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纤维制造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万珍平 叶邦彦 +1 位作者 汤勇 张发英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2年第6期108-109,共2页
扼要叙述了金属纤维的用途,着重阐述了金属纤维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其最新进展。
关键词 金属纤维 熔抽法 拉拔法 切削法
下载PDF
车削制造金属长纤维时速度对纤维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明冬兰 刘华联 +1 位作者 张发英 陈澄洲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1998年第4期11-15,共5页
研究了用自旋转车刀制造金属长纤维时,提高切削速度对纤维主要性能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切削速度有利于改善纤维的质量,提高纤维的强度,从而提高了纤维的切削效率.
关键词 自旋转车刀 金属纤维 切削速度 试验 切削加工 切削效率 切削变形 纤维特性 纤维质量 纤维强度
下载PDF
江西500 kV电网稳控系统动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谌争鸣 马亮 刘学强 《江西电力》 2008年第2期37-40,共4页
阐述了江西500 kV电网稳控系统的构成和500 kV南昌变稳控系统的切机切负荷逻辑及策略。分析了2008年1月21日,500 kV南梦线因覆冰倒塔发生单相永久性故障时,500 kV电网稳控系统的动作行为,并提出了稳控系统需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 覆冰 倒塔 解列 稳控系统 光纤通道 切机 动作分析
下载PDF
浅谈切屑形成机理
4
作者 李传信 《吉林林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73-78,共6页
本文阐述了在木材切削过程中,五种典型形状的切屑的形成机理;分析了在木材切削过程中,切削力、刀具角度、切屑厚度和相对于木材的纤维方向对切屑形成的影响;提出了改善如提高木材切削加工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 切屑 切削力 纤维方向 切削方向
下载PDF
虚拟样机技术在夹紧机构设计中的应用
5
作者 徐汝锋 董锋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56-59,共4页
应用ADAMS软件结合大蒜根须切除设备中的夹紧机构的设计,具体阐述了虚拟样机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 虚拟样机技术 夹紧机构 根须切除
下载PDF
铣削发蓝弓形钢钎维切削用量的优化计算
6
作者 潘武生 管鄂 +2 位作者 翁晓红 路由 戴锦友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72-75,共4页
通过分析铣削发蓝钢钎维的成形条件,以最小成本为目标,对铣削钢钎维的切削用量进行了优化计算.为铣削钢钎维设备的设计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
关键词 最低成本 切削用量 铣削发蓝钢纤维 优化
原文传递
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张厚江 陈五一 陈鼎昌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7-59,共3页
以单向碳纤维复合材料为对象,从理论角度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二元直角自由切削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切削方向与纤维方向夹角的不同,切削变形可分为层间分离型、纤维切断型、弯曲切断型等3种形式。针对纤维切断型切削变形,本文给出了... 以单向碳纤维复合材料为对象,从理论角度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二元直角自由切削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切削方向与纤维方向夹角的不同,切削变形可分为层间分离型、纤维切断型、弯曲切断型等3种形式。针对纤维切断型切削变形,本文给出了切削力理论计算公式,为切削力大小的估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切削机理 切削方向 切削变形 切削力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工艺 被引量:7
8
作者 胡宝刚 赵建设 李德茂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1994年第5期48-52,共5页
进行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加工时,易产生各种加工缺陷,刀具磨损快,尺寸控制困难。本文通过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切削、切割等加工工艺的研究,对各种切削刀具的材料、几何角度提出了建议,并推荐了相应的工艺参数。
关键词 碳纤维 增强复合材料 金属切削 切割
下载PDF
不锈钢纤维牵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陈东 周秀玲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6-19,共4页
研究不锈钢纤维在并条机上的牵切工艺。通过对不锈钢纤维牵切机理和牵伸力与握持力关系的分析,认为要确保不锈钢纤维牵切、成条圈条顺利,就要满足其牵切工艺的技术条件。在确定牵切工艺时,应尽量放大隔距,使握持距大于等于130 mm,选择... 研究不锈钢纤维在并条机上的牵切工艺。通过对不锈钢纤维牵切机理和牵伸力与握持力关系的分析,认为要确保不锈钢纤维牵切、成条圈条顺利,就要满足其牵切工艺的技术条件。在确定牵切工艺时,应尽量放大隔距,使握持距大于等于130 mm,选择硬度较大的胶辊并适当增大胶辊压力,牵伸倍数选择4倍左右,前罗拉速度降到20 m/min左右,混纺的棉条或化纤条与牵切须条要同时喂入喇叭口制成牵切棉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纤维 牵切须条 牵伸力 握持力 牵伸倍数 握持距
下载PDF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孔刀具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10
作者 伍俏平 赵恒 +2 位作者 王煜 欧阳志勇 邓朝晖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3-118,共6页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抗磨损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等领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常与其他结构件连接,连接所需的制孔加工成为必不可少的关键工艺。因其材料的层间剪切系数小、材料...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抗磨损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等领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常与其他结构件连接,连接所需的制孔加工成为必不可少的关键工艺。因其材料的层间剪切系数小、材料各向异性、导热性差等特性,其制孔加工对钻头材料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及刀具几何结构提出更高要求。主要综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孔用刀具材料及刀具几何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孔用刀具的优选和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钻头 刀具材料 刀具结构
下载PDF
一种叠层结构钻削力预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柏寿 刘长毅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7年第4期105-109,共5页
针对航空航天制造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钛合金叠层结构材料的特殊特性,将钻头主切削刃离散成许多个微元,把切削过程简化为微元的斜角切削,采用数学分析和经验结合的方法,建立标准麻花钻的钻削力预测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进行钻削... 针对航空航天制造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钛合金叠层结构材料的特殊特性,将钻头主切削刃离散成许多个微元,把切削过程简化为微元的斜角切削,采用数学分析和经验结合的方法,建立标准麻花钻的钻削力预测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进行钻削力仿真,将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钻削力模型符合实际情况。将得到的钻削力预测模型应用到钻削叠层结构中,得到一种钻削叠层结构的钻削力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钛合金 叠层结构 钻削力 预测模型 仿真
下载PDF
钻削碳纤维复合材料切削温度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俊杰 金成哲 邵雍博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6-80,共5页
为研究切削参数对钻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切削温度影响规律,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T300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钻削仿真模型,对钻削加工中切削温度的分布和特点进行了研究。基于正交试验法在不同切削参数下进行钻削仿真试验得到其... 为研究切削参数对钻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切削温度影响规律,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T300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钻削仿真模型,对钻削加工中切削温度的分布和特点进行了研究。基于正交试验法在不同切削参数下进行钻削仿真试验得到其切削温度,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进行钻削加工仿真,得到钻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时不同切削参数对钻孔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钻头切削刃刀尖处的温度远高于钻头边缘处的温度,钻头后刀面的切削温度高于钻头前刀面的切削温度。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钻削参数为钻头直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的影响次之;切削用量组合为钻头直径4mm、切削速度40m/min和进给量0.08mm/r时,切削温度最低;切削温度与钻头直径和切削速度呈正相关,切削温度与进给量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切削温度 钻削 切削参数 正交试验法
下载PDF
CF/PEEK复合材料超声辅助铣削力和表面质量研究
13
作者 孙瑜 杨涛 +1 位作者 杜宇 郭睿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89,共6页
为改善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CF/PEEK)在铣削加工时所产生的毛刺、分层以及表面凹坑等缺陷,采用超声辅助铣削的加工方式分别沿0°、45°、90°、135°四种纤维方向角对CF/PEEK进行实验,并与传统铣削进行对比研究... 为改善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CF/PEEK)在铣削加工时所产生的毛刺、分层以及表面凹坑等缺陷,采用超声辅助铣削的加工方式分别沿0°、45°、90°、135°四种纤维方向角对CF/PEEK进行实验,并与传统铣削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铣削与传统铣削相比,切削力更小且加工质量更优。沿90°纤维方向角对试件进行超声辅助铣削,切削力、表面粗糙度和毛刺高度降幅最显著,分别降低了16.79%、28.9%和71.9%。而且在相同的加工参数下,超声辅助铣削与传统铣削相比,能够有效地改善表面凹坑、分层等表面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PEEK 超声辅助铣削 纤维方向角 切削力 表面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