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CF and RPP on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Smart Aggregate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海峰 MEI Zhen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8年第2期437-444,共8页
By using redispersible polymer powder(RPP) and carbon fiber(CF) to adjust the flexibility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smart aggregate, a new kind of smart aggregate with Z type structure was proposed. The stu... By using redispersible polymer powder(RPP) and carbon fiber(CF) to adjust the flexibility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smart aggregate, a new kind of smart aggregate with Z type structure was proposed. The study shows that Z type aggregate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feedback of external force than the prism aggregate in the same loading environment, and it indicates that Z type aggregate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health monitoring. Although the incorporation of RPP would cause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aggregates and the elastic modulus of hardened cement mortar to reduce slightly within the dosage of RPP by 2.25% because of the polymer film formed in the internal system, this would improve the deformability of the aggregates. In the early loading stage(in the first 60 seconds), the intelligent concrete specimens implanted with Z type smart aggregate do not show higher sensitivity as expected, although the resistance change rate changes a little bit more, the overall of it is still in balance. Adding RPP could improve the flexibility of smart aggregates exactly, and it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prolonging the life of the smart aggregates. By implanting Z type aggregates the damage and failure of the concrete structure could be predicted accurately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will help to promote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concre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fibercf redispersible polymer powder(RPP)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smart aggregate intelligent concrete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Amino Terminated Hyperbranched Collagen Fiber and Adsorption Thermodynamics to Cr(Ⅵ)
2
作者 王学川 张斐斐 +1 位作者 强涛涛 郭佩英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5年第3期470-476,共7页
In this study, a novel adsorption material amino terminated hyperbranched polyamide collagen fiber( CF-HBPN)was prepared by loading amino terminated hyperbranched polyamide( HBPN) which was synthesized by polycondensa... In this study, a novel adsorption material amino terminated hyperbranched polyamide collagen fiber( CF-HBPN)was prepared by loading amino terminated hyperbranched polyamide( HBPN) which was synthesized by polycondensation of methacrylate and diethylenetriamine onto the surface of collagen fiber( CF) with glutaraldehyde as the cross-linking agent.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were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the structures of CF and CFHBPN. In addition,the adsorption property of CF-HBPN toward Cr( Ⅵ) and adsorption thermodynamic were studied as wel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r( Ⅵ) 's removal rate by CF-HBPN was 3. 09 higher than that of CF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Langmuir single layer adsorption model was found more suitable to describe the adsorption process than Freundlich adsorption model.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as an endothermic reaction. The adsorption efficiency was enhan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X-ray diffraction( XRD) was employed to elucidat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F-HBPN and Cr( Ⅵ) loaded CF-HBPN[CF-HBPN-Cr( 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agen fiber(cf) hyperbranched polyamide GLUTARALDEHYDE ADSORPTION Cr(Ⅵ)
下载PDF
短切碳纤维混凝土的力学强度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34
3
作者 佟钰 田鑫 +3 位作者 朱长军 曾尤 牛晚杨 王晴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81-2285,2297,共6页
为探究短切碳纤维对混凝土力学强度的影响机制,以C40和C50矿渣水泥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短切碳纤维长度和掺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特别是与不掺纤维混凝土的强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加入... 为探究短切碳纤维对混凝土力学强度的影响机制,以C40和C50矿渣水泥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短切碳纤维长度和掺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特别是与不掺纤维混凝土的强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加入可使混凝土的力学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抗折强度的增长最为明显,劈拉强度次之,而抗压强度比的增幅相对最小,在高纤维掺量时抗压强度甚至低于不掺纤维混凝土;纤维长度的增大对混凝土的力学强度增长更为有利,在低强度等级(C40)混凝土中的表现更为明显。力学分析认为,随机分布的短切碳纤维可显著提高混凝土对劈裂或弯折式破坏的抵抗作用,但对受压时所发生的剪切式破坏却难以发挥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混凝土 力学强度 强度比
下载PDF
酵母菌发酵玉米秸秆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惠文森 王康英 +1 位作者 申晓蓉 刘慧霞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0-185,共6页
室温条件下用酵母菌对玉米秸秆进行发酵试验。发酵完成后,测定其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纤维(CF)和可溶性糖(WSC)含量并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原料配方麸皮∶酵母∶秸秆=2∶2∶100发酵效果好,发酵后CP提高1.93%,EE提高0.51%,且差异极... 室温条件下用酵母菌对玉米秸秆进行发酵试验。发酵完成后,测定其粗蛋白(CP)、粗脂肪(EE)、粗纤维(CF)和可溶性糖(WSC)含量并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原料配方麸皮∶酵母∶秸秆=2∶2∶100发酵效果好,发酵后CP提高1.93%,EE提高0.51%,且差异极显著(P<0.01);发酵10~15d,CP可达到6.49%~6.61%,EE为0.82%~0.95%,与其他组差异极显著(P<0.01);切短长度对发酵效果有明显影响,秸秆粉碎后发酵效果显著,但会增加发酵成本;水分含量应掌握在60%~70%,可以取得较好的发酵效果;酵母菌发酵对玉米秸秆粗纤维作用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酵母菌 发酵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可溶性糖
下载PDF
聚丙烯腈原丝的结构表征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启芬 王成国 《纤维复合材料》 CAS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叙述了聚丙烯腈(PAN)原丝的大分子构型、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研究了PAN的组成、立体规整性、结晶结构、取向结构、横截面和表面形态、皮芯结构、孔隙及缺陷等对性能的影响规律;认为优化原丝工艺、提高原丝质量是制备高性能碳纤维的关键。
关键词 聚丙烯腈(PAN) 碳纤维(cf) 结构 表征
下载PDF
炭纤维生物膜载体在反硝化脱氮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马兆昆 刘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7-250,共4页
通过对反硝化微生物在炭纤维与聚丙烯、泡沫聚氨酯塑料类载体上的固着化实验,发现反硝化微生物在炭纤维载体上附着强度较大,而且每克炭纤维上的生物膜干重及对硝态氮处理能力是每克塑料类载体的200倍以上.PAN基高强度炭纤维比活性炭纤... 通过对反硝化微生物在炭纤维与聚丙烯、泡沫聚氨酯塑料类载体上的固着化实验,发现反硝化微生物在炭纤维载体上附着强度较大,而且每克炭纤维上的生物膜干重及对硝态氮处理能力是每克塑料类载体的200倍以上.PAN基高强度炭纤维比活性炭纤维能固着更多的反硝化微生物,这与高强度炭纤维载体与微生物的有效接触面积大、传质好及表面官能团有关.适量的表面含氧官能团能使较多的反硝化菌较牢固地吸附在炭纤维载体上.PAN基高强度炭纤维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固着强度高、耐微生物分解及化学腐蚀的优异的反硝化菌新型固着化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 载体 反硝化生物膜 表面含氧官能团 固着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聚酰亚胺及其复合材料 被引量:14
7
作者 宋艳江 王晓东 +1 位作者 王伟 黄培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3-366,共4页
采用双螺杆共混挤出法,在热塑性聚酰亚胺(TPI)树脂中添加碳纤维(CF)进行复合增强,实验研究了碳纤维种类、加入量及成型方法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加入能显著提高材料的常温和高温力学强度,并与碳纤维种类有关;复... 采用双螺杆共混挤出法,在热塑性聚酰亚胺(TPI)树脂中添加碳纤维(CF)进行复合增强,实验研究了碳纤维种类、加入量及成型方法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的加入能显著提高材料的常温和高温力学强度,并与碳纤维种类有关;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弯曲强度均随着碳纤维加入量的增大而升高;相对于模压成型方法,注塑成型可获得更高强度的复合材料。由扫描电镜(SEM)观察到的材料拉伸和弯曲断面的微结构形貌,初步探讨了碳纤维的增强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热塑性聚酰亚胺 增强 复合材料
下载PDF
碳纤维/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及抗摩擦静电特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逄显娟 岳世伟 +6 位作者 黄素玲 谢金梦 王帅 宋晨飞 岳赟 刘建 李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7-286,共10页
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不同碳纤含量的碳纤维/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采用热导率分析仪和热重测试仪对材料的热学性能进行表征,并利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三维形貌轮廓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摩擦静电计对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利用真空热压烧结技术制备了不同碳纤含量的碳纤维/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采用热导率分析仪和热重测试仪对材料的热学性能进行表征,并利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三维形貌轮廓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摩擦静电计对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抗摩擦静电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CF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摩擦因数、磨损率和摩擦静电电压先降低后升高,当CF添加量(质量分数)为20%时,摩擦因数、磨损率和摩擦静电电压达到最低,分别为0.247、5.6×10^(-6)mm/(N·m)和3.3 V,证明此种方法制备的20%CF/PEEK材料具有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抗静电性能。CF/PEEK复合材料磨损机理以黏着磨损为主,并且伴随着轻微的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碳纤维 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抗摩擦静电
下载PDF
模压成型工艺参数对CF/PEEK复合材料Ⅰ型层间断裂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史如静 吴举 +4 位作者 周剑锋 朱姝 杨洋 卿雪芹 马禹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20年第1期26-32,共7页
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是重要的医疗器械及航空航天热塑性复合材料,可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层合板及结构,其工艺参数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本文主要考察了模压成型温度、压力以及降温速率等参数对CF/PEEK复合材料Ⅰ... 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CF/PEEK)复合材料是重要的医疗器械及航空航天热塑性复合材料,可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层合板及结构,其工艺参数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本文主要考察了模压成型温度、压力以及降温速率等参数对CF/PEEK复合材料Ⅰ型层间断裂韧性(G IC)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扫描电镜表征复合材料撕裂面的微观形貌,分析材料失效模式。较高的模压成型温度可提高基体分子链流动性,适中的成型压力有利于控制树脂不被过多挤出模具,适中的降温速率可降低结晶度并抑制界面粘结强度的损失,均有利于提高CF/PEEK复合材料的G 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cf) 热塑性复合材料(TPRC) 聚醚醚酮(PEEK) 模压成型 Ⅰ型层间断裂韧性(G IC)
下载PDF
玄武岩-碳纤维/矿渣混凝土力学性能正交试验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鑫 姜景山 +1 位作者 孙天洋 蒋威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43-1753,共11页
应用正交试验法开展了16组玄武岩-碳纤维(BF-CF)/矿渣混凝土和1组C40级基准混凝土的塌落度、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了BF、CF和矿渣三种因素对BF-CF/矿渣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F-CF/矿渣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 应用正交试验法开展了16组玄武岩-碳纤维(BF-CF)/矿渣混凝土和1组C40级基准混凝土的塌落度、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了BF、CF和矿渣三种因素对BF-CF/矿渣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F-CF/矿渣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均高于C40基准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最大提高了21.0%,劈裂抗拉强度最大提高了35.3%。BF和CF的掺入均会减小混凝土的塌落度,BF对于塌落度的减小更加明显,BF对塌落度的最大降幅为67.1%;矿渣代砂率是影响BF-CF/矿渣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显著因素,随着矿渣代砂率的增大,立方体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矿渣对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大提高幅度为7.6%;BF是影响BF-CF/矿渣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显著因素,劈裂抗拉强度随BF体积率的增加而增大,BF对劈裂抗拉强度的最大增幅为12.0%,CF对劈裂抗拉强度的提升不明显。对正交试验的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出BF-CF/矿渣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预测模型,模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BF) 碳纤维(cf) 矿渣代砂 力学性能 正交试验 强度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干燥条件对苜蓿品质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先哲 王建英 董航飞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105,共5页
为分析干燥参数对苜蓿品质的影响,研究了热风温度对苜蓿干品中酸性洗涤不溶氮(ADIN)以及干燥温度、热风速度、处理方法和干燥时间对苜蓿干草中的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和进程增加,ADIN值呈增加趋势;对苜蓿粗蛋... 为分析干燥参数对苜蓿品质的影响,研究了热风温度对苜蓿干品中酸性洗涤不溶氮(ADIN)以及干燥温度、热风速度、处理方法和干燥时间对苜蓿干草中的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和进程增加,ADIN值呈增加趋势;对苜蓿粗蛋白变化率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热风速度和处理方式(负相关)。对苜蓿中粗纤维含量相对变化率影响程度依次为干燥温度、热风速度、干燥时间和处理方式(负相关)。对于初始含水率70.17%的苜蓿鲜苜蓿,在干燥温度140℃、热风速度0.65m·s-1,条件下,经4min干燥,可以获得高蛋白质和低纤维高品质苜蓿干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条件 苜蓿 酸性洗涤不溶氮 粗蛋白 粗纤维
下载PDF
稀土Ce接枝碳纳米管-碳纤维多尺度增强体对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玮 程先华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789-2797,共9页
将马来酰亚胺官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CNTs)和碳纤维(CF)混合并通过CeCl3处理,得到CNTs-CF多尺度增强体,采用FTIR、XPS、SEM对增强体的表面物理化学状态进行表征;以环氧树脂(EP)为基体,通过模压法制备CNTs-CF/EP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和... 将马来酰亚胺官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CNTs)和碳纤维(CF)混合并通过CeCl3处理,得到CNTs-CF多尺度增强体,采用FTIR、XPS、SEM对增强体的表面物理化学状态进行表征;以环氧树脂(EP)为基体,通过模压法制备CNTs-CF/EP复合材料,对其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进行分析,探讨CNTs-CF多尺度增强体对CNTs-CF/EP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Ce的桥接作用,可以将改性后的CNTs化学接枝在CF表面,以同时解决CF与树脂基体间界面结合弱及CNTs不易分散的问题,有效改善了增强体与基体间的界面性能。因此CNTs-CF/E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较CF/EP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36.76%和71.57%;较CeCl3改性CF(RECF)/EP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24.79%和52.17%。采用稀土Ce的化学接枝法成功制备出CNTs-CF多尺度增强体,为获得高级轻质树脂基复合材料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CNTs) 碳纤维(cf) CECL3 CNTs-cf多尺度增强体 界面结合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碳纤维/硫酸钡混杂增强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颜录科 李炜光 +1 位作者 高莉宁 孙增智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17,20,共5页
采用碳纤维(CF)和硫酸钡(BaSO4)两种填料混杂填充制备CF/BaSO4/PTFE复合材料,在固定CF用量为10%的条件下,探讨了BaSO4用量对CF/BaSO4/PTFE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硬度和磨损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磨损表面进行分... 采用碳纤维(CF)和硫酸钡(BaSO4)两种填料混杂填充制备CF/BaSO4/PTFE复合材料,在固定CF用量为10%的条件下,探讨了BaSO4用量对CF/BaSO4/PTFE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硬度和磨损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磨损表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aSO4用量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当其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材料耐磨性能最好,综合性能最佳。SEM分析表明:CF、BaSO4能比较均匀地分布在PTFE基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硫酸钡 碳纤维 混杂 磨损
下载PDF
无机酸掺杂聚苯胺/碳纤维复合海洋电场传感器电极
14
作者 侯晓帆 孙久哲 +2 位作者 许嘉威 胡承儒 付玉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1-399,I0001,I0002,共11页
碳纤维电极具有成本低、化学稳定性好、性能可调控等优点,可用于开发高性能海洋电场传感器.利用电化学原位聚合法制备盐酸、硫酸、磷酸掺杂的聚苯胺/碳纤维(PANI/CF)复合电场电极,提高其电化学性能与电场响应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表面... 碳纤维电极具有成本低、化学稳定性好、性能可调控等优点,可用于开发高性能海洋电场传感器.利用电化学原位聚合法制备盐酸、硫酸、磷酸掺杂的聚苯胺/碳纤维(PANI/CF)复合电场电极,提高其电化学性能与电场响应性能.结果表明:碳纤维表面生成致密的导电聚苯胺膜,并在循环伏安测试中出现特征氧化还原峰;电化学阻抗分析显示PANI/CF复合电极低频(0.01 Hz)阻抗值至少降低为空白电极的1/118,利于对水下微弱电场信号进行响应.在电场响应性能测试中,盐酸掺杂PANI/CF复合电极电位漂移量最低达1.77 mV/d;能够较好地响应1 mV/10 mHz的低频率低强度电场信号;误差线性度最小值为0.111%,在同类电极中具有最好响应灵敏度.该新型复合电场电极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有助开发新一代低成本、高性能海洋电场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电极 碳纤维/聚苯胺复合材料 无机酸掺杂 电化学性能 电场响应性能
下载PDF
碳纤维填充对导电硅橡胶压阻效应及电阻蠕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左哲伟 夏志东 +1 位作者 聂京凯 黄培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16年第2期440-443,447,共5页
将导电粒子添加到绝缘硅橡胶中制备出具有压阻效应的导电硅橡胶,它是一种新型压力传感器用材料。选用3种不同长度的碳纤维作为导电填料,高温硫化硅橡胶作为基体制备导电橡胶,同时在100μm长碳纤维填充导电橡胶中引入镍包铝球形粒子形成... 将导电粒子添加到绝缘硅橡胶中制备出具有压阻效应的导电硅橡胶,它是一种新型压力传感器用材料。选用3种不同长度的碳纤维作为导电填料,高温硫化硅橡胶作为基体制备导电橡胶,同时在100μm长碳纤维填充导电橡胶中引入镍包铝球形粒子形成复合填料。分析了导电硅橡胶的渗流特性、压阻效应与电阻蠕变行为,发现纤维长度和纤维添加量对导电橡胶的压阻行为有显著影响:纤维长度增大,导电橡胶的渗流阈值变小;导电橡胶的压阻效应在渗流区间明显;球形镍包铝可以削弱导电橡胶的电阻蠕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硅橡胶 碳纤维 渗流特性 压阻效应 电阻蠕变
下载PDF
不同方法表面改性碳纤维增强热塑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长城 俞娟 +1 位作者 王晓东 黄培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3,共4页
采用硝酸氧化改性和涂层复合改性法分别对碳纤维(CF)进行了表面处理,并制备了CF增强热塑性聚酰亚胺(TPI)复合材料;对CF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研究了表面改性方法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磨损表面形貌... 采用硝酸氧化改性和涂层复合改性法分别对碳纤维(CF)进行了表面处理,并制备了CF增强热塑性聚酰亚胺(TPI)复合材料;对CF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研究了表面改性方法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硝酸氧化改性增大了CF的表面粗糙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粗糙度增大;经涂层复合改性后,CF表面包覆了一层聚酰亚胺(PI),保护了CF并提高了其与基体界面的结合强度;经表面改性后的CF增强TPI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均得到提高,以涂层复合改性的效果最好;硝酸氧化改性后的CF在摩擦过程中易断裂,复合材料的磨损形貌以磨粒磨损为主,而涂层复合改性后的CF断裂得到抑制,与基体结合更为牢固,磨损表面较为平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酰亚胺 碳纤维 表面改性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聚醚醚酮-羟基磷灰石-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体外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学勇 邓纯博 +2 位作者 刘吉泉 李建军 隋国鑫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9-1164,共6页
将大鼠成骨细胞与聚醚醚酮-羟基磷灰石-碳纤维(PEEK-HA-CF)复合材料间接和直接培养,通过CCK-8对复合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价;流式细胞仪测定材料对细胞增殖指数的影响;测定复合培养后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应用扫描电镜(SEM)观... 将大鼠成骨细胞与聚醚醚酮-羟基磷灰石-碳纤维(PEEK-HA-CF)复合材料间接和直接培养,通过CCK-8对复合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价;流式细胞仪测定材料对细胞增殖指数的影响;测定复合培养后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应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成骨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PEEK-HA-CF复合材料无细胞毒性,复合材料组胞增殖指数与空白对照组比无差异,3d时高于钛合金组。第7d时,PEEK-HA-CF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SEM下,细胞在复合材料上生长良好。PEEK-HA-CF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有希望成为一种新的骨科植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羟基磷灰石 碳纤维 细胞相容性
原文传递
碳纤维/双马树脂复合材料初始热损伤的影响规律
18
作者 周平 侯日立 +1 位作者 孙锋山 谈敦铭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29-35,共7页
针对碳纤维/双马树脂(CF/BMI)复合材料的初始热损伤问题,以常用的CCF300/QY891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初始热损伤的损伤机理,分析硬度与初始热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拉... 针对碳纤维/双马树脂(CF/BMI)复合材料的初始热损伤问题,以常用的CCF300/QY891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方法,研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初始热损伤的损伤机理,分析硬度与初始热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和剪切强度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加热时间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除360℃下加热60 min时的拉伸模量、300℃下加热5 min时的压缩模量略有下降外,弹性模量在其他加热温度和时间时,基本保持不变;洛氏和巴氏硬度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与力学性能的变化基本同步。因此可通过测定硬度的方法确定CF/BMI复合材料的初始热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双马树脂 初始热损伤 强度 硬度
下载PDF
射频直热法在碳纤维表面低温涂覆SiC涂层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井敏 王成国 +3 位作者 朱波 白玉俊 王延相 陈新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3-58,共6页
采用新型工艺射频直热法在碳纤维表面低温化学气相沉积SiC涂层,以达到节能、控制涂层厚度和降低成本的工业生产要求.利用XRD,EPMA,TEM研究了工艺与涂层结构关系、涂层的微观结构、拉伸和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SiC涂层在700~780℃发生结... 采用新型工艺射频直热法在碳纤维表面低温化学气相沉积SiC涂层,以达到节能、控制涂层厚度和降低成本的工业生产要求.利用XRD,EPMA,TEM研究了工艺与涂层结构关系、涂层的微观结构、拉伸和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SiC涂层在700~780℃发生结晶,提高温度或者减慢走丝速度,结晶更完善;低温沉积涂覆后纤维的拉伸性能基本不下降,低温抗氧化性能有所提高;样品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并不理想,有待于进一步的工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碳化硅 涂层 射频 化学气相沉积
下载PDF
碳纤维混凝土路面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向琴 娄宗科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2-23,26,共3页
通过对28d龄期下碳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的试验研究,可知碳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具有较大影响。结果表明: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小掺量时碳纤维对混凝土的改性主要表现在对强度的提高上;较大掺量(体积率大于0.3%)时碳纤维可极... 通过对28d龄期下碳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的试验研究,可知碳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具有较大影响。结果表明: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小掺量时碳纤维对混凝土的改性主要表现在对强度的提高上;较大掺量(体积率大于0.3%)时碳纤维可极大提高混凝土的变形性能,改善其韧性和塑性。因此,在碳纤维混凝土的路面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掺量,从而取得较好的工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碳纤维混凝土 力学性能 变形性能 掺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