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三维超声测量正常胎儿与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全脑容积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龙璨 周启昌 +3 位作者 曹丹鸣 周嘉炜 曾施 田蕾琪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胎儿三维全脑容积与胎儿孕周、双顶径(BPD)和头围(HC)相关性及其与先天性心脏病(CHD)胎儿的差异。方法超声科行常规产科超声心动图检查中,选择未发现明显异常的胎儿为正常胎儿组,选择发现CHD的胎儿并在产后新生儿超声和终... 目的探讨正常胎儿三维全脑容积与胎儿孕周、双顶径(BPD)和头围(HC)相关性及其与先天性心脏病(CHD)胎儿的差异。方法超声科行常规产科超声心动图检查中,选择未发现明显异常的胎儿为正常胎儿组,选择发现CHD的胎儿并在产后新生儿超声和终止妊娠胎儿尸体解剖诊断为CHD为CHD胎儿组。采用GE Voluson Expert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二维腹部凸阵探头(频率为3.0~6.0 MHz)测量胎儿BPD和HC,RAB4-8-D三维容积探头(频率为4~8 MHz)测量胎儿三维全脑容积,应用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进行分析,计算胎儿三维全脑容积。比较CHD胎儿组与正常胎儿组三维全脑容积间有无差异。结果正常胎儿组三维全脑容积随孕周、BPD和HC的增大而增长,三维全脑容积随孕周及BPD的增长符合S曲线,随HC的增长符合幂函数。两组全样本和<30孕周样本的BPD和H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30孕周样本中,CHD胎儿组的BPD和HC均<正常胎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全样本和≥30孕周样本中,CHD胎儿组的三维全脑容积<正常胎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30孕周样本CHD胎儿组和正常胎儿组三维全脑容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三维超声可应用于测量胎儿三维全脑容积;2正常胎儿三维全脑容积随孕周、BPD、HC的增长而增长;3CHD胎儿三维全脑容积较正常胎儿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三维全脑容积 三维超声 双项径 头围 孕周
下载PDF
超声测量胎儿生长参数预测胎儿体重与临床公式法的比较 被引量:13
2
作者 韦雯雯 杨媛媛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489-490,共2页
目的 与临床常用公式作比较,评价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股骨长、腹围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方法随机选择临产前0~7 d、单胎、足月产妇200例.分别用超声法和临床公式法预测胎儿体重,与出生后实际体重比较,评价两种方法对普通足月... 目的 与临床常用公式作比较,评价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股骨长、腹围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方法随机选择临产前0~7 d、单胎、足月产妇200例.分别用超声法和临床公式法预测胎儿体重,与出生后实际体重比较,评价两种方法对普通足月儿及巨大儿诊断符合率的差别.结果 超声法和公式法对足月胎儿体重预测符合率分别为95%、84%,对巨大儿体重预测符合率分别为84.5%、75.7%,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临床公式法和超声法均为预测胎儿体重的常见方法,临床公式法与超声结合是估计胎儿体重最好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体重 双顶径 头围 股骨长 腹围 巨大儿
下载PDF
超声测量足月胎儿生长参数预测胎儿体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旸 王英华 +1 位作者 刘彩娥 张春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0期45-46,共2页
目的:评价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股骨、腹围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并与临床常用公式估计胎儿体重作比较。方法:选择临产前0~7d、单胎、足月产妇231例,B超测量上述径线预测胎儿体重(方法一),同时测量孕妇宫高、腹围,根据公式计算胎... 目的:评价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股骨、腹围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并与临床常用公式估计胎儿体重作比较。方法:选择临产前0~7d、单胎、足月产妇231例,B超测量上述径线预测胎儿体重(方法一),同时测量孕妇宫高、腹围,根据公式计算胎儿体重(方法二),与出生后实际体重比较,并比较不同操作者诊断符合率间的差别。结果:231例产妇的足月胎儿进行预测,出生体重与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914、0.336(均P<0.01),|r|越接近1,相关程度越大,超声体重与出生体重更加符合。方法一和方法二预测正常产、巨大儿及异常产的符合率分别为88.1%、81.0%、64.7%;71.6%、47.6%、23.5%。甲、乙2位操作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3%、8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股骨、腹围用于预测胎儿体重是一种简单、准确、易于掌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体重 超声 双顶径 头围 股骨 腹围 符合率
下载PDF
基于更快速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的胎儿头围超声图像质量控制 被引量:3
4
作者 林泽慧 雷柏英 +4 位作者 姜峰 倪东 陈思平 李胜利 汪天富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2-400,共9页
胎儿标准丘脑水平横切面是胎儿双顶径与头围的测量切面,而双顶径和头围这两个测量参数对于预测胎儿体重有重要的作用。临床上此切面一直由超声医生手动获取,手动获取的切面质量高度依赖超声医生的临床工作经验,不但耗时,而且容易得到图... 胎儿标准丘脑水平横切面是胎儿双顶径与头围的测量切面,而双顶径和头围这两个测量参数对于预测胎儿体重有重要的作用。临床上此切面一直由超声医生手动获取,手动获取的切面质量高度依赖超声医生的临床工作经验,不但耗时,而且容易得到图像质量较差的切面。为了解决手动获取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更快速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的胎儿头围超声图像质量控制方法,辅助医生自动、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标准丘脑水平横切面。首先,与超声专家团队制定评定协议,通过数据增强的方法,构建胎儿头围超声图像数据库;然后,通过faster R-CNN从训练数据中学习提取有识别性的特征,并利用通过联合训练和交替优化,使得区域建议网络(RPN)模块和fast R-CNN模块共享卷积层特征,构建一个完全端到端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对象检测模型,检测关键解剖结构;最后,通过检测的解剖结构结果对丘脑水平切面进行自动评分,根据评分结果进而自动判断是否是标准切面。对所采集的513张超声切面,80%的作为训练数据集,20%为测试数据集。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地定位到丘脑水平横切面的5个解剖结构,5个解剖结构的检测平均准确度达到80.7%,且每张丘脑水平切面的检查时间大约0.27s。所提出的方法对胎儿头围超声图象进行自动化质量控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头围 超声图像质量控制 FASTER R-CNN 解剖结构检测
下载PDF
超声图像胎儿颅骨椭圆自动检测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凯 李胜利 唐娉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78-2482,共5页
为了对胎儿进行准确的头周测量和脑畸形诊断,需要自动准确地检测胎儿颅骨椭圆,为此提出了一种超声图像胎儿颅骨椭圆的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K-均值算法将像素分为3类;然后取出亮物体,仅保留其中较大的连通分量;最后抽驭骨架后再... 为了对胎儿进行准确的头周测量和脑畸形诊断,需要自动准确地检测胎儿颅骨椭圆,为此提出了一种超声图像胎儿颅骨椭圆的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K-均值算法将像素分为3类;然后取出亮物体,仅保留其中较大的连通分量;最后抽驭骨架后再使用随机Hough变换(RHT)进行椭圆检测。该方法采用的预处理过程,使RHT需要考察的像素数极大地减少,从而提高了检测速度;另外,该方法还提出了一种新的RHT得分机制,由于该机制综合考虑了颅骨曲线在图像空间和参数空间的表现,从而提高了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图像 胎儿头部 椭圆检测 HOUGH变换
下载PDF
Perinatal consequences of disproportionate fetal trunk growth
6
作者 Ralph L. Cavalieri Suzanne Laroche Wayne R. Cohen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2年第2期131-135,共5页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impact of an abnormally large neonatal chest circumference relative to head circumference on labor and neonatal morbidity. Methods: We used a retrospective cohort design to study 54 obstetri...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impact of an abnormally large neonatal chest circumference relative to head circumference on labor and neonatal morbidity. Methods: We used a retrospective cohort design to study 54 obstetric cases in which the neonatal thoracic circumference was ≥2.5 cm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head. For each case we sought controls with a smaller thorax-head circumference difference. Ninety-seven controls were matched with their respective cases for birth weight, parity, maternal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maternal ethnicity. Results: Cases had significantly smaller heads and larger trunks than controls (P < 0.0001). Cases were twice as likely (39% vs 19%, P = 0.007) to require admission to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ases and controls in the frequency of shoulder dystocia, long second stage, or long deceleration phase of labor. However, compound presentations occurred more frequently in the cases than in controls (5.5% vs 0%, P = 0.044). Conclusion: Babies with disproportionately large trunk growth were at risk for requiring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and for compound pres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natal Morbidity fetal Dysmorphism Somatic Asymmetry Labor ABNORMALITY Deceleration Phase Shoulder DYSTOCIA Compound Presentation TRUNK CIRCUMFERENCE head CIRCUMFERENCE
下载PDF
宫内汞暴露与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吕弘道 苏海兰 +1 位作者 陈梅竹 郭俊良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34-736,共3页
【目的】研究宫内汞暴露对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数的影响。【方法】研究期间对本院分娩的新生儿生后即刻取脐带血,胎发进行汞含量测定。新生儿出生后分别测定体重、身长、头围。按娩出时胎龄对照我国15城市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数测量值,求出所... 【目的】研究宫内汞暴露对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数的影响。【方法】研究期间对本院分娩的新生儿生后即刻取脐带血,胎发进行汞含量测定。新生儿出生后分别测定体重、身长、头围。按娩出时胎龄对照我国15城市新生儿体格发育指数测量值,求出所在百分位区间,并将脐血汞、胎发汞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 316例配对测定脐血汞为(2.02±1.94)μg/kg,胎发汞为(244.06±2.24)μg/kg。按百分位区间(<P10,P10~P25,P25~P75,P75~P90,>P90)头围各组脐血汞值依次分别为2.50±1.88,2.05±1.92,1.88±1.96,1.50±1.76,1.77±1.49;胎发汞分别为360.91±2.12,262.97±2.15,201.65±2.22,205.31±2.18,208.50±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47,P1=0.00;F2=42.53,P2=0.00)体重各组胎发汞值依次分别为195.07±2.13,227.25±2.19,247.69±2.18,252.29±2.32,246.89±2.3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7,P<0.05),但去除<P10组后,其余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1、P=0.44)。【结论】宫内汞暴露除影响胎儿日后智力发育外,还可能对新生儿头围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胎发 体重 头围 身长
原文传递
上推胎头、对侧卧位及徒手旋转在胎方位异常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芳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2年第2期67-69,71,共4页
目的探讨上推胎头、对侧卧位及徒手旋转在胎方位异常中的应用。方法将360例足月单胎、头位、进入活跃期后出现持续性枕横、枕后位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120例。A组孕妇采取对侧卧位法进行转位,B组孕妇采取徒手旋转... 目的探讨上推胎头、对侧卧位及徒手旋转在胎方位异常中的应用。方法将360例足月单胎、头位、进入活跃期后出现持续性枕横、枕后位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120例。A组孕妇采取对侧卧位法进行转位,B组孕妇采取徒手旋转法进行转位,C组孕妇采取上推胎头、对侧卧位及徒手旋转法进行转位。观察3组孕妇转位成功与失败、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的新生儿结局等情况。结果 C组孕妇转位成功率、自然分娩率均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孕妇转位成功率、自然分娩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孕妇产钳助产率、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8~10分所占比例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4~7分所占比例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0~3分所占比例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上推胎头、对侧卧位及徒手旋转的方法纠正持续性枕横、枕后位的胎方位异常可提高转位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 胎方位 胎头 上推 卧位 对侧 旋转 徒手 方式 分娩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新式剖宫产术娩出胎头困难60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戴美云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 2003年第5期427-428,共2页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娩出胎头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处理。结果:麻醉不满意,25例,占41.7%;胎头高浮,20例,占33.3%;巨大儿,腹壁子宫切口相对小,10例,占16.7%;胎头深定,10例,占16.7%;...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娩出胎头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处理。结果:麻醉不满意,25例,占41.7%;胎头高浮,20例,占33.3%;巨大儿,腹壁子宫切口相对小,10例,占16.7%;胎头深定,10例,占16.7%;医源性,5例,占8.3%。结论:术前仔细检查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式剖宫产 分娩 胎头(new-style CESAREAN section EXPULSION fetal head)
下载PDF
徒手旋转胎头矫正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卢芳 谢美华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1年第2期218-219,共2页
目的探讨矫正产程中持续性枕后位的有效方法,以降低难产率。方法对产程进入活跃期后持续性枕后位的92例产妇,经加强产力、改变孕妇体位、封闭宫颈水肿等处理,胎儿仍不能自然旋转为枕前位,且产程阻滞,为持续性枕后位者,辅以经孕妇... 目的探讨矫正产程中持续性枕后位的有效方法,以降低难产率。方法对产程进入活跃期后持续性枕后位的92例产妇,经加强产力、改变孕妇体位、封闭宫颈水肿等处理,胎儿仍不能自然旋转为枕前位,且产程阻滞,为持续性枕后位者,辅以经孕妇腹壁推胎背成枕前位联合手法,行徒手旋转胎头。结果92例中转胎位成功80例,失败12例,成功率为87.0%;无胎儿头皮擦伤、颅内出血、胎盘早剥、脐带脱垂及软产道擦伤等并发症。结论徒手旋转持续性枕后位胎头,可改善胎头以最佳的径线和头盆关系使胎儿以枕前位顺利娩出,降低难产及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 胎头 难产 持续性枕后位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联合控制胎头娩出方案在阴道分娩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4
11
作者 伯秋芳 张轶岚 +1 位作者 胡文娟 王利民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6期636-638,共3页
目的探究阴道分娩的产妇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方案对产妇及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房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自然分娩的19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97例)和对照组... 目的探究阴道分娩的产妇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方案对产妇及胎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房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自然分娩的19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97例)和对照组(97例),研究组孕妇接受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方案,对照组孕妇接受常规会阴保护接生技术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新生儿窒息情况等。结果研究组会阴无裂伤、Ⅰ度裂伤、Ⅱ度裂伤发生率分别为10.31%、64.95%、14.43%,对照组分别为3.09%、36.08%、25.77%,研究组会阴无裂伤、Ⅰ度裂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3.927、8.751,均P<0.05),会阴侧切率、Ⅱ度裂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6.990、3.883,均P<0.05),两组均无Ⅲ度裂伤发生。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974,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772,P>0.05),粪便污染、产褥感染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χ~2=2.539,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923、0.675,均P>0.05),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3.08,P>0.05)。研究组产妇满意度为95.88%,对照组为81.44%,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049,P<0.05)。结论自然分娩过程中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联合控制胎头娩出方案对于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裂伤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 控制胎头娩出方案 分娩 预后
下载PDF
徒手旋转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4
12
作者 曹玉莲 啜丽清 +3 位作者 王莉 张林爱 常海英 饶惠玲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11-212,共2页
本文对产程进入活跃期后枕后位52例经加强产力、改变母体体位、封闭水肿宫颈等处理,胎方位仍不能自然旋转为枕前位,产程阻滞的持续性枕后位(POPP)施行经阴道徒手旋转儿头,辅以经孕妇腹部推儿背为脊前方位联合手法。结果表明本法可矫正P... 本文对产程进入活跃期后枕后位52例经加强产力、改变母体体位、封闭水肿宫颈等处理,胎方位仍不能自然旋转为枕前位,产程阻滞的持续性枕后位(POPP)施行经阴道徒手旋转儿头,辅以经孕妇腹部推儿背为脊前方位联合手法。结果表明本法可矫正POPP为枕前位(OA),改善胎头俯屈降低难产发生,成功率达76.9%。本文提示,头位分娩评分与徒手旋转成功有相关性,轻微头盆不称即头盆评分6~7分者,与头盆关系正常≥8分者两组间无明显差异(x^2=0.26 P>0.05);而四项评分高低对徒手旋转成败有显著影响(x^2=28.23 P<0.01)。关键在于由枕后位(OP)1分增加到OA3分,使四项评分均达11分以上,绝大多数(80%)可经阴道分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枕后位 徒手旋转 难产 头位
原文传递
手法旋转胎头在产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3
作者 孙丽洲 张国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48,51,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旋转胎头纠正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在产程中的应用价值,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观察组89例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的产妇在宫口扩张6cm以上采用手法旋转胎头,并设同期72例相同头位异常的产妇为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手法旋转胎头纠正持续性枕横位和持续性枕后位在产程中的应用价值,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对观察组89例持续性枕横位和枕后位的产妇在宫口扩张6cm以上采用手法旋转胎头,并设同期72例相同头位异常的产妇为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89例产妇经手法旋转胎头转为枕前位成功率为84.2%(75/89),均经阴道分娩,剖宫产率13.5%(12/89);对照组72例,剖宫产率为65.2%(47/72)。两组剖宫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适时手法旋转胎头,可明显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枕横位 持续性枕后位 手法旋转胎头 剖宫产
下载PDF
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周广菊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9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头位难产产妇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按照常规产程行自然分娩及助产护理,观察组给予徒手旋转胎头助产护理。... 目的:探讨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头位难产产妇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按照常规产程行自然分娩及助产护理,观察组给予徒手旋转胎头助产护理。结果:两组产妇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徒手旋转异常胎头位置助产护理有利于改变胎头俯屈下降困难,促进第二产程进程加快,提高母婴安全,降低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旋转 助产 护理 效果
下载PDF
气囊助产对提高阴道分娩质量的临床研究——附胎头位置异常120例及臀位60例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田扬顺 龚菊莲 +3 位作者 李逢春 袁双凤 卢占斌 王金凤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目的 通过对胎头位置异常 12 0例及臀位 6 0例施行气囊助产术研究 ,可使多数按常规处理应行剖宫产术的胎头位置异常者转化为阴道分娩 ,还能顺利解决正常体质量之臀位经阴道分娩 .方法 运用气囊助产法扩张宫颈与软产道 ,等于提前模拟... 目的 通过对胎头位置异常 12 0例及臀位 6 0例施行气囊助产术研究 ,可使多数按常规处理应行剖宫产术的胎头位置异常者转化为阴道分娩 ,还能顺利解决正常体质量之臀位经阴道分娩 .方法 运用气囊助产法扩张宫颈与软产道 ,等于提前模拟胎头作用 ,排除或减少胎儿通过软产道的阻力 ,为顺利分娩提前创造了良好条件 .结果 胎头位置异常组经阴道分娩率为 94.2 % ,剖宫产率为 5 .8% (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 8.3% ,剖宫产率为 91.7% ,P<0 .0 1) ,臀位经阴道分娩率为 10 0 % (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为 11.7% ,剖宫产率为 88.3% ,P<0 .0 1) .结论 运用气囊助产不仅明显缩短产程 ,还能促进多数胎头位置异常者及正常体质量之臀位能自然经阴道分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助产 产程 胎头位置异常 臂位
下载PDF
产程中应用骨盆摇摆预防头位难产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16
作者 蔡玉珍 廖玲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4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产程中应用骨盆摇摆配合徒手旋转胎头预防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进入临产胎头未衔接的初产妇2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1例,在产程中应用骨盆摇摆配合徒手旋转胎头辅助分娩。对照组129例,在产程中应用自由体位配合... 目的探讨产程中应用骨盆摇摆配合徒手旋转胎头预防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进入临产胎头未衔接的初产妇2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1例,在产程中应用骨盆摇摆配合徒手旋转胎头辅助分娩。对照组129例,在产程中应用自由体位配合徒手旋转胎头辅助分娩。观察2组产程和分娩方式,记录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纠正异常胎方位成功率、阴道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未出现新生儿窒息病例,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为3.88%(5/129)。结论产程中应用骨盆摇摆配合徒手旋转胎头能有效预防头位难产,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位难产 产程 骨盆 骨盆摇摆 阴道分娩 旋转抬头
下载PDF
手转胎头适宜时机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7
作者 易翠兰 种翠宁 郭剑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63-865,共3页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时,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手转胎头,以加速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192例单胎头位,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产妇,分为观察组96例,对产妇选择适宜时机(宫口开大6~10...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时,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手转胎头,以加速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192例单胎头位,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产妇,分为观察组96例,对产妇选择适宜时机(宫口开大6~10cm,胎先露在坐骨棘平或坐骨棘下1~2cm)进行手转胎头;对照A组53例,对产妇选择宫口开大<6cm,胎先露在坐骨棘上进行手转胎头;对照B组43例,选择宫口开全后,胎先露在坐骨棘下≥2cm进行手转胎头。结果:观察组手转胎头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产程进展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1分钟阿普加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结论:手转胎头是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方法,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手转胎头,使难产变为顺产,可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有效降低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转胎头 适宜时机 自然分娩
下载PDF
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 开创产科新纪元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德智 王晓玲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20-521,共2页
剖宫产术是解决难产及某些产科并发症的重要救急手段。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能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但不恰当地拓宽无指征的剖宫产,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不再下降,反而给母儿带来更大的风险。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剖宫产率的... 剖宫产术是解决难产及某些产科并发症的重要救急手段。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能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但不恰当地拓宽无指征的剖宫产,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不再下降,反而给母儿带来更大的风险。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剖宫产率的警戒线定在15%,我国距此目标相距甚远,如何能缩短此距离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率 胎头与产道间压力 助产凝胶
原文传递
自由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在枕横和枕后位孕妇第二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5
19
作者 赵贵 汪立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8期1116-1118,共3页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对枕横和枕后位孕妇第二产程中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自然待产的100例单胎初产,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第二产程全程采取自由体位分娩方式;观察组...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对枕横和枕后位孕妇第二产程中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自然待产的100例单胎初产,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第二产程全程采取自由体位分娩方式;观察组第二产程全程采用自由体位联合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分娩方式。对比2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转位成功率、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耗时缩短、产后2 h出血量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转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产后出血、宫颈裂伤、新生儿宫内窘迫及窒息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在第二产程中纠正枕横位和枕后位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助于缩短第二产程时间、提高阴道分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位不正 自由体位 徒手旋转胎头 枕后位 第二产程
下载PDF
融合型UNet++网络的超声胎儿头部边缘检测 被引量:13
20
作者 邢妍妍 杨丰 +1 位作者 唐宇姣 张利云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6-377,共12页
目的超声胎儿头部边缘检测是胎儿头围测量的关键步骤,因胎儿头部超声图像边界模糊、超声声影造成图像中胎儿颅骨部分缺失、羊水及子宫壁形成与胎儿头部纹理及灰度相似的结构等因素干扰,给超声胎儿头部边缘检测及头围测量带来一定的难度... 目的超声胎儿头部边缘检测是胎儿头围测量的关键步骤,因胎儿头部超声图像边界模糊、超声声影造成图像中胎儿颅骨部分缺失、羊水及子宫壁形成与胎儿头部纹理及灰度相似的结构等因素干扰,给超声胎儿头部边缘检测及头围测量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端到端的神经网络超声图像分割方法,用于胎儿头部边缘检测。方法以UNet++神经网络结构为基础,结合UNet++最后一层特征,构成融合型UNet++网络。训练过程中,为缓解模型训练过拟合问题,在每一卷积层后接一个空间dropout层。具体思路是通过融合型UNet++深度神经网络提取超声胎儿头部图像特征,通过胎儿头部区域概率图预测,输出胎儿头部语义分割的感兴趣区域。进一步获取胎儿的头部边缘关键点信息,并采用边缘曲线拟合方法拟合边缘,最终测量出胎儿头围大小。结果针对现有2维超声胎儿头围自动测量公开数据集HC18,以Dice系数、Hausdorff距离(HD)、头围绝对差值(AD)等指标评估本文模型性能,结果Dice系数为98.06%,HD距离为1.21±0.69 mm,头围测量AD为1.84±1.73 mm。在妊娠中期测试数据中,Dice系数为98.24%,HD距离为1.15±0.59 mm,头围测量AD为1.76±1.55 mm。在生物医学图像分析平台Grand Challenge上HC18数据集已提交结果中,融合型UNet++的Dice系数排在第3名,HD排在第2名,AD排在第10名。结论与经典超声胎儿头围测量方法及已有的机器学习方法应用研究相比,融合型UNet++能有效克服超声边界模糊、边缘缺失等干扰,精准分割出胎儿头部感兴趣区域,获取边缘关键点信息。与现有神经网络框架相比,融合型UNet++能充分利用上下文相关信息与局部定位功能,在妊娠中期的头围测量中,本文方法明显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分割 UNet++ 胎儿头部边缘检测 胎儿头围测量 深度学习 超声图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