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re-shell Ni_(3)Sn_(2)@C particles anchore d on 3D N-dope d porous carbon skeleton for modulated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被引量:6
1
作者 Hongxia Zhang Kaige Sun +2 位作者 Kangkang Sun Lei Chen Guanglei Wu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7期242-252,共11页
Synthesizing multi-component composites via a straightforward,reliable,and scalable approach has been challenging.Herein,a three-dimensional nitrogen-doped porous carbon decorated with core-shell Ni_(3)Sn_(2)@carbon p... Synthesizing multi-component composites via a straightforward,reliable,and scalable approach has been challenging.Herein,a three-dimensional nitrogen-doped porous carbon decorated with core-shell Ni_(3)Sn_(2)@carbon particles(3D N-PC/Ni_(3)Sn_(2)@C)was customized through a simple salt-template pyrolysis approach.The formed Ni_(3)Sn_(2) particles are perfectly surrounded by crystalline carbon layers and em-bedded in 3D carbon walls during pyrolysis.The dual protection of crystalline carbon layers and porous carbon walls guarantees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Ni_(3)Sn_(2).The intriguing 3D and core-shell structure coupled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multiple components empowers the composite with rich heterogeneous interface and conductive network,and contributes to the lightweight,corrosion resistance,oxidation resistance,and superior stability of electromagnetic(EM)wave absorbers.The N-PC/Ni_(3)Sn_(2)@C possesses the minimum reflection loss(RL min)of-54.01 dB and wide effective absorption bandwidth(EAB)of 7.36 GHz under a low filler content of less than 10%.The concept in the work proposes a facile,eco-friendly,and scalable pathway for the synthesis of other heterogeneous structures of EM wave ab-sorb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doping Ni_(3)Sn_(2) 3D conductivity network Microwave absorption Ultra-low filler loading
原文传递
变质软岩路堤填料湿化变形的大型压缩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晓谋 杜秦文 曹周阳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CAS 2011年第5期363-367,373,共6页
为了研究变质软岩路堤填料的湿化变形特性,采用室内大型压缩试验,针对秦岭山区十天高速公路安康西段的强风化变软质岩填料受水影响较大的特点,进行了相同密度不同试验方法下的浸水饱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线法、双线法和循环加载后变... 为了研究变质软岩路堤填料的湿化变形特性,采用室内大型压缩试验,针对秦岭山区十天高速公路安康西段的强风化变软质岩填料受水影响较大的特点,进行了相同密度不同试验方法下的浸水饱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线法、双线法和循环加载后变质软岩填料在浸水饱和与荷载400、800、1 200 kPa共同作用下试样均产生明显的湿化变形,且湿化变形量随荷载增大呈递增趋势;双线法与循环加载作用下的湿化变形量明显大于单线法所产生的湿化变形量,但总的压缩变形量都较小。若将相应荷载换算成一定高度下填方路堤浸水的情况,考虑路堤填料在载荷不变时的最不利因素,建议最大填方高度不超过18 m,相应的湿化变形量小于10 cm,可以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中的工后沉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软岩 路堤填料 大型压缩试验 湿化变形 单线法 双线法 循环加载
下载PDF
Magnetic coupling engineered porous dielectric carbon within ultralow filler loading toward tunable and high-performance microwave absorption 被引量:6
3
作者 Wang Yang Bo Jiang +7 位作者 Zhihui Liu Rui Li Liqiang Hou Zhengxuan Li Yongli Duan Xingru Yan Fan Yang Yongfeng Li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214-223,共10页
Developing microwave absorption(MA)materials with satisfie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is a great challenge for tackling severe electromagnetic pollution.In particular,the magnetic component/carbon hybrids absorbers al... Developing microwave absorption(MA)materials with satisfied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is a great challenge for tackling severe electromagnetic pollution.In particular,the magnetic component/carbon hybrids absorbers always suffer from high filler loading.Herein,we propose a feasible strategy to construct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with tightly embedded Ni nanoparticles(Ni@NPC).These highly dispersed Ni nanoparticles produce strong magnetic coupling networks to enhance magnetic loss abilities.Moreover,the interconnected hierarchical dielectric carbon network affords favorable dipolar/interfacial polarization,conduction loss,multiple reflection and scattering.Impressively,with an ultralow filler loading of 5 wt.%,the resultant Ni@NPC/paraffin composite achieves an excellent MA performance with a minimum reflection loss of as high as-72.4 dB and a broad absorption bandwidth of 5.0 GHz.This capability outperforms most current magnetic-dielectric hybrids counterparts.Furthermore,the MA capacity can be easily tuned with adjustments in thickness,content and type of magnetic material.Thus,this work opens up new avenu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performance and lightweight MA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Magnetic nanoparticles Magnetic coupling Ultralow filler loading High-performance microwave absorption
原文传递
填料的有效利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邵志勇 刘温霞 《造纸化学品》 CAS 2001年第4期16-18,共3页
介绍了填料性质对加填纸页性质、纸料滤水性能等的影响及提高填料使用效率和防止填料溶解的方式。
关键词 填料 光学性质 强度性质 加填效率 造纸 利用
下载PDF
超级压光纸工艺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邝仕均 何继宏 +4 位作者 张瑞玲 李强 杨光誉 李洪法 孙利军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7,共7页
介绍了以国产原材料制造超级压光纸的实验室研究结果,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工艺技术,可以用废纸脱墨浆或化学机械木浆,或麦草浆配加部分化学木浆生产出超级压光纸。这种纸是以很高的填料含量和价格低廉的纤维原料生产的优质印刷纸,具有... 介绍了以国产原材料制造超级压光纸的实验室研究结果,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工艺技术,可以用废纸脱墨浆或化学机械木浆,或麦草浆配加部分化学木浆生产出超级压光纸。这种纸是以很高的填料含量和价格低廉的纤维原料生产的优质印刷纸,具有相当高的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压光纸 压光纸 造纸
下载PDF
考虑荷载间歇的粉土填料变形行为及临界弹性应变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茂桐 杨奇 +2 位作者 聂如松 谭永长 李亚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59-1369,共11页
路基受到的动荷载由列车通过时的连续性周期荷载与列车未通过的荷载间歇组成,大多数对路基填料变形特性的研究中忽略了荷载间歇的存在,无法正确认识列车荷载对路基的作用特征。为了对间歇性循环荷载作用下的重载铁路路基粉土填料变形特... 路基受到的动荷载由列车通过时的连续性周期荷载与列车未通过的荷载间歇组成,大多数对路基填料变形特性的研究中忽略了荷载间歇的存在,无法正确认识列车荷载对路基的作用特征。为了对间歇性循环荷载作用下的重载铁路路基粉土填料变形特性进行研究,开展不同动应力、含水率及围压条件下连续性循环荷载和间歇性循环荷载的动三轴对比试验,探讨荷载间歇对粉土填料累积塑性应变及弹性应变的影响,分析间歇加载下粉土填料的弹性应变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荷载间歇显著影响粉土填料的累积塑性应变大小和变形行为;间歇阶段的存在使得粉土填料抵抗弹性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得到提升;间歇加载下粉土填料的弹性应变随动应力幅值和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大,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对间歇加载下试样的不同变形行为类型进行分析,得到不同安定状态下的临界弹性应变的取值,试样为最优含水率、天然含水量及饱和含水率时,安定极限弹性应变分别为0.14%,0.11%及0.09%,蠕变极限弹性应变分别为0.30%,0.17%及0.13%。研究结果拓展了安定理论的适用性,为认识和评价重载铁路路基的变形行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动三轴试验 粉土填料 荷载间歇 弹性应变 安定理论
下载PDF
ASBBR处理超高盐榨菜腌制废水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晓品 魏姗姗 +3 位作者 韩懿 周健 陈浬 杨志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697-4702,共6页
研究以超高盐榨菜腌制废水为对象,考察填料种类、负荷和温度对ASBBR启动及处理效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盐度为7%(NaCl计),负荷为1 kg COD/(m3·d)的条件下,采用聚氨酯泡沫填料的反应器经67 d可成功构建超高盐榨菜腌... 研究以超高盐榨菜腌制废水为对象,考察填料种类、负荷和温度对ASBBR启动及处理效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盐度为7%(NaCl计),负荷为1 kg COD/(m3·d)的条件下,采用聚氨酯泡沫填料的反应器经67 d可成功构建超高盐榨菜腌制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系统,较未设置填料、投加半软性组合填料、球形组合填料和聚苯乙烯泡沫填料的反应器分别缩短了26、6、24和18 d,且运行至第79天,可使出水COD降至375 mg/L,COD去除率为92.86%;通过对负荷的阶段逐步提高,可提升反应器有机负荷至15 kg COD/(m3·d),使进水COD为(27 000±2 000)mg/L的超高盐废水,出水COD均值降至2 200 mg/L,平均去除率达到92.03%;温度对反应器处理效能影响显著,温度分别为30、25、20、15和10℃时,反应器COD去除率分别为92.63%、84.07%、67.13%、54.61%和44.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 高盐废水 ASBBR 填料 负荷 温度
原文传递
提高纸张填料留着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尹彦娜 刘全校 吕玉彬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2-16,共5页
从填料自身的特性和湿部化学参数方面介绍了造纸过程中填料留着率对生产成本与环境的影响因素;对助留剂(单元助留体系、双聚合物助留体系、微粒助留体系、非离子型助留体系)的应用、填料与纤维改性技术(阳离子淀粉改性、填料的包覆改性... 从填料自身的特性和湿部化学参数方面介绍了造纸过程中填料留着率对生产成本与环境的影响因素;对助留剂(单元助留体系、双聚合物助留体系、微粒助留体系、非离子型助留体系)的应用、填料与纤维改性技术(阳离子淀粉改性、填料的包覆改性、外表面细纤维化处理、阳离子淀粉改性纤维)和纤维细胞内加填等提高填料留着率的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助留剂是提高填料加添应用效率最常用、最普遍的方法,而且微粒助留体系对填料的留着率优于单元助留体系和双聚合物助留体系。填料及纤维改性和纤维细胞内加填方法是现在研究的热点,虽然过程比较复杂,但取得的效果比应用助留剂的方法更好,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 留着率 助留剂 填料改性 纤维改性 细胞内加填
下载PDF
Pomegranate micro/nano hierarchical plasma structure for superior microwave absorption 被引量:1
9
作者 Chunyan Ding Tao Wu +6 位作者 Xinsen Hu Chengshuai Shao Zhipeng Xu Hui Fu Songsong Wu Guangwu Wen Xiaoxiao Hua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SCD 2022年第10期8688-8696,共9页
Inspired by the pomegranate natural artful structure,pomegranate micro/nano hierarchical plasma configuration of Fe/Fe3C@graphitized carbon(FFC/pCL)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green sol-gel method and in-situ chemica... Inspired by the pomegranate natural artful structure,pomegranate micro/nano hierarchical plasma configuration of Fe/Fe3C@graphitized carbon(FFC/pCL)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green sol-gel method and in-situ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synthesis protocol.Pomegranate-like FFC/pCL successfully overcame the agglomeration phenomenon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with each seed of the pomegranate consisting of Fe/Fe_(3)C as cores and graphitized carbon layers as shells.The high-density arrangement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and the design of pomegranate-like heterostructures lead to enhanced plasmon resonance.Thus,the pomegranate-like FFC/pCL achieved a great electromagnetic wave(EMW)absorbing performance of 6.12 GHz wide band absorption at a low mass adding of only 16.7 wt.%.Such excellent EMW performance can be attributed to its unique pomegranate hierarchical plasma configuration with separated nanoscale iron cores,surface porous texture,and good carbon conductive network.This investigation provides a new paradig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gnetic/carbon based EMW absorbing materials by taking advantage of pomegranate hierarchical plasma configu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low filler loading carbon shell network structure magnetic Fe/Fe3C
原文传递
Physic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uffa aegyptiaca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10
作者 S. I. Ichetaonye I. C. Madufor +1 位作者 M. E. Yibowei D. N. Ichetaonye 《Open 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 2015年第4期110-117,共8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tudy of moisture content, hardness, bulk density, apparent porosity, tensile and flex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site properties of Luffa aegyptiaca fiber. Luffa aegyptiaca reinforced epoxy c...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study of moisture content, hardness, bulk density, apparent porosity, tensile and flex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site properties of Luffa aegyptiaca fiber. Luffa aegyptiaca reinforced epoxy composites have been developed by hand lay-up method with Luffa fiber untreated and treated conditions for 12 Hrs and 24 Hrs in different filler loading as in 2:1 ratio (5%, 10%, 15%, 20% and 25%). The effects of filler loading on the moisture content, hardness, bulk density, apparent porosity, tensile and flexur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In general, the treated Luffa fibre composite for 24 Hrs showed better improvement properties via addition of modified Luffa fibre as reinforcement. However, tensile and flexural properties improved continuously with increasing filler loading up to 20% but decreasing at 25% due to weak interfacial bonding for both untreated and treated composite. The favourable results were obtained at 20% for treated composite at 24 Hrs especially at tensile and flex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are suitable for mechan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FFA aegyptiaca FIBER FLEXURAL filler loading
下载PDF
配方因素对硅橡胶疲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明 冯林兆 +1 位作者 黄艳华 苏正涛 《弹性体》 CAS 2020年第4期37-41,共5页
从填料网络和交联网络两个角度,研究了填料用量和交联水平等配方因素对硅橡胶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网络和交联网络对硅橡胶的性能都有显著影响,交联网络对硅橡胶静态撕裂强度的影响更显著,而在动态载荷下,填料网络... 从填料网络和交联网络两个角度,研究了填料用量和交联水平等配方因素对硅橡胶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填料网络和交联网络对硅橡胶的性能都有显著影响,交联网络对硅橡胶静态撕裂强度的影响更显著,而在动态载荷下,填料网络对材料疲劳裂纹扩展性能的影响更为明显。这种差异表明仅通过相关静态力学性能的测量很难预测材料的动态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疲劳 填充 交联
下载PDF
高填纸的新工艺研究进展
12
作者 郝宁 张美云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29,78,共6页
综述了高填纸的新工艺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填料的包覆改性、新型多孔填料及纤维填充技术。阐述了高填纸的助留助滤体系的优化研究进展及增强研究进展。本文论述的高填纸的新工艺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实现工业化。
关键词 高填纸 填料包覆改性 多孔性填料 纤维填充 湿部化学
下载PDF
回用污泥在牛皮箱纸板生产中的应用
13
作者 孙世杰 刘泽华 +1 位作者 鞠彦斌 徐亚茹 《中华纸业》 CAS 2020年第22期63-65,共3页
纸机产生的废水通过水处理,会产生一定的污泥。污泥本身含有大量的纤维,若将污泥焚烧或填埋显然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我公司通过特定的药剂处理技术,把初沉池的污泥重新添加于箱纸板。结果表明:在污泥添加量不高于30k g/t纸的条件下,成... 纸机产生的废水通过水处理,会产生一定的污泥。污泥本身含有大量的纤维,若将污泥焚烧或填埋显然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我公司通过特定的药剂处理技术,把初沉池的污泥重新添加于箱纸板。结果表明:在污泥添加量不高于30k g/t纸的条件下,成纸灰分大约可以提高1.5%~2.5%,纸张亮度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而对纸张的强度影响不大。污泥加填后,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皮箱纸板 污泥 强度指标 加填
下载PDF
高导热低填量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4
作者 吴宇明 虞锦洪 +3 位作者 曹勇 李双艺 王梦杰 江南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0-766,共7页
高导热低填量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电子封装和大功率电子设备等领域有着巨大需求。通常高导热聚合物是通过在高分子基体中均匀分散高含量的导热填料来实现的,然而较高填料含量会极大地恶化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提升材料经济成本,因此高填量... 高导热低填量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电子封装和大功率电子设备等领域有着巨大需求。通常高导热聚合物是通过在高分子基体中均匀分散高含量的导热填料来实现的,然而较高填料含量会极大地恶化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提升材料经济成本,因此高填量复合材料很难满足当前工业应用上的需求。综述了近年来高导热低填量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导热机制和影响低填量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主要因素,按照不同填料类型介绍了一些热导率高于1.0 W/(m·K)且填充量低于10vol%的高导热低填量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展望了高导热低填量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低填充量 高导热 机制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纸浆细胞内加填及其纸页性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温霞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2期42-46,共5页
本文主要叙述了纸浆细胞腔加填和纸浆细胞壁现场加填的方法、原理及其纸页的强度性质和光学性质。
关键词 细胞腔 加填 细胞壁 加填 纸浆 纸页性能
下载PDF
基于改性填料的MBBR工艺高负荷处理淀粉糖废水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振江 佟毅 +2 位作者 刘桂文 朱杰 陈勇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1年第3期288-293,共6页
淀粉糖废水是一类高浓度有机废水,现阶段的处理工艺主要是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组合工艺。本研究主要针对好氧段进行改进,以改良型移动床生物反应器(MBBR)工艺对淀粉废水进行高效处理,通过对MBBR工艺中的填料结构进行设计优化及表面修饰,... 淀粉糖废水是一类高浓度有机废水,现阶段的处理工艺主要是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组合工艺。本研究主要针对好氧段进行改进,以改良型移动床生物反应器(MBBR)工艺对淀粉废水进行高效处理,通过对MBBR工艺中的填料结构进行设计优化及表面修饰,同时对工艺曝气条件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改进后的MBBR工艺可在高有机负荷率(OLR)的条件下稳定运行处理淀粉糖废水。改进后的MBBR工艺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 h,以化学需氧量(COD)计,容积负荷可达到10~12 kg/(m^(3)·d)。经MBBR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BR工艺 改性载体填料 生物膜 有机容积负荷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高铁荷载作用下基床填料的动三轴模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昆林 杨贵 许建宝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6-673,共8页
依据高铁路基基床的工作条件,推导出室内三轴试验模拟列车荷载的围压范围为10~150kPa,频率范围为1~5Hz。在此基础上开展高铁基床填料AB组料动三轴试验研究,分析了列车荷载下围压、压实度、加载频率对AB组料动弹性模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依据高铁路基基床的工作条件,推导出室内三轴试验模拟列车荷载的围压范围为10~150kPa,频率范围为1~5Hz。在此基础上开展高铁基床填料AB组料动三轴试验研究,分析了列车荷载下围压、压实度、加载频率对AB组料动弹性模量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AB组料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和应变软化特征,动弹性模量的倒数与动应变曲线基本呈线性关系,说明AB组料的动本构关系符合Hardin双曲线模型。动弹性模量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实度的增大,动弹性模量呈非线性增大;加载频率对动弹性模量有一定的影响,当应变小于0.05%时频率对动弹性模量影响较大,但应变超过0.05%时,频率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组料 列车荷载 动三轴试验 动弹性模量
下载PDF
BF填料接触氧化法处理化工综合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万友 付冰 +1 位作者 欧阳文璟 刘景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73,共4页
试验研究了以采用新型BF填料的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化工综合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其处理效果稳定、表观污泥产率低、抗冲击能力强。为检验填料的性能,提出以填料丝长负荷判断去除效果,在填料的CODCr、BOD5和NH3-N丝长负荷分别高达67.39、... 试验研究了以采用新型BF填料的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化工综合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其处理效果稳定、表观污泥产率低、抗冲击能力强。为检验填料的性能,提出以填料丝长负荷判断去除效果,在填料的CODCr、BOD5和NH3-N丝长负荷分别高达67.39、32.68、10.24 g/(m.d)的情况下,CODCr、BOD5和NH3-N去除率仍分别达86.43%、95.55%和90.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填料 化工综合废水 填料丝长去除负荷
下载PDF
SiO_2粒径分布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苞蕾 朱墨 +4 位作者 王芮莉 张青红 孙宾 孙皎 朱美芳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1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研究SiO2粒径分布对牙科复合树脂无机填料的填充量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经硅烷表面修饰的气相法纳米SiO2(NS)和微米SiO2(MS),通过调整两者相对质量比,与双酚A双甲氧基缩水甘油酯牙科树脂单体共混,制备了一系列牙科复合树... 目的研究SiO2粒径分布对牙科复合树脂无机填料的填充量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经硅烷表面修饰的气相法纳米SiO2(NS)和微米SiO2(MS),通过调整两者相对质量比,与双酚A双甲氧基缩水甘油酯牙科树脂单体共混,制备了一系列牙科复合树脂M50N20,M55N15,M58N12,M60N10,M63N07,研究了不同SiO2粒径分布对无机填料的填充量,以及复合树脂维氏硬度、三点弯曲强度和断面形貌的影响。结果复合树脂中填料的填充量取决于无机填料的分布及比表面大小,当MS/NS=58/12时,复合树脂的无机填料填充量达到84wt%。M58N12表现出最高的三点弯曲强度(153.2MPa)以及维氏硬度(102.3MPa)。复合树脂断面的SEM形貌分析表明,纳米SiO2与复合树脂基体有较好的粘合作用。结论复合树脂中SiO2粒径分布对物理机械性能以及无机填料的填充量有较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复合树脂 SiO2粒径分布 填料填充量 力学性能 形貌分析
下载PDF
低含量污染物下悬浮填料移动床耐冲击负荷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艾文 金腊华 魏臻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101,共4页
利用生物陶粒作为悬浮填料移动床(MBBR)的填料处理南方城镇低含量污染物生活污水,考察了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对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探究系统运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生物陶粒MBBR最高可承受0.9m3.m-2.h-1的水力负荷,COD、NH4+-N... 利用生物陶粒作为悬浮填料移动床(MBBR)的填料处理南方城镇低含量污染物生活污水,考察了水力负荷、有机负荷对反应器运行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探究系统运行边界条件。结果表明,生物陶粒MBBR最高可承受0.9m3.m-2.h-1的水力负荷,COD、NH4+-N、TN去除率分别为64.71%、58.12%、37.54%;HRT为6 h条件下,系统可承受低于1.0 kg.m-.3d-1的有机负荷冲击,出水COD和NH4+-N、TN的质量浓度均可达到GB 18918-2002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陶粒悬浮填料移动床工艺 生物陶粒 低含量生活污水 水力负荷 有机负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