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ication of meta-instable stress state based on experimental study of evolution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during stick-slip instability on a 5° bending fault 被引量:31
1
作者 MA Jin S I SHERMAN GUO YanShu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869-881,共13页
Identification of the meta-instable stress state and study of its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of relevant physical fields would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determination of potential seismic risks and estimation of criti... Identification of the meta-instable stress state and study of its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of relevant physical fields would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determination of potential seismic risks and estimation of critical times.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that the specimen enters the meta-instable is marked by accelerated stress release. Could we us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to identify the earthquake in natural conditions? Because the observational data from one station can only reflect the stress state beneath this station, the key problem for identification of the meta-instability is how to recognize regional stress state through observational data from many stations. In this work, we choose the evolution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over varied deformation stages during a stick-slip event on a 5 bending fault as an example, and attempt to find the response features of the physical quantity when the fault enters the meta-instable state. We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ges for the stress build-up, stress-time process deviating from linearity before instability, meta-instability, instability, and post-instability,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ault instability slide is a conversion process from independent activities of each fault segment to synergism activity. The instability implies completion of the synergism. The stage deviating from linearity is the onset of stress release, and it is also the onset of the synergism. At the meta-instability stages, stress release becomes dominant, while the synergism tends to finish. Therefore, the analysis of the regional overall stress state should not start from individual stations, and instead it should begin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whole deformation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 risk stress state meta-instable state evolution of the temperature field synergism bending fault
原文传递
二化螟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及抗药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赵学平 王强 +2 位作者 吴长兴 戴芬 冯克强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382-386,共5页
研究了二化螟对常用杀虫剂有机磷、沙蚕毒系、氨基甲酸酯和新药剂锐劲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和田间药效 ,同时比较了杭嘉湖地区二化螟对杀虫单的抗性差异并开展了杀虫剂混配试验。结果表明 :二化螟对锐劲特、阿维菌素及三唑磷的敏感性较... 研究了二化螟对常用杀虫剂有机磷、沙蚕毒系、氨基甲酸酯和新药剂锐劲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和田间药效 ,同时比较了杭嘉湖地区二化螟对杀虫单的抗性差异并开展了杀虫剂混配试验。结果表明 :二化螟对锐劲特、阿维菌素及三唑磷的敏感性较高 ,而对灭多威、杀虫单、杀虫双等敏感性低 ;用药水平高的杭州地区 ,二化螟对杀虫单已产生了较高抗性 ,而安吉、嘉兴地区的抗性也正在发展之中 ;三唑磷与辛硫磷、阿维菌素 ,灭多威与水胺硫磷混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杀虫剂 敏感性 抗药性 药效 水稻
下载PDF
超声波场强化解吸速率的机理及场协同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郭平生 韩光泽 +2 位作者 张妮 华贲 李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0-305,共6页
从分子动力学原理出发,提出了外场作用下的解吸动力学模型,分析讨论了超声场强化解吸速率的机理及超声场与吸附相分子振动之间的协同作用。根据超声条件下吸附相分子的受迫振动和非吸附相分子的波动,分别讨论了吸附相分子及非吸附相分... 从分子动力学原理出发,提出了外场作用下的解吸动力学模型,分析讨论了超声场强化解吸速率的机理及超声场与吸附相分子振动之间的协同作用。根据超声条件下吸附相分子的受迫振动和非吸附相分子的波动,分别讨论了吸附相分子及非吸附相分子在超声波场中获得的能量并进行了数量级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场中吸附相分子比非吸附相分子获得更多的能量,一般要大10个数量级以上,这正是超声波场强化解吸速率的本质所在。进一步理论分析表明,对一定频率的超声波,能流越大解吸速率越大,这是与实验相符的;同时,在超声波能流一定的情况下,可使超声波频率达到吸附相分子的固有频率而使解吸速率强化,这是超声波场与吸附相分子振动之间协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吸 动力学模型 超声波场 场协同 强化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与磁场协同效应对碳酸钙晶型及阻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振法 王延吉 +1 位作者 田彩莉 张彦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361-2366,共6页
研究了单独使用环保型高分子聚合物——聚天冬氨酸、磁场以及磁场与聚天冬氨酸的协同作用对碳酸钙晶型和阻垢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碳酸钙晶体进行观察和晶型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水比较,磁化水可使碳酸钙... 研究了单独使用环保型高分子聚合物——聚天冬氨酸、磁场以及磁场与聚天冬氨酸的协同作用对碳酸钙晶型和阻垢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等技术对碳酸钙晶体进行观察和晶型分析,结果表明:与普通水比较,磁化水可使碳酸钙结晶中文石与方解石的比例由1∶3转变为1∶1·3;聚天冬氨酸的存在可使碳酸钙晶体几乎全部转化成球霰石结构;聚天冬氨酸对Ca2+有螯合作用,磁场与聚天冬氨酸的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提高对Ca2+的螯合作用.利用自行设计的带有加热系统的循环水动态实验装置,测定了不同条件下传热面上的结垢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磁化水的阻垢率为32·2%,浓度为3mg·L-1的聚天冬氨酸溶液阻垢率为55·2%,磁场与聚天冬氨酸协同作用时的阻垢率为69·5%,具有很好的协同阻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磁场 碳酸钙 磁化水处理 协同作用
下载PDF
场协同下的多股流换热器换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崔国民 卢洪波 +1 位作者 蔡祖恢 李美玲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3-326,共4页
本文在建立了多股流换热器的通用数值求阀程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多股流换热器由于通道排列效应和旁通效应产生的温度场、速度场和温差场的相互协同作用,重点分析了不同流体组织结构对多股流换热器性能的影响.最后,从场协同的角度... 本文在建立了多股流换热器的通用数值求阀程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多股流换热器由于通道排列效应和旁通效应产生的温度场、速度场和温差场的相互协同作用,重点分析了不同流体组织结构对多股流换热器性能的影响.最后,从场协同的角度,本文提出了流场组织协变温差场的多股流换热器性能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协同 多股流换热器 换热性能 数值模拟 排列效应 旁通效应
下载PDF
强化传热的场协同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熊少武 罗小平 高贵良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7年第1期50-54,共5页
概述了场协同原理的研究进展,从理论角度分析了速度场与温度梯度场协同程度的改变会影响强化传热的效果,阐述了验证场协同原理的两种方法和场协同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由唯象理论导出了多场协同与强化换热的关系,概述了多场协同强化换... 概述了场协同原理的研究进展,从理论角度分析了速度场与温度梯度场协同程度的改变会影响强化传热的效果,阐述了验证场协同原理的两种方法和场协同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由唯象理论导出了多场协同与强化换热的关系,概述了多场协同强化换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传热 场协同 唯象理论 研究
下载PDF
外场协同强化扩散传质过程的唯象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郭平生 韩光泽 +1 位作者 张妮 华贲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14-17,共4页
根据非平衡热力学熵产生表达式中热力学力和流的定义,并结合不可逆过程中热力学力和流之间的因果关系,推导了热力学力和流之间的唯象表达式,由此分析得到:除化学势梯度及温度梯度(热扩散,Soret效应)能引起物质的扩散外,外场力也对物质... 根据非平衡热力学熵产生表达式中热力学力和流的定义,并结合不可逆过程中热力学力和流之间的因果关系,推导了热力学力和流之间的唯象表达式,由此分析得到:除化学势梯度及温度梯度(热扩散,Soret效应)能引起物质的扩散外,外场力也对物质扩散流产生贡献,其扩散传质流大小不仅与外场参量梯度大小及化学势梯度大小有关,还与它们的方向配合有关,即与外场同化学势场的配合有关,当外场梯度与化学势场梯度方向一致时,扩散传质流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势梯度 强化扩散传质 场协同
下载PDF
多股流换热器优化运行和控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卢洪波 崔国民 +1 位作者 李美玲 蔡祖恢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05-507,共3页
本文针对板翅式平行流多股流换热器,从最小能耗运行方面进行了优化研究,获得了在不同目标函数下的最优运行工况。并且,结合对流换热场协同理论,提出了多股流换热器运行和控制优化方法:当被控制的目标流体入口发生工况变动后,为了保证其... 本文针对板翅式平行流多股流换热器,从最小能耗运行方面进行了优化研究,获得了在不同目标函数下的最优运行工况。并且,结合对流换热场协同理论,提出了多股流换热器运行和控制优化方法:当被控制的目标流体入口发生工况变动后,为了保证其出口工艺条件,调节不同的辅助流体所需的能量投入是不同的,其中有一种最佳的调节组合可以实现能量投入量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股流换热器 运行和控制 场协同
下载PDF
助剂对精喹禾灵防治棉田杂草的减量增效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谦 王树林 +6 位作者 祁虹 李岩 王燕 冯国艺 梁青龙 雷晓鹏 林永增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59-1165,共7页
【目的】研究添加助剂对精喹禾灵EC防除棉田禾本科杂草的增效作用,为除草剂减量施用和科学除草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通过温室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在除草剂常规用量、减量20%和减量40%基础上添加助剂,比较精喹禾灵EC对马唐、牛筋草等... 【目的】研究添加助剂对精喹禾灵EC防除棉田禾本科杂草的增效作用,为除草剂减量施用和科学除草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通过温室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在除草剂常规用量、减量20%和减量40%基础上添加助剂,比较精喹禾灵EC对马唐、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盆栽试验中,在推荐的常量用药水平下添加助剂Foxy SG和Fieldor Max EC,精喹禾灵EC对马唐和牛筋草2种禾本科杂草防效提高1.75%~5.78%,精喹禾灵EC减量20%和40%,2种助剂对防效的增效幅度分别为7.95%~10.54%和21.62%~41.63%,Fieldor Max EC的增效作用显著优于Foxy SG,精喹禾灵EC减量40%后添加Fieldor Max EC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与常量用药防效无显著差异;田间试验中,2种助剂对精喹禾灵EC的减量增效作用与盆栽试验结果相符,常量用药水平下添加Foxy SG和Fieldor Max EC,精喹禾灵EC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提高0.83%~4.19%,精喹禾灵EC减量20%和40%,2种助剂对防效的增效幅度分别为1.08%~8.68%和12.06%~37.74%,Fieldor Max EC的增效作用显著优于Foxy SG,精喹禾灵EC减量40%后添加Fieldor Max EC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与常量用药株防效无显著差异。【结论】Foxy SG和Fieldor Max EC 2种助剂,对棉田常用的选择性除草剂精喹禾灵EC除草活性有明显提高,减少除草剂使用量后加入助剂可解决防效降低问题,除草剂使用过程中加入高效助剂是实现除草剂减量增效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助剂 精喹禾灵 禾本科杂草 防效 减量增效
下载PDF
一株稻田土壤梭状芽孢杆菌的分离及其固氮产氢能力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志宇 周革非 +3 位作者 陈慧敏 汤佳 谢章彰 刘芳华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588-2595,共8页
为研究水稻土壤中协同固氮产氢菌的固氮产氢特性,拓展协同固氮产氢菌菌种资源,利用厌氧微生物富集培养、亨盖特厌氧滚管等技术,从华南稻田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同时具有产氢和固氮能力的菌株BZ-1.经形态学观察及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 为研究水稻土壤中协同固氮产氢菌的固氮产氢特性,拓展协同固氮产氢菌菌种资源,利用厌氧微生物富集培养、亨盖特厌氧滚管等技术,从华南稻田土壤中筛选到一株同时具有产氢和固氮能力的菌株BZ-1.经形态学观察及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BZ-1属于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 sp.).通过测定产氢量、生物量、发酵产物及固氮酶酶活等,对菌株BZ-1的产氢能力及协同固氮产氢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BZ-1发酵34.55 mmol/L葡萄糖可产生42.19 mmol/L H_(2),主要副产物为丁酸(15.96 mmol/L)、乙酸(7.14 mmol/L)和乳酸(5.09 mmol/L);菌株BZ-1具有固氮酶活性,能够以N_(2)为唯一氮源进行生长;菌株BZ-1固氮产氢时,相比于添加7 mmol/L氯化铵的试验组,产氢量提高了14.71%,最大生物量降低了33.33%,乙酸产量提升了61.49%.研究显示,菌株BZ-1在协同固氮产氢条件下固氮能力的提升、生物量的降低以及核心碳代谢途径的改变可能是其产氢量提升的原因.固氮产氢菌株BZ-1的获得将为提高土壤肥力以及缓解铅、镉等重金属对农作物的胁迫作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田 梭状芽孢杆菌BZ-1菌株 固氮 产氢 协同
下载PDF
羟基乙叉二膦酸与磁场对碳酸钙协同阻垢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艳红 籍宝霞 +2 位作者 刘振法 张利辉 郭茹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9-604,共6页
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研究了单独使用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及其与磁场的协同阻垢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水垢试样中的碳酸钙晶型。静态实验结果表明:磁场与HEDP的协同作用可提高对Ca2+的螯合作用。在HEDP的浓度为0.5mg·L-1,... 通过静态和动态实验研究了单独使用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及其与磁场的协同阻垢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水垢试样中的碳酸钙晶型。静态实验结果表明:磁场与HEDP的协同作用可提高对Ca2+的螯合作用。在HEDP的浓度为0.5mg·L-1,磁场与HEDP协同作用时,静态阻垢率比HEDP单独作用时可提高28%。动态实验结果表明:磁场与HEDP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在HEDP的浓度为2.0mg·L-1,磁场与HEDP协同作用时,动态阻垢率比HEDP单独作用时提高10%以上。SEM分析结果表明:HEDP可使碳酸钙晶型完全扭曲,磁场与HEDP协同可使晶体更加细小分散、扭曲现象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乙叉二膦酸 磁场 碳酸钙 磁化水 协同作用
下载PDF
热管式蒸汽发生器强化传热分析研究
12
作者 陈军 邱芬 杨峻 《上海化工》 CAS 2021年第6期44-49,共6页
在场协同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得出了热管加热段和冷凝段的温差场均匀性因子并展开分析。改变换热单元的迎风截面积可提高各单元模块的工况流速,从而提高雷诺数(Re)与努塞尔数(Nu)。温差场均匀性因子也随Re增大,表明协同性能较好。烟气与... 在场协同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得出了热管加热段和冷凝段的温差场均匀性因子并展开分析。改变换热单元的迎风截面积可提高各单元模块的工况流速,从而提高雷诺数(Re)与努塞尔数(Nu)。温差场均匀性因子也随Re增大,表明协同性能较好。烟气与热管表面的对流与导热方向和烟气流动方向一致,是一种较好的协同形式。工业用热管内部工质依靠重力回流,必须有一定的倾角才能满足其工作要求,该倾角必须是满足重力热管工作运行的最小倾角,也是在该流场、温度场中传热的最佳协同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 蒸汽发生器 场协同 温差场 均匀性因子
下载PDF
基于场协同原理的换热器控制过程研究
13
作者 张方驹 侯聪 +1 位作者 蒋彦龙 王合旭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2016年第6期1194-1197,1233,共5页
基于场协同原理,评价不同调节方式下换热器控制过程的过渡品质。通过建立板式换热器的动态特性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计算,模拟不同调节方式下板式换热器的动态过渡过程,然后基于换热器自组织能力系数,将温差场均匀性因子的变化量与过... 基于场协同原理,评价不同调节方式下换热器控制过程的过渡品质。通过建立板式换热器的动态特性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计算,模拟不同调节方式下板式换热器的动态过渡过程,然后基于换热器自组织能力系数,将温差场均匀性因子的变化量与过渡时间相结合,用以评价不同调节方式下换热器控制过程过渡品质的优劣。结果发现指数调节方式下目标流体的出口温度偏差最小,过渡时间最短,场协同效果最优,线性调节方式次之,阶跃调节方式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换热器 数值仿真 场协同 温差场均匀性因子
原文传递
关于设计中元素与人的审美心理相协同的思考
14
作者 马楠 《山西建筑》 2009年第33期17-18,共2页
针对目前在设计过程中易忽视人的活动环境和状态体验的现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深入剖析了场协同对人的审美心理的影响,呼吁设计应以人们活动的环境和状态体验为中心,并以此作为设计的基本依据。
关键词 状态体验 和谐 审美心理 场协同
下载PDF
8种除草剂对烟草的安全性及倍创对砜嘧磺隆的减量增效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罗金香 石生探 +2 位作者 丁伟 何林 张永强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4-40,共7页
为筛选出高效安全的烟田茎叶除草剂,该文采用喷雾法研究了8种除草剂对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烟草的安全性和增效剂"倍创"对砜嘧磺隆的减量增效作用.结果表明15%精吡氟禾草灵EC 750mL/hm2、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 1 200mL/hm2... 为筛选出高效安全的烟田茎叶除草剂,该文采用喷雾法研究了8种除草剂对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烟草的安全性和增效剂"倍创"对砜嘧磺隆的减量增效作用.结果表明15%精吡氟禾草灵EC 750mL/hm2、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 1 200mL/hm2、5%精喹禾灵EC 750mL/hm2和12%烯草酮EC 600mL/hm2对单子叶杂草具有良好的除草效果,药后30d的株防效均达80%以上,鲜质量防效均达75%以上;25%氟磺胺草醚AS 1 500mL/hm2、24.1%三氟羧草醚AS 1 125mL/hm2和75%三氟啶磺隆钠盐WP 225g/hm2对阔叶杂草具有良好的除草效果,药后30d的株防效均达80%左右;25%砜嘧磺隆WG 75g/hm2总体防效最高,药后30d的总体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达70%左右.对烟草最为安全的除草剂是25%砜嘧磺隆WG,其处理后对烟草生长各项指标的影响由药后15d虽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到药后30d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且高于对照;10.8%高效氟吡甲禾灵EC、15%精吡氟禾草灵EC和12%烯草酮EC对烟草也较为安全;5%精喹禾灵EC、25%氟磺胺草醚AS、24.1%三氟羧草醚AS和75%三氟啶磺隆钠盐WP对烟草不安全.倍创是砜嘧磺隆较为适合的增效剂,0.02%(W/W)的倍创同减少砜嘧磺隆常规用药量的20%混配处理的防效与砜嘧磺隆常规用药量处理不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此配方可推荐为砜嘧磺隆田间使用的减量增效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烟田杂草 防除效果 减量增效
下载PDF
三种增效剂对棉铃虫增效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孟香清 芮昌辉 +1 位作者 范贤林 李富根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1998年第2期14-16,共3页
用3个不同地区的棉铃虫田间种群分别测定了3种增效剂对3种杀虫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PB对氯氟氰菊酯,DEF对辛硫磷,PB和TPP对灭多威增效较好,而且棉铃虫的抗性水平越高,增效剂的增效作用越突出。
关键词 棉铃虫 田间种群 增效剂 增效作用
下载PDF
磁场协同作用改善阴极铜质量的机理探讨与验证 被引量:5
17
作者 姚夏妍 王军辉 +3 位作者 余江鸿 鲁兴武 李彦龙 焦晓斌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9年第3期14-18,共5页
阴极铜表面质量问题已成为行业难题,影响阴极铜表面质量的因素包括粗铜含镍量、电解液的含铜量、添加剂、温度等,多位专家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铜电解的最佳工艺参数难以确定,而通过增强电解液活性,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阴极铜表面质量问题已成为行业难题,影响阴极铜表面质量的因素包括粗铜含镍量、电解液的含铜量、添加剂、温度等,多位专家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铜电解的最佳工艺参数难以确定,而通过增强电解液活性,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是解决阴极铜长粒子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基于此,笔者提出利用磁场协同效应强化铜电解的工艺以改善阴极铜的质量,即通过在原铜电解循环系统上添加可调永磁体等设施,使电解液在恰当的电解工艺参数下进行铜电解。通过实地考察某铜业公司的现场生产,并进行实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恰当的磁处理条件可以降低电解液黏度,加快阳极泥的沉降速度,加强Cu2+的扩散;磁化效应可抑制As、Sb、Bi等杂质离子的析出,预浓缩杂质离子,提高电解液的清晰度;磁处理可细化晶粒,改善阴极铜的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电解 阴极铜表面质量 磁场协同作用 黏度 杂质离子 晶粒细化
下载PDF
恒强磁场对榄香烯抗癌作用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铮修 贺明 +2 位作者 朱严冰 李彬 倪海英 《中华理疗杂志》 1998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恒强磁场与榄香烯联合作用对体外肿瘤细胞有否协同效应,以期为治疗肿瘤提供新途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KCC)和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为靶细胞,观察恒强磁场(70mT)对榄香烯乳剂抗肿瘤... 目的:探讨恒强磁场与榄香烯联合作用对体外肿瘤细胞有否协同效应,以期为治疗肿瘤提供新途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KCC)和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为靶细胞,观察恒强磁场(70mT)对榄香烯乳剂抗肿瘤的增强作用。结果:恒强磁场可明显增强榄香烯对两种细胞株的生长抑制和杀伤作用,综合组与单用榄香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恒强磁场合用榄香烯具有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药物协同作用 恒强磁场 榄香烯 抗癌药
下载PDF
污垢对圆管内对流换热场协同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志明 张艾萍 +1 位作者 杨洋 贺香英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5-1038,共4页
针对不同结垢厚度的圆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层流和紊流两种流动状态下,污垢对速度场和温度场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程度—协同角及协同数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层流和紊流,其平均场协同数均随着污垢厚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雷诺数... 针对不同结垢厚度的圆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在层流和紊流两种流动状态下,污垢对速度场和温度场以及它们之间的协同程度—协同角及协同数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对于层流和紊流,其平均场协同数均随着污垢厚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减小;平均场协同角则相反;紊流时场协同数大于层流时的场协同数,协同角小于层流时的协同角;紊流时局部场协同数沿轴向呈现逐渐减小,在入口段时场协同数减小的速率最快,进入充分发展段后比较平缓。局部协同角沿轴向在入口段显著增加,在0.04 m处流体开始进入紊流充分发展段,局部协同角逐渐趋于一定值。层流时局部协同数和局部协同角在进入充分发展段后均达到恒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协同原理 场协同数 污垢 对流换热
原文传递
复合盐层多元协同稳定井壁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欣 孙昊 +3 位作者 邱正松 黄维安 徐加放 钟汉毅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8-674,共7页
复合盐层性质复杂,钻井过程中易发生井壁失稳.通过分析多个地区复合盐层的矿物组成、微观结构、理化性质及界面力学特性,探讨了井壁失稳机理.结果表明,地层孔隙和微裂缝发育、盐岩蠕变及溶解、膏泥岩水化是造成复合盐层井壁失稳的关键原... 复合盐层性质复杂,钻井过程中易发生井壁失稳.通过分析多个地区复合盐层的矿物组成、微观结构、理化性质及界面力学特性,探讨了井壁失稳机理.结果表明,地层孔隙和微裂缝发育、盐岩蠕变及溶解、膏泥岩水化是造成复合盐层井壁失稳的关键原因.提出了强化钻井液封固井壁作用-抑制盐膏溶解与膏泥水化-水活度平衡-有效应力支撑“多元协同”稳定井壁钻井液技术对策.依据水活度对泥岩水化膨胀和分散的影响规律,明确了钻井液水活度安全窗口的设计依据.针对中东地区M油田、乌兹别克斯坦H-S油田以及中国新疆地区复合盐层井壁失稳问题,采用“多元协同”稳定井壁技术对策,设计了相应的防塌钻井液体系.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可有效提高复合盐层井壁稳定性,大幅减少井下复杂事故,提高钻井作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井工程 油田开发 复合盐层 井壁失稳机理 多元协同 稳定井壁 水活度窗口 钻井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