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中—川西地区灯影组沉积层序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1
1
作者 文龙 杨跃明 +5 位作者 游传强 张玺华 彭瀚霖 王文之 罗冰 罗文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17,共10页
近期在四川盆地川中安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发现了大气藏,持续深化优质储层展布规律、源储配置关系等地质认识,对拓展该区的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川中—川西地区灯影组层序格架特征、沉积充填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沉积... 近期在四川盆地川中安岳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发现了大气藏,持续深化优质储层展布规律、源储配置关系等地质认识,对拓展该区的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川中—川西地区灯影组层序格架特征、沉积充填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沉积过程对储层发育和分布、源储配置关系等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德阳—安岳古裂陷总体上呈北西向展布,具有北宽陡、南窄缓的形态特征,且存在灯二期、灯四期2个裂陷边界,其中灯二期裂陷在德阳—内江一带呈"U"形展布;(2)灯影组可划分为4个Ⅲ级层序(SQ1~SQ4),SQ3时期,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可识别出完整的海进超覆和海退进积沉积反射结构,发育灯四段早—中期台缘带;(3)古裂陷在震旦系沉积之前就已有雏形,前震旦裂谷的继承性活动影响了震旦系的沉积充填及岩相展布;(4)SQ2、SQ4时期分别形成的灯二、灯四段裂陷边缘以及SQ3时期形成的灯四段早期台缘带是优质储层的有利分布区带;(5)环古裂陷下寒武统烃源区的灯二、灯四段边缘均具有侧接式源储配置关系,古裂陷东侧向川西北延伸的边缘带具有较好的天然气成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纪 气藏形成 沉积构造背景 地层层序 沉积充填 储集层 源储配置 控制因素
下载PDF
住院病案首页质量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梁喜 刘丹丹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8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住院病案首页质量影响因素与对策。方法整体抽样法选取某市属三级医院病案科2017年1月~2019年3月住院病案首页1800份,根据2016年国家卫计委颁布的《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6版)》及《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 目的探讨住院病案首页质量影响因素与对策。方法整体抽样法选取某市属三级医院病案科2017年1月~2019年3月住院病案首页1800份,根据2016年国家卫计委颁布的《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6版)》及《住院病案首页数据填写质量规范》,评估首页质量,对病案首页书写、填写、完整性等具体内容进行调查,分析其缺陷及原因。结果本次1800份住院病案首页填写缺陷128份,占7.11%;其中患者个人信息身份证、出生日期等填写缺陷率排在第一位,占1.94%;其次诊疗信息住院选择及编码,占1.89%;与其他信息填写缺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病案首页最高评分88分,最低评分为55分,平均得分(81.49±3.51)分。结论病案首页存在较多的填写缺陷原因,包括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专业水平等因素,完善改进措施,以此提高病案首页填写准确性与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案首页 数据质量 填写缺陷 影响因素 对策
下载PDF
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因子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施伟 朱国永 +3 位作者 孙明法 王爱民 陈中兵 严国红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8期1-7,共7页
水稻籽粒灌浆是籽粒形成的最重要生理过程,也是决定粒重、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决定性阶段。为充分了解水稻籽粒灌浆内在特性,促进水稻高产栽培和优良品质育种,对水稻籽粒灌浆的生物学特性、生理机制以及内源激素、酶活、基因、蛋白以及环... 水稻籽粒灌浆是籽粒形成的最重要生理过程,也是决定粒重、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决定性阶段。为充分了解水稻籽粒灌浆内在特性,促进水稻高产栽培和优良品质育种,对水稻籽粒灌浆的生物学特性、生理机制以及内源激素、酶活、基因、蛋白以及环境等影响因子进行综述,并对籽粒灌浆研究进行展望,提出从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基因表达等分子生物学方面深入研究籽粒灌浆机制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籽粒灌浆 内源激素 酶活 基因蛋白 影响因子 机制
下载PDF
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农田土壤的垂向入渗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邵芳 王培俊 +3 位作者 胡振琪 曾纪勇 陈亚凯 李恩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58,67,共6页
以田间试验为手段,研究济宁地区黄河泥沙充填复垦农田和对照农田的土壤入渗特征。在充填农田和对照农田两类样地的表层分别均匀布设了5个试验点。采用单圈入渗对各个试验点进行现场入渗试验,并对每个试验点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 以田间试验为手段,研究济宁地区黄河泥沙充填复垦农田和对照农田的土壤入渗特征。在充填农田和对照农田两类样地的表层分别均匀布设了5个试验点。采用单圈入渗对各个试验点进行现场入渗试验,并对每个试验点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其对于入渗的影响。选用经常用于野外入渗模拟的Kostiakov模型、Horton模型对两类样地的入渗过程进行模拟,发现两者均能较好地描述此次充填农田和对照农田试验点表层土壤的入渗特性,然而Kostiakov模型更适合描述此次充填农田和对照农田试验点表层土壤的入渗特性;除了CK3点的初始入渗率外,其余对照农田试验点的表层土壤入渗率均比充填农田大,主导影响因素是完整的毛管孔隙结构、大孔隙流和生物性大孔等;提出了深耕、加强充填泥沙层的保水保肥性、合理的灌溉方式以及科学的土壤剖面重构等改良充填农田的措施,以提高采煤沉陷地黄河泥沙充填复垦农田的农业生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泥沙 采煤沉陷地 充填复垦 土壤入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不同播期夏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及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文阳 王长进 +3 位作者 张子学 余海兵 胡曼 刘正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21-26,共6页
试验选用玉米杂交种郑单958(ZD958)和隆平206(LP206)为材料,分别于6月9日(PDⅠ)、6月17日(PDⅡ)和6月26日(PDⅢ)等3个时期播种,比较研究了玉米产量、籽粒灌浆特性及籽粒生长期间主要气象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中期播种的玉米籽粒产量最... 试验选用玉米杂交种郑单958(ZD958)和隆平206(LP206)为材料,分别于6月9日(PDⅠ)、6月17日(PDⅡ)和6月26日(PDⅢ)等3个时期播种,比较研究了玉米产量、籽粒灌浆特性及籽粒生长期间主要气象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中期播种的玉米籽粒产量最高,早播处理次之,晚播处理产量最低。PDⅡ籽粒启动势和灌浆持续期显著高于PDⅠ,同时PDⅡ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显著高于PDⅢ。可见,播期主要通过籽粒灌浆启动时间的早晚、灌浆速率的高低以及灌浆持续时间的长短影响籽粒生长。籽粒灌浆期间有效积温与平均灌浆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而平均日温差与启动势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玉米籽粒生长期间有效积温不足是晚播玉米减产的主要因素,而早播主要是灌浆期间平均日温差较低造成的。沿淮地区玉米生长的适宜播期在6月17日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播期 籽粒灌浆 气象因子
下载PDF
南方稻区“早籼晚粳”栽培模式晚季灌浆期气象因子对晚粳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冯向前 殷敏 +8 位作者 王孟佳 马横宇 褚光 刘元辉 徐春梅 章秀福 张运波 王丹英 陈松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63,共18页
【目的】研究南方双季稻区晚季灌浆期温光资源对不同类型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为适应性双季晚粳稻品种的筛选与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8年在浙江富阳和温州两地开展,以当地主栽3个籼稻品种为对照,根据专家推荐选择20个... 【目的】研究南方双季稻区晚季灌浆期温光资源对不同类型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为适应性双季晚粳稻品种的筛选与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8年在浙江富阳和温州两地开展,以当地主栽3个籼稻品种为对照,根据专家推荐选择20个候选粳型品种(包括10个常规粳稻、3个杂交粳稻和7个籼粳杂交稻),评估和研究灌浆期温光条件差异对晚粳稻品质的影响。【结果】(1)基于稻米品质特征聚类,晚籼稻因其特有的长宽比(3.18)与直链淀粉含量(19.40%)归属一类;相比晚籼稻,大部分杂粳型水稻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碱消值和食味值分别升高了4.31%-5.28%、6.51%-9.33%、25.83%-28.34%、-1.81%-4.27%、11.62%-50.85%和2.31%-2.85%,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则降低了20.98%-28.14%和1.16%-14.85%,表现出明显的米质提升;常规粳稻品种的米质表现则出现分离,部分源于苏南和嘉兴的常规粳稻(4个)与杂交粳类似,同属于米质提升一类;而部分源于江苏、上海的常规粳稻品种(6个)因其在晚季中相对较差的米质表现(高垩白度、垩白粒率和蛋白质含量)归属一类;(2)晚稻灌浆期稻米品质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气候因子对水稻品质的作用主要以齐穗后10-20 d为主;加工品质(糙米率)与日均辐射(R:-0.40--0.19,P<0.05)和昼夜温差(R:-0.45--0.28,P<0.05)呈负相关关系,与日最低温度(R:0.24-0.53,P<0.05)和降雨量(R:0.38-0.45,P<0.05)呈正相关关系;灌浆期降雨增多以及夜间温度的提高会显著提高垩白率和垩白粒率(R:-0.37--0.16,P<0.05;R:-0.43--0.12,P<0.05),从而降低稻米外观品质,同时夜间温度和降雨与食味值呈负相关关系(R:-0.37--0.16,P<0.05;R:-0.43--0.12,P<0.05);双季晚稻灌浆期最高温度与稻米食味值成正相关(R=0.37,P<0.05),日最低温度则与稻米蛋白质含量(R=0.19,P<0.05)和垩白度(R=0.16,P<0.05)及垩白粒率(R=0.12,P<0.05)成正相关。【结论】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晚稻 品种类型 灌浆期 稻米品质 气象因子
下载PDF
填方路基强夯加固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蒋洋 孙文彬 柴贺军 《工程勘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9,共4页
采用动力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夯锤落高、夯击方式、夯击间距等夯击参数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通过现场试验,阐述了强夯参数的具体取值方法以及强夯对填方路基的加固效果。得到结论:在一定的路基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夯击次数;同等能量条件... 采用动力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夯锤落高、夯击方式、夯击间距等夯击参数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通过现场试验,阐述了强夯参数的具体取值方法以及强夯对填方路基的加固效果。得到结论:在一定的路基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夯击次数;同等能量条件下,轻锤重夯的加固深度和影响范围小于重锤轻夯;强夯有效加固范围一般为夯锤直径的1.5~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填方路基 动力有限元 影响因素 加固效果
下载PDF
不同播期下鲜食糯玉米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韦海龙 程乙 +8 位作者 宋碧 邹军 左晋 李蕾 张军 刘代铃 曾涛 付敬锋 魏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55,共11页
为探讨播期对鲜食糯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以‘万糯2000’‘农科糯336’‘彩甜糯6号’3个品种为材料,设置6个播期(B1~B6)处理,研究不同播期下鲜食糯玉米的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 为探讨播期对鲜食糯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以‘万糯2000’‘农科糯336’‘彩甜糯6号’3个品种为材料,设置6个播期(B1~B6)处理,研究不同播期下鲜食糯玉米的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鲜食玉米生育期缩短,籽粒重、活跃灌浆期和灌浆终期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B4播期值(17.32 g·100粒^(−1)、21.84和34.94 d)最大。籽粒干物质积累量与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粒重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灌浆活跃期、灌浆持续时间呈显著相关(P<0.05)。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粒重和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受灌浆期内各主要气象因子影响显著,影响程度依次为日平均温度>日照时数>有效积温>降雨量,且均随籽粒灌浆期内日平均温度、日照时数和有效积温的升高而增加,当灌浆期降雨量在小于160 mm时呈正相关,大于160 mm时呈负相关。随播期的适当推迟,籽粒灌浆期有较长的灌浆活跃期及灌浆持续时间,较快的平均灌浆速率,较高的日平均温度和积温,适宜的降雨量。因此,黔中地区鲜食糯玉米在4月9—19日之间播种,更有利于籽粒灌浆和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研究结果可为贵州中部地区确定鲜食糯玉米适宜播期、高产高效栽培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鲜食玉米 灌浆特性 气象因素
下载PDF
Mechanics criterion and factors affecting overburden stability in solid dense filling mining 被引量:6
9
作者 Sun Ji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7年第3期407-413,共7页
The effect of controlling strata movement in solid filling mining depends on the filling rate of the goal. However,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the overburden in the backfill stope and the designed size of the backfill... The effect of controlling strata movement in solid filling mining depends on the filling rate of the goal. However,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the overburden in the backfill stope and the designed size of the backfill mining workface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we established a main roof strata model with loa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y of key strata to investigate the stability of the overburden in solid dense filling mining. We analyzed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law of the main roof strata based on elastic thin plate theo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sition of the long side midpoint of the main roof strata failed more easily because of tensile yield, indicating that this position is the area where failure is likely to occur more easily. We also deduced the stability mechanics criterion of the main roof strata based on tensile yield criteri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overburden in solid dense filling mining were also analyzed, including the thickness and elasticity modulus of the main roof strata, overlying strata loads, advanced distance and length of workface, and elastic foundation coefficient of backfill body.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termining the designed size of the solid dense filling mining work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lling mining Strata movement Stability control Influencing factors Size design
下载PDF
钛合金多筋构件锻造成形筋槽充填一致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俊楠 魏科 +1 位作者 董显娟 丁潼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5-61,共7页
针对钛合金多筋构件锻造过程易发生的筋槽充填不满问题,首先应用Deform-3D模拟软件分析了TA15钛合金多筋薄腹特征构件锻造过程中不同筋槽的材料流动及充填特征,并采用物理模拟试验进行了验证。其次,基于正交试验研究了出模角度、圆角半... 针对钛合金多筋构件锻造过程易发生的筋槽充填不满问题,首先应用Deform-3D模拟软件分析了TA15钛合金多筋薄腹特征构件锻造过程中不同筋槽的材料流动及充填特征,并采用物理模拟试验进行了验证。其次,基于正交试验研究了出模角度、圆角半径、坯料体积分配、加载速度、变形温度及摩擦因数这6个因素对充填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形初期材料处于筋槽充填的自由流动状态,而当某区域筋槽充满后,上模继续下压导致模具型腔内两处发生材料流动转变,转变一是腹板处材料发生横向跨筋流动,二是筋槽处材料发生纵向逆流,不同区域筋槽充填的不一致是导致多筋构件充填不满的本质原因。坯料体积比对材料流动及筋槽充填的影响最大,摩擦因数有一定影响,而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小。最后,基于优选的因素水平,获取了较好的充填效果,不同区域筋槽的充满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多筋构件 锻造成形 充填一致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Evolution of Cenozoic sedimentary architecture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basins
11
作者 Wu Tang Xiao-Jun Xie +3 位作者 Yi-Bo Wang Lian-Qiao Xiong Jia Guo Xin Li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35-53,共19页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CSSCS) has a complex tectonic dynamic background and abundant oil and gas resources, which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of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attention.However, systematic ...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CSSCS) has a complex tectonic dynamic background and abundant oil and gas resources, which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of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attention.However, systematic analyses are still lacking regarding its sediment filling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mostly due to limited borehole penetration and poor quality of seismic reflection data for deeply buried sequences. No consensus has been reached yet on the sedimentary infilling processes, which impede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laeogeography of Southeast Asia and the oil-and-gas exploration undertakings. Here, we illustrate the Cenozoic sedimentary evolution of the CSSCS region by synthesizing relevant data from previous literature and our own observations and displaying the evolution of depositional systems in sequential reconstructions. Besides,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of preferred sedimentary scenarios in the CSSCS incorporate the lates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preading of South China Sea(SCS) as well as the demise of the hypothetical Proto-South China Sea(PS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sedimentary basins in the CSSCS(foreland,strike-slip, and rift basins) with different sedimentary filling structures. The foreland basins formed a depositional pattern of ‘transition from deep water to shallow water environments', dominated by deep-water depositional systems which were formed before the Early Oligocene with submarine fans developed. Later,the foreland basins were gradually dominated by shallow-water depositional systems with deltas and shallow marine facies. The strike-slip basins showed the depositional architecture of ‘transition from lake to marine environments', i.e. the basins were dominated by lacustrine deposits during the Eocene and evolved into the marin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since Oligocene with delta develop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basin. The depositional evolution of rift basins illustr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nsition from clastic to carbonate deposits', i.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al and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Sedimentary filling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Proto-South China Sea South China Sea
原文传递
Soil erosion and its causes in high-filling body:A case study of a valley area on the Loess Plateau,China 被引量:1
12
作者 BAO Han TANG Ming +3 位作者 LAN Heng-xing PENG Jian-bing ZHENG Han GUO Guan-mia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1期182-196,共15页
Large-scale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LCPs)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Loess Plateau to increase the area of agriculture land.The newly created land is prone to soil erosion under the effects of water and gravity.T... Large-scale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LCPs)have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Loess Plateau to increase the area of agriculture land.The newly created land is prone to soil erosion under the effects of water and gravity.Taking a typical high-filling body(HFB)formed by LCPs in Yan’an,China as the subject,this study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the types and causes of soil erosion with multiple methods of field investigation,on-site monitoring and laboratory tests.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FB presented a composite pattern of soil erosion with multiple types mainly including underground erosion,mixed water-gravity erosion,seepage erosion,and scouring erosion.The type of erosion varied spatially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HFB depending on the dominant factors,mainly including the groundwater state,rainfall,runoff,gravity action,topography,and soil erodibility.The underground erosion mainly occurred at the positions with higher groundwater level and larger hydraulic gradient,while scouring erosion mainly occurred at the positions with extensive interactions of surface runoff,channel slope gradient and soil properties.And near the leading edge of the top of the slope,a band of mixed watergravity erosion occurred owing to the effects of water and gravity.In addition,nearly saturated soils at the toe of HFB displayed groundwater exfiltration and slope-face slumping.Based on our findings on the causes and variation of soil erosion for the HFB,we proposed the following eros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LCPs on the Loess Plateau:to construct drainage ditches and blind ditches to form a complete drainage system,plant alfalfa on the top platform to increase rainfall interception and reduce surface runoff,set seepage ditches and plant deep-rooted plants at the toe of the slope to improve slope toe stability,monitor groundwater level and slope deformation to learn the erosion dynamics and slope stability,and optimize the geometry of HFB such as the slope gradient and slope steps to reduce soil er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consolidation High-filling body Soil erosion Loess Plateau On-site monitoring Influence factors
下载PDF
基于生物陶瓷材料单尖一次性充填法在牙髓病患者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迪 史滨伟 张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生物陶瓷材料辅助下的单尖一次性充填在牙髓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3月黑龙江省医院收治的牙髓病患者60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多... 目的探讨生物陶瓷材料辅助下的单尖一次性充填在牙髓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3月黑龙江省医院收治的牙髓病患者60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生物陶瓷材料辅助下的单尖一次性充填法治疗,3个月治疗后评估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炎性因子、疼痛程度、牙周指标情况、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白介素(interleukin,IL)-2、6、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2、3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visual simulation of pain,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改良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lar bleeding index,mSBI)、牙周袋深度(probingdepth,PD)以及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L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以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牙龈肿痛、咬合不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陶瓷材料辅助下的单尖一次性充填法用于牙髓病患者中能获得良好的充填效果,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效改善牙周指标指数,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总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陶瓷材料 单尖一次性充填法 牙髓病 充填效果 炎性因子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构造沉积学特征及发育机制
14
作者 王宏语 李瑞磊 +1 位作者 朱建峰 张浩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2-127,共16页
梨树断陷是一个具有复杂构造沉积特征的箕状断陷湖盆,在松辽盆地深层断陷群中具有代表性。本文以大量的三维地震与钻井资料为基础,通过构造解释与沉积学分析,揭示该区整个断陷过程中的构造与沉积特征,总结其演化规律,分析其控制因素,明... 梨树断陷是一个具有复杂构造沉积特征的箕状断陷湖盆,在松辽盆地深层断陷群中具有代表性。本文以大量的三维地震与钻井资料为基础,通过构造解释与沉积学分析,揭示该区整个断陷过程中的构造与沉积特征,总结其演化规律,分析其控制因素,明确盆地的构造沉积学特征及演化机制;一方面为该区深层储层与圈闭预测研究提供地质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松辽盆地其他断陷的构造沉积学深入研究提供实例参考。研究表明,早白垩世的左旋拉伸应力背景及数次挤压构造活动造就了该区断陷过程中发育了多个亚构造阶段,经历了由断陷初期的多个“小而陡”的次级小断陷,向强烈断陷期的一个“西断东超”统一箕状断陷湖盆,再向断陷晚期的“盆缓、域广”浅水湖盆的演化历程。在断陷期的不同阶段,不整合面类型多样、成因各异;初始裂陷阶段区域地层抬升与断块掀斜均有发生,造成不整合的多类型样式;强烈断陷期更多发育断块旋转、掀斜造成的角度不整合;而在断陷晚期,平行不整合占据了更大的不整合面积比例,体现了地层整体抬升与沉降的结果。盆地沉积充填经历了由湖-扇沉积体系向辫状河体系的演变过程;强烈断陷阶段的各层序呈现“低位域逐渐萎缩,高位域所占比例不断增大”的层序结构变化特征;裂陷晚期层序则以“横向连续、纵向加积”为主要层序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断陷 构造沉积学 盆地结构 不整合 沉积充填 层序地层结构 控制因素
下载PDF
矸石充填巷道稳定性的蠕变效应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耿友明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7-80,共4页
研究矸石充填体的蠕变效应是分析充填巷道稳定性的重要方面。以梧桐庄矿为工程背景,基于流变力学推导出矸石充填巷道蠕变的数学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充填体粘滞性系数和弹性模量对充填巷道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巷道被... 研究矸石充填体的蠕变效应是分析充填巷道稳定性的重要方面。以梧桐庄矿为工程背景,基于流变力学推导出矸石充填巷道蠕变的数学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充填体粘滞性系数和弹性模量对充填巷道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巷道被充填后仅历经衰减蠕变阶段就结束了变形,当粘滞性系数从10^(17)p增加到10^(18)p,蠕变时间从4.8a延长至46.8a;当弹性模量从1.5GPa增加到3.5GPa,蠕变量减少了40%,显示巷道蠕变时间和蠕变量主要分别受粘滞性系数和弹性模量的控制。从理论角度为通过改良矸石物性来提高充填巷道稳定性提供了解释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充填 蠕变效应 稳定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5种硅酸盐填料对氨氮的吸附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志斌 高镜清 张瑞芹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100,共4页
研究了5种硅酸盐填料(沸石、膨胀蛭石、瓷砂陶粒、页岩陶粒和黏土陶粒)改性前后对氨氮的吸附效果,分析了投加量、pH和初始浓度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前,沸石对氨氮的吸附性最好,膨胀蛭石次之,页岩陶粒、瓷砂陶粒和黏土陶粒... 研究了5种硅酸盐填料(沸石、膨胀蛭石、瓷砂陶粒、页岩陶粒和黏土陶粒)改性前后对氨氮的吸附效果,分析了投加量、pH和初始浓度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前,沸石对氨氮的吸附性最好,膨胀蛭石次之,页岩陶粒、瓷砂陶粒和黏土陶粒效果较差.5种填料改性后,氨氮吸附效果均有提高.在pH 6.0~8.0,填料用量为50 g/L时,氯化钠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填料 氨氮 改性 吸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影响树脂充填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
17
作者 李旭 王珏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351-355,共5页
目的调查天然牙经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的3年成功率,并分析影响成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上提高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山西省古交西山医院口腔科接受复合树脂充填治疗的患者400名,男性200名,女性... 目的调查天然牙经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的3年成功率,并分析影响成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上提高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山西省古交西山医院口腔科接受复合树脂充填治疗的患者400名,男性200名,女性200名;年龄50~71岁,平均60.4±6.4岁;共660颗牙齿进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调阅病历、口腔检查和X线辅助检查的方法对其性别、口腔卫生状况、树脂类型、粘结剂类型、充填方式等进行调查,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合树脂充填成功率为90%,单因素分析显示嚼硬物情况、过冷过热饮食充填洞型、树脂基质类型、树脂填料类型、粘接剂类型、隔湿方法、充填器械和充填方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喜嚼硬物、过冷过热饮食、树脂基质为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填料为混合填料、整层充填、充填洞型为Ⅰ、Ⅱ、Ⅴ类洞为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当前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保持长期稳定依然面临挑战,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及咀嚼习惯,选择性能优良的树脂材料并采用正确的充填方式可提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充填治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压裂充填防砂完井增产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丹 康晓东 +1 位作者 曾杨 王旭东 《复杂油气藏》 2020年第3期72-76,共5页
针对疏松砂岩油藏开发过程中油井出砂影响产能的问题,提出了压裂充填防砂完井技术,实现在控制地层出砂的同时提高油井产量。应用数值模拟方法,以增产倍数作为目标函数,对不同储层、流体及井距等条件下的压裂充填防砂增产效果进行了计算... 针对疏松砂岩油藏开发过程中油井出砂影响产能的问题,提出了压裂充填防砂完井技术,实现在控制地层出砂的同时提高油井产量。应用数值模拟方法,以增产倍数作为目标函数,对不同储层、流体及井距等条件下的压裂充填防砂增产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压裂充填防砂后油井增产的倍数在1.3~2.6倍之间,其中增产效果对渗透率级差、低/高渗储层厚度比、原油黏度的变化不敏感,与储层渗透率、厚度及井距近似呈线性负相关。因此对于渗透率相对较低、厚度较薄及井距较小的油井,应用压裂充填防砂技术后,增产效果会更加明显。在渤海S油田的现场应用实例表明,压裂充填防砂技术有效提高了单井产能,较非压裂充填防砂井产能平均提高2.6倍左右,该技术对疏松砂岩油藏的有效开发及长期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充填 增产 产能 影响因素 数值模拟
下载PDF
Dyract复合体充填修复楔形缺损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米广平 雷小朋 范晶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611-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Dyract复合体充填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口腔科进行楔形缺损修复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牙髓活... 目的探讨Dyract复合体充填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口腔科进行楔形缺损修复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修复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牙髓活力、牙周组织应力、楔形缺损修复疗效及分析楔形缺损修复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牙髓活力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的牙髓活力整体较对照组好转(P<0.05);研究组在夹角为30°、60°、90°、120°时的牙周组织应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研究组的修复牙色泽协调性、边缘着色度、楔形修复体固位、形态满意度、边缘整合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继发龋,牙髓牙本质反应测试未发生过敏、疼痛等不良反应。患牙缺损程度、缺损牙区、牙龈活力、充填材料是影响楔形缺损修复临床疗效的危险独立因素。结论 Dyract复合体可作为充填修复楔形缺损的优选治疗方式。影响楔形缺损修复疗效的因素有患牙缺损程度、缺损牙区、牙龈活力、充填材料,应当注重这些因素,提前做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RACT复合体 填充修复 楔形缺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基因和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一 韩娟英 +3 位作者 傅吉 张宁 舒小丽 吴殿星 《中国稻米》 2018年第3期1-6,共6页
籽粒灌浆是决定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步骤,直接关系着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水稻籽粒灌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品种自身特性、植物激素以及环境因子等。在分子水平上,水稻灌浆也受淀粉合成与运输相关酶及基因的调控。本文综述了水稻... 籽粒灌浆是决定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步骤,直接关系着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水稻籽粒灌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品种自身特性、植物激素以及环境因子等。在分子水平上,水稻灌浆也受淀粉合成与运输相关酶及基因的调控。本文综述了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籽粒灌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