用全风化千枚岩与红黏土作为路基填料,设计了红黏土与全风化千枚岩干质量比分别为0∶5、1∶4、2∶3、3∶2、4∶1、5∶0,石灰掺量分别为0、3%、5%和8%的组合改良方案,开展了环刀试样干湿循环试验;为了定量描述裂隙的发育状况,开发了裂隙率计算软件,提出基于AutoCAD裂隙总长度计算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裂隙发育规律有继承性、自愈合性,膨胀裂隙与干缩裂隙并存特性;石灰掺量为0时,高红黏土掺和比(80%、100%)下混合改良土裂隙率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长而增长,且干湿循环次数大于5时还有增长趋势;中低红黏土掺和比(掺和比不大于60%)时,第2次干湿循环后裂隙率达到最大,然后下降或趋于稳定;石灰改良剂对裂隙发展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当石灰掺量为3%或5%,且红黏土掺和比为40%或60%时,可以完全抑制裂隙的发育,其他红黏土掺和比下相对于纯红黏土裂隙率也有大幅降低;考虑石灰掺量、红黏土掺和比对裂隙率降低幅度的贡献,认为石灰掺量为3%、红黏土掺和比为40%或60%是裂隙控制的优化方案,不仅合理、经济,而且裂隙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裂隙发育规律 干湿循环试验 红黏土 全风化千枚岩 数字图像处理
原文传递
浅埋煤层开采地裂缝发育特征研究——以陕西榆家梁煤矿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海鹏 《陕西煤炭》 2019年第3期44-46,43,共4页
为了研究西部矿区浅埋煤层开采造成的地裂缝发育特征,以陕西榆家梁煤矿为研究基地,对榆家梁煤矿43303-2工作面采动引起的地裂缝进行持续动态监测,对其采动地裂缝进行监测,分析了地裂缝的形态、区域分布情况以及地裂缝形成的影响因素,初... 为了研究西部矿区浅埋煤层开采造成的地裂缝发育特征,以陕西榆家梁煤矿为研究基地,对榆家梁煤矿43303-2工作面采动引起的地裂缝进行持续动态监测,对其采动地裂缝进行监测,分析了地裂缝的形态、区域分布情况以及地裂缝形成的影响因素,初步探析了采动地裂缝形成机理及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地裂缝的发育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工作面推进一段距离后,逐渐在地表产生地裂缝;采动过程中的地裂缝的形成主要受深厚比、表土层性质、开采速度以及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研究结果对于地表建筑物保护和土地整治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地表变形 发育规律 西部矿区
下载PDF
浅埋大采高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赟 王创业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23-128,共6页
运用3DEC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建立采高为4,6,8,10 m时的数学模型,结合关键层理论,研究不同采高下的导水裂隙带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采高4,6 m时,导水裂隙带的高度为63.1 m;采高8,10 m时,导水裂隙带的高度为101.8 m,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 运用3DEC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建立采高为4,6,8,10 m时的数学模型,结合关键层理论,研究不同采高下的导水裂隙带的发育规律.结果表明:采高4,6 m时,导水裂隙带的高度为63.1 m;采高8,10 m时,导水裂隙带的高度为101.8 m,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差异并非随着采高增加成线性增趋势长,而是成台阶状增长方式,并得出了数值模拟结果下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同时通过对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理论计算,得知传统计算方法与基于覆岩关键层位置判别的结果均是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最大值,且基于覆岩关键层位置判别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更吻合,从数值模拟角度验证了基于覆岩关键层位置判别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为补连塔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 3DEC 关键层 导水裂隙带 发育规律
下载PDF
软弱薄基岩裂隙发育特征及抑突(溃)机理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兰春 王树营 于建新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3期77-80,共4页
为探究西部地区软弱薄基岩覆盖下的厚煤层在开采时覆岩破坏的裂隙发育规律,以及该区在开采后突水溃沙的规律、机理等,在分析软弱薄基岩厚煤层开采覆岩裂隙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对伊犁煤田突水溃沙抑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 为探究西部地区软弱薄基岩覆盖下的厚煤层在开采时覆岩破坏的裂隙发育规律,以及该区在开采后突水溃沙的规律、机理等,在分析软弱薄基岩厚煤层开采覆岩裂隙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对伊犁煤田突水溃沙抑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推采方向超前80~85m出现弧形地面张性斑裂,主斑裂纹与次斑裂纹的间距分别为10m和2m左右;导水裂隙带在软弱薄基岩下厚煤层开采时发育高度变化差异较小;伊犁煤田开采时涌水量小于30m^3/h,突水溃沙情况受到了抑制,主要由于顶板岩性软弱,无法形成较大的岩块、空隙、空洞,随采随冒且采动裂隙被迅速压实、上覆地层含水层十分松散,裂隙进入之后不能再继续发展、在低水压时涌出物填充裂隙等原因。该研究成果对西部软弱薄基岩厚煤层开采顶板水害防治,以及地表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基岩 厚煤层 覆岩裂隙 突水溃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