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0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复合污染及灰霾形成中非均相化学过程的作用 被引量:140
1
作者 朱彤 尚静 赵德峰 《中国科学: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31-1740,共10页
城市和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特征为污染源排放的一次污染物通过大气中的化学反应生成高浓度的氧化剂(臭氧等)及细颗粒物等二次污染物,它们在静稳天气下积累,导致低能见度的灰霾现象并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气候.大气复合污染中同时存在高浓... 城市和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的特征为污染源排放的一次污染物通过大气中的化学反应生成高浓度的氧化剂(臭氧等)及细颗粒物等二次污染物,它们在静稳天气下积累,导致低能见度的灰霾现象并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气候.大气复合污染中同时存在高浓度的一次排放和二次转化的气态及颗粒污染物,这为细颗粒表面非均相反应提供了充足的反应物;而气态污染物在细颗粒表面的非均相反应可改变大气氧化性及颗粒物的化学组分、物化性质和光学性质,从而可能对大气复合污染和灰霾的形成起到促进的作用.利用漫反射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和单颗粒显微拉曼原位在线技术,我们对大气气态污染物NO2、SO2、O3、甲醛在CaCO3、高岭石、蒙脱石、NaCl、海盐、Al2O3和TiO2等大气主要颗粒物表面的反应进行了系统的反应动力学和机制研究,我们发现反应主要产物为硫酸盐、硝酸盐或甲酸盐,它们可极大改变颗粒物吸湿性和消光性质.通过分析这些非均相反应的动力学过程,我们识别出NO2-颗粒物-H2O、SO2-颗粒物-O3、有机物/SO2-颗粒物-光照等三元反应体系的协同作用机制,这些协同机制对于阐明大气复合污染及灰霾形成的反馈机制和非线性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二次污染物 氧化性 三元反应 非线性过程
原文传递
我国大气细颗粒物水平、成分、来源及污染特征 被引量:110
2
作者 杨春雪 阚海东 陈仁杰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35-738,F0003,共5页
细颗粒物由于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对人体的危害性大等特点而受到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该文总结了我国有关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研究现状,主要围绕细颗粒物PM2.5的水平、成分、来源以及污染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并对其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 PM2.5 来源
原文传递
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 被引量:109
3
作者 贺泓 王新明 +3 位作者 王跃思 王自发 刘建国 陈运法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年第3期344-352,共9页
大气灰霾如何产生以及如何控制,不仅是大气科学研究面临的前沿课题,也是我国政府和公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中科院开展的"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将以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生成、演化和控制为核心科学问题,以... 大气灰霾如何产生以及如何控制,不仅是大气科学研究面临的前沿课题,也是我国政府和公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中科院开展的"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将以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生成、演化和控制为核心科学问题,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研究区域,通过可控实验、外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确定致霾污染物的组成及来源,阐明区域灰霾形成的关键物理化学机制,识别关键污染物和污染源,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气灰霾监测技术以及预测预警及控制决策模型,研发致霾关键污染物的源控制和过程控制技术,为控制灰霾污染提供科学可行的技术和政策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复合污染 灰霾 细颗粒物 致霾机制 源解析 数值模式 控制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PMF模式的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源解析 被引量:81
4
作者 王苏蓉 喻义勇 +4 位作者 王勤耕 陆燕 殷丽娜 张予燕 陆小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35-3542,共8页
为研究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污染来源,分别在3个点位、4个季节开展了PM_(2.5)环境样品的采集,共获得170个有效样本对样本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包括Al、Fe、Na、Mg、K、Ba、Li、Tl、Mn、Co、Ni、Cu、Zn、Sb、Pb、Cr、Ce、Na^+、NH... 为研究南京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污染来源,分别在3个点位、4个季节开展了PM_(2.5)环境样品的采集,共获得170个有效样本对样本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包括Al、Fe、Na、Mg、K、Ba、Li、Tl、Mn、Co、Ni、Cu、Zn、Sb、Pb、Cr、Ce、Na^+、NH_4^+、Mg^(2+)、Ca^(2+)、SO_4^(2-)、NO_3^-、Cl^-、以及OC,EC,共计26种,首先采用OC/EC最小比值法估算出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含量;然后利用正矩阵因子分解法(PMF)对PM_(2.5)的非SOA部分进行来源解析,共解析出6类因子:二次无机气溶胶(SIA),燃煤、机动车排放、地面扬尘、冶金和其它源,贡献率分别25.0%、23.5%、20.4%、17.1%、3.0%和11.0%;最后基于南京市SO_2、NO_x、VOCs三种主要前体污染物的排放量,分别对SIA和SOA在一次来源中进行再分配最终结果表明,南京市PM_(2.5)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扬尘、工业和其它源,其贡献率分别为29.6%,22.4%、14.6%、18.7%和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解析 正矩阵因子分解法(PMF) 细颗粒物
下载PDF
空气细颗粒物(PM_(2.5))污染特征及其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9
5
作者 张文丽 徐东群 崔九思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9-63,共5页
细颗粒物 (PM2 .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 2 .5 μm的颗粒物 ,其表面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并可通过呼吸沉积在肺泡 ,甚至可通过肺换气到达其他器官。由于细颗粒物的重要性 ,美国 EPA已经于 1 997年颁布了细颗粒物的空气质量标准 ,年... 细颗粒物 (PM2 .5)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 2 .5 μm的颗粒物 ,其表面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并可通过呼吸沉积在肺泡 ,甚至可通过肺换气到达其他器官。由于细颗粒物的重要性 ,美国 EPA已经于 1 997年颁布了细颗粒物的空气质量标准 ,年均值为 0 .0 1 5 mg/m3,日均值为 0 .0 65 mg/m3,然而我国至今仍未制定细颗粒物空气质量标准。颗粒物上吸附的化学组分主要可分成自然来源及燃煤或燃油等人为污染来源两大类 ,特别是来自工业性和居住区燃煤及汽车燃油尾气。空气细颗粒物污染表现为形态各异、成分复杂等特征。细颗粒物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可引起机体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较为广泛的损害。细颗粒物与心肺疾病密切相关 ,如增加入院率、急诊次数、呼吸疾病及症状增加、肺功能下降 ,甚至于过早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空气污染 毒性机制
下载PDF
我国PM_(2.5)的污染状况和污染特征 被引量:63
6
作者 郝明途 林天佳 刘焱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6年第2期58-61,67,共5页
对中国大气中PM2.5的污染状况和污染特征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其中包括我国PM2.5质量浓度的时间、空间污染特征、来源解析以及与PM10的关系。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污染特征 PM2.5 细粒子
下载PDF
中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比较 被引量:51
7
作者 王宗爽 武婷 +4 位作者 车飞 王晟 周羽化 钱小平 武雪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3-260,共8页
颁布实施并于1996年修订且于2000年进行了修改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已不能适应当前和今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及评价工作的需求,迫切需要修订.针对1996年以来国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新进展,研究了美国、欧盟、世界卫... 颁布实施并于1996年修订且于2000年进行了修改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已不能适应当前和今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及评价工作的需求,迫切需要修订.针对1996年以来国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新进展,研究了美国、欧盟、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家、地区和组织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就主要污染物控制项目、浓度限值、达标的统计要求及标准实施要求等进行了对比和讨论.结果表明,PM10,SO2,NO2,CO和Pb等仍是绝大多数国家共同控制的污染物,发达国家增加了PM2.5项目,并有增加苯、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趋势.中国未规定污染物达标的统计要求,更没有具体的环境质量标准实施要求,相对放宽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建议未来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工作中应综合考虑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 可吸入颗粒物 细颗粒物
下载PDF
湿式氨法烟气脱硫中气溶胶的形成特性研究 被引量:48
8
作者 鲍静静 印华斌 +1 位作者 杨林军 颜金培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5-330,共6页
气溶胶的形成是湿式氨法烟气脱硫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测试分析氨法脱硫前后细颗粒的浓度与粒径分布、颗粒形态及其组成的变化特性,探讨了氨法脱硫中气溶胶的形成机理,并考察了影响气溶胶颗粒形成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氨水挥发逸出... 气溶胶的形成是湿式氨法烟气脱硫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测试分析氨法脱硫前后细颗粒的浓度与粒径分布、颗粒形态及其组成的变化特性,探讨了氨法脱硫中气溶胶的形成机理,并考察了影响气溶胶颗粒形成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氨水挥发逸出的气态NH3与烟气中SO2发生气相反应是气溶胶形成的主要原因,气溶胶含(NH4)2SO4、(NH4)2SO3、NH4HSO3等组分,粒径集中在0.07~0.70μm范围内,氨法脱硫系统对其难以有效脱除;氨水脱硫液温度及其浓度、烟气中SO2浓度、液气比等对气溶胶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形成量随氨水脱硫液及烟气中SO2浓度升高而增多,在保持NH3:SO2化学计量比不变的情况下,随液气比增大,气溶胶颗粒形成量减少。最后,对气溶胶颗粒的控制措施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烟气脱硫 氨法 气溶胶 细颗粒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对细颗粒脱除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鲍静静 杨林军 +2 位作者 颜金培 刘锦辉 宋士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60-1267,共8页
针对石灰石-石膏法、双碱法、氨法等典型湿法烟气脱硫(WFGD)工艺,在喷淋脱硫塔中实验研究了WFGD系统对细颗粒的脱除作用;采用电称低压冲击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WFGD系统前后烟气中细颗粒的浓度、粒径分布、形态、元素及... 针对石灰石-石膏法、双碱法、氨法等典型湿法烟气脱硫(WFGD)工艺,在喷淋脱硫塔中实验研究了WFGD系统对细颗粒的脱除作用;采用电称低压冲击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WFGD系统前后烟气中细颗粒的浓度、粒径分布、形态、元素及物相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考察了脱硫剂、液气比对WFGD系统脱除细颗粒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利用蒸汽相变原理促进细颗粒凝结长大并高效脱除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脱硫剂对WFGD系统脱除细颗粒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形成无机盐气溶胶细颗粒,采用CaCO3、NH3.H2O脱硫剂时,WFGD系统对细颗粒的脱除效果明显不及Na2CO3脱硫剂和水洗涤,且颗粒形貌特征及元素组成发生明显变化;除NH3.H2O脱硫剂外,液气比对WFGD系统脱除细颗粒的影响不明显;在脱硫塔进口烟气、塔内脱硫液进口上方添加适量蒸汽建立蒸汽相变所需的过饱和水汽环境可显著促进细颗粒的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烟气脱硫 细颗粒 脱除
下载PDF
低低温电除尘协同脱除细颗粒与SO_3实验研究 被引量:43
10
作者 胡斌 刘勇 +3 位作者 任飞 潘丹萍 袁竹林 杨林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4319-4325,4514,共7页
低低温电除尘技术是降低燃煤电厂细颗粒、SO_3排放的有效技术之一。采用燃煤热态试验系统,试验考察了普通电除尘与低低温电除尘中细颗粒的粒度变化特性,以及低低温电除尘入口烟温、烟气中SO_3浓度等对细颗粒与SO_3脱除性能的影响,并探... 低低温电除尘技术是降低燃煤电厂细颗粒、SO_3排放的有效技术之一。采用燃煤热态试验系统,试验考察了普通电除尘与低低温电除尘中细颗粒的粒度变化特性,以及低低温电除尘入口烟温、烟气中SO_3浓度等对细颗粒与SO_3脱除性能的影响,并探讨飞灰吸附SO_3的机理。结果表明:低低温电除尘中存在颗粒凝结长大现象,出口颗粒物粒度高于普通电除尘,适当降低入口烟温,有利于增强低低温电除尘对细颗粒与SO_3的脱除,脱除效果随着入口烟气SO_3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低低温电除尘对于SO_3的脱除效率高于80%,SO_3在飞灰上的冷凝主要由内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 SO_3 协同脱除 低低温电除尘器 比电阻
下载PDF
化学团聚促进燃煤细颗粒物脱除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1
11
作者 赵汶 刘勇 +2 位作者 鲍静静 耿俊峰 杨林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52-58,11,共7页
采用燃煤热态试验系统,进行了分别在电除尘器和脱硫塔入口烟气、脱硫液中添加化学团聚剂促进电除尘、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脱除细颗粒物的试验研究;试验考察了团聚剂添加前后细颗粒物浓度及其粒度分布的变化,以及团聚剂类型、浓度、添加点... 采用燃煤热态试验系统,进行了分别在电除尘器和脱硫塔入口烟气、脱硫液中添加化学团聚剂促进电除尘、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脱除细颗粒物的试验研究;试验考察了团聚剂添加前后细颗粒物浓度及其粒度分布的变化,以及团聚剂类型、浓度、添加点烟温等对细颗粒物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团聚技术可使细颗粒物平均粒径增大约4倍,数浓度降低40%以上;在电除尘器和脱硫塔入口烟气、脱硫液中添加化学团聚剂均可有效提高细颗粒物的脱除效果,其中在烟气中添加团聚剂的作用效果与添加点处烟温存在密切关系,高温烟气(250℃)中试验采用的有机团聚剂容易失效,而无机团聚剂仍能维持相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化学团聚 脱除 煤燃烧
下载PDF
西安冬季重污染过程PM_(2.5)理化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37
12
作者 曹宁 黄学敏 +1 位作者 祝颖 刘焕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2-39,共8页
基于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观测数据、颗粒物质量浓度数据和气象要素数据,研究了2017年11月西安市一次重污染过程中细颗粒物的化学组分特征及其成因,并使用正矩阵因子分析法(PMF)对细颗粒进行了来源解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冬季重污染... 基于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观测数据、颗粒物质量浓度数据和气象要素数据,研究了2017年11月西安市一次重污染过程中细颗粒物的化学组分特征及其成因,并使用正矩阵因子分析法(PMF)对细颗粒进行了来源解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冬季重污染过程中细颗粒物主要类型为有机碳(OC)、元素碳(EC)、混合碳(ECOC)、富钾(K)、钠-钾(Na-K)、有机胺(amine)、矿尘(dust)和重金属(HM),其主要来源为燃煤(24.9%),二次(29.3%),工业(19.3%),交通(13.3%),生物质燃烧(5.2%)和扬尘(1.9%).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污染过程细颗粒物的理化特征,发现高湿度,低风速的不利气象条件和供暖及工业生产导致的燃煤污染、二次污染,是此次重污染过程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重污染 化学组成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下载PDF
公园绿地植物配置对大气PM_(2.5)浓度的消减作用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37
13
作者 李新宇 赵松婷 +1 位作者 郭佳 李延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13,共4页
城市公园绿地具有消减大气细颗粒物浓度的功能,通过对北京4家公园内典型植物配置群落全年大气中细颗粒物(PM_(2.5))的测定,定量研究了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大气PM_(2.5)浓度的消减作用,分析了植物配置模式的各表征因子对大气PM_(2.5)消减... 城市公园绿地具有消减大气细颗粒物浓度的功能,通过对北京4家公园内典型植物配置群落全年大气中细颗粒物(PM_(2.5))的测定,定量研究了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大气PM_(2.5)浓度的消减作用,分析了植物配置模式的各表征因子对大气PM_(2.5)消减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气象因子对大气PM_(2.5)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配置模式绿地对细颗粒物的消减效果略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纯林绿地或乔草配置型绿地消减PM_(2.5)能力最佳,纯草坪绿地对PM_(2.5)消减率最低;2)植物配置模式的表征因子中,斑块面积会显著影响绿地对大气PM_(2.5)浓度的消减能力(P<0.01),斑块面积越大,绿地对消减pM_(2.5)浓度的效果越明显。而与乔木层郁闭度、乔木层高度、草坪盖度等结构指标相关性不显著;3)各观测点PM_(2.5)浓度显示与群落内的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大气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园 绿地 植物配置 PM2.5 消减率
下载PDF
我国两城市空气细颗粒物PM_2.5污染及对肺上皮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9
14
作者 张文丽 戚其平 +1 位作者 徐东群 崔九思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5-330,共6页
[目的]比较北京和太原细颗粒物PM2.5 污染水平及研究其炎性损伤毒性。[方法]选取我国具有典型污染特征的两大城市太原与北京 ,采用分级采样器和重量法收集两城市空气中细颗粒物样品 ,用甲醇超声提取细颗粒物上的B(a)P ,硝酸和过氧化氢溶... [目的]比较北京和太原细颗粒物PM2.5 污染水平及研究其炎性损伤毒性。[方法]选取我国具有典型污染特征的两大城市太原与北京 ,采用分级采样器和重量法收集两城市空气中细颗粒物样品 ,用甲醇超声提取细颗粒物上的B(a)P ,硝酸和过氧化氢溶解Pb ,从质量浓度、B(a)P、Pb含量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两城市细颗粒物污染水平 ;同时用ELISA及RT_PCR法 ,测定细颗粒物对人肺泡上皮细胞 (A549)产生的炎性因子IL_6、TNF_α表达的影响。[结果]以美国EPA大气环境质量PM2.5 标准为参考 ,PM2.5 太原冬季、北京冬季超标率、超标倍数分别为100 % ,4.23 ;90.6 % ,2.62。太原冬季、北京冬季空气中B(a)P浓度分别为5.86 ,1.09( μg/100m3) ,均超过我国标准。总之 ,太原细颗粒物污染高于北京。细颗粒物能引起人肺上皮细胞产生炎性因子IL_6、TNF_α及其mRNA的表达增加 ,而且呈现剂量_效应关系。[结论]上述两城市的细颗粒物污染严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PM2.5 肺上皮细胞 炎性因子 太原 北京 分级采样器 重量法
下载PDF
济南市秋末冬初大气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污染水平及来源 被引量:35
15
作者 孙玉伟 周学华 +4 位作者 袁琦 马强 周声圳 徐政 马玉洁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5-252,共8页
2009年11月23日─12月7日在济南市区对PM2.5、BC(黑碳)和污染物(SO2、NOx、NO、NO2和CO)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观测期间ρ(PM2.5)、φ(SO2)和φ(NOx)分别为171μg/m3、54.3×10-9和107×10-9.其中,φ(SO2)与GB 3095─1996《环境... 2009年11月23日─12月7日在济南市区对PM2.5、BC(黑碳)和污染物(SO2、NOx、NO、NO2和CO)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观测期间ρ(PM2.5)、φ(SO2)和φ(NOx)分别为171μg/m3、54.3×10-9和107×10-9.其中,φ(SO2)与GB 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日标准值相当,φ(NOx)是标准的2.2倍,ρ(PM2.5)是美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5μg/m3)的4.89倍.污染事件期间ρ(PM2.5)、φ(SO2)和φ(NOx)分别达到222μg/m3、74.4×10-9和158×10-9,是非污染期间的1.78、1.67和1.77倍.观测期间SO2主要来源于燃煤排放.在11月25─26日的污染事件中,NOx、BC和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除局地源外,东北风经过济南东北部工业区时也将污染物传输到采样点;而在12月1─2日的污染事件中,以静风为主,污染物积聚,NOx和BC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PM2.5除了一次污染物,很可能包含一定比例的二次污染物.在非污染事件中,NOx和BC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部分NOx很可能来源于燃煤排放,而PM2.5主要来源于一次源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气体污染物 污染事件 非污染事件 污染物来源
下载PDF
大气中PM_(2.5)的现状分析及新的思考 被引量:33
16
作者 昌艳萍 耿超 +2 位作者 李春蕾 武瑞兰 薛柳青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51-154,共4页
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叫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为解除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灰霾天气的困扰并探索其形成原因,文章主要综述了PM2.5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通常用PM2.5来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 PM2.5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又叫细颗粒物或入肺颗粒物。为解除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灰霾天气的困扰并探索其形成原因,文章主要综述了PM2.5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通常用PM2.5来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该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PM2.5对人体危害极大,其大小与相应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成正比。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可以通过重量法等进行测量。以微生物过滤为辅助,降低工厂,汽车的废气,尾气排放从而减少PM2.5的污染,也可以增加生活环境中净化空气的绿色植被,利用静电除尘的方法来改善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灰霾 空气质量标准 人体危害 植物净化 微生物过滤
下载PDF
工业燃煤链条炉细粒子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王书肖 赵秀娟 +2 位作者 李兴华 魏巍 郝吉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63-968,共6页
链条燃煤锅炉是当前我国工业锅炉的最主要应用炉型,其容量占到了工业锅炉总容量的85%,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之一.本研究在3个地区选取了5种典型容量的链条炉,应用自行设计的二级稀释系统现场测试其细粒子(PM2.5)和各种气态污染物... 链条燃煤锅炉是当前我国工业锅炉的最主要应用炉型,其容量占到了工业锅炉总容量的85%,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之一.本研究在3个地区选取了5种典型容量的链条炉,应用自行设计的二级稀释系统现场测试其细粒子(PM2.5)和各种气态污染物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链条炉烟气中的PM2.5质量粒径呈单峰或双峰分布,第1个峰值在0.14μm处,第2个峰值在1μm后;湿法除尘和旋风除尘对PM1.0的细粒子仍具有有效的去除效率;在相同或相似除尘控制技术的条件下,PM2.5的排放水平随锅炉容量的增大而减小.在PM2.5中,SO4^2-是最丰富的离子,质量分数在20%-54%范围内;C是最丰富的元素,质量分数在7.5%-31.8%之间,其次是S,质量分数为8.4%-18.7%.采用碳平衡法计算得出PM2.5、NOx和SO2的排放因子分别为0.046-0.486 g.kg^-1、1.63-2.47 g.kg^-1、1.35-9.95 g.kg^-1,这为建立我国的工业锅炉排放清单及大气污染来源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锅炉 颗粒物 排放因子
原文传递
湿法脱硫烟气中细颗粒物的变化特性 被引量:31
18
作者 颜金培 杨林军 鲍静静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7-392,共6页
采用ELPI(电称低压冲击器)对WFGD(湿法烟气脱硫)前后烟气中的细颗粒进行采样分析,获得细颗粒浓度与粒径分布特性.对脱硫前后细颗粒形貌和主要元素进行SEM(扫描电镜)和EDS(能量色谱仪)分析.结果表明,NaOH和CaCO3脱硫后,WFGD系统对细颗粒... 采用ELPI(电称低压冲击器)对WFGD(湿法烟气脱硫)前后烟气中的细颗粒进行采样分析,获得细颗粒浓度与粒径分布特性.对脱硫前后细颗粒形貌和主要元素进行SEM(扫描电镜)和EDS(能量色谱仪)分析.结果表明,NaOH和CaCO3脱硫后,WFGD系统对细颗粒脱除效率很低;氨法脱硫后WFGD出口颗粒数浓度明显增加;脱硫前后,细颗粒的形貌特征和元素组分会发生很大变化,洗涤前燃煤细颗粒表面容易吸附小颗粒而形成表面粗糙的团聚体结构;CaCO3脱硫后,细颗粒容易被脱硫反应产物连结或包裹而形成致密的不规则块状或团聚结构;氨法脱硫后,细颗粒多呈立方体或棱柱体等规则的晶体结构.脱硫前和用水洗涤后,烟气中的细颗粒主要元素为O,Al和Si;脱硫后颗粒中S元素的含量均明显增大,如采用NaOH,CaCO3和氨水脱硫后,颗粒中硫元素含量由洗涤前的1.33%分别增大到了10.01%1,9.96%和4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烟气脱硫 细颗粒 粒径分布 洗涤
下载PDF
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监测及其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张文丽 徐东群 崔九思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比较燃煤污染型城市(太原市)和燃煤与汽车尾气混合污染型城市(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污染水平并研究其遗传毒性。方法采用滤膜法采集太原市和北京市大气中细颗粒物,并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以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作为靶细胞,测定细... 目的比较燃煤污染型城市(太原市)和燃煤与汽车尾气混合污染型城市(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污染水平并研究其遗传毒性。方法采用滤膜法采集太原市和北京市大气中细颗粒物,并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以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作为靶细胞,测定细颗粒物对细胞DNA的损伤。结果北京市冬季大气中PM2.5为0.028~0.436mg/m3,太原市为0.132~0.681mg/m3。细颗粒物在5、50、200μg/ml浓度内染毒12h和24h均可引起人肺泡上皮细胞DNA损伤,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其拖尾率和尾长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细颗粒物具有一定程度的遗传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遗传毒性 空气污染 颗粒物 DNA损伤
下载PDF
空气细颗粒物PM2.5对人体各系统危害的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索丹凤 曾三武 《医学信息》 2019年第18期32-34,共3页
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逐渐加重。其中,细颗粒物(PM)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最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作为雾霾重要组成部分的PM2.5可诱发或加重各个系统的疾病。笔者就PM2.5对人体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机体... 随着人类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逐渐加重。其中,细颗粒物(PM)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最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作为雾霾重要组成部分的PM2.5可诱发或加重各个系统的疾病。笔者就PM2.5对人体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机体代谢及免疫、泌尿生殖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其他系统危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 危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