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舟山渔歌的哲学审视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新汉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8,共8页
舟山渔歌是舟山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渔歌的本质是通过渔歌的形成和流传体现出来的民众评价。强烈的生命意识在舟山渔歌里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舟山渔歌的艺术性源于渔民日常朴素的语言和强烈的情感,融合了千万人的智慧。舟山渔... 舟山渔歌是舟山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渔歌的本质是通过渔歌的形成和流传体现出来的民众评价。强烈的生命意识在舟山渔歌里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舟山渔歌的艺术性源于渔民日常朴素的语言和强烈的情感,融合了千万人的智慧。舟山渔歌是人类非物质文化的宝贵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歌 民众评价 生命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从渔歌与古诗看岱衢洋的春夏渔汛 被引量:2
2
作者 毛久燕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4期28-31,共4页
岱衢洋是舟山群岛著名的渔场,每年春末夏初渔汛期,群帆毕集,鱼市人声鼎沸,历来有许多颂扬它的渔歌和古诗,从中可以看到渔民的海洋捕捞、鱼货销售及官员巡洋(海上治安)的场景。
关键词 渔歌 古诗 岱衢洋 渔汛
下载PDF
南通民间音乐文化概观 被引量:8
3
作者 詹皖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南通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具有南通品味的民间音乐,其中南通原生态民歌极其丰富,南通号子、海门山歌、吕四渔号是南通民歌的代表。在民间歌舞音乐方面,海安花鼓音乐较为突出;戏曲方面南通僮子戏是南通广大农民所喜闻乐... 南通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具有南通品味的民间音乐,其中南通原生态民歌极其丰富,南通号子、海门山歌、吕四渔号是南通民歌的代表。在民间歌舞音乐方面,海安花鼓音乐较为突出;戏曲方面南通僮子戏是南通广大农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近几年来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通号子 海门山歌 吕四渔号 海安花鼓 南通僮子戏
下载PDF
东海渔歌语言的韵律美 被引量:6
4
作者 徐波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0-24,29,共6页
从渔民捕捞作业中产生的渔歌是民歌中富有特色的一枝。东海渔歌数量庞大,豪放优美,幽默质朴,风格多样,在我国渔歌中颇具代表性。渔歌除了可从其乐曲和歌词内容进行研究外,还可以从其语言形式上进行分析。以东海渔歌为例,单就其言辞节奏... 从渔民捕捞作业中产生的渔歌是民歌中富有特色的一枝。东海渔歌数量庞大,豪放优美,幽默质朴,风格多样,在我国渔歌中颇具代表性。渔歌除了可从其乐曲和歌词内容进行研究外,还可以从其语言形式上进行分析。以东海渔歌为例,单就其言辞节奏韵律美的角度,能够欣赏其无穷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渔歌 言辞 节奏韵律
下载PDF
鄱湖渔歌活态传承新路径 被引量:4
5
作者 叶耀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尽管“鄱湖渔歌”与诸多“非遗”文化一样,伴随着当下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已经出现部分消失甚至被历史遗忘的趋势,但是“鄱阳广场舞”却赋予“鄱湖渔歌”和“鄱阳渔鼓”全新的生命力。“鄱湖渔歌”的活态传承与习近平总书记“活态传... 尽管“鄱湖渔歌”与诸多“非遗”文化一样,伴随着当下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已经出现部分消失甚至被历史遗忘的趋势,但是“鄱阳广场舞”却赋予“鄱湖渔歌”和“鄱阳渔鼓”全新的生命力。“鄱湖渔歌”的活态传承与习近平总书记“活态传承传统文化”的思想相契合。通过关注广场舞这一参众最广的全民健身运动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显性影响,进一步探寻了“鄱湖渔歌”与“鄱阳渔鼓”“鄱湖渔鼓”“鄱阳广场舞”的内在联系。采用资料法、调查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聚焦“鄱湖渔歌”中道情、说唱、乐舞等艺术元素,比较研究了“鄱阳广场舞”中服饰、道具、形制及作品创作与表演,探讨了“鄱湖渔歌”活态传承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湖渔歌 民间传统文化创新 广场舞 活态传承 鄱湖渔鼓
下载PDF
东海渔俗文化的奇葩——浙东渔歌初探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辉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37-49,共13页
渔歌是传统农耕渔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舟山渔场为代表的浙东海域,是全国渔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浙东渔歌也便成了浙江民歌的璀璨明珠,散落在浙江沿海各地。渔歌既是渔民口中的铿锵号子,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消遣的小调... 渔歌是传统农耕渔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舟山渔场为代表的浙东海域,是全国渔业生产的重要基地,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浙东渔歌也便成了浙江民歌的璀璨明珠,散落在浙江沿海各地。渔歌既是渔民口中的铿锵号子,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消遣的小调。渔歌的题材离不开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的内容,体裁多样、形态各异的浙东渔歌,生动地体现了地域特色的渔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渔歌 渔俗文化
下载PDF
浙东渔歌的渔俗文化基质及其传承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辉 《台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84-88,共5页
浙东渔歌是浙东渔民在渔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具有渔俗文化基质和浙东地域特色的民歌歌种。渔俗文化是浙东渔歌生成的根源性因素,渔歌是渔俗文化的口头表达,渔民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渔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浙东... 浙东渔歌是浙东渔民在渔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具有渔俗文化基质和浙东地域特色的民歌歌种。渔俗文化是浙东渔歌生成的根源性因素,渔歌是渔俗文化的口头表达,渔民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渔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浙东渔歌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流传至今,是因为它具有传承渔俗文化的功能,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渔歌 渔俗文化 传承 发展
下载PDF
非遗视阈下鄱阳渔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
8
作者 徐婧 宋长龙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5-39,共5页
音乐类非遗鄱阳渔歌是鄱阳湖区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受现代文明发展的影响,其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机遇与困境并存。通过田野调查,分析鄱阳渔歌当前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内外经验,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若干发展对策建议,以期... 音乐类非遗鄱阳渔歌是鄱阳湖区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受现代文明发展的影响,其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机遇与困境并存。通过田野调查,分析鄱阳渔歌当前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内外经验,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若干发展对策建议,以期为新时期非遗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非遗 鄱阳渔歌 传承和发展
下载PDF
语域理论模式下海洋民俗文化类语篇语言特征研究——以舟山渔歌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汤艳 蔡慧萍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6-39,共4页
韩礼德的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尝试运用语域理论,以舟山渔歌为语料,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方面简要分析其语言特征。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语域理论在分析舟山渔歌这种方言口头表达形式的语篇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有助于... 韩礼德的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尝试运用语域理论,以舟山渔歌为语料,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方面简要分析其语言特征。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语域理论在分析舟山渔歌这种方言口头表达形式的语篇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诠释舟山渔歌的主题意义,挖掘其艺术价值,为我们今后更好地传承并保护海洋民俗文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域理论 语场 语旨 语式 舟山渔歌
下载PDF
舟山渔歌人际意义研究
10
作者 汤艳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年第5期36-39,共4页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和马丁的评价系统为理论基础,对舟山渔歌的人际意义从语气、情态和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在语气方面,舟山渔歌涉及陈述、祈使、感叹和疑问等四种常见的语气;在情态方面,舟山渔歌常通过使用具有...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和马丁的评价系统为理论基础,对舟山渔歌的人际意义从语气、情态和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在语气方面,舟山渔歌涉及陈述、祈使、感叹和疑问等四种常见的语气;在情态方面,舟山渔歌常通过使用具有与情态动词相同意义的形容词、名词、副词等实现情态意义的表达;舟山渔歌在评价的态度方面,情感的使用频率最高;在评价的介入中,它通常使用自言;而在评价的分级方面,舟山渔歌中语势和聚焦也呈现出不同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渔歌 语气 情态 评价系统 人际意义
下载PDF
潮汕渔歌文化的传承保育与开发利用
11
作者 陈友义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51-58,共8页
潮汕渔歌是潮汕渔家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民间歌谣文化,是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丰富的文化资源。面对日渐衰微的潮汕渔歌,必须大力培养潮汕渔歌文化传承人,加强潮汕渔歌文化宣传力度,扩大潮汕渔歌文化影响力,创新潮... 潮汕渔歌是潮汕渔家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民间歌谣文化,是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丰富的文化资源。面对日渐衰微的潮汕渔歌,必须大力培养潮汕渔歌文化传承人,加强潮汕渔歌文化宣传力度,扩大潮汕渔歌文化影响力,创新潮汕渔歌文化传承模式,着力推进潮汕渔歌文化传承;通过法制、技术、生态等措施,大力加强对潮汕渔歌的保育;深入研究,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积极推进潮汕渔歌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与教育开发,提高开发利用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汕渔歌 文化资源 传承保育 开发利用
下载PDF
浙东渔歌语言艺术探微
12
作者 陈辉 黄秀秀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75-80,138,共7页
浙东渔歌是浙东渔民在长期的渔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具有浓厚的海洋文化气息和浙江地域特色的民歌歌种。浙东渔歌是东海渔俗文化的生动写照,其歌词短小精悍,语言直白质朴,讲究汉语的节奏、格律和美感,同时又反映了浙东方言的语调、语感和... 浙东渔歌是浙东渔民在长期的渔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具有浓厚的海洋文化气息和浙江地域特色的民歌歌种。浙东渔歌是东海渔俗文化的生动写照,其歌词短小精悍,语言直白质朴,讲究汉语的节奏、格律和美感,同时又反映了浙东方言的语调、语感和韵辙。其歌词艺术归纳起来大致具有节律整齐、长短有致、双音叠字、句末押韵、词句回环、衬词丰富、方言发音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渔歌 语言 方言 歌词 衬词
下载PDF
浙江沿海传统婚礼仪式歌的不同表现形态
13
作者 陈辉 《台州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81-86,共6页
浙江沿海传统婚俗中,存在着婚礼仪式唱婚礼歌和吟“洞房经”的现象。它是古老的吴越歌谣在民间传统婚俗中的活态遗存,带有浓厚的宗教仪式感和民俗文化色彩,是婚俗仪式的诗意表达和艺术呈现。浙江沿海传统婚礼仪式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浙江沿海传统婚俗中,存在着婚礼仪式唱婚礼歌和吟“洞房经”的现象。它是古老的吴越歌谣在民间传统婚俗中的活态遗存,带有浓厚的宗教仪式感和民俗文化色彩,是婚俗仪式的诗意表达和艺术呈现。浙江沿海传统婚礼仪式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相对固定的模式。台州“洞房经”、舟山“贺新郎”、嘉兴“浪柳园”,不仅为婚礼歌贴上了地域的标签,也是不同区域文化传播、交流、融合以及生活变迁、民俗与民歌同步延续的生动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沿海 婚礼仪式歌 “洞房经” “贺新郎” “浪柳园”
下载PDF
浙东渔歌的传承现状与保护对策
14
作者 陈辉 《台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77-80,88,共5页
浙东渔歌是传统农耕渔猎时代的产物,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渔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渔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渔歌失去了原生态的生存环境,前景堪忧,濒临失传。为此,要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保护政策,在尊重历史、保存原貌的基... 浙东渔歌是传统农耕渔猎时代的产物,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渔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渔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渔歌失去了原生态的生存环境,前景堪忧,濒临失传。为此,要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保护政策,在尊重历史、保存原貌的基础上,多措并举,创新发展。传承和保护浙东渔歌,从根本上说就是传承地方文化根脉,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东渔歌 传承现状 保护对策
下载PDF
宋代沿海渔民日常活动及政府管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世康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248-254,228,共8页
两宋时期,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近海环境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宋代的捕渔业也从秦汉魏晋时的滩涂采捕而发展到了以近海采捕为主。部分渔民还从事如贸易等捕鱼外的其他活动以营生。此外,宋代沿海捕鱼业的范围也相当广泛,从北方的河北... 两宋时期,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近海环境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宋代的捕渔业也从秦汉魏晋时的滩涂采捕而发展到了以近海采捕为主。部分渔民还从事如贸易等捕鱼外的其他活动以营生。此外,宋代沿海捕鱼业的范围也相当广泛,从北方的河北路一直分布到南方的福建路、两浙路以及今天舟山群岛等地。宋政府对沿海渔民实施着严格的管理,包括对其征收税收、督促其防御海盗与援助水军等。在宋代产生并传唱至今的渔歌,更是为当时渔民的生活提供了鲜明的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渔业 渔民 渔歌
下载PDF
“精神偶像”与“现实榜样”——谈中唐张志和、白居易之贬谪对唐宋词的影响
16
作者 张英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96-100,共5页
张志和与白居易是中唐词坛的重要人物,他们都有过贬谪经历,他们对待贬谪的不同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此后的词人和词体创作。张志和在贬谪之后弃官隐逸于江湖,其追求自由的执著和果断使他成为后代文人的"精神偶像",其《渔歌子》词... 张志和与白居易是中唐词坛的重要人物,他们都有过贬谪经历,他们对待贬谪的不同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此后的词人和词体创作。张志和在贬谪之后弃官隐逸于江湖,其追求自由的执著和果断使他成为后代文人的"精神偶像",其《渔歌子》词五首亦由此开辟了词体中渔父类题材的创作。白居易在贬谪中则表现出了旷达自适、随遇而安的态度,这种态度更容易让人们在生活中仿效。因此他成为贬谪文人的"现实榜样",并进而影响到唐宋词中的"旷达"词风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志和 白居易 贬谪 渔父词 旷达词风
下载PDF
从跨国、跨种族的视角审视亚美研究——林露德的《木鱼歌》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敬珏 张红云 《华文文学》 2008年第3期44-48,共5页
文章以华裔文学作品《木鱼歌》为例,阐明了如何通过跨国家、跨种族的视角审视华人移民的历史。只有接纳、融合不同的观点,重新审视亚美研究,让来自亚洲、美洲以及各个种族地区的学者通力合作,亚美研究才会更加圆满,并避免盲目爱国主义... 文章以华裔文学作品《木鱼歌》为例,阐明了如何通过跨国家、跨种族的视角审视华人移民的历史。只有接纳、融合不同的观点,重新审视亚美研究,让来自亚洲、美洲以及各个种族地区的学者通力合作,亚美研究才会更加圆满,并避免盲目爱国主义和狭隘的民族自大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鱼歌 跨国 跨种族 刘锦农 亚美研究
下载PDF
小说《木鱼歌》中的种族界限与融合
18
作者 屈荣英 李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6-38,共3页
小说《木鱼歌》是华裔女性作家林露德继《千金》之后的又一力作。小说体现的多个主题中,种族这个主题备受关注。《木鱼歌》通过描写吕金功到美国生活的境遇以及他从美国再次回到祖国后的遭遇,凸显了不同种族界限间的不可逾越性,这也符... 小说《木鱼歌》是华裔女性作家林露德继《千金》之后的又一力作。小说体现的多个主题中,种族这个主题备受关注。《木鱼歌》通过描写吕金功到美国生活的境遇以及他从美国再次回到祖国后的遭遇,凸显了不同种族界限间的不可逾越性,这也符合种族隔离对抗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露德 《木鱼歌》 种族界限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汕尾渔歌IP形象设计开发与应用
19
作者 袁学丽 《绿色包装》 2024年第7期157-160,共4页
汕尾渔歌是广东省汕尾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汕尾城市品牌的重要文化元素之一,近5年来得到不少关注和重视。充分利用当前的媒体传播、设计制作软件、高新科技等客观条件,深入分析汕尾渔歌的文化基因,并进行视觉符号提炼,将汕尾... 汕尾渔歌是广东省汕尾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汕尾城市品牌的重要文化元素之一,近5年来得到不少关注和重视。充分利用当前的媒体传播、设计制作软件、高新科技等客观条件,深入分析汕尾渔歌的文化基因,并进行视觉符号提炼,将汕尾渔歌视作为文化品牌进行视觉创新设计,优化其视觉形象,对推广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视觉形象设计 汕尾渔歌 IP设计
下载PDF
历史文化暴力下的关怀缺失——从林露德《木鱼歌》看主人公吕金功的无声悲剧命运 被引量:2
20
作者 江笑园 钟蕾 《皖西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109-112,145,共5页
研究美国华裔作品必然要了解林露德,《木鱼歌》是其最精彩的一部作品。通过这本小说,笔者发现历史文化暴力影响着如吕金功一样的美国华人,在这些暴力冲击下,他们缺失家庭关怀、社会关怀、个人关怀等,步入了患有失语症的悲剧的边缘人生... 研究美国华裔作品必然要了解林露德,《木鱼歌》是其最精彩的一部作品。通过这本小说,笔者发现历史文化暴力影响着如吕金功一样的美国华人,在这些暴力冲击下,他们缺失家庭关怀、社会关怀、个人关怀等,步入了患有失语症的悲剧的边缘人生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鱼歌》 吕金功 历史文化暴力 关怀缺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