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究竟何为金融社会工作:美国社会工作专业的思考和探索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进 方舒 周晓春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年第2期16-23,共8页
金融社会工作是美国社会工作的一个新兴实践领域。在这里,“金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服务对象的一切与钱、经济和金融资源有关的事务,包括服务对象的收入、财富与资产、消费、信用、债务和金融风险等。金融社会工作采用改善服务对象... 金融社会工作是美国社会工作的一个新兴实践领域。在这里,“金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服务对象的一切与钱、经济和金融资源有关的事务,包括服务对象的收入、财富与资产、消费、信用、债务和金融风险等。金融社会工作采用改善服务对象金融能力的基本工作方法,来达到实现金融福祉的核心目标。美国金融社会工作建立在金融能力与资产建设的理论框架之上,它解释了普惠金融、金融知识与技能、金融能力和金融福祉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框架可以确定不同的金融社会工作服务内容。在中国,可以通过开创和完善课程课纲体系、开拓服务新场域、梳理和评估服务成效、增强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合作以及加强研究和探索来构建一个广泛的金融社会工作发展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社会工作 普惠金融 金融能力 金融福祉
下载PDF
中国居民财经素养:基于全国实地抽样调查的现状分析与理论探索 被引量:7
2
作者 苏凇 龚诗阳 龚江辉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4,共11页
提升居民财经素养能够优化个体决策,减少个体理性而集体非理性现象,促进居民总体福祉最大化,实现整体消费水平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市场驱动力。本文采用依规模成比例抽样方法,从财经能力和财经价值观两个维度,构建居民财经素养评... 提升居民财经素养能够优化个体决策,减少个体理性而集体非理性现象,促进居民总体福祉最大化,实现整体消费水平提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市场驱动力。本文采用依规模成比例抽样方法,从财经能力和财经价值观两个维度,构建居民财经素养评价体系,测度和分析中国居民财经素养。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居民有较好的“守财”观念,但“理财”能力有待提高,“用财”意识有待加强,在财经知识、预算计划、信息使用、冲动控制能力、成就导向,以及积极的财经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因此,应从整个社会层面提高对居民财经素养的关注,重视财经素养教育的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经素养 财经福祉 财经能力 财经价值观
原文传递
地铁开通对乘用车消费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袁亮 闫铭 《市场周刊》 2022年第9期69-72,共4页
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研究了地铁开通对乘用车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地铁开通显著促进了所在城市消费者对合资品牌、有色相、大排量和SUV车型等乘用车的消费意愿和行为。财富幸福感是地铁开通影响消费者乘用车购买决策的一条中介解释... 通过深度访谈的方法研究了地铁开通对乘用车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地铁开通显著促进了所在城市消费者对合资品牌、有色相、大排量和SUV车型等乘用车的消费意愿和行为。财富幸福感是地铁开通影响消费者乘用车购买决策的一条中介解释机制,地铁开通提升了人们对财富和生活的幸福感的感知,进而影响到乘用车的消费结构;可达性是地铁开通影响消费者乘用车购买决策的另一条解释机制,地铁的开通提升了城市区域间的可达性,以及市内短距离出行的便利性,从而对乘用车消费产生了替代效应。研究结论能为汽车企业适时调整产品营销策略以提高营销绩效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开通 乘用车消费 财富幸福感 可达性
下载PDF
改善居民金融素养能否提升家庭金融幸福感——基于家庭消费金融调查数据的检验 被引量:9
4
作者 崔泽园 《统计学报》 2021年第6期13-28,共16页
基于2012年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消费金融调查数据,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和OLS估计,对改善居民金融素养能否提升家庭金融幸福感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改善金融素养能够有效提升居民在家庭财富积累中获得的金融幸福感;改善居民金融素养通... 基于2012年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消费金融调查数据,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和OLS估计,对改善居民金融素养能否提升家庭金融幸福感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改善金融素养能够有效提升居民在家庭财富积累中获得的金融幸福感;改善居民金融素养通过避免家庭过度负债、促进家庭制定理财规划以及参与养老保险,有效提升家庭金融幸福感;金融素养对25~35岁及55岁以上居民、西部地区居民家庭金融幸福感的影响更大。这说明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求居民具备更高的金融素养,提高居民的金融素养、关注老年群体的金融素养、加大西部地区金融教育普及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素养 家庭金融幸福感 过度负债 财务规划 养老保险
下载PDF
城乡居民素养微观视角下金融素养对金融福祉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咏 张美玲 《铜陵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31-34,共4页
由于理财观念、知识、方式在认知上的缺乏,家庭的资产状况很难得到优化。因此,文章利用一组大范围有效的调查数据,从人口基本特征因素出发,通过对金融素养因素的指标设定,分别从农村和城市两个不同的角度,用stata实证方式分析金融素养... 由于理财观念、知识、方式在认知上的缺乏,家庭的资产状况很难得到优化。因此,文章利用一组大范围有效的调查数据,从人口基本特征因素出发,通过对金融素养因素的指标设定,分别从农村和城市两个不同的角度,用stata实证方式分析金融素养对家庭金融福祉的影响,认为金融素养对金融福祉有绝对的正向作用,由此提出了拓宽理财渠道、加强理财意识等提升金融素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素养 家庭金融福祉 投资风险 理财观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