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院校构建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学科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69
1
作者 葛和平 陆岷峰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6-54,共9页
互联网技术不仅推动着我国传统金融业发展,而且对高校金融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高校的金融专业教学难以实现培养出高质量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目标,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梳理文献分析了我国高校金融专业... 互联网技术不仅推动着我国传统金融业发展,而且对高校金融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高校的金融专业教学难以实现培养出高质量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的目标,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梳理文献分析了我国高校金融专业在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举措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基于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的影响,从课程设计、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校企合作等方面阐释了传统金融专业结合金融科技现实进行教学改变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建议构建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学科体系,合理设置金融学科的课程体系。同时进一步提出金融科技背景下调整金融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优化课程设计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等传统金融专业教学改变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教学改革 金融专业 传统金融 复合型人才
下载PDF
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金融行业间极端风险相依和风险溢出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谢赤 莫廷程 李可隆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0,共9页
金融行业的风险问题关系到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构建包含利空消息和利好消息的时变Copula-CoVaR模型,结合金融危机、股市震荡、贸易摩擦、疾病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考量金融行业之间的极端风险相依结构和风险溢出效应及其动态演化过程。... 金融行业的风险问题关系到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构建包含利空消息和利好消息的时变Copula-CoVaR模型,结合金融危机、股市震荡、贸易摩擦、疾病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考量金融行业之间的极端风险相依结构和风险溢出效应及其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金融行业间风险相依和风险溢出均具有显著的厚尾性、非对称性和时变性特征,同时存在显著的动态极端风险相依和风险溢出,且下尾风险相依和风险溢出的程度更大,对市场行情下跌的反应更为敏感;银行业在整个金融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对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业的极端风险相依和风险溢出均处于较高水平;不同时期的重大突发事件对金融行业间极端风险相依和风险溢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事发后风险相依变化较为平缓,而风险溢出急剧加强并表现出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行业 极端风险 风险相依 风险溢出 重大突发事件 时变Copula-CoVaR
下载PDF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志斌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8年第3期42-44,共3页
从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三个核心问题入手,讨论了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问题,提出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科建设思路。
关键词 财务管理 专业方向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下载PDF
高职金融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基于金融行业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炜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30-33,共4页
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正在进行着深层次的变革,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泛金融在改变着大众的金融生活,与此同时传统金融行业在互相合作的基础上,各自深度开发核心业务从而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金融行... 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正在进行着深层次的变革,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泛金融在改变着大众的金融生活,与此同时传统金融行业在互相合作的基础上,各自深度开发核心业务从而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金融行业的深化改革深刻影响着金融人才的需求,对高职金融人才的能力要求也呈现出新的特征,这要求高职金融专业对岗位群、工作任务、学习任务、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等及时做出调整,以培养出更加适应金融行业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金融专业 人才需求 金融行业
下载PDF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讨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文波 《商业经济》 2009年第3期116-117,124,共3页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还存在保持通才教育模式、课程建设缺乏创新、实践课程比例过低及流于形式、课程难度及体系设置依据不合理等问题,很难满足市场对于基层金融类人才的需求。应加快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还存在保持通才教育模式、课程建设缺乏创新、实践课程比例过低及流于形式、课程难度及体系设置依据不合理等问题,很难满足市场对于基层金融类人才的需求。应加快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将专业课程细化、提高实验实践课程比例,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为培养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创造先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专业 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
下载PDF
重大突发事件冲击下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间上行和下行溢出效应 被引量:7
6
作者 胡春阳 马亚明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0-92,共13页
本文基于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实际数据,利用混频时变参数MF-TVP-LBVAR网络模型测度分析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之间上行和下行溢出水平,并量化分析重大事件的连续影响。研究发现,第一,2016年以来,实体经济对金融市场下行溢出水平上升、下行... 本文基于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实际数据,利用混频时变参数MF-TVP-LBVAR网络模型测度分析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之间上行和下行溢出水平,并量化分析重大事件的连续影响。研究发现,第一,2016年以来,实体经济对金融市场下行溢出水平上升、下行溢入水平下降,上行溢出和溢入的演化趋势则与之相反;不同实体经济部门表现出明显异质性。第二,重大事件发生后金融市场对产出、投资、进出口等实体经济部门的下行溢出水平普遍上升;上行溢出水平对下行溢出水平具有一定的正向领先效应。第三,重大事件变量导致实体经济与金融市场间双向上行和下行溢出均显著提升,上行结果在产出部门最明显,下行结果在进出口部门最显著。本研究对于重大事件背景下防范金融风险以及提振实体经济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金融市场 双侧尾部 重大事件 MF-TVP-LBVAR
下载PDF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金融压力的溢出效应——兼论重大突发事件冲击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马亚明 王若涵 胡春阳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7-92,共16页
本文基于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月度数据,使用CRITIC熵权法构造金融压力指数,并分别从城投债利差和相对发行规模两个角度测度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通过TVP-VAR模型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金融压力的溢出效应,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冲... 本文基于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月度数据,使用CRITIC熵权法构造金融压力指数,并分别从城投债利差和相对发行规模两个角度测度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通过TVP-VAR模型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金融压力的溢出效应,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冲击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金融压力始终具有较强的解释效力,并且基本上呈现正向影响;第二,2008—2012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金融压力溢出作用的主要源头为债务利差的波动,2016年以来则转变为债务规模的提升;第三,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地方政府债务的信用风险与偿债风险对金融压力均具有正向冲击作用,整体冲击力度高于前期数次重大突发事件。因此,“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效阻断其向金融部门的传导路径,切实打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攻坚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信用风险 偿债风险 金融压力 重大突发事件
下载PDF
差异定位与联动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欧亚经济联盟、上合组织合作关系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唐朱昌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2,共10页
欧亚经济联盟和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核心对象。但由于欧亚经济联盟与上合组织都是并存于欧亚大陆的跨国组织,而且两个组织的成员国和经济功能也有一定重合,因此,如何确保"丝绸之路经济带&q... 欧亚经济联盟和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核心对象。但由于欧亚经济联盟与上合组织都是并存于欧亚大陆的跨国组织,而且两个组织的成员国和经济功能也有一定重合,因此,如何确保"丝绸之路经济带"与这两个跨国组织在合作进程中经济功能并行不悖和相互促进,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和上合组织全方位对接合作和联动发展的新基础,但从合作的资源禀赋结构、现有合作水平、不同的需求和进一步提升效率的视角看,以金融合作为抓手,选择有差异的合作方向,同时不断提升中国与俄罗斯合作的水平,发挥中俄两个大国的引领作用,不仅能深化中国与这两个组织的传统经济合作,而且还可以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串联效应、疏通效应、磁石效应、利益汇合的扩散效应,产生良性互动和持续发展的联动效应和利益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接合作 联动发展 金融抓手 方向选择 大国作用
下载PDF
从企业财务信息化现状看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路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玉琴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14-117,共4页
财务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具体运用,它是一个对日常财务数据进行收集、核算、反映、分析利用的动态过程;财务信息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力求突破办学瓶颈创新办学模式的常设专业,要办好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就必须紧紧依托企... 财务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领域的具体运用,它是一个对日常财务数据进行收集、核算、反映、分析利用的动态过程;财务信息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力求突破办学瓶颈创新办学模式的常设专业,要办好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就必须紧紧依托企业走产学结合之路。笔者通过调研,对苏州及周边地区企业财务信息化发展现状有了较清晰的了解与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办好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信息化 专业建设 产学合作
下载PDF
金融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远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32期132-133,共2页
本文阐述了金融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分析了金融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和行业背景、职业背景、人才需求情况与专业发展前景,最后从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教材和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提出了金融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 本文阐述了金融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分析了金融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和行业背景、职业背景、人才需求情况与专业发展前景,最后从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教材和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提出了金融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工程 本科专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金融危机与中国崛起的历史机遇 被引量:6
11
作者 乔榛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3,共5页
当下世界正在经受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势必造成一些困难,但我们在积极应对危机可能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应该看到这场金融危机也为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大国提供了机遇。如此判断的基础在于:中国经历的30年改革开放,为中国成为世界... 当下世界正在经受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势必造成一些困难,但我们在积极应对危机可能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应该看到这场金融危机也为中国成为一个世界大国提供了机遇。如此判断的基础在于:中国经历的30年改革开放,为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积累了经济、科技、文化等"软硬实力",而这场爆发于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动摇了目前的世界秩序,因此建构一个新秩序的要求对一些新兴大国来说一定会有机遇。中国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经济、科技、发展战略和文化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大国 机遇
下载PDF
“订单培养”模式在国际金融专业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倩媚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50-54,共5页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是困扰着高职院校的大问题。为了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实现高职教育向“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教育机制的根本转变,对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重中之重。“订单培养”,作为一种新型的学生...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是困扰着高职院校的大问题。为了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实现高职教育向“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教育机制的根本转变,对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重中之重。“订单培养”,作为一种新型的学生培养模式,其推行以来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勃勃生机,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一条可行之道。该文从金融企业的用人机制、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的办学实际出发,探究在我校金融专业实施“订单培养”教育模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专业 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
下载PDF
政府财政投资建设项目投资控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涛 张莉 张利飞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89-692,共4页
为更好发挥政府财政投资建设项目效益,笔者重点立足于投资决策、设计、项目施工3个阶段总结分析了政府财政投资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设单位不重视可行性研究、缺乏有效的项目决策追责制度、对设计监理制度的推行重视不够... 为更好发挥政府财政投资建设项目效益,笔者重点立足于投资决策、设计、项目施工3个阶段总结分析了政府财政投资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设单位不重视可行性研究、缺乏有效的项目决策追责制度、对设计监理制度的推行重视不够、限额设计存在问题、图纸设计与施工实际脱节、建设单位缺乏投资动态管理监控、存在设计变更不规范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推行工程咨询进行项目前期可行性论证、完善工程"重大决策终身负责制"制度、规范设计监理制、积极推行并完善限额设计、建立"设计—施工"总承包制、对建设项目采取积极动态的管理、严格把控设计变更环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投资 建设项目 投资控制 主要问题 对策
下载PDF
财政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申韬 岳桂宁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3年第1期73-76,共4页
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已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管理类其他的专业实验教学相比,由于专业特殊性,财政学专业实验教学一直... 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已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管理类其他的专业实验教学相比,由于专业特殊性,财政学专业实验教学一直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活动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文中从深入分析财政学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入手,探讨了财政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定位和具体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目标定位 实施路径 财政学专业
下载PDF
财务分析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余昌群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97-98,共2页
高校财务分析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上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高等学校经济运行机制及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各高等学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分析和评价。加强和重视高校财务分析,对于强化... 高校财务分析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上的一个薄弱环节。随着高等学校经济运行机制及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各高等学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分析和评价。加强和重视高校财务分析,对于强化高校资金收支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财务 管理
下载PDF
公司战略、大股东持股与财务欺诈 被引量:5
16
作者 艾永芳 佟孟华 孙光林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76,共7页
以200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公司战略定位对财务欺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战略对财务欺诈行为有显著影响,公司战略定位越激进,越可能导致财务欺诈行为的发生;经过稳健性测试后,结果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提... 以200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公司战略定位对财务欺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战略对财务欺诈行为有显著影响,公司战略定位越激进,越可能导致财务欺诈行为的发生;经过稳健性测试后,结果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提高大股东持股比例,可以增强大股东对管理者的"监督效用",从而提升企业内部监督效率,进而抑制公司战略对财务欺诈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战略 财务欺诈 大股东持股
下载PDF
金融类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探索——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媛 黄云 金铭 《对外经贸》 2022年第11期127-129,共3页
金融专业课是实现金融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位一体”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阵地。围绕“立德树人”中心任务,金融专业课程可以从“思政视角”和“专业视角”两个角度挖掘思政元素。系统梳理了课程的知识体系,深入挖掘... 金融专业课是实现金融知识传授、学生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位一体”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阵地。围绕“立德树人”中心任务,金融专业课程可以从“思政视角”和“专业视角”两个角度挖掘思政元素。系统梳理了课程的知识体系,深入挖掘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政治认同、强化责任担当、坚守职业操守、砥砺人格品质、培养创新意识。同时通过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评价等路径,促进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落地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专业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实现路径
下载PDF
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思政路径探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乔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3期38-40,共3页
课程思政是应对现实社会思想文化问题的重要教育手段。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是:一方面,应构建科学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具有系统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应立足“三教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本,使教师... 课程思政是应对现实社会思想文化问题的重要教育手段。高职院校金融专业课程思政的路径是:一方面,应构建科学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具有系统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应立足“三教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本,使教师能力适应教育发展,教学内容紧跟社会发展,教学方法实现模式转换。将思政教育真正融入金融专业教学,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当崇尚工匠精神、服务数字经济时代的新青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金融专业 课程思政
下载PDF
重大突发事件下中国金融风险跨市场多周期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登宝 余敏 刘畅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8-34,共17页
在重大突发事件频发的背景下,从多周期角度考察中国金融风险的跨市场溢出效应,对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小波多分辨分析、DY溢出指数与风险溢出网络模型,从静态和动态角度测度了重大突发事件的短期、中期、长期内我... 在重大突发事件频发的背景下,从多周期角度考察中国金融风险的跨市场溢出效应,对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小波多分辨分析、DY溢出指数与风险溢出网络模型,从静态和动态角度测度了重大突发事件的短期、中期、长期内我国金融市场间风险溢出的强度和方向,识别不同事件不同周期下的风险中心及演变规律。研究发现:从静态角度来看,中国金融市场平均风险溢出水平呈现随周期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欧债危机”时期的风险总溢出最小,市场在各个时期不同周期下的风险净溢出情况不同,净风险溢出、溢入市场不断变化;从动态角度来看,重大突发事件冲击下金融市场总体风险传染水平呈现先上升后逐渐平稳并回落的趋势,短期总溢出指数最低,中期最高,但在某些时期,短期总溢出水平可能高于中长期;不同重大突发事件、不同周期下风险的承担中心、风险在各金融市场间的传染路径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在强化金融市场风险监管时,需要建立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以实现风险的有效处置,针对不同事件、不同周期的反应差异,实现金融风险的精准识别与重点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 重大突发事件 小波多分辨率分析 DY溢出指数 风险溢出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