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柑桔果形遗传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克玲 陈力耕 +1 位作者 钟广炎 洪奇斌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对21个杂交组合、1049株一代植株果形调查测定表明,柑桔一代杂种果形呈连续性变异。杂种果形指数与亲中值及母本果形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形呈趋中或趋扁变异。圆形果和椭圆形杂交后,果形指数略低于亲中值;扁圆形果与椭圆... 对21个杂交组合、1049株一代植株果形调查测定表明,柑桔一代杂种果形呈连续性变异。杂种果形指数与亲中值及母本果形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形呈趋中或趋扁变异。圆形果和椭圆形杂交后,果形指数略低于亲中值;扁圆形果与椭圆形果或圆形果杂交,果形为趋中变异,果形传递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属 杂交 果形 遗传
下载PDF
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花期花量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赖焕林 王章荣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405-411,共7页
调查了广西覃塘林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的花期和花量,着重探讨花期和花量对种子生产与子代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结果认为:无性系间和分株间的花期并不完全一致,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步性。进入正常结实期的种子园存在“花粉相对不足”... 调查了广西覃塘林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的花期和花量,着重探讨花期和花量对种子生产与子代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结果认为:无性系间和分株间的花期并不完全一致,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步性。进入正常结实期的种子园存在“花粉相对不足”问题。少数几个无性系的雄球花或雌球花在园内占主导地位,使种子园种子的遗传基础面临变窄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种子园 开花期 杂交后代 种子
下载PDF
杉木杂交后代胸径生长和木材体积质量的遗传变异及联合选择 被引量:5
3
作者 林同龙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研究了 1 0年生杉木杂交后代试验林的胸径生长和木材体积质量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 :杉木胸径和木材体积质量在后代间存在显著差异 ,胸径的遗传变异系数为 7 39% ,而木材的变异系数只有 4 45% ,胸径的广义遗传力为 0 77,木材体积... 研究了 1 0年生杉木杂交后代试验林的胸径生长和木材体积质量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 :杉木胸径和木材体积质量在后代间存在显著差异 ,胸径的遗传变异系数为 7 39% ,而木材的变异系数只有 4 45% ,胸径的广义遗传力为 0 77,木材体积质量的广义遗传力则为 0 86;胸径与木材体积质量的遗传相关表现出中度以上的负相关 ( - 0 60 4 9)。采用简单指数法评选出 4个优良杂交组合 ,胸径遗传增益为 9 1 8% ,而木材体积质量与对照相近。表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杂交后代 遗传变异 联合选择 木材体积质量
下载PDF
大豆亲本及其杂交后代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马小娟 李贵全 +1 位作者 马宏飞 郭数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1,共4页
以晋大52、晋大57及其杂交衍生的55个稳定后代品系为材料,研究了株高、分枝数、生育期等15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遗传关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5个指标综合成为累计贡献率达85.81%的6个新指标;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产量与主成分值之... 以晋大52、晋大57及其杂交衍生的55个稳定后代品系为材料,研究了株高、分枝数、生育期等15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遗传关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5个指标综合成为累计贡献率达85.81%的6个新指标;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产量与主成分值之间的回归方程;用回归方程预测品种产量,方程估产的误差百分率绝对值除2、10、21、22、30、39、53号品系外,其余品系误差绝对值均低于10%;以主成分值为指标的聚类分析将57个材料聚为高产、中产、低产3类。结果证明主成分回归法可以应用于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总荚数、总粒数、主茎荚数、分枝数、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大豆的产量能力可通过研究不同性状间的差异水平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杂交后代 产量 主成分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木麻黄优树子代测定结果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何福基 王冬米 +2 位作者 卢世俊 许基全 高启良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39-144,共6页
本文对木麻黄优树的遗传品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根据表型选择优树是有效的。木麻黄主要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和家系内的遗传变异十分明显,其遗传力大小依次为胸径(0.689)>材积(0.565)>树高(0.550)。通过子代测定选出的优良家... 本文对木麻黄优树的遗传品质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根据表型选择优树是有效的。木麻黄主要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和家系内的遗传变异十分明显,其遗传力大小依次为胸径(0.689)>材积(0.565)>树高(0.550)。通过子代测定选出的优良家系,其有性后代在树高、胸径和材积早期生长的遗传增益分别为8.24%,14.33%和24.16%。研究还表明:根据6~7a各家系生长状况初选优良家系,根据种子园无性系早期的胸径生长量,初步淘汰不良无性系,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杂交后代 遗传力
下载PDF
11年生杉木全同胞子代林遗传效应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隆高 兰玉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407-413,共7页
通过对1980年营造的11年生杉木全同胞子代林的试验研究,表明子代林在生长上存在着极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由遗传引起。一般配合力效应占杉木生长遗传效应的主导地位,特殊配合力占次要地位。产地杂交表现有一定的优势。不同年份间村积... 通过对1980年营造的11年生杉木全同胞子代林的试验研究,表明子代林在生长上存在着极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由遗传引起。一般配合力效应占杉木生长遗传效应的主导地位,特殊配合力占次要地位。产地杂交表现有一定的优势。不同年份间村积生长量和现实增益方面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利用这些差异,可为建立高世代种子园选择优良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杂交 遗传分析 遗传变差
下载PDF
白菜型冬春性油菜杂交后代抗寒性变异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刚 王丽萍 +8 位作者 孙万仓 曾秀存 刘自刚 李学才 方彦 武军艳 赵艳宁 董红业 王月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5-101,共7页
选用抗寒性强的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和陇油9号)与优质春油菜(Parkland)杂交的后代群体(F1,F2和 BC1)为研究对象,以降温前后的油菜 SOD 、POD 、CAT 、可溶性蛋白和 MDA 等5个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异情况为依据,结合越冬率数据对... 选用抗寒性强的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和陇油9号)与优质春油菜(Parkland)杂交的后代群体(F1,F2和 BC1)为研究对象,以降温前后的油菜 SOD 、POD 、CAT 、可溶性蛋白和 MDA 等5个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异情况为依据,结合越冬率数据对杂交后代进行抗寒性分析。研究表明:降温后,所有单株的生理生化指标都增加。降温前SOD 、POD 、CAT 、可溶性蛋白和 MDA 值分别介于131.16~489.50 U·g -1、8.59~68.44 U·g -1、2.63~20.85 U·g -1、2.53~7.80 mg·g -1和3.69~13.67 mg·g -1 。 降温后,分别为290.87~796.88 U·g -1、22.63~101.5 U·g -1、8.89~48.30 U·g -1、4.46~10.68 mg·g -1和5.77~21.25 mg·g -1 。 生理生化指标和越冬率均发生分离,F1代生理生化变异系数小,而以冬性亲本为母本的后代越冬率(70.27%)高于春性亲本为母本的后代(64.48%) 。 F2代和 BC1代变异较大,其中 BC1代中以冬性亲本为轮回亲本的群体越冬率(71.43%~76.19%)明显高于以春性亲本为轮回亲本群体的越冬率(38.46%~43.75%) 。 相关性分析表明这5个生理生化特性与越冬率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7、0.757、0.665、0.567和-0.663。分析结果表明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合越冬率对冬春杂交后代的抗寒性分析是可行的,能够筛选出抗寒优良单株,为白菜型冬油菜品质改良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杂交后代 抗寒性 生理生化特性 越冬率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和春油菜杂交后代抗寒性与植物学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王丽萍 杨刚 +10 位作者 孙万仓 张正丽 王月 董红业 赵艳宁 孔德晶 鲁美宏 杨宁宁 刘自刚 方彦 武军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1-296,共6页
对强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和陇油9号与优质白菜型春油菜品种Parkland杂交后代群体的感温性(冬春性)、植物学特性、越冬率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两个杂交组合的F1代植株全部表现为冬性,可见冬性为显性,F2代和BC1冬春... 对强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和陇油9号与优质白菜型春油菜品种Parkland杂交后代群体的感温性(冬春性)、植物学特性、越冬率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两个杂交组合的F1代植株全部表现为冬性,可见冬性为显性,F2代和BC1冬春性发生分离,F2代冬春性均符合4∶1的分离,而BC1中以Parkland为轮回亲本时,后代冬春性符合1∶1的分离,以陇油7号和陇油9号为轮回亲本时,后代冬春性之比为4∶1。(2)以越冬率为抗寒指标分析发现陇油7号×Parkland杂交后代的抗寒性比陇油9号×Parkland杂交后代抗寒性强,这与冬性亲本抗寒性强弱一致,各世代抗寒性强弱依次是:以冬性为轮回亲本的BC1>F2>F1>春性为轮回亲本的BC1。(3)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分析表明,越冬率与冬春杂交后代主要生物学特性紧密相关,相关程度依次为:心叶色>生长习性>冬春性>叶色。分析得出,植株形态特征与抗寒性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心叶为紫色、叶色深绿或浅绿、匍匐或半直立生长的幼苗,其越冬率较大,抗寒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杂交后代 冬春性 生物学特性 灰色关联
下载PDF
不同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杂交后代保护性酶活性与越冬率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凯音 孙万仓 +11 位作者 刘自刚 方彦 杨刚 马骊 郭仁迪 方圆 侯献飞 刘林波 钱武 刘海卿 袁金海 王治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529-2535,共7页
以超强抗寒性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分别与抗寒性品种延油2号和耐寒性品种天油2号的杂交后代(F1、F2、BC1)为研究对象,对各世代越冬率进行统计并结合亲本及杂交后代的CAT、POD、SOD酶活性变化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抗寒性关系。结果表明:不同... 以超强抗寒性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分别与抗寒性品种延油2号和耐寒性品种天油2号的杂交后代(F1、F2、BC1)为研究对象,对各世代越冬率进行统计并结合亲本及杂交后代的CAT、POD、SOD酶活性变化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抗寒性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抗寒性品种杂交后代的越冬率均介于2个亲本之间,但不同世代越冬率存在较大差异;母本的抗寒性越强,在F1代中,后代的越冬率越高,F1代的自交后代(F2)越冬率比F1代的低;在BC1中,后代的越冬率变化范围较大,既有低于F2代自交后代的杂交组合(天2×陇7)×天2,也有高于F1代的杂交组合(陇7×天2)×陇7,以抗寒性强的品种作轮回亲本可以使回交一代的越冬率明显升高。低温胁迫后,2个群体不同世代的保护酶活性均增加,在群体1中,F1代CAT平均值从降温后比降温前升高了,F2从8.41 U·g-1到15.72 U·g-1,BC1从10.62 U·g-1到19.20 U·g-1。对越冬率与保护性酶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1.208+2.698X1+1.154X2+0.163X3,可得出越冬率与CAT酶、POD酶、SOD酶活性的关系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保护性酶活性越强,越冬率越高,抗寒性也就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白菜型 越冬率 保护酶活性 抗寒性 杂交后代
下载PDF
水稻品种ZH5及其杂交后代纹枯病抗性和农艺性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世文 王玲 +1 位作者 王全永 唐绍清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11,共5页
以对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Kühn)有良好抗性的水稻品种ZH5为母本,与对纹枯病抗性较差的泸恢17、多系1号和GR83个恢复系进行杂交,获得杂交F1、F2代,于2005—2006年在杭州田间对亲本和杂交后代进行了纹枯病抗性人工接种鉴定及植... 以对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Kühn)有良好抗性的水稻品种ZH5为母本,与对纹枯病抗性较差的泸恢17、多系1号和GR83个恢复系进行杂交,获得杂交F1、F2代,于2005—2006年在杭州田间对亲本和杂交后代进行了纹枯病抗性人工接种鉴定及植株生物学性状考查。结果表明,杂交F1代植株对纹枯病的抗性水平介于双亲之间,大多数农艺性状表现出超亲优势或介于双亲之间;同一杂交组合F2代群体内纹枯病抗性分离较大;不同杂交组合间群体内抗、感纹枯病植株分布差异较大。植株对纹枯病的抗性与株型性状相关不显著,主要决定于品种自身的抗性遗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ZH5 杂交后代 生物学特性 纹枯病抗性
下载PDF
节—硬—偏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卫兵 徐如宏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0年第3期153-155,166,共4页
为更好地利用杂种后代 ,通过硬粒小麦 (AABB ,2n =2 8)与偏凸山羊草 (DDMVMV,2n =2 8)再与节节麦 (DD ,2n =14 )杂交 ,获得八倍体小麦 ,经过连续自交选育 ,其后代疯狂分离 ,主要表现为以下类型 :普通型、硬粒型、偏凸型、中间型 ,根尖... 为更好地利用杂种后代 ,通过硬粒小麦 (AABB ,2n =2 8)与偏凸山羊草 (DDMVMV,2n =2 8)再与节节麦 (DD ,2n =14 )杂交 ,获得八倍体小麦 ,经过连续自交选育 ,其后代疯狂分离 ,主要表现为以下类型 :普通型、硬粒型、偏凸型、中间型 ,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2 8~ 56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 2n =2 1Ⅱ的细胞占 31 2 5%~ 35 78% ,染色体构型分别为 :普通型 1 57Ⅰ +2 0 12Ⅱ +0 0 6Ⅲ ,硬粒型 4 2 5Ⅰ +18 72Ⅱ +0 0 5Ⅲ ,偏凸型 7 38Ⅰ +17 12Ⅱ +0 0 6Ⅲ ,中间型 5 78Ⅰ +2 1 15Ⅱ +0 0 6Ⅲ ,天然结实率不同类型存在差异 ,其中普通型为 91 2 5%~ 94 6 9% ,偏凸型为19 77%~ 2 1 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粒小麦 八倍体小麦 杂交后代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野生大燕麦和偏凸山羊草后代的遗传研究
12
作者 徐如宏 任明见 +1 位作者 王歆 张庆勤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0年第5期328-331,348,共5页
为了证明野生大燕麦和偏凸山羊草杂种的真实性 ,了解二者间的亲缘关系及染色体的传递情况 ,对其后代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和同工酶的电泳分析。结果表明 ,偏凸山羊草和野生大燕麦的杂种F1完全不育 ,其花粉母细胞观察为 2 8个单价体 ;用节燕 ... 为了证明野生大燕麦和偏凸山羊草杂种的真实性 ,了解二者间的亲缘关系及染色体的传递情况 ,对其后代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和同工酶的电泳分析。结果表明 ,偏凸山羊草和野生大燕麦的杂种F1完全不育 ,其花粉母细胞观察为 2 8个单价体 ;用节燕 1号与杂种F1进行复交 ,得到的复交F1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不正常 ,出现较多单价体 ,数目在 7~ 17个之间。复交F1自交后代的根尖染色体数在 4 2~ 54之间 ,其酯酶和淀粉酶同工酶酶谱比较结果表明 ,自交后代具有偏凸山羊草和节燕 1号的遗传物质。通过本研究初步证明了野生大燕麦和偏凸山羊草杂种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凸山羊草 野生大燕麦 细胞遗传 杂交后代
下载PDF
家系相关模型的探讨
13
作者 张元跃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6期589-593,共5页
探讨了家系相关模型的方法,并举例说明了应用。
关键词 家系 数学模型 亲本 杂交后 动物
下载PDF
湿地松单亲子代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锡培 梁一池 +1 位作者 张玉标 张水木 《福建林业科技》 1994年第1期14-18,共5页
来自4个省份,5个引种群体的30个优树单亲子代测定15年结果表明:参试家系在材积、胸径和对褐斑病感病性上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中福建南屿家系群体生长快.树皮薄,侧枝数多;江苏和南京家系生长最差;江西家系平均抗褐斑病... 来自4个省份,5个引种群体的30个优树单亲子代测定15年结果表明:参试家系在材积、胸径和对褐斑病感病性上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中福建南屿家系群体生长快.树皮薄,侧枝数多;江苏和南京家系生长最差;江西家系平均抗褐斑病能力最强。通过多重比较,初步筛选出FJNY—003.JXJA—077,AHJX—001和JXJA—087等4个家系,它们材积平均生长比CK快38.4%,平均遗传增益为17.06%;胸径平均遗传增益为5.12%,感病性降低5.43%。文中对性状间相关及其遗传参数也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单亲子代 测定 遗传变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