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the Multidrug Resistance of Enterobacteria Isolated from Waters and Tilapia Fishes from Fish Farms in the Sud-Comoé Region, Côte d’Ivoire
1
作者 Affou Séraphin Wognin Aubin Cyrille Toulé +2 位作者 Amoin Elise N’guessan Nangan Michel Koné Natalie Kouadio-Guessennd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CAS 2024年第11期567-577,共11页
Microbial resistance to antibiotics is a global problem that threatens the lives of millions of people and affects several sectors, including aquacultur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contribute to the monitorin... Microbial resistance to antibiotics is a global problem that threatens the lives of millions of people and affects several sectors, including aquaculture.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contribute to the monitoring of multi-resistant enterobacterial strains circulating in fish ponds in the Sud-Comoé region of south-eastern Côte d’Ivoire, more specifically in the Aboisso and Tiapoum departments. To this end, 20 samples of Tilapia fish (Oreochromis niloticus) and 60 samples of farm water were collected from 5 fish farms in the Sud-Comoé region. Microbiological analyses were based on the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enterobacteria on Mac Conkey + Ceftazidime medium. These analyses resulted in the isolation of 73 strains of enterobacteria, including 58 from fish and 15 from fish pond water samples. Antibiotic sensitivity tests carried out on enterobacteria isolated from water and fish samples showed high levels of resistance (100%) to the beta-lactam family (Amoxicilin + clavulanic acid, Ceftazidime). Klebsiella pneumoniae and Enterobacter spp. showed resistance to Ciprofloxacins (100%) and (25%) respectively. The study also showed that strains of Enterobacteriaceae were resistant to all 3 families of antibiotics, notably Beta-lactams, Fluoro-quinolones and Aminosides. The presence of multi-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in fish and pond water samples represents a public health ri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drug Resistance ENTEROBACTERIACEAE Tilapia Fish fishponds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密养淡水鱼塘水体叶绿素a及水环境动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乾甫 赖子尼 +3 位作者 王超 高原 杨婉玲 王广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期138-145,共8页
于2012年5月—12月调查了珠三角地区主养笋壳鱼(Oxyeleotris marmo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和乌鳢(Channa argus)四个品种池塘水体中的叶绿素a(Chl a)含量和水环境因子动态变... 于2012年5月—12月调查了珠三角地区主养笋壳鱼(Oxyeleotris marmorat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和乌鳢(Channa argus)四个品种池塘水体中的叶绿素a(Chl a)含量和水环境因子动态变化。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研究池塘间水质因子的差异,使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池塘中Chl a含量变化的影响因子,使用自组织神经网络(SOM)分析方法探讨池塘水质状况。研究结果显示:池塘水体TN、TP和化学耗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Mn)变化范围分别为1.52~22.76 mg/L、0.20~4.82 mg/L和3.71~50.76 mg/L,呈现出严重富营养化和有机污染状况;池塘间Chl a含量差异显著(P〈0.05),从高到低顺序为:草鱼(均值)〉乌鳢〉加州鲈〉笋壳鱼,各池塘Chl a含量的影响因子差异较大;乌鳢池塘中盐度(Sal)、电导率(Cond)、总可溶性固体(TDS)、TP、PO43--P、TN、NO3--N和CODMn等因子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整个采样期池塘水质状况可分为5大类,并呈现出一定的时序和空间特征,池塘水质优劣顺序为笋壳鱼〉加州鲈〉草鱼〉乌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水环境 CHL a SOM 珠三角
下载PDF
鱼塘路段人工硬壳层承载特性及计算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德晟 陈龙 +3 位作者 陈永辉 林立宏 曾昭宇 沈政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30-2837,共8页
常规的鱼塘路段的处理均采用换填法,为避免淤泥运出和填筑材料的制作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采用软土就地固化技术改良鱼塘底部淤泥。首先介绍就地固化设备,并以潮汕环线高速公路就地固化试验段工程为例,详细介绍该技术在鱼塘路段... 常规的鱼塘路段的处理均采用换填法,为避免淤泥运出和填筑材料的制作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采用软土就地固化技术改良鱼塘底部淤泥。首先介绍就地固化设备,并以潮汕环线高速公路就地固化试验段工程为例,详细介绍该技术在鱼塘路段的应用及其优势。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固化28 d后表层承载力能满足要求,搅拌不均匀现象对承载力影响较大,并得到固化土承载力与深度的关系。结合现场试验与相关资料,评价了部分承载力判断方法,推导得到适用于就地固化检测的N_(63.5)-f_(a)曲线拟合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硬壳层 就地固化 鱼塘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动力触探试验 承载力
下载PDF
The Importance of Hunting and Hunting Areas for Big and Small Game (Food) for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Crna River Basin in the Republic of Macedonia
4
作者 Cane Koteski Dushko Josheski Zlatko Jakovlev Snezana Bardarova Mimoza Serafimova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The Crna River is a river in the Republic of Macedonia, right tributary to Vardar. Its source is in the mountains of Western Macedonia, west of Krusevo. It flows through the village of Sopotnica, and southwards throug... The Crna River is a river in the Republic of Macedonia, right tributary to Vardar. Its source is in the mountains of Western Macedonia, west of Krusevo. It flows through the village of Sopotnica, and southwards through the plains east of Bitola. The name means "black river" in Macedonian, which is translation for its former Thracian nam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how the hunting and hunting areas for big and small Game (food), the structure of the areas of certain hunting, fishing, fishing water objects, fish species, fishponds up to 20 years shown by municipalities and individual farms with ponds in the basin of Black River. It had used statistical data for the hunting grounds by areas, fishing ponds. Fish is very diverse in this river. Hunting in the Black River basi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economy of Republic of Macedonia. It is also a necessary factor for development of other economic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e of the hunting grounds fishing water objects types of fish fishponds agricultural holdings
下载PDF
The Economic Importance and Social Values of Traditional Aquaculture in Rural Sierra Leone
5
作者 Salieu Kabba Sankoh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5年第4期277-291,共15页
The economic viability and social value of traditional aquaculture in rural Sierra Leone were evaluated. The hypothesis tested was that traditional methods of farming fish in ponds were not economically viable, so far... The economic viability and social value of traditional aquaculture in rural Sierra Leone were evaluated. The hypothesis tested was that traditional methods of farming fish in ponds were not economically viable, so farmers were investing their time/labour in less risky and more profitable livelihoods activities. The assumption in this assessment was that fish farming is an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at for farmers to adopt or choose it over other livelihoods, the benefit-cost ratio of fish farming must be higher than that of alternative livelihood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study was to assess why local farmers failed to adopt modem market oriented aquaculture production systems introduced by the Ministry of Fisheries and Marine Resources in rural Sierra Leone. Two hundred farmers owning fishponds on family lands were interviewed using semi-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and farmers' responses were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al tools (SPSS 16.0). The mean 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livelihoods to total annual incomes of farmers and the social values they attached to these liveliho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of the study suggested that traditional fish fanning was economically viable across the range of pond sizes sampled; but the medium-sized ponds were more profitable than the smallest and largest ponds, and labour accounted for 70% of total annual production costs in the systems assessed. The average benefit-cost ratio of 2.3 for fish fanning was favorable compared with that of 0.83 for rice farming, which was ranked as most popular livelihood activity by farmers. The payback period for traditional aquaculture investments was less than five years using informal investment loans (without interest), and was favorably compared with that for tree crops fanning, which was also popular among farmers. Additional benefits of fish fanning included social capital and maintenance of kinship relationshi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aquaculture fishponds rural livelihoods economic viability benefit-cost ratio payback period.
下载PDF
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古长庆 李君文 +7 位作者 晁福寰 宋农 郑金来 王新为 邵萍 刘聪 樊恩源 梁舜华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25,共5页
实验研究了2种微生物制剂对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藻类和浮游动物的种群结构等生态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制剂不仅能够提高鱼的抗病能力,防治鱼病,而且能够促进鱼的生长发育,提高饵料的效率。微生物制剂影响藻类种群的组成、数量... 实验研究了2种微生物制剂对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藻类和浮游动物的种群结构等生态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制剂不仅能够提高鱼的抗病能力,防治鱼病,而且能够促进鱼的生长发育,提高饵料的效率。微生物制剂影响藻类种群的组成、数量和生物量,不仅能够使藻相比较复杂,而且使鱼类易于消化吸收的藻类增加,而使代表水体富营养化的藻类降低;微生物制剂还具有影响养殖水的理化环境,改善池塘底泥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制剂 藻类 水质 富营养化 养殖 底泥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地区精养淡水鱼塘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乾甫 赖子尼 +2 位作者 高原 杨婉玲 王广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4-136,共13页
分别于养殖前期(5月)、中期(9月)和后期(12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和乌鳢(Channa argus)4个品种池塘中的浮游植物功能群进行... 分别于养殖前期(5月)、中期(9月)和后期(12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和乌鳢(Channa argus)4个品种池塘中的浮游植物功能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样池塘浮游植物丰度、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密度均值达1.32×10~8 cell/L,最大值为3.00×10~8 cell/L,生物量均值为168.17 mg/L,最大值为345.41 mg/L;共鉴定到196种(含变种变型)藻类,分属于绿藻(91种)、裸藻(40种)、硅藻(27种)、蓝藻(23种)、甲藻(7种)、隐藻(4种)、黄藻(3种)、金藻(1种)等8大藻门;采样池塘藻类可划分出A、B、C、D、F、G、G_2、H1、J、K、L_1、L_M、L_0、M、MP、N、P、S1、S2、T、T_D、W1、W2、W_S、X1、X2、X_(Ph)、Y等28个功能群;频率分析发现C、F、J、MP、N、P、W1、X2、Y、K、L0、M、W2等主要优势功能群在精养池塘中出现频率高,生物量比重大,说明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稳定,整个养殖过程水体的生态功能比较单一;对环境因子与主要优势功能群进行冗余分析(RDA),得到池塘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状况的首要影响因素是有机质含量(COD_(Mn)),其次为营养物质含量水平(TP和N:P),最后为水体物理环境,包括透明度(SD)、pH、溶解氧(DO)、总可溶性固体(TDS)和水温(WT)。研究发现,池塘水体浮游植物功能群数养殖中期多于前期和末期,并在养殖中期水体交换量大的大口黑鲈和云斑尖塘鳢池塘较为突出,表明在高密度精养池塘中,进行充足的水体交换是高温时期防控水质恶化的重要措施。基于传统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方法,判定池塘水质状况为洁净,但以浮游植物功能群生境特征判定水体污染严重,且与水体理化环境测定结果和现场水体表观相符,说明功能群比多样性指数能更好地反应池塘水质的真实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养殖池塘 浮游植物功能群 多样性 频率分析 RDA
下载PDF
越冬池冰下浮游生物的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永函 邱日彬 +1 位作者 郭继娥 李洪武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85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越冬池冰下浮游植物主要由光甲藻、隐藻、小环藻、壳虫藻、衣藻、棕鞭藻等优势属组成,重点试验池平均生物量为38.8±13.06毫克/升。与明水期相比其种数较少而现存量不低;原生动物、桡足类和轮虫类构成冰下主要浮游动物。重点池平均... 越冬池冰下浮游植物主要由光甲藻、隐藻、小环藻、壳虫藻、衣藻、棕鞭藻等优势属组成,重点试验池平均生物量为38.8±13.06毫克/升。与明水期相比其种数较少而现存量不低;原生动物、桡足类和轮虫类构成冰下主要浮游动物。重点池平均生物量为6.21±6.52毫克/升,其中轮虫量最高。冰下浮游植物量各水层不同,86.7%的越冬池表层多于底层,另13.3%底层多于表层。光甲藻等鞭毛藻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冰下浮游生物量有月变化和年变化,文中分析了引起这些变化的生态因素,同时探讨了与生物增氧有关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池塘 冰下浮游生物 生物量 种类 生物增氧
下载PDF
湖北地区暴发病池塘中嗜水气单胞菌的遗传多样性和毒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旭杰 杨五名 +1 位作者 李彤彤 李爱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8-466,共9页
为了调查引起鱼类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俗称暴发病)的嗜水气单胞菌的遗传多样性和毒力特征,阐明其流行规律,研究于2006—2009年度从湖北省内3个不同地区的6个发病鱼塘中分离了30株嗜水气单胞菌,其中20株为临床株(分离自血液、肝脏、肾... 为了调查引起鱼类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俗称暴发病)的嗜水气单胞菌的遗传多样性和毒力特征,阐明其流行规律,研究于2006—2009年度从湖北省内3个不同地区的6个发病鱼塘中分离了30株嗜水气单胞菌,其中20株为临床株(分离自血液、肝脏、肾脏或腹水),6株为肠道株,4株为池水株。基于所有菌株gyrB基因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通过ERIC(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肠道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指纹图谱进行菌株的遗传分型;用PCR方法检测了7个毒力基因在菌株中的分布模式。这7个基因包括气溶素(aerA)、溶血素(hlyA)、热不稳定性细胞兴奋性肠毒素(alt)、热稳定性细胞兴奋性肠毒素(ast)、弹性蛋白酶(ahpB)、脂酶(lip)和鞭毛基因(fla)。此外,以斑马鱼为感染对象,通过腹腔注射测定了15株代表菌株的毒力。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20株临床株、1株肠道株和3株池水株具有相同的遗传特性,体现为在系统树上聚为一枝,序列相似性为100%,具有相同的ERIC指纹图谱,毒力基因分布模式为:aerA+hlyA+alt+ast+ahpB+lip+fla+,且均为强毒株(LD50<9.74×104cfu/尾)。与临床株相比,其余5株肠道株和1株池水株或具有不同的ERIC指纹图谱或具有不同的毒力基因分布模式,显示出了遗传多样性,且毒力均弱于临床株(LD50>1.01×106cfu/尾)。这说明在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作为暴发病病原的嗜水气单胞菌为同一克隆系在流行,不存在明显的变异或遗传多样性。此结果有助于阐明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暴发病的流行规律,制定相应的防御措施。多种毒力基因在致病性菌株中的联合流行为发病机理的解析奠定了基础。此外,鉴于毒力基因谱与致病性之间的相关性,表明毒力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用于致病性菌株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病鱼塘 嗜水气单胞菌 遗传多样性 毒力基因 毒力
下载PDF
综合养鱼高产池塘的浮游植物 被引量:13
10
作者 姚宏禄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64-71,共8页
根据对综合养鱼不同养殖结构类型、不同产量水平的高产池塘浮游植物定性定量的连续观测:查明了浮游植物丰度及其季节变化;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类型及其季节变化;讨论了各型鱼池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上的差异性、共同性及浮游植物水华... 根据对综合养鱼不同养殖结构类型、不同产量水平的高产池塘浮游植物定性定量的连续观测:查明了浮游植物丰度及其季节变化;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类型及其季节变化;讨论了各型鱼池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上的差异性、共同性及浮游植物水华类型与养鱼水质的生物等级。得出结论:综合养鱼高产池塘里主要是隐藻、膝口藻、蓝裸甲藻、角甲藻、裸藻、空球藻、衣藻、棕鞭藻等鞭毛藻类和硅藻、大型绿球藻等优势属种交替形成水华,它们是滤食性鱼类的充足的优质适口饵料,这10种水华都是一等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养鱼 鱼池 浮游植物 优势种群
下载PDF
主养青鱼高产池塘的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友亮 姚宏禄 +2 位作者 吴乃薇 顾月兰 边文冀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97-304,共8页
本文报道了主养青鱼净产11.25、15吨/公顷·年两个产量级池塘的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组成、现存量的研究结果:浮游植物丰度为20-60mg/L,有机碎屑丰度为30-70mg/L;浮游植物群落由7种优势种群交替组成,... 本文报道了主养青鱼净产11.25、15吨/公顷·年两个产量级池塘的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组成、现存量的研究结果:浮游植物丰度为20-60mg/L,有机碎屑丰度为30-70mg/L;浮游植物群落由7种优势种群交替组成,它们分别是隐藻(Cryptomonas.spp)、蓝裸甲藻(Gymnodinumcyaneum)、裸藻(Euglenaspp)、针杆藻(Synedrasp.)和菱形藻(Nitzschiasp.)、尖头藻(RaphidiopsissPP)、裂面藻(Merismopediaspp.)、绿球藻类(Chlorellaceaespp.),隐藻为主的鞭毛藻类占优势。文中还探讨了浮游植物与鱼池水质净化、浮游植物有机碎屑丰度与鱼产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鱼 高产鱼塘 浮游植物 有机碎屑
下载PDF
越冬池冰下水体理化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雷衍之 张桂兰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85年第4期309-323,共15页
1.越冬池底层水温一般为1-3.5℃,2月份最低(平均1.03℃)。采用扬水曝气,水温低于0.5℃。2.明冰下的光照达数千以至上万1x的一般一天有6—7小时以上。乌冰下的光照亦可达3×10^31x以上,仍有较大的产氧潜力。3.明冰下的光合... 1.越冬池底层水温一般为1-3.5℃,2月份最低(平均1.03℃)。采用扬水曝气,水温低于0.5℃。2.明冰下的光照达数千以至上万1x的一般一天有6—7小时以上。乌冰下的光照亦可达3×10^31x以上,仍有较大的产氧潜力。3.明冰下的光合作用日产氧量为0.21—12.45,平均2.34±2.11毫克氧/升·日。补偿深度平均为1.13±0.35米。底泥耗氧率平均为0.40克/米^2·日;水呼吸耗氧率为0.04—3.76,平均0.62±0.52毫克/升·日。4.铵氮各池平均值在0.05—1.29毫克/升总平均0.19(1979年)及0.54(1980年)。硝酸氮各池平均值多在0.1毫克/升以下。亚硝酸氮含量很低,最高0.0137平均0.0027毫克/升。磷酸盐含量平均为0.049(1979年)和0.040(1980年)毫克P/升。5.发现了冰下表层有对藻类的光抑制和营养盐对光合作用的限制现象。试用冰下施无机肥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池塘 冰下水体理化因子 光合作用 光照 补偿深度 底泥耗氧速率
下载PDF
氮、磷等营养物质对低洼盐碱地鱼塘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光 胡文英 李宽意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45-350,共6页
通过在实验围隔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对黄淮海平原低洼盐碱地鱼塘中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1)围隔水体中异养细菌数量的变动 ,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浓度及比例密切相关 ,尤其是水体中磷的浓度对... 通过在实验围隔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对黄淮海平原低洼盐碱地鱼塘中的水质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1)围隔水体中异养细菌数量的变动 ,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浓度及比例密切相关 ,尤其是水体中磷的浓度对异养细菌数量的影响更为显著 .2 )围隔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浓度及比率 ,明显地影响着其中藻类的数量和生物量 .在实验条件下 ,水体中磷对藻类生长的影响要大于氮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水体中N∶P比为 10∶1左右是比较适宜藻类生长的比例 .3)围隔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的去除能力与其中藻类的生物量及水体中N∶P的比率密切相关 .当围隔水体中的N∶P比为 10∶1左右时 ,围隔水体中的藻类生长最好 ,生物量增加最快 ,相应地其对TN、TP的去除率也是最高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物质 鱼塘 水质 低洼盐碱地 围隔 去除率
下载PDF
高产肥水鱼池浮游生物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姚维志 周云昕 +3 位作者 何川 刘永忠 周宝囊 王泽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3年第4期373-376,共4页
对重庆市6口高产肥水鱼池的测定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为19.84~61.03mg/l。其中,69个样品高于20mg/1,平均为32.69~44.08mg/l,符合肥水鱼池水质标淮.浮游动物生物量为2.74~31.09mg/l.其中,61个样品在5~10mg/1之间,各平均为4.47~11.60m... 对重庆市6口高产肥水鱼池的测定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为19.84~61.03mg/l。其中,69个样品高于20mg/1,平均为32.69~44.08mg/l,符合肥水鱼池水质标淮.浮游动物生物量为2.74~31.09mg/l.其中,61个样品在5~10mg/1之间,各平均为4.47~11.60mg/l,低于正常水质标准.鞭毛藻类是浮游植物群落的优势类群,隐藻属(Cryptomonas)尤为突出;轮虫是浮游动物群落的优势类群。池塘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有利于鱼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生物 鱼池 肥水
下载PDF
利用本土和外来植物修复“退塘还湿”鱼塘植物群落和改善水质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勇 岳亮亮 +2 位作者 李丽萍 田昆 肖德荣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9-333,共5页
于2017年4月2日和3日,在云南普洱五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退塘还湿"鱼塘和湿地公园周边对照鱼塘,开展了野外调查,对比了补种本土植物荷花(Nelumbo nucifera)、香蒲(Typha orientalis)、李氏禾(Leersiahexandra Swartz)、水马齿(C... 于2017年4月2日和3日,在云南普洱五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退塘还湿"鱼塘和湿地公园周边对照鱼塘,开展了野外调查,对比了补种本土植物荷花(Nelumbo nucifera)、香蒲(Typha orientalis)、李氏禾(Leersiahexandra Swartz)、水马齿(Callitriche stagnalis)和引种外来植物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纸莎草(Cyperus papyrus)、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对鱼塘植物群落修复和水质改善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补种本土植物的鱼塘岸带植物物种数显著高于对照鱼塘和引种外来植物的鱼塘的物种数(n=27,p〈0.001),水体浊度显著低于对照鱼塘和引种外来植物的鱼塘(n=27,p〈0.01);补种本土植物和引种外来植物都可以有效改善鱼塘水体的水质;补种本土植物的鱼塘的水体温度和p H分别显著下降了2.9℃和1.3,水中的总氮、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89.8%、76.5%、83.5%、82.6%、85.7%和95%;引种外来植物的鱼塘的水体温度和p H分别显著下降了3.4℃和1.0,水体总氮、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叶绿素含量也分别显著下降了79.6%、82.4%、73.2%、61.6%、66.1%和68.5%。与引种外来植物相比,补种本土植物在维持鱼塘植物物种多样性和改善水质方面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退塘还湿 本土物种 外来物种 植物群落 水质
原文传递
淡水鱼塘叶绿素a与环境因子间影响关系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金金 张玉平 +6 位作者 张丹 孙振中 李晓蓓 晏军 赵冉 张芬 周轩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3,共8页
为简便而有效地研究池塘水体中叶绿素a(Chl.a)含量与环境因子间的复杂关系,建立通径分析方法将各因子与Chl.a的相互影响关系清晰化。利用上海地区38批次淡水鱼养殖池塘水质监测数据,通过通径分析筛选出影响Chl.a含量变化的关键因子。结... 为简便而有效地研究池塘水体中叶绿素a(Chl.a)含量与环境因子间的复杂关系,建立通径分析方法将各因子与Chl.a的相互影响关系清晰化。利用上海地区38批次淡水鱼养殖池塘水质监测数据,通过通径分析筛选出影响Chl.a含量变化的关键因子。结果显示:影响Chl.a含量变化的关键因子是高锰酸盐指数(CODMn)、活性磷(PO_4^--P)、透明度(SD)和溶解氧(DO);CODMn和PO_4^--P是影响养殖水体中Chl.a含量的主导因子,它们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426和0.325,占所有关键因子决定值的89.6%;利用关键因子对Chl.a建立多元回归线性方程:Chl.a=60.17+9.90 CODMn+100.30(PO_4^--P)-1.74 SD-4.82 DO(R=0.784),并通过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塘 环境因子 叶绿素A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关于湖北省退垸(田、渔)还湖政策机制方面的一些思考
17
作者 常达 袁修猛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3年第10期61-64,共4页
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称,历年来湖泊围垦造成湖泊面积缩小,不仅降低了其防洪蓄水功能,还破坏了该区域的生态平衡。为响应湖北省关于退垸(田、渔)还湖的重大决策部署,本文在学习借鉴江苏省多个试点的成功经验后,结合湖北省实际情况... 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称,历年来湖泊围垦造成湖泊面积缩小,不仅降低了其防洪蓄水功能,还破坏了该区域的生态平衡。为响应湖北省关于退垸(田、渔)还湖的重大决策部署,本文在学习借鉴江苏省多个试点的成功经验后,结合湖北省实际情况,对推进湖北省退垸(田、渔)还湖工作进行了政策机制方面的一些思考,提出退垸(田、渔)还湖的主要方式,明确还湖范围,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针对重点湖泊开展“一湖一规划”,转变湖泊开发利用方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垦 退垸(田、渔)还湖 体制机制 湖北省
下载PDF
氯化铵为氮源追肥对精养鱼池浮游生物的影响
18
作者 朱邦科 樊启学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3-79,共7页
1989年4月~10月对5种不同追肥处理精养鱼池的浮游生物和不同水温下追肥后浮游植物的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化肥追肥鱼池的浮游植物量平均为51.87~88.71mg/L,在适宜肥水指标内;以隐藻为主,蓝藻极少。浮... 1989年4月~10月对5种不同追肥处理精养鱼池的浮游生物和不同水温下追肥后浮游植物的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化肥追肥鱼池的浮游植物量平均为51.87~88.71mg/L,在适宜肥水指标内;以隐藻为主,蓝藻极少。浮游动物量为2.27~3.43mg/L,以轮虫为主。追肥的效应时间和肥效持续时间随水温升高而缩短,探讨了追肥周期、追肥量、氮磷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铵是一种良好的鱼池用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池 氯化铵 追肥 精养鱼池 浮游生物 浮游植物
下载PDF
中国淡水池塘养殖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74
19
作者 宋超 孟顺龙 +3 位作者 范立民 裘丽萍 瞿建宏 陈家长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6期89-92,共4页
传统的集约化池塘养殖废水排放势必会加剧周围水域的富营养化程度,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淡水池塘养殖发展的瓶颈之一。为解决这个难题,国内外学者尝试了原位的和异位的池塘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鱼-菜"共生和循... 传统的集约化池塘养殖废水排放势必会加剧周围水域的富营养化程度,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淡水池塘养殖发展的瓶颈之一。为解决这个难题,国内外学者尝试了原位的和异位的池塘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鱼-菜"共生和循环水养殖模式。前者虽然增加了额外的经济、生态收入,但难以实现池塘产排污系数的绝对为零,而后者虽然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但考虑到经济、土地成本,很难有大面积的净化配置。养殖池塘水体上层种菜,养殖废水排入人工湿地,将原位与异位修复技术结合起来,建立淡水池塘生态合作养殖模式,是中国池塘养殖所面临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之一。渔民合作社是水产科技集中体现的平台,将中国已发展成熟的养鱼合作社,从"经济合作"、"信息合作"推向"生态合作"也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池塘 环境 生态合作
下载PDF
芽胞杆菌对鱼池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2
20
作者 杨莺莺 李卓佳 +3 位作者 梁晓华 梁润捷 洪敏娜 陈永青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1-17,共7页
利用Biolog平板,以施用与不施用芽胞杆菌的鱼塘为研究对象,研究鱼塘水体与表泥不同空间的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差异。结果表明:芽胞杆菌提高了水体微生物群落代谢的平均活性,及对氨基酸类、胺类、羧酸类、聚合物及其它类碳源的利用能力... 利用Biolog平板,以施用与不施用芽胞杆菌的鱼塘为研究对象,研究鱼塘水体与表泥不同空间的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的差异。结果表明:芽胞杆菌提高了水体微生物群落代谢的平均活性,及对氨基酸类、胺类、羧酸类、聚合物及其它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提高了水体微生物群落代谢的多样性(Shannon均度、Simpson指数、McIntosh均度差异显著);两池表泥微生物群落代谢平均活性差异较小,对同一碳源的利用差异不大,芽胞杆菌显著提高了表泥的Simpson指数,但表泥的McIntosh指数显著低于对照池。总体而言,鱼塘施用芽胞杆菌,水体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所受的影响大过表泥,芽胞杆菌通过提高水体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提高了水体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以此改善池塘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池 芽胞杆菌 BIOLOG 微生物群落 代谢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