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稗戏相异论——古典小说戏曲“叙事性”与“通俗性”辨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谭帆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4-123,共10页
本文通过对古典小说戏曲的整体考察,揭示了作为“文本”的小说戏曲在“叙事性”、“通俗性”和本体观念上的差异,认为戏曲的精神实质是“诗”的,而小说的精神实质是“史”的。“词余”和“史余”观念正清晰地表现出了两种文体之间的内... 本文通过对古典小说戏曲的整体考察,揭示了作为“文本”的小说戏曲在“叙事性”、“通俗性”和本体观念上的差异,认为戏曲的精神实质是“诗”的,而小说的精神实质是“史”的。“词余”和“史余”观念正清晰地表现出了两种文体之间的内在差异。同时, 作为通俗文学,小说戏曲在“文人化”进程和“文人化”程度上也有着重要的区别。20世纪的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以“叙事文学”和“通俗文学”观念为其指导思想,这种研究观念曾给加世纪的小说戏曲研究带来了生机,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本文在探索小说戏曲相异性的基础上就此提出了新的研究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戏曲 叙事文学 通俗文学 相异性
原文传递
论元明清小说戏曲中的“烧夜香”叙事 被引量:2
2
作者 许中荣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12-119,共8页
元明清小说戏曲中有大量的“烧夜香”叙事,从“烧夜香”习俗中萃取了极具故事延展力的女性、暮夜、花园、私情与灵异(巧合)五个基本要素并在儒家伦理规范的制约下建构故事,是探讨叙事文学如何萃取日常生活中叙事要素的独特视角。“烧夜... 元明清小说戏曲中有大量的“烧夜香”叙事,从“烧夜香”习俗中萃取了极具故事延展力的女性、暮夜、花园、私情与灵异(巧合)五个基本要素并在儒家伦理规范的制约下建构故事,是探讨叙事文学如何萃取日常生活中叙事要素的独特视角。“烧夜香”叙事的叙事活力:一是其紧紧抓住了读者窥听女性私密生活与情感的兴趣点;二是其紧紧围绕暮夜与花园建构叙事的时空背景,而暮夜与花园对于女性来说均属于对日常生活秩序形成挑战的时间与空间;三是灵异在日常生活叙事中主要以巧合的形式呈现,“烧夜香”叙事的灵异不仅表现为所愿成真,而且在儒家伦理的影响下,灵异还常以变形的成“真”给予违礼“烧夜香”的女性以道德惩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戏曲 烧夜香 性别指涉 时空隐喻 道德惩戒
下载PDF
非自然叙事学的新模式——评扬·阿尔贝新作《非自然叙事:小说和戏剧中的不可能世界》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敏锐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9-165,共7页
扬·阿尔贝的新作《非自然叙事:小说和戏剧中的不可能世界》是关于非自然叙事学的又一部力作,它建构了"不可能世界"的非自然叙事学,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九种解读非自然叙事的阅读策略和方法。《非自然》从理论上丰富了叙事... 扬·阿尔贝的新作《非自然叙事:小说和戏剧中的不可能世界》是关于非自然叙事学的又一部力作,它建构了"不可能世界"的非自然叙事学,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九种解读非自然叙事的阅读策略和方法。《非自然》从理论上丰富了叙事学的研究领域,从批评实践上对于拓深整个文学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阿尔贝 《非自然叙事:小说和戏剧中的不可能世界》 非自然叙事学 不可能世界
原文传递
Rescuing Love from the Nation: Love, Nation, and Self in Xu Xu's Alternative Wartime Fiction and Drama
4
作者 Frederik H. Green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4年第1期126-153,共28页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wartime fiction and drama of Xu Xu (徐訏, 1908-80), one of China's most widely read authors of the Republican-period (1912-49). By placing Xu Xu's popular spy fiction into the context of ...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wartime fiction and drama of Xu Xu (徐訏, 1908-80), one of China's most widely read authors of the Republican-period (1912-49). By placing Xu Xu's popular spy fiction into the context of literary production during the war years, the essay illustrates that Xu Xu's oeuvre protested against an ideology of moral collectivism in which the individual had to submit self to a higher political authority that professed to represent the will of the nation. Through a literary aesthetic that largely defied the demands for a literature of resistance that subjugated the individual self to the national collective, Xu's ostensibly autobiographical I-novels brought comfort to urban readers whose personal salvation was rarely addressed in official wartime narratives depicting the nation in peril and calling for collective sacrifice. At the same time, Xu's confident cosmopolitan heroes satisfied urban readers' desire for political agency in the rag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 Furthermore, this paper explores Xu Xu's wartime drama through which Xu attempted to piece together a quasi-existentialist vision of the individual and human experience that was revealed only under the extreme condition of w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ernative wartime fiction and drama Republican-period popular culture Cosmopolitanism Nationalism self
原文传递
略论明清小说、戏剧的文学教育观 被引量:1
5
作者 霍有明 白军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92,共5页
明清时期,作为文学的两大种类,小说、戏剧的文学教育功能日益为人们所看重。然而,由于文学教育观之不同,明清时期的小说、戏剧作家的创作目的明显不同;小说、戏剧评论者的创作评价也大相径庭,旨趣迥异。对此,我们应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 明清时期,作为文学的两大种类,小说、戏剧的文学教育功能日益为人们所看重。然而,由于文学教育观之不同,明清时期的小说、戏剧作家的创作目的明显不同;小说、戏剧评论者的创作评价也大相径庭,旨趣迥异。对此,我们应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以作出科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明清戏剧 文学教育观 创作目的 创作评价
下载PDF
笹川种郎的中国小说戏曲研究
6
作者 赵苗 《国际汉学》 CSSCI 2017年第4期32-40,共9页
本文以笹川种郎的《中国小说戏曲小史》《中国文学史》为中心,考察其中国文学史观,指出近代日本以纯美学角度评价中国小说戏曲,是受到近代欧洲文学研究风气的影响,从而促成了日本近代文学观的转变。自明治后期开始,日本对中国文学的研... 本文以笹川种郎的《中国小说戏曲小史》《中国文学史》为中心,考察其中国文学史观,指出近代日本以纯美学角度评价中国小说戏曲,是受到近代欧洲文学研究风气的影响,从而促成了日本近代文学观的转变。自明治后期开始,日本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俗文学,此与传统儒学研究以及中国小说戏曲的翻译、训读,无论是研究性质还是研究对象,均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而笹川种郎是推进此种转变的第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笹川种郎 中国小说戏曲 日本汉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