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舟山渔歌的哲学审视 |
陈新汉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6 |
9
|
|
2
|
从渔歌与古诗看岱衢洋的春夏渔汛 |
毛久燕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7 |
2
|
|
3
|
南通民间音乐文化概观 |
詹皖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8
|
|
4
|
东海渔歌语言的韵律美 |
徐波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4 |
6
|
|
5
|
鄱湖渔歌活态传承新路径 |
叶耀
|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4
|
|
6
|
东海渔俗文化的奇葩——浙东渔歌初探 |
陈辉
|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
2017 |
3
|
|
7
|
浙东渔歌的渔俗文化基质及其传承发展 |
陈辉
|
《台州学院学报》
|
2018 |
1
|
|
8
|
非遗视阈下鄱阳渔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 |
徐婧
宋长龙
|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
2023 |
0 |
|
9
|
语域理论模式下海洋民俗文化类语篇语言特征研究——以舟山渔歌为例 |
汤艳
蔡慧萍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10 |
1
|
|
10
|
舟山渔歌人际意义研究 |
汤艳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14 |
0 |
|
11
|
潮汕渔歌文化的传承保育与开发利用 |
陈友义
|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2
|
浙东渔歌语言艺术探微 |
陈辉
黄秀秀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3
|
浙江沿海传统婚礼仪式歌的不同表现形态 |
陈辉
|
《台州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4
|
浙东渔歌的传承现状与保护对策 |
陈辉
|
《台州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5
|
宋代沿海渔民日常活动及政府管理 |
徐世康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5
|
|
16
|
“精神偶像”与“现实榜样”——谈中唐张志和、白居易之贬谪对唐宋词的影响 |
张英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7
|
从跨国、跨种族的视角审视亚美研究——林露德的《木鱼歌》 |
张敬珏
张红云
|
《华文文学》
|
2008 |
8
|
|
18
|
小说《木鱼歌》中的种族界限与融合 |
屈荣英
李乐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9
|
非物质文化遗产汕尾渔歌IP形象设计开发与应用 |
袁学丽
|
《绿色包装》
|
2024 |
0 |
|
20
|
历史文化暴力下的关怀缺失——从林露德《木鱼歌》看主人公吕金功的无声悲剧命运 |
江笑园
钟蕾
|
《皖西学院学报》
|
2014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