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专利先用权制度实施的困境与立法完善 被引量:9
1
作者 王保民 张峣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9-64,共6页
专利先用权是在单一性原则和先申请原则的情况下,为弥补先申请制的不足,权衡多方利益而产生的。它是与专利权并存的一种独立权利,在对专利权限制同时,平衡了先用权人、专利权人、公共利益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全面阐述我国专利先用权... 专利先用权是在单一性原则和先申请原则的情况下,为弥补先申请制的不足,权衡多方利益而产生的。它是与专利权并存的一种独立权利,在对专利权限制同时,平衡了先用权人、专利权人、公共利益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全面阐述我国专利先用权制度现状的情况下,试图提出完善构想,也为我国《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的修改提出一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用权 专利权 先申请制 先发明制
下载PDF
先占视野下专利抵触申请制度的理论构造与要素澄清
2
作者 王怀宾 《电子知识产权》 2024年第6期40-55,共16页
专利法传统和公共政策目标深刻影响着抵触申请制度的构建,然而其弊端在于:一方面,专利法传统的路径依赖直接导致国际层面抵触申请制度的模式分歧,严重束缚抵触申请制度的发展;另一方面,公共政策目标的时政性导致国内抵触申请制度发展呈... 专利法传统和公共政策目标深刻影响着抵触申请制度的构建,然而其弊端在于:一方面,专利法传统的路径依赖直接导致国际层面抵触申请制度的模式分歧,严重束缚抵触申请制度的发展;另一方面,公共政策目标的时政性导致国内抵触申请制度发展呈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打补丁式改革,缺乏制度稳健性和可预期,不符合成熟制度的发展趋势。我国抵触申请制度数次就关键要素进行改革,实践中也存在争议和误解。因此,应超越专利法传统和公共政策目标的基本理论,重新审视抵触申请制度发展的可能进路。抵触申请制度作为专利制度的一部分,应当符合专利法原理的基本面向。回归专利法的财产法属性,先占理论对抵触申请制度具有较好的阐释力,可以此对抵触申请制度理论和实践中的部分要素争议进行澄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抵触申请 先占 先发明原则 先申请原则
下载PDF
药品专利审查中的补交实验数据问题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胡斌 周文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22年第5期57-63,共7页
补交实验数据一直是医药领域专利审查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对最新修订的《专利审查指南》相关审查标准进行了解读,并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论述了对于补交实验数据专利审查中最主要争议问题的认识,包括先申请制的法律保障、药品医药... 补交实验数据一直是医药领域专利审查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对最新修订的《专利审查指南》相关审查标准进行了解读,并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论述了对于补交实验数据专利审查中最主要争议问题的认识,包括先申请制的法律保障、药品医药用途或使用效果的公开要求、补交实验数据的作用和“边界”,以及公开充分和创造性审查中补交实验数据问题呈现的不同特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交实验数据 先申请原则 医药用途 充分公开 创造性
下载PDF
从《专利法》第33条探析“修改超范围”审查中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于萍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1-85,91,共6页
正确理解修改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是判断"修改是否超范围"的基础。当事人在意见陈述书中对权利要求作出的超出所属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解释,应当以说明书中存在相关描述为前提,并且不应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专利说明书... 正确理解修改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是判断"修改是否超范围"的基础。当事人在意见陈述书中对权利要求作出的超出所属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解释,应当以说明书中存在相关描述为前提,并且不应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专利说明书后得到的理解相矛盾。《专利法》第33条源于先申请制,判断修改是否超出"原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的记载范围",关键是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修改后的内容是否是申请人在申请日时就有的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申请制 超范围 修改动机 修改后权利要求的解释
下载PDF
美国专利法改革中的专利申请与审查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詹爱岚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47-51,共5页
专利制度在美国成长为科技大国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2011年,美国迎来了自1952年建立专利制度以来的最强劲而全面的专利法改革。此次改革内容宽泛,其中涉及专利申请与审查变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先申请"原则、"绝对... 专利制度在美国成长为科技大国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2011年,美国迎来了自1952年建立专利制度以来的最强劲而全面的专利法改革。此次改革内容宽泛,其中涉及专利申请与审查变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先申请"原则、"绝对"新颖性审查标准、发明内容披露的宽限条件、授权后审查机制、国外优先权限制、补充审查以及最佳实施例等七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法改革 先申请原则 绝对新颖性 授权后重审 双方重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