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籽饼和棉籽壳对育肥羊尿结石发病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芳 潘晓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4期92-94,共3页
新疆某肉羊育肥场2007年春季因棉籽壳喂量过大,引起1岁龄育肥羊尿石病群发,经病原学与病理学诊断为因棉酚慢性中毒而导致尿路感染形成磷酸铵镁结石。经调整饲料配方后,病情得到控制。
关键词 棉饼 棉籽壳 绵羊 尿结石
下载PDF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育肥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志焱 张建梅 +3 位作者 刘红莲 于艳 李先胜 谷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微生态制剂对育肥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80只体重(20.45±0.77)kg的育肥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 试验旨在研究微生态制剂对育肥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80只体重(20.45±0.77)kg的育肥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微生态制剂,试验期30d。结果显示,试验Ⅰ、Ⅱ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2.88%(P<0.05)和7.36%(P>0.05);平均日采食量虽有所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6.50%和6.00%(P<0.05)。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有机质、粗蛋白质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试验Ⅰ、Ⅱ组血清中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羔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提高血糖含量,0.1%添加组优于0.2%添加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羔羊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硼砂和半胱胺复合制剂对育肥羊生长性能、氮沉积、血清生化指标和体蛋白动态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常新耀 谢红兵 +1 位作者 魏刚才 王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3-710,共8页
采用稳定同位素(15N-Gly)示踪技术、氮平衡试验和血清生化指标检查,研究了硼砂、半胱胺及硼砂和半胱胺复合制剂对绵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体蛋白动态代谢和氮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硼砂和半胱胺均明显提高育肥羊的生长性能,其中半... 采用稳定同位素(15N-Gly)示踪技术、氮平衡试验和血清生化指标检查,研究了硼砂、半胱胺及硼砂和半胱胺复合制剂对绵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体蛋白动态代谢和氮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硼砂和半胱胺均明显提高育肥羊的生长性能,其中半胱胺及其与硼砂混合制剂显著提高育肥羊采食量(P<0.05),半胱胺组和硼砂组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P<0.05),混合组平均日增重达极显著水平(P<0.01)。混合组的血糖水平最高,而育肥羊血清尿素氮(BUN)值最低(P<0.05),生长抑素(SS)值为56.02pg/ml,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45pg/ml(P<0.01);混合组的血清3-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处理组的血清胰岛素(INS)水平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混合组和硼砂组均可改善氮代谢,体现在混合组显著提高沉积氮、氮的净利用率和生物学效价,硼砂组显著改善沉积氮、氮的净利用率和消化率。硼砂组和半胱胺组均可提高蛋白质沉积速率、氨基酸的表观利用率、净效率和生物学效价;提高可消化氨基酸合成蛋白速率和可消化氨基酸氧化速率,但前者提高幅度大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砂和半胱胺复合制剂 15N-Gly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氮沉积 蛋白质周转 育肥羊
下载PDF
张杂谷秸秆替代花生秧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王浩程 刘宏凯 +4 位作者 李金发 王佳宁 王少华 岳春旺 孙茂红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2,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张杂谷秸秆替代花生秧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月龄左右、体重(32.73±2.46)kg、健康的“杜×湖”杂交F1代育肥公羊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张杂谷秸秆替代花生秧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月龄左右、体重(32.73±2.46)kg、健康的“杜×湖”杂交F1代育肥公羊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只添加花生秧;试验Ⅰ组为50%张杂谷秸秆替代花生秧;试验Ⅱ组为80%张杂谷秸秆替代花生秧。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肉色L*值显著升高(P<0.05),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的pH45 min值显著升高(P<0.05),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肉色L*值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总蛋白(TP)、谷丙转氨酶(ALT)及胆固醇(CHOL)水平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TP含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张杂谷秸秆替代花生秧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产生一定影响,其中50%的张杂谷秸秆替代花生秧增重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杂谷秸秆 花生秧 育肥羊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肉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发酵五味健脾颗粒药渣对育肥羊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5
作者 马榕菲 韩愈杰 +2 位作者 赵兴华 张铁 何欣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五味健脾颗粒药渣对育肥羊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体重为(25.0±2.0)kg的健康育肥羊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羊。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饲粮,未发酵药渣组(UF组)在基础饲粮中添...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五味健脾颗粒药渣对育肥羊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体重为(25.0±2.0)kg的健康育肥羊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羊。对照组(C组)饲喂基础饲粮,未发酵药渣组(UF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未发酵药渣,发酵药渣组(F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发酵药渣。试验期30 d。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F组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31.3%(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26.0%(P<0.05);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发酵药渣可以增加育肥羊肠道菌群OTU数目,提高菌群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提高疣微菌门、理研菌科-RC9肠群、密螺旋体属和阿克曼氏菌属等有益菌的丰度。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5%发酵药渣能够改善育肥羊生长性能,增强抗氧化能力,提高肠道有益菌的丰度,改善肠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健脾颗粒 发酵药渣 育肥羊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添加铬对肥育绵羊血清代谢物和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祥 杨美红 +1 位作者 董宽虎 王永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8-42,共5页
选用16只17.5kg左右、5~6月龄的本地公绵羊肥育60天,添加吡啶羧酸铬(CrPic)(试验Ⅰ组)、Cr-C·l6H2O+烟酸(试验Ⅱ组)和CrC·l6H2O(试验Ⅲ组),研究对肥育绵羊血液糖脂代谢产物和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有机铬组、... 选用16只17.5kg左右、5~6月龄的本地公绵羊肥育60天,添加吡啶羧酸铬(CrPic)(试验Ⅰ组)、Cr-C·l6H2O+烟酸(试验Ⅱ组)和CrC·l6H2O(试验Ⅲ组),研究对肥育绵羊血液糖脂代谢产物和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有机铬组、无机铬+烟酸组的血糖浓度、甘油三酯、胆固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无机铬组(P<0.05),而有机铬组和无机铬+烟酸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有机铬组和无机铬+烟酸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无机铬组(P<0.05);白蛋白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有机铬组尿素氮水平显著低于其它两组。添加有机铬、无机铬+烟酸有增加IgA的趋势,而IgM有降低趋势。添加有机铬能促进机体蛋白质的合成代谢,改善机体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育绵羊 血清代谢物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十二指肠灌注不同水平的玉米淀粉对生长肥育绵羊小肠内葡萄糖消化及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孙海洲 卢德勋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173-185,207,共14页
本试验采用4×4的随机区组设计 ,选用5只带有瘤胃、十二指肠近端和回肠末端瘘管的试验羊进行颈动脉、肠系膜静脉、门静脉和肝静脉血管插管的安装 ,并进行十二指肠淀粉灌注试验 ,其中进入十二指肠的淀粉水平分别为33.61g/d、100g/d、... 本试验采用4×4的随机区组设计 ,选用5只带有瘤胃、十二指肠近端和回肠末端瘘管的试验羊进行颈动脉、肠系膜静脉、门静脉和肝静脉血管插管的安装 ,并进行十二指肠淀粉灌注试验 ,其中进入十二指肠的淀粉水平分别为33.61g/d、100g/d、150g/d和200g/d(十二指肠淀粉灌注量分别为0、66.39、116.39和166.39g/d)。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十二指肠淀粉灌注水平的提高 ,淀粉在小肠的消化量随之增加 ,而淀粉在小肠的消化率却随之下降 ;绵羊门静脉葡萄糖净流量、肝脏葡萄糖净生成量、肝静脉葡萄糖流量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比随之提高。但当进入十二指肠的淀粉水平达到150g/d和200g/d时 ,绵羊门静脉葡萄糖净流量、肝脏葡萄糖净生成量、肝静脉的葡萄糖流量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比出现平台期 ,这表明提高外源性葡萄糖的供应量 ,可促进绵羊门静脉葡萄糖净流量、肝脏葡萄糖净生成量以及肝静脉的葡萄糖流量 ;绵羊小肠对过瘤胃淀粉的消化和吸收的“度”值为150g/d(11.6g/kgW0.75/d)。另外 ,未进行十二指肠淀粉灌注的绵羊门静脉葡萄糖净流量出现负值 ,表明绵羊肠道组织对葡萄糖的消耗量大于被门静脉吸收的葡萄糖量。试验中还发现 ,过瘤胃淀粉在小肠中的消失量 (X)与PDV组织的葡萄糖消耗量 (Y)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其回归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肥育羊 葡萄糖 淀粉 小肠 肝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