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级链式护理法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丁翠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3期177-179,共3页
目的研究在肺炎患儿中层级链式护理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样本来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4例肺炎患儿,以不同护理方式进行随机分组,每组纳入32例患儿,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层级链式护理法,观察比较两组肺炎患儿的护理情况。... 目的研究在肺炎患儿中层级链式护理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样本来自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4例肺炎患儿,以不同护理方式进行随机分组,每组纳入32例患儿,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层级链式护理法,观察比较两组肺炎患儿的护理情况。结果实验组肺炎患儿住院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层级链式护理法应用在肺炎患儿中具有的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级链式护理法 小儿肺炎 住院时间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咳嗽消失时间 发热消失时间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不同应用时间对川崎病患儿退热时间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小利 胡文淼 +2 位作者 朱红文 张理斐 童丽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4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不同应用时间对川崎病患儿退热时间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96例川崎病患儿,根据应用丙种球蛋白时间分三组,每组32例。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分别于发病1-4 d、5-9 d、10 d 后采用...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不同应用时间对川崎病患儿退热时间及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96例川崎病患儿,根据应用丙种球蛋白时间分三组,每组32例。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分别于发病1-4 d、5-9 d、10 d 后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三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三组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晚期组手足肿胀消退时间短于早期组,晚期组皮疹消退时间短于早期组,早期组黏膜充血消退时间短于中期组与晚期组,早期组淋巴结缩小时间短于中期组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晚期组发热消退时间长于早期组与中期组,中期组长于早期组,晚期组冠状动脉瘤发生率、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高于早期组和中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中期组和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三组血常规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于发病5-9 d 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患儿疗效确切,反应性高,可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时间,降低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川崎病 退热时间 冠状动脉损伤
原文传递
口炎清颗粒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秦敬杰 苏舒 +1 位作者 黄明斌 王冠军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1587-1591,共5页
目的探讨口炎清颗粒联合更昔洛韦片治疗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黄河医院在2021年6月—2023年7月收治的92例疱疹性口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口服更昔洛韦片,2片/次,3次/d... 目的探讨口炎清颗粒联合更昔洛韦片治疗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黄河医院在2021年6月—2023年7月收治的92例疱疹性口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口服更昔洛韦片,2片/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口炎清颗粒,2袋/次,2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口腔黏膜病损面积、主观疼痛程度和血清因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发热、流涎、拒食、疱疹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病损面积、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比治疗前小(P<0.05),治疗组口腔黏膜病损面积、VAS评分比对照组更小(P<0.05)。治疗后,两组单纯疱疹病毒-免疫球蛋白M(HSV-IgM)、单纯疱疹病毒-免疫球蛋白G(HSV-IgG)阳性率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HSV-IgM、HSV-IgG的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IL-6、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炎清颗粒联合更昔洛韦片可提高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和疼痛程度,缩小病损面积,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炎清颗粒 更昔洛韦片 疱疹性口炎 发热消失时间 流涎消失时间 拒食消失时间 疱疹消失时间 口腔黏膜病损面积 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 单纯疱疹病毒-免疫球蛋白M 单纯疱疹病毒-免疫球蛋白G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登革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萧正升 王建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7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登革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登革热患者98例,对患者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退热天数(2.51±... 目的观察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登革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登革热患者98例,对患者应用小剂量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退热天数(2.51±1.03)d、皮疹消失天数(3.95±1.46)d及症状消失天数(4.72±1.23)d,总体有效率为97.9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结论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登革热,可获得较佳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退热时间 登革热 皮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