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带增透膜反射光谱的理论与实测偏差的修正 被引量:8
1
作者 缪毅强 毛书正 罗琦琨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9-432,共4页
探讨用折射率补偿即改变厚度的方法 ,并辅助于计算机修正来矫正真空镀膜法生产宽带增透膜时实验值与理论值存在的偏差 ,取得了良好效果 。
关键词 膜系结构 反射率 真空镀膜 增透膜 折射率补偿 反射光谱 计算机修正 光学透镜 光路设计
下载PDF
高校电影教育发展现状及其特征——高校电影教育研究之一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逸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48-152,共5页
高校电影教育随着社会时代发展及其人才培养需求越来越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形成电影专业、艺术专业的电影教育、素质教育的电影课程开设、多媒体教学的电影资源利用、课外活动的"电影热"现象的分层级和系统化格局,凸显电影教育... 高校电影教育随着社会时代发展及其人才培养需求越来越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形成电影专业、艺术专业的电影教育、素质教育的电影课程开设、多媒体教学的电影资源利用、课外活动的"电影热"现象的分层级和系统化格局,凸显电影教育教学及其课内外活动的特征与优势,推动高校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的改革和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教育 发展现状 层级教学 系统构成 办学特点
下载PDF
带复合角度气膜孔的透平叶片冷却流场大涡模拟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玲 温国亮 +1 位作者 彭涛 李少华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91-497,共7页
采用大涡模型模拟了吹风比M=1.5时静止叶栅前缘射流孔为复合角度的流场结构,计算和分析了复合孔排叶片流场的三维流动结构及不同截面的涡量分布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射流的存在,增加了流场的复杂性,流场中同时存在射流剪切层涡、... 采用大涡模型模拟了吹风比M=1.5时静止叶栅前缘射流孔为复合角度的流场结构,计算和分析了复合孔排叶片流场的三维流动结构及不同截面的涡量分布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射流的存在,增加了流场的复杂性,流场中同时存在射流剪切层涡、马蹄形涡系、反向旋涡对和尾迹涡等4种涡系结构;叶片压力面和吸力面由于复合孔排的连续布置,冷却效果较好;射流的旋涡脱落呈周期性变化,第7排射流孔旋涡的脱落周期为0.04 s;在压力面侧,CVP的形成比吸力面早,涡的影响区域也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叶片 气膜冷却 大涡模拟 复合角度 射流 流场 涡系结构
下载PDF
基于异质结构的一维光子晶体红外3~5μm高反射镜设计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康文 李享成 +2 位作者 陈平安 程用志 朱伯铨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01-307,共7页
研究了具有异质结构且适用于3~5μm红外光区的一维光子晶体高反射镜,系统地分析了光波在一维周期性光子晶体中的反射特性,通过传输矩阵计算和仿真验证了λ/4介质膜系的反射率和最佳禁带宽度。在此基础上,选取Si和Y_2O_3两种材料,构造了2... 研究了具有异质结构且适用于3~5μm红外光区的一维光子晶体高反射镜,系统地分析了光波在一维周期性光子晶体中的反射特性,通过传输矩阵计算和仿真验证了λ/4介质膜系的反射率和最佳禁带宽度。在此基础上,选取Si和Y_2O_3两种材料,构造了24层一维光子晶体的双异质结构,仿真结果表明:在3~5μm红外波段,该结构的反射率为97.418%~99.999%。为了减少膜层数量,以金属银为衬底,设计了以Si和Y_2O_3为介质层结构的一维金属增强型光子晶体,其总层数为9层,仿真结果表明:在3~5μm红外波段,其反射率为98.943%~99.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高反射镜 光子晶体 λ/4介质膜系 异质结构 金属增强型光子晶体
原文传递
正弦表面结构的薄膜失稳形貌有限元分析和实验验证
5
作者 杨玺琳 刘海东 +2 位作者 贾飞 吴良科 古斌 《重庆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5-105,共11页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具有正弦表面结构的薄膜基底系统表面失稳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有限元分析,讨论了正弦结构幅值/波长比、薄膜基底模量比、薄膜厚度以及预拉伸变形等因素对薄膜表面失稳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基底模量比和薄膜厚... 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具有正弦表面结构的薄膜基底系统表面失稳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有限元分析,讨论了正弦结构幅值/波长比、薄膜基底模量比、薄膜厚度以及预拉伸变形等因素对薄膜表面失稳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基底模量比和薄膜厚度对薄膜的表面失稳波长造成较大影响;正弦结构幅值/波长比对正弦结构波峰与波谷处的失稳波长差值有显著影响。通过上述变量的相互组合,有望实现对膜基系统表面失稳形貌的调控。通过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定性地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研究工作对于探究复杂表面结构的薄膜失稳形貌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结构 薄膜失稳 数值模拟 失稳形貌
下载PDF
IFAS工艺处理南方低碳源污水的泥膜微生物互作规律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赫俊国 江伟勋 +4 位作者 何卓义 刘新平 吴世华 储昭瑞 冯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736-4747,共12页
针对低碳源条件下污水处理问题,开展了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共生系统(IFAS)的实验研究,讨论了低碳源下泥膜两相微生物的赋存特征和互作规律,明确其生态位和对处理效能的影响,通过实际水厂的中试实验,分析生物膜挂膜特性、泥膜活性和菌群的... 针对低碳源条件下污水处理问题,开展了活性污泥和生物膜共生系统(IFAS)的实验研究,讨论了低碳源下泥膜两相微生物的赋存特征和互作规律,明确其生态位和对处理效能的影响,通过实际水厂的中试实验,分析生物膜挂膜特性、泥膜活性和菌群的演替规律,对比在不同活性污泥泥龄调控下的泥膜两相中微生物结构和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变SRT下,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随着SRT的增大而增加;由于SRT-H中微生物浓度远大于SRT-L,因此SRT-H中泥膜之间的竞争关系较SRT-L更激烈,SRT-H中污染物去除效能较SRT-L更低.低碳源进水条件下,IFAS工艺中污泥活性随SRT增大而降低,当低SRT(5 d)条件下,活性污泥硝化、反硝化、聚磷和吸磷速率较高SRT(25 d)分别增加了122%、88%、34%和44%;而SRT对生物膜活性的影响较小,两种SRT下生物膜硝化活性、反硝化活性相差不大.微生物测序分析表明,IFAS工艺功能菌在泥膜两相间会随着SRT的变化而发生富集转移;SRT-L中,因“播种(seeding)”效应而在泥膜两相间发生富集转移的功能菌主要为unclassified_g__Enterobacteriaceae,SRT-H中则主要是Acinetobacter.同时,通过分析优势功能菌分布,发现活性污泥中脱氮菌和聚磷菌之间也存在一定竞争;在进水有机基质匮乏的条件下,脱氮菌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聚磷菌的相对丰度,表明脱氮菌更能适应低碳源条件,所以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这种优势主要体现为好氧反硝化菌相对丰度的增加;此外,泥相的SRT变化会反作用于膜相,使得生物膜的停留时间相应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菌群结构,筛选出不同优势菌属,进一步加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膜复合系统 泥膜互作关系 污泥龄 种群结构 播种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