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anulation of filamentous microorganisms in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with saline wastewater 被引量:11
1
作者 Zhihua Li Ting Zhang +1 位作者 Na Li Xiaochang W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1期62-67,共6页
Proliferation of filamentous microorganisms frequently leads to operational failure for activate sludge systems. In this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filamentous microorganisms could grow in compact granular structure wit... Proliferation of filamentous microorganisms frequently leads to operational failure for activate sludge systems. In this study, it was found that filamentous microorganisms could grow in compact granular structure with 5% sodium chloride in the substrate. In the early period of experiment, coccoid and rode-like bacteria predominated in the yellowish-brown granules, and later the white and the black granules were developed by filamentous microorganisms. The filamentous granules exhibited low porosity and fast settling velocity, and were more compact even than bacteria granules.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the elevated pH in the later period might be a possible reason for the compact growth of filamentous granules. However, the bacteria granules showed the high bioactivity in terms of specific oxygen utilizing rate, and comprised of a wider diversity of compounds based on the thermogravimetric evaluation. The findings in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filamentous microbes could form compact granular structure, which may encourage the utilization of filamentous microorganisms rather than the inhibition of their growth, as the latter is frequently used for sludge bulking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bic granule sludge bulking filamentous microorganisms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下载PDF
丝状微生物形态分析方法及影响形态的因素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晓静 阳葵 冯霞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2年第3期233-237,共5页
丝状微生物形态分析有直接观测法、计数表法和图象分析法等。其中图象分析法减少了主观性并引入了自动操作 ,弥补了人工操作的不足。影响丝状微生物形态的主要因素有搅拌强度、溶氧浓度和稀释率等。关于搅拌强度对真菌形态的研究大多集... 丝状微生物形态分析有直接观测法、计数表法和图象分析法等。其中图象分析法减少了主观性并引入了自动操作 ,弥补了人工操作的不足。影响丝状微生物形态的主要因素有搅拌强度、溶氧浓度和稀释率等。关于搅拌强度对真菌形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菌丝长度与能量损耗率的关系上 ,并提出了“削发”机制且对其进行了解释。搅拌强度与溶氧浓度对形态的影响并非孤立。稀释率对真菌形态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微生物 形态分析 搅拌强度 溶氧程度 稀释率
下载PDF
膨胀污泥中丝状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崇淼 牛全睿 +3 位作者 徐丽梅 王陇梅 王岱 武少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77-2485,共9页
为了阐明膨胀污泥中的丝状菌种类和特性,利用培养法、显微镜检和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膨胀污泥中分离鉴定丝状菌,并对典型丝状菌进行特性分析.利用高氏一号培养基和淀粉培养基分离出的丝状菌可归入18个属,其中链霉菌属(... 为了阐明膨胀污泥中的丝状菌种类和特性,利用培养法、显微镜检和分子生物学分析技术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膨胀污泥中分离鉴定丝状菌,并对典型丝状菌进行特性分析.利用高氏一号培养基和淀粉培养基分离出的丝状菌可归入18个属,其中链霉菌属(Streptomyce)、细杆菌属(Microbacterium)属于放线菌门,其余均属于真菌.青霉菌属(Penicillium)、枝孢菌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曲霉菌属(Aspergillus)、毛孢子菌属(Trichosporon)在培养基上的出现频次较高.毛孢子菌、链霉菌、青霉菌和链格孢菌都能在pH中性或偏酸性条件下良好生长.高浓度的Na Cl能够抑制毛孢子菌和链霉菌,但对青霉菌和链格孢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除毛孢子菌外,链霉菌、青霉菌和链格孢菌都可有效地利用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碳源浓度增加会促进它们的生长.r DNA-ITS区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膨胀污泥中存在大量未知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污泥 丝状菌 分离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好氧颗粒污泥系统中丝状菌演替规律及其菌丝缠绕特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志华 莫丹丹 +2 位作者 赵静 刘进民 姬晓琴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813-2817,共5页
为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在SBR中将丝状菌颗粒化。研究发现,反应器中相继出现黄色、黑色和白色3种丝状菌颗粒。3种颗粒中,黑色颗粒和白色颗粒孔隙率基本一致,但黑色颗粒粒径远远大于其他2种颗粒,沉速达最大。对3种颗粒和反应器出水进行了... 为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在SBR中将丝状菌颗粒化。研究发现,反应器中相继出现黄色、黑色和白色3种丝状菌颗粒。3种颗粒中,黑色颗粒和白色颗粒孔隙率基本一致,但黑色颗粒粒径远远大于其他2种颗粒,沉速达最大。对3种颗粒和反应器出水进行了丝状菌菌种鉴定,其中黑色颗粒以真菌为主,白色颗粒以微丝菌为主,黄色颗粒为浮球衣菌和Type0041,出水中除以上菌种外还有其他菌种,如Type0581。研究结果表明:丝状菌以弯曲、分支、不规则生长方式易形成丝状化颗粒;单一丝状菌相互缠绕形成的颗粒的强度高于多种丝状菌所形成的丝状菌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菌 好氧颗粒污泥 丝状菌颗粒污泥 颗粒强度 稳定性
原文传递
论活性污泥微生物指示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付欢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3年第8期62-63,67,共3页
为研究石化污水处理场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相的特性与曝气池运行状态、处理效果之间的关系,选用锦西石化分公司污水处理场合建式完全混合曝气池为研究对象,以其活性污泥做样品直接进行镜检。通过观察丝状菌、游离细菌、钟虫、变形虫、... 为研究石化污水处理场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相的特性与曝气池运行状态、处理效果之间的关系,选用锦西石化分公司污水处理场合建式完全混合曝气池为研究对象,以其活性污泥做样品直接进行镜检。通过观察丝状菌、游离细菌、钟虫、变形虫、鞭毛虫生长繁殖变化,分析各种微生物对应水质条件,得出活性污泥微生物对合建式曝气池运行状态和水质的指示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丝状菌 游离细菌 原生动物
下载PDF
胞内聚合物在絮凝体与丝状菌污泥中的形成 被引量:3
6
作者 马鲁铭 高廷耀 周增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研究了两种反应器 (间歇式反应器和连续流反应器 )在使用两种有机基质 (葡萄糖和乙酸钠 )的条件下 ,污泥膨胀发生及与胞内聚合物形成的关系 .得到结论 :丝状菌降解化学需氧量COD的速率和形成胞内有机聚合物的速率较慢 ,且整个过程几乎... 研究了两种反应器 (间歇式反应器和连续流反应器 )在使用两种有机基质 (葡萄糖和乙酸钠 )的条件下 ,污泥膨胀发生及与胞内聚合物形成的关系 .得到结论 :丝状菌降解化学需氧量COD的速率和形成胞内有机聚合物的速率较慢 ,且整个过程几乎速率不变 ;胞内有机聚合物形成量比絮凝体污泥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体 胞内聚合物 污泥膨胀 丝状菌 污水处理 生化处理 微生物生长
下载PDF
石化污水处理场生化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付欢 刘志林 苏适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12年第3期55-61,70,共8页
为研究石化污水处理场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相的特性与曝气池运行状态和处理效果之间的关系,选用锦西石化分公司污水处理场合建式完全混合曝气池和A/O生化反应池为研究对象,采其活性污泥样品直接进行镜检。通过观察丝状菌、游离细菌、... 为研究石化污水处理场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相的特性与曝气池运行状态和处理效果之间的关系,选用锦西石化分公司污水处理场合建式完全混合曝气池和A/O生化反应池为研究对象,采其活性污泥样品直接进行镜检。通过观察丝状菌、游离细菌、钟虫、变形虫、鞭毛虫和轮虫生长繁殖变化,分析各种微生物的环境和水质条件,得出活性污泥微生物对生化反应器运行状态和水质的指示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丝状菌 游离细菌 微型动物
下载PDF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泡沫形成机理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1
8
作者 田洁 刘安 +2 位作者 韩晓宇 刘海峰 方建飞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5期284-285,共2页
生物泡沫一直是困扰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难题,文章分析了生物泡沫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总结了控制生物泡沫的措施。由于影响生物泡沫形成原因复杂,目前暂时未发现有效消除生物泡沫的方法。本文结合生成运行实际情况,提供了一种可移动... 生物泡沫一直是困扰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的难题,文章分析了生物泡沫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总结了控制生物泡沫的措施。由于影响生物泡沫形成原因复杂,目前暂时未发现有效消除生物泡沫的方法。本文结合生成运行实际情况,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式一体化除泡沫装置,该装置能实现生物泡沫的收集与处理,节约了人工成本,经济效益明显,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泡沫 丝状微生物 控制措施 除泡沫装置
下载PDF
颗粒污泥的风干过程及其结构特征
9
作者 李志华 张玉蓉 王晓昌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53-2357,共5页
采用SBR反应器培养丝状菌颗粒污泥,反应器运行第18、23、27 d依次出现普通好氧活性污泥黄色颗粒、黑色丝状真菌颗粒,及具有光滑表面的白色微丝菌颗粒.对出现的以上3种颗粒污泥进行风干实验,分析了不同类型颗粒表面结合自由水和毛细水的... 采用SBR反应器培养丝状菌颗粒污泥,反应器运行第18、23、27 d依次出现普通好氧活性污泥黄色颗粒、黑色丝状真菌颗粒,及具有光滑表面的白色微丝菌颗粒.对出现的以上3种颗粒污泥进行风干实验,分析了不同类型颗粒表面结合自由水和毛细水的分布特性:丝状菌形成的黑色和白色颗粒表面结合的自由水分别为79%和83%,而传统的以细菌为优势菌群的黄色颗粒中自由水为64%,表明颗粒表面积、表面开口孔隙以及内部孔隙率由大到小的排序为:白色、黑色和黄色颗粒.根据风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速率可以推断,白色和黑色的颗粒表面基质交换速度较快,易形成松散的大颗粒,不利于颗粒的稳定.另外,颗粒切片的图像分析结果也显示丝状菌颗粒孔隙率较黄色的细菌颗粒大.颗粒化的丝状菌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表现出良好的COD降解和脱氮性能.黑色和白色丝状菌颗粒的SOUR分别是普通黄色细菌颗粒的1.29和1.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菌 颗粒化 风干速率 污水处理
原文传递
基于宏微观结合的甾体微生物羟化反应中菌体形态的表征
10
作者 李晓静 嵇赟喆 阳葵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71-975,共5页
为考察生长调节剂对甾体微生物转化过程中菌体生长状况的影响,利用沉降密度宏观定量表征菌体的形态和扫描电镜微观观测菌体形态相结合的方法,描述了生长过程中菌体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加调节剂的空白体系对照,加调节剂体系菌体在... 为考察生长调节剂对甾体微生物转化过程中菌体生长状况的影响,利用沉降密度宏观定量表征菌体的形态和扫描电镜微观观测菌体形态相结合的方法,描述了生长过程中菌体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加调节剂的空白体系对照,加调节剂体系菌体在各个生长时期均呈现出较小的沉降密度。通过SEM图像可以明显看出加调节剂体系菌体表面光滑,长势丰满、挺拔,生长状况优良。两种方法均表明调节剂的加入明显促进了菌体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调节剂 沉降密度 形态分析 甾体微生物转化 丝状微生物
原文传递
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厂生物泡沫产生机理及控制 被引量:31
11
作者 谢冰 徐亚同 《净水技术》 CAS 2006年第1期1-6,共6页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法工艺的运行中,生物泡沫与浮渣(简称生物浮沫)和活性污泥膨胀一样,是困扰运行管理的重要问题。该文对国外生物泡沫的产生现状、成因、影响因素、丝状微生物研究和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供国内相关研究...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法工艺的运行中,生物泡沫与浮渣(简称生物浮沫)和活性污泥膨胀一样,是困扰运行管理的重要问题。该文对国外生物泡沫的产生现状、成因、影响因素、丝状微生物研究和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供国内相关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厂 生物泡沫与浮渣 活性污泥法 丝状细菌
下载PDF
应用选择器抑制污泥膨胀的20年实践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峰 蔡不忒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7-39,共3页
选择器是在控制丝状菌膨胀实践中孕育而生。丝状菌一般在基质浓度较低的条件下生长.基质浓度较高时菌胶团将要代替丝状菌。根据这一理论,选择器在20年间逐渐地被开发出来。本文列举了一些成功例子的设计参数和具体结构,并指出了选择... 选择器是在控制丝状菌膨胀实践中孕育而生。丝状菌一般在基质浓度较低的条件下生长.基质浓度较高时菌胶团将要代替丝状菌。根据这一理论,选择器在20年间逐渐地被开发出来。本文列举了一些成功例子的设计参数和具体结构,并指出了选择器的局限性,即它不能解决所有由丝状菌引起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器 丝状菌 膨胀 废水处理 控制 污泥膨胀
下载PDF
丝状菌污泥膨胀及其致密过程中菌丝体演替规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志华 赵静 莫丹丹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079-5084,共6页
为了探索丝状菌的致密途径、解决丝状菌污泥膨胀的难题,从丝状菌的自身特点及外部条件出发研究了其在污泥膨胀及致密过程中菌丝体的演替规律。研究发现,致密生长的大絮体对丝状菌的种类是有选择性的,那些丝体较弯曲、丝体强度较大、贮... 为了探索丝状菌的致密途径、解决丝状菌污泥膨胀的难题,从丝状菌的自身特点及外部条件出发研究了其在污泥膨胀及致密过程中菌丝体的演替规律。研究发现,致密生长的大絮体对丝状菌的种类是有选择性的,那些丝体较弯曲、丝体强度较大、贮存能力强的菌丝体更利于形成聚集态生长。另外,研究表明,不同种类丝状菌的生长势和存贮能力不同,对底物的利用上亦存在着竞争关系。实验中存在的几个菌种对PHB颗粒的存贮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Nostocoida limicolaⅡ、Type 1851、Type 0701、Type 021N型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菌演替规律 PHB颗粒 丝状菌生长势
原文传递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防止和克服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群英 高廷耀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0-413,共4页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是采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厂运行中经常出现的严重问题.通过大量的试验和调查证实,导致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主要因素是进入曝气池的污水水质(如含大量溶解性易降解合联有机物及硫化物等)促使丝状细菌过度生长所致... 活性污泥丝状膨胀是采用活性污泥法的污水处理厂运行中经常出现的严重问题.通过大量的试验和调查证实,导致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主要因素是进入曝气池的污水水质(如含大量溶解性易降解合联有机物及硫化物等)促使丝状细菌过度生长所致,而污泥负荷率、曝气池的运行方式、溶解氧浓度和污水的碳氮比等是提供丝状菌生长的环境条件,防止和克服污泥丝状膨胀的有效方法是改变进入曝气池的污水水质.通过调整工艺采用简单、有效的方法改变水质,如:①取消初沉淀池或采用短停留时间的初沉池;②采用两级活性污泥法(例如A-B法等);③在曝气池的前端设置部分填料,将曝气池的一部分改为生物接触氧化池;④采用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SBR)法,以上措施可防止和克服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染 丝状膨胀 溶解氧 丝状菌 污水处理系统
下载PDF
丝状膨胀好氧颗粒污泥细菌组成及丝状膨胀的控制 被引量:5
15
作者 纪树兰 李建婷 +2 位作者 秦振平 刘志培 崔丹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30-1535,1542,共7页
采用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方法对发生丝状膨胀的好氧颗粒污泥的细菌种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丝状膨胀的好氧颗粒污泥共包含六大类群,分别是β-proteobacteria(36.23%)、Sphingobacteria(20.29%)、δ-Pro-teobacteria(13.04%)、Flavobacte... 采用构建16S rDNA克隆文库方法对发生丝状膨胀的好氧颗粒污泥的细菌种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丝状膨胀的好氧颗粒污泥共包含六大类群,分别是β-proteobacteria(36.23%)、Sphingobacteria(20.29%)、δ-Pro-teobacteria(13.04%)、Flavobacteria(10.14%)、γ-Proteobacteria(1.45%)和Actinobacteria(1.45%),通过序列比对可知好氧颗粒污泥中存在Sphaerotilus natans等丝状菌,但根据所占比例确定其不是导致好氧颗粒污泥丝状膨胀的细菌.对膨胀颗粒污泥外边缘的丝状微生物进一步鉴定,发现它属于丝状真菌.试验验证了进水pH随运行时间降低是导致葡萄糖配水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发生丝状膨胀的主要原因.采用缩短运行周期、运行过程中投加NaHCO3和减少曝气量的方法均可预防好氧颗粒污泥的丝状膨胀,但投加碱度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且在发生丝状膨胀初期还可通过该方法控制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16S rDNA克隆文库 丝状微生物
下载PDF
无机微粒添加对丝状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牛坤 毛健 郑裕国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8-263,共6页
丝状微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发酵菌种,在液体深层发酵过程中其菌丝呈现3种形态:分散状菌丝、团状及球状,而其生长形态与发酵产物种类及产量之间又存在着重要的关系。本文结合本实验室所做的初步工作阐述了丝状微生物菌体形态对其发酵产... 丝状微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工业发酵菌种,在液体深层发酵过程中其菌丝呈现3种形态:分散状菌丝、团状及球状,而其生长形态与发酵产物种类及产量之间又存在着重要的关系。本文结合本实验室所做的初步工作阐述了丝状微生物菌体形态对其发酵产物种类及产量的影响,以及无机微粒的添加对发酵过程中菌体形态、菌体结构以及发酵产量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微生物 菌体形态 微粒 发酵产量
原文传递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中丝状颗粒污泥的形成 被引量:4
17
作者 邵享文 彭党聪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8-472,共5页
以葡萄糖为基质,研究浮动盖式ASBR中颗粒污泥的形成。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在120 d时完全颗粒化,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25 m/h)及良好的产甲烷活性,甲酸、乙酸、丙酸及丁酸最大代谢活性分别达到0.216、0.825、0.237和0.796 g COD/(g ... 以葡萄糖为基质,研究浮动盖式ASBR中颗粒污泥的形成。实验结果表明,污泥在120 d时完全颗粒化,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25 m/h)及良好的产甲烷活性,甲酸、乙酸、丙酸及丁酸最大代谢活性分别达到0.216、0.825、0.237和0.796 g COD/(g VSS.d)。电镜扫描(SEM)发现,整个污泥结构均一,均由丝状菌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 颗粒污泥 丝状菌 比产甲烷活性
原文传递
接种单细胞微生物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小姣 李梦雅 +2 位作者 王文丽 王世梅 陈莎莎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5-360,共6页
将根瘤菌(Rhizobium sp.)G-01、肠杆菌(Enterobacter sp.)San8及粘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R1等3株产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单细胞微生物接种于供试土壤,进行土培试验和盆栽黄瓜试验,研究接种... 将根瘤菌(Rhizobium sp.)G-01、肠杆菌(Enterobacter sp.)San8及粘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R1等3株产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单细胞微生物接种于供试土壤,进行土培试验和盆栽黄瓜试验,研究接种微生物及作物根系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团聚体组成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株单细胞微生物分泌EPS的量分别为2.12 mg(10^(10)cells)^(-1)、0.56 mg(10^(10)cells)^(-1)、172.71 mg(10^(10)cells)^(-1),其主要组分是多糖、其次是蛋白质,且含有羟基、羧基、羰基等官能团;土培试验后,接种产EPS单细胞微生物处理土壤的大团聚体(>0.25 mm)含量比接种丝状微生物处理提高了71.31%,而盆栽试验后各处理土壤的大团聚体含量(>0.25 mm)比土培试验后土壤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植株根系挤压及其分泌物作用促进了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并提高了团聚体稳定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微生物 丝状微生物 胞外多聚物 土壤团聚体
原文传递
液体深层发酵中丝状菌形态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薛维纳 储炬 +3 位作者 张超 王泽建 唐文俊 鲁洪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04-408,共5页
丝状菌广泛用于工业发酵,其菌丝形态与产物产量及发酵液粘度和能耗紧密相连,成为发酵过程控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丝状菌形态特征、成球机理及液体深层发酵中影响丝状菌菌丝形态的因素,包括添加微粒子、碎布片及搅拌通气、接种量、培养... 丝状菌广泛用于工业发酵,其菌丝形态与产物产量及发酵液粘度和能耗紧密相连,成为发酵过程控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丝状菌形态特征、成球机理及液体深层发酵中影响丝状菌菌丝形态的因素,包括添加微粒子、碎布片及搅拌通气、接种量、培养基组分、培养条件等对丝状菌形态的影响,并对未来深层发酵丝状菌形态控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深层发酵 丝状菌 形态控制
下载PDF
处理含酚废水曝气生物流化床中丝状菌种群结构的解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婧 宋玉栋 +2 位作者 周岳溪 杨婧晖 杨健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68-1075,共8页
应用曝气生物流化床反应器(ABFT)处理含酚废水,随着进水ρ(苯酚)由100mg/L提高到400mg/L,苯酚的去除率稳定在100%左右,且苯酚的去除主要发生在4个反应池中的第一池.利用扫描电镜(SEM)、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 应用曝气生物流化床反应器(ABFT)处理含酚废水,随着进水ρ(苯酚)由100mg/L提高到400mg/L,苯酚的去除率稳定在100%左右,且苯酚的去除主要发生在4个反应池中的第一池.利用扫描电镜(SEM)、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反应器内微生物种群进行分析.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随着反应器进水ρ(苯酚)的提高,填料生物膜微生物逐渐演变为以丝状菌为主.针对SSUrRNA的荧光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反应器内丝状微生物主要为真菌.分别对细菌和真菌的16SrDNA和18SrDNA进行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内主要的苯酚降解菌为克氏地霉(Geotrichum klebahnii),同时存在发硫菌等丝状细菌.聚类及多样性分析表明,苯酚对微生物种群表现出很强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曝气生物流化床 丝状菌 克氏地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